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雨水收集系統(tǒng),特別涉及一種園林邊坡地帶雨水收集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授權公告號為cn204305748u的發(fā)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應用于坡地園林內的蓄水灌溉裝置。該發(fā)明通過在園林坡地的雨水匯集處設置蓄水池來蓄水用于灌溉。
但是該發(fā)明存在以下問題:在沒有雨水集中匯集處的單側傾斜園林坡地并不適用,沒有辦法起到良好的收集雨水的效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園林邊坡地帶雨水收集系統(tǒng),其優(yōu)勢在于可以收集單側傾斜園林坡地的雨水。
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邊坡地帶雨水收集系統(tǒng),包括傾斜坡地,所述傾斜坡地內設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內設有將水輸送出去的輸送裝置,所述傾斜坡地上設有多根連通到蓄水腔中的引水管,所述引水管包括一高一低交錯設置的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相鄰的所述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之間設有連接兩者的導水半管,所述導水半管的上端面和傾斜坡地的坡面平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引水管來收集在傾斜坡地上流淌的雨水,雨水通過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引導進入蓄水腔中。連接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之間的導水半管則引導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之間的位置流過的雨水進入第二引水管中,這樣就可以盡可能多的收集單側傾斜的園林坡地上的雨水。且通過導水半管使得不需要在整個坡面上布滿引水管,減少了引水管的使用量。設置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在不同高度上交錯設置避免將導水半管水平方向設置,這樣在導水半管中的雨水都會順著導水半管向較低端流動,避免導水半管中積水,同時水流速較快的時候也不會像水平設置的導水半管那樣流入導水半管的時候直接從導水半管的側面沖出來。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傾斜坡地上位于第一引水管朝上的位置設有從上往第一引水管的位置收束的引水槽,相鄰的所述引水槽的上端相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在僅有第一引水管、第二引水管和導水半管的情況下,傾斜坡地上的雨水絕大部分都是被導水半管收集之后通過第二引水管流入蓄水腔中,使得第一引水管的引水能力沒能完全發(fā)揮出來。因此設置引水槽來引水,使得雨水首先通過引水槽引導進入第一引水管中。在降雨速度比較快導致引水槽和第一引水管中的水溢出來的時候,溢出來的水通過導水半管收集之后輸送到第二引水管中。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引水槽的從上往第一引水管的位置逐漸變深。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由于引水槽的上端比較寬,因此上端收集的雨水進入收束的下端時水深會增加,因此設置引水槽從上往第一引水管的位置逐漸變深。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引水管、第二引水管和導水半管的上端面均設有過濾網,所述第一引水管面向引水槽一側設有可拆卸連接的過濾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過濾網來避免雜物通過引水管進入蓄水腔中。由于第一引水管面向引水槽一側會有大量的雜物被雨水沖刷過來,因此設置可拆卸連接的過濾筐,在過濾筐內聚集大量的雜物之后就可以將過濾筐拆卸清洗,避免第一引水管的端口被完全堵塞。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過濾筐和引水槽的底面、側壁貼合,所述過濾筐面向第一引水管的一側和第一引水管的端口緊密貼合,所述過濾筐面向第一引水槽一側敞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過濾筐和引水槽的底面、側壁以及第一引水管的端口緊密貼合使得雜物不會從過濾筐和引水槽、第一引水管之間的縫隙中進入第一引水管中。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過濾網的四周設有向下延伸的延伸網,所述延伸網的目數(shù)大于過濾網的目數(shù)。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減少通過過濾網和導水半管之間的間隙進入蓄水腔內的泥土。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導水半管的兩側設有多個卡塊,所述延伸網上設有與卡塊配合的卡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卡塊和卡孔的配合來使得安裝過濾網的時候更加方便。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蓄水腔的側壁和底面均設有混凝土層,所述混凝土層的表面設有防水層,所述蓄水腔內設有多根一端成型在混凝土層內的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上端設有透水性蓋板,所述透水性蓋板上設有多個被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穿過的穿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混凝土層來使得蓄水腔有著良好的強度,避免蓄水腔在泥土層的壓力下向內塌陷,而防水層則起到防止蓄水腔內的水滲透出去的作用,避免儲水流失。通過支撐柱來支撐透水性蓋板,通過透水性蓋板來支撐傾斜坡地上層的泥土,同時透水性蓋板可以使得滲透到泥土層的雨水可以通過透水性蓋板進入蓄水腔中。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上均套設有橡膠密封環(huán),所述橡膠密封環(huán)的兩端設有直徑大于大于橡膠密封環(huán)的卡環(huán),所述卡環(huán)的間距小于透水性蓋板的厚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橡膠密封環(huán)的兩側設置卡環(huán)來卡住透水性蓋板的兩側,通過兩側卡環(huán)與透水性蓋板之間的擠壓形成密封面,避免泥土進入蓄水腔中。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環(huán)背向橡膠密封環(huán)一端的外側設有傾斜的引導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傾斜的引導面來使得卡環(huán)穿過穿孔的時候更加方便。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1、通過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來將雨水引入蓄水腔中,而導水半管則連接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的端口,這樣設置較少的引水管就可以將傾斜坡地上流淌的雨水都收集起來;
2、設置引水槽來增加第一引水管的通水量,使得第一引水管的引水性能也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的剖視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處的放大圖;
圖4是實施例隱藏過濾網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中過濾網和導水半管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引水槽和過濾筐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傾斜坡地;2、蓄水腔;3、輸送裝置;4、混凝土層;5、防水層;6、支撐柱;7、透水性蓋板;8、穿孔;9、橡膠密封環(huán);10、卡環(huán);11、引導面;12、第一引水管;13、第二引水管;14、導水半管;15、引水槽;16、過濾網;17、延伸網;18、卡塊;19、卡孔;20、過濾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jù)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邊坡地帶雨水收集系統(tǒng),包括傾斜坡地1,傾斜坡地1的內部挖有蓄水腔2,傾斜坡地1上插有多根連通到蓄水腔2中的引水管來將傾斜坡地1上流淌的雨水收集到蓄水腔2中。蓄水腔2內安裝有將蓄水腔2底部的水輸送出去的輸送裝置3。
如圖2和圖3所示,蓄水腔2的側壁和底面都凝結有混凝土層4,混凝土層4上有一層防水層5來防止蓄水腔2中的蓄水滲出去。多根支撐柱6一端插入混凝土層4內,在混凝土層4凝結的時候和混凝土層4連接在一起。支撐柱6的上端抵接有透水性蓋板7,通過透水性蓋板7支撐傾斜坡地1的上層泥土,且使得泥土中的水分可以通過透水性蓋板7進入蓄水腔2中。透水性蓋板7上開有多個穿孔8,引水管上套有橡膠密封環(huán)9,橡膠密封環(huán)9的兩端成型有直徑大于橡膠密封環(huán)9的卡環(huán)10。兩塊卡環(huán)10之間的間距略小于透水性蓋板7的厚度,使得引水管通過橡膠密封環(huán)9固定在透水性蓋板7上的時候,通過兩側卡環(huán)10與透水性蓋板7之間的擠壓形成密封面,避免泥土進入蓄水腔2中??ōh(huán)10背向橡膠密封環(huán)9一端的外側成型有傾斜的引導面11來使得卡環(huán)10穿過穿孔8的時候更加方便。
如圖1和圖4所示,引水管的上端延伸到傾斜坡地1的坡面,引水管分為第一引水管12和第二引水管13一高一低交錯設置,且相鄰的第一引水管12和第二引水管13之間連有導水半管14,導水半管14的上端面和傾斜坡地1的坡面平齊。傾斜坡地1上位于第一引水管12朝上的位置開有往上逐漸變淺的引水槽15,且引水槽15從上往下向第一引水管12的位置收束,相鄰的引水槽15上端相連。第一引水管12的端口面向引水槽15的一側使得引水槽15收集的雨水可以進入第一引水管12中。第一引水管12、第二引水管13以及導水半管14的上端面都安裝有過濾網16來避免雜物進入蓄水腔2(圖2中示出)中。
如圖5所示,過濾網16由不銹鋼制成,在過濾網16的四周成型有向下延伸的延伸網17,且延伸板的目數(shù)大于過濾網16的目數(shù),減少通過過濾網16和導水半管14之間的間隙進入蓄水腔2內的泥土。導水半管14的側面成型有多個卡塊18,延伸板上開有和卡塊18相適配的卡孔19來配合固定過濾網16。
如圖6所示,由于第一引水管12面向引水槽15一側會有大量的雜物被雨水沖刷過來,因此在第一引水管12面向引水槽15的位置設置可拆卸連接的過濾筐20。在過濾筐20內聚集大量的雜物之后就可以將過濾筐20拆卸清洗,避免第一引水管12的端口被完全堵塞。過濾筐20和引水槽15的底面、側壁完全貼合,且過濾筐20的一側與第一引水管12的端口緊密貼合,過濾筐20面向第一引水槽15的一側敞口。
降雨時雨水在地表流淌的時候,在傾斜坡地1上的雨水沿著坡面向下流動。在雨水流經引水槽15時經過引水槽15的引導向第一引水管12處匯集,通過第一引水管12進入蓄水腔2內,雨水中夾帶的雜物則留在過濾筐20中。在降水速度較快時,部分雨水從引水槽15的兩側以及第一引水管12中溢出來,溢出來的水經過導水半管14的引導著之后進入第二引水管13中,通過第二引水管13進入蓄水腔2內。還有部分的雨水在傾斜坡地1滲透進泥土層之后通過透水性蓋板7進入蓄水腔2中。儲存在蓄水腔2中的雨水可以通過輸送裝置3輸送出去用于灌溉以及其他用水。
施工步驟:
步驟a,定位放線
放線位置以蓄水腔2設計邊緣線向外延伸0.5m為準。
步驟b,基坑開挖
挖至設計標高之后夯實基底:密實度百分之93,200厚級砂石墊層,100厚c20素混凝土墊層。
步驟c,蓄水腔2底面和內壁施工
hpb235級和hrb335級鋼筋接頭綁扎形成基層,模型板圍攏鋼筋基層形成底面、內壁以及支撐柱6,填充混凝土成型。在蓄水腔2的底面、內壁以及支撐柱6上成型2厚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防水層5。
步驟c,透水性蓋板7施工
在支撐柱6上搭設透水性蓋板7,相鄰的透水性蓋板7之間以及透水性蓋板7和蓄水腔2側壁之間水泥密封。
步驟d,引水管安置
將引水管穿過穿孔8之后通過橡膠密封圈密封,在透水性蓋板7的上方為引水管搭建木質的三角支撐架。
步驟e,坡面成型
填充泥土后成型坡面,將引水管上端超出剖面的部分切割平整然后在相鄰的引水管之間挖槽之后安裝導水半管14,之后在坡面上位于第一引水管12朝上的位置開挖引水槽15,在引水槽15中安裝過濾筐20,并在第一引水管12、第二引水管13以及導水半管14的上方安裝過濾網16。然后將泥土向導水半管14的方向聚攏填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