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軟弱土層基坑的技術領域,尤其是軟弱土層的基坑支護結構
背景技術:
沿海地區一般廣泛分布著深厚的軟弱土層,比如淤泥層,或淤泥質粘土層。這些土層具有孔隙比大、天然含水率高、強度低、抗剪強度差等特點。因此,由軟弱土層所形成的邊坡,其自穩能力差。即使把軟弱土層的邊坡坡率設得比較緩,也容易產生深入軟弱土層內部的大型滑坡事故。
目前,針對基坑軟弱土層形成的邊坡,較為經濟且安全的做法是采用坡率法,根據坡高進行分級放坡,各級坡之間設平臺,然后在坡面和平臺上設置一定深度的攪拌樁加固,以防止深層滑坡事故的發生。
現有技術中,軟弱土層中基坑采用放坡支護并使用把攪拌樁加固,這樣不但增加邊坡支護的工程造價,而且基坑回填時基坑邊坡的攪拌樁即失去效用,且不能回收,使得工程成本增加,同時也不符合現今綠色環保的施工理念。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軟弱土層的基坑支護結構,旨在解決軟弱土層基坑的支護工程造價過高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沿基坑的軟弱土層邊坡,逐次形成有坡面平臺,所述軟弱土層邊坡內部形成有潛在滑動面;所述軟弱土層的基坑支護結構包括多個呈豎直狀布置在軟弱土層邊坡內的鋼板樁,多個所述鋼板樁并排搭接形成鋼板墻,所述鋼板墻沿著所述坡面平臺的長度方向布置;所述鋼板墻的上端延伸在所述坡面平臺上,所述鋼板墻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潛在滑動面以下。
進一步地,所述鋼板墻的上端焊接有槽鋼條,所述槽鋼條沿所述坡面平臺長度方向水平布置。
進一步地,所述鋼板墻設置有兩排,且所述鋼板墻分別布置在所述坡面平臺的內側和外側。
進一步地,各個所述鋼板墻的上端均焊接有所述槽鋼條,兩個所述槽鋼條之間連接有工字鋼。
進一步地,所述槽鋼條具有沿所述槽鋼條長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條,兩個所述槽鋼條的凹槽條開口相對設置,所述工字鋼的兩端分別嵌入在兩個所述槽鋼條的凹槽條中。
進一步地,所述工字鋼與兩個所述槽鋼呈垂直布置,且所述兩個槽鋼條之間布置多個所述工字鋼。
進一步地,在所述鋼板墻中,相鄰的鋼板樁之間通過卡扣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鋼板樁的側邊形成有彎折狀的卡扣部,相鄰的所述鋼板樁之間通過卡扣部卡扣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鋼板樁為鋼片彎折形成,且包圍形成有側端開口的包圍區域,相鄰的所述鋼板樁的側端開口相背布置。
進一步地,其特征在于,相鄰的所述鋼板樁之間錯位布置。
與現有相比,本發明提供的軟弱土層的基坑支護結構,在軟弱土層邊坡內布置多個呈豎直狀的鋼板樁并形成鋼板墻,鋼板墻的下端延伸至潛在滑動面以下,用以作基坑支護,這樣不僅提高了基坑軟弱土層邊坡的抗剪強度、增大基坑軟弱土層邊坡的抗滑穩定性,同時施工方便快捷,而且基坑完成支護工程,開始回填時,可以將鋼板樁起撥回收,再重復利用,大大節省了工程投資,也綠色環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軟弱土層的基坑支護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槽鋼與工字鋼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現進行詳細的描述。
本實施例的附圖中相同或相似的標號對應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術語“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附圖中描述位置關系的用語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的具體含義。
參照圖1至圖2所示,為本發明提供的較佳實施例。
本實施例中,沿基坑的軟弱土層邊坡,逐次形成有多個坡面平臺,軟弱土層邊坡內部形成有潛在滑動面,由于存在滑動面,容易造成基坑軟弱土層邊坡滑坡事故。
本發明提供的軟弱土層的基坑支護結構,包括多個布置在軟弱土層邊坡內的鋼板樁110,多個鋼板樁110并排豎直布置,并且兩兩相鄰之間的鋼板樁110相互搭接,從而形成一個沒有縫隙的鋼板墻100,鋼板墻100沿著坡面平臺的長度方向布置,鋼板墻100的上端延伸在坡面平臺上,鋼板墻100的下端延伸至潛在滑動面以下。
這樣的結構,不僅提高了基坑軟弱土層邊坡的抗剪強度、增大基坑軟弱土層邊坡的抗滑穩定性,達到支護基坑的作用,同時施工方便快捷,而且基坑完成支護工程,開始回填時,可以將鋼板樁110起撥回收,再重復利用,大大節省了工程投資,也綠色環保。
為了使多個鋼板樁110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在鋼板墻100的上端焊接有槽鋼條120,槽鋼條120沿坡面平臺長度方向水平布置,這樣不但能增加鋼板墻100的水平剛度,而且能使鋼板墻100的抗彎性能更好,當基坑支護工程完成時,把焊接點熔化即可回收鋼板樁110以及槽鋼。
沿著坡面的坡度上升,在坡面與坡面平臺過渡的一側為坡面平臺的外側,相對的另一側為坡面平臺的內側;為了提高基坑軟弱土層邊坡的抗剪強度、增大基坑軟弱土層邊坡的抗滑穩定性,鋼板墻100設置有兩排,且兩排鋼板墻100分別設置在坡面平臺的內側和外側,這樣,能夠利用上述支護結構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坑軟弱土層邊坡的抗剪強度。
具體地,兩排鋼板墻100的上端均焊接有槽鋼條120,并且兩個槽鋼條120之間連接有工字鋼130,使得兩排鋼板墻100之間的位置更加穩固,且增加鋼板墻100的水平剛度。
作為其他實施例,鋼板墻100也可以設置為三排,三排鋼板墻100皆沿著坡面平臺長度方向布置,并均衡地布置在坡面平臺的內側至外側之間。
另外,也可以在坡面平臺的內側和外側分別布置鋼板墻100,并在坡面平臺的內側和外側之間垂直布置多個鋼板墻100,從而形成如上述支護結構,使得基坑軟弱土層邊坡的抗剪強度和抗滑穩定性大大增強。
本實施例中,焊接在兩排鋼板墻100上的槽鋼條120具有沿槽鋼條120長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條,兩個槽鋼條120的凹槽條開口相對設置,工字鋼130的兩端分別嵌入兩個槽鋼條120的的凹槽條中,這樣布置,不但使得上述支護結構的剛度增強,抗彎性能更強,而且方便拆卸。
當然,工字鋼130與槽鋼條120之間也可以焊接,當要回收上述支護結構時,直接熔化焊接點即可。
為了可以充分利用工字鋼130的使用效果,工字鋼130與兩個槽鋼條120呈垂直布置;且在兩個槽鋼條120之間布置有多個工字鋼130,從而達到使上述支護結構剛度增強的效果。
具體地,相鄰工字鋼130之間的距離等于兩個槽鋼條120之間的距離,既使得上述支護結構的剛度加強,也節省材料成本。
本實施例中,構成鋼板墻100的鋼板樁110之間通過卡扣連接,即鋼板樁110的側邊形成有彎折狀的卡扣部,相鄰的所述鋼板樁110之間通過卡扣部卡扣連接,形成水密結構,即達到隔水效果,這樣使得鋼板墻100更加穩固且能夠嚴密防水,另一方面當安裝或拆卸鋼板墻100時,直接將多個鋼板樁110卡扣連接或拆除即可,方便簡單,節省了施工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為其他實施例,鋼板樁110的側邊形成有平面部,相鄰的鋼板樁110之間的平面部直接搭接,并通過槽鋼條120焊接固定,從而形成鋼板墻100。
如圖2所示,鋼板樁110由鋼片彎折形成,且包圍形成由側端開口的包圍區域,為了增強剛度,相鄰的鋼板樁110的側端開口相背布置,這樣軟弱土層邊坡的抗剪強度也會大大增加。
本實施例中,鋼板樁110采用u型拉森鋼板樁110,拉森鋼板樁110具有高強度、輕型、隔水良好、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等優點。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