本發明創造屬于混凝土預制管樁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帶后壓漿注漿管的管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的發展,建筑用地越來越緊張,建筑物高度也不斷增加,對地基承載力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目前小高層、高層建筑為了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大部分地基處理都選擇混凝土預制管樁,混凝土預制管樁施工受工藝限制,一般在粘土、粉土和軟土層中采用,但粘土、粉土和軟土的承載力較小,壓縮模量小,同時樁端最多只能進入強風化泥巖層中,樁端承載力非常小,設計計算時一般均是按樁側摩擦力進行設計計算,導致工程樁的樁長較長、樁數較多。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創造旨在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種帶后壓漿注漿管的管樁及其施工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創造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帶后壓漿注漿管的管樁,包括管樁本體、管樁本體內部以其軸線為中心對稱設置的注漿管、以及管樁本體下端設置的鋼樁尖;所述鋼樁尖上對應注漿管開設有出漿孔,在對應出漿孔位置點焊有用于遮蓋出漿孔、且能被注漿壓力頂開的封堵板。
進一步,所述注漿管豎直設置兩根。
進一步,所述管樁本體為多節對接而成,所述注漿管包括與其對應的管樁節段長度相匹配的數個節段,所述注漿管節段在靠近管樁本體接節處通過管節連接。
進一步,所述注漿管節段頂端低于與其對應的管樁節段頂端20-40mm。
一種利用上述帶后壓漿注漿管的管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①按管樁節段長度制作與其匹配的注漿管節段;
②制作鋼樁尖,并在鋼樁尖上開設注漿孔,對應注漿孔在鋼樁尖上端焊接注漿管節段,在鋼樁尖下端點焊用于遮蓋住出漿孔、且能被注漿壓力頂開的封堵板;
③將鋼樁尖焊接在第一節段管樁下端,將第一節段注漿管焊接固定在第一節段管樁內壁,吊裝該管樁節段,壓樁至接樁高度;
④在每一與鋼樁尖連接的注漿管節段上,通過管節連接第二節段注漿管;吊裝第二節段管樁,進行與第一節段管樁的接樁施工,之后壓樁,然后重復注漿管連接及管樁接樁施工,直至最后一節段管樁施工完畢;
⑤將注漿泵上注漿管路與管樁內的注漿管連接,開啟注漿泵,按設計注漿壓力和注漿量注漿。
進一步,鋼樁尖上的注漿孔左右對稱設置兩個。
進一步,在將最后一節段管樁壓樁至頂面距離地面1m左右時,在其頂部帶上管帽,之后送樁至設計標高。
進一步,樁端為粘土時,所采用的注漿壓力為2mpa,注漿量為2t。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創造具有以下優勢:
本發明創造提供的帶后壓漿注漿管的管樁及施工方法,特別適用于地質條件較差的粘土、軟土地基的混凝土預制管樁地基處理工程。能有效提高混凝土預制管樁單樁承載力,提高地基土的壓縮模量,減小建筑物的沉降,減小樁長,減少樁數,保證建筑物的穩定性,節約建造成本。
附圖說明
構成本發明創造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創造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創造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創造,并不構成對本發明創造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創造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仰視圖;
圖3為本發明創造中管樁接節處的結構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創造中鋼樁尖與管樁連接處的結構剖視。
附圖標記說明:
1-管樁本體;2-注漿管;3-鋼樁尖;4-出漿孔;5-封堵板;6-管樁節段;7-注漿管節段;8-管節;9-管樁本體接節處。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明創造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發明創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創造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創造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明創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發明創造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創造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創造。
一種帶后壓漿注漿管的管樁,如圖1至4所示,包括管樁本體1、管樁本體1內部以其軸線為中心對稱設置的注漿管2、以及管樁本體1下端設置的鋼樁尖3;所述鋼樁尖3上對應注漿管開設有出漿孔4,在對應出漿孔4位置點焊有用于遮蓋出漿孔、且能被注漿壓力頂開的封堵板5。
上述注漿管2豎直設置兩根,相應的,鋼樁尖上的注漿孔左右對稱設置兩個。注漿時,對稱的從管樁兩側出漿,確保與樁端粘土充分接觸、混合。
上述管樁本體1為多節對接而成,如圖1所示,包括多個管樁節段6,相應的,所述注漿管2包括與其對應的管樁節段長度相匹配的數個節段,如圖1所示,包括了數個注漿管節段7;所述注漿管節段在靠近管樁本體接節處9通過管節8連接。無論是管樁還是注漿管的接續都非常方便,施工簡單,易于操作,避免了大長度管樁節段或注漿管帶來的施工不便。
施工時,上述注漿管節段7頂端低于與其對應的管樁節段6頂端20-40mm。當注漿管2上端連接管節8后,管節8頂面低于相應節段的管樁頂面10-20mm左右,目的是為了在壓樁過程中,錘擊樁或靜壓樁時不會直接碰觸到注漿管的管接上,不會損壞注漿管。
一種上述帶后壓漿注漿管的管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①按管樁節段長度制作與其匹配的注漿管節段;
②制作鋼樁尖,并在鋼樁尖上開設注漿孔,對應注漿孔在鋼樁尖上端焊接注漿管節段,在鋼樁尖下端點焊用于遮蓋住出漿孔、且能被注漿壓力頂開的封堵板;需要指出的是,封堵板主要用于壓樁時防止雜物進入注漿管,同時還要確保在注漿時,注漿壓力能將其頂開;
③將鋼樁尖焊接在第一節段管樁下端,將第一節段注漿管焊接固定在第一節段管樁內壁,吊裝該管樁節段,壓樁至接樁高度;
④在每一與鋼樁尖連接的注漿管節段上,通過管節連接第二節段注漿管;吊裝第二節段管樁,進行與第一節段管樁的接樁施工,之后壓樁,然后重復注漿管連接及管樁接樁施工,直至最后一節段管樁施工完畢;
需要指出的是,在將最后一節段管樁錘擊或靜壓至距離地面1000mm左右時,在注漿管帶上管帽,并將管帽與管樁的端板內壁焊接固定,然后再繼續向下送樁至設計標高;
⑤在管樁施工完畢,基坑開挖露出管樁樁頭后,進行管樁后注漿施工,需要說明的是,后注漿施工前,先將注漿管頂部的管帽取出,將注漿泵上的注漿管與管樁上的注漿管進行連接,然后開啟注漿泵,按設計注漿壓力和注漿量注漿。
通常,樁端為粘土時,布置⑤中采用的注漿壓力為2mpa,注漿量為2t。
本發明創造通過對混凝土預制管樁樁端后壓漿,使管樁樁端的粘土與水泥漿形成致密的水泥土,提高混凝土管樁樁端及樁周圍土體的壓縮模量,從而提高混凝土預制管樁的單樁承載力和減小建筑物的沉降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創造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創造,凡在本發明創造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