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面污染控制方法,屬于分散式源頭面污染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合流制排水管網系統的面污染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城市市政排水系統主要分為合流制排水系統和合流制排水系統。最早出現的合流制排水系統,是將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個管渠內,不經任何處理就直接就近排入水體,使受納水體遭受嚴重污染,國內外很多老城市幾乎都采用這種方式。現在常采用的是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統。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統與傳統的合流制排水系統在結構上基本相同,區別點在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統在市政合流干管與污水處理廠之間設置有截留井。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統工作時,居民排出的生活污水和雨水口收集的雨水都通過合流管道進入市政合流干管,市政道路沿線的雨水口收集的雨水也都進入市政合流干管,在干管末端設置截流井。晴天時,所有污水都輸送至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后排放到自然水體。降雨時,污水和降雨初期的雨水也會被輸送至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后排放到自然水體。但隨著降雨量的增加,雨水徑流也增加,當混合污水的流量超過截流干管的輸水能力后,就會有部分混合污水溢流而直接進入自然水體。
針對這種合流制排水系統,其問題主要是:①降雨時,居住區及市政道路上會產生面源污染,現有的合流制排水系統雖然在末端設有截流井進行截流,但是設計的截流倍數不夠,使得截流井沒能對面源污染物進行攔截,面源污染物直接進入自然水體,對自然水體造成污染。②若要對面源污染進行控制,就需要增大截流井的尺寸,增大截流干管的尺寸,增加污水處理廠的容量。③截流井的截流為粗放式的控制,不能精確地對初期雨水進行截流。
合流制排水系統按照排除雨水方式的不同,又分為完全合流制和不完全合流制兩種排水系統。完全合流制排水系統是完全將雨水和生活污水、工業污水分離,由不同的管道進行輸送。居民排出的生活污水通過污水管道進入污水干管,然后輸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放,雨水口收集的雨水通過雨水管道進入雨水干管,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市政道路沿線的雨水口收集的雨水也都進入雨水干管,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在這種合流制排水系統中,存在著很多問題:①居住區內的部分生活污水錯誤地進入了雨水管道,比如陽臺上洗衣機排出的生活污水會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②市政道路上的部分污水錯誤地進入了雨水管道,比如道路清洗時產生的污水會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③降雨時,居住區及市政道路上會產生面源污染,面源污染物會直接進入自然水體。
不完全合流制主要是針對雨水的收集處理上,將居民區收集的雨水和市政道路上收集到的雨水進行分離。居民排出的生活污水和雨水口收集的雨水都通過合流管道排出,在進入市政排水管道之前設置截流井進行截流。市政道路沿線的雨水口收集的雨水進入雨水干管,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晴天時,居住區排放的污水被截流至污水干管,然后輸送至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后排放到自然水體,但市政道路上會有部分污水進入雨水干管而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降雨時,居住區排放的污水和降雨初期的雨水也會被截流至污水干管,然后輸送至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后排放到自然水體,但隨著降雨量的增加,雨水徑流也增加,當混合污水的流量超過截流管道的輸水能力后,就會有部分混合污水溢流而直接進入雨水干管,同時市政道路上攜帶有大量污染物的初期雨水也會直接進入雨水干管,然后排放到自然水體。這種排水系統的問題主要是:①整個系統不能對面源污染物進行有效地攔截,攔截效率低。②不能對進入雨水管道的污水進行控制。③降雨時,生活污水易被雨水攜帶進入自然水體。④截流井的控制粗放,一方面可能不能將更多的初期雨水送入污水處理廠處理,使得面源污染物排放到了自然水體,另一方面可能將大量的后期雨水送入污水處理廠,增加了污水處理廠的負荷,降低了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率。
總體說來,目前的排水體制存在著以下問題:第一,不能對面源污染進行控制;第二,控制粗放,不能對污水和初期雨水進行精確控制;第三,管道混接,污水直接排放到了自然水體;第四,對于用地緊張的地區,末端治理不能有效實施。
有專利文件提出了新的管網布置方法以此來解決上述問題,專利號為“cn105625545a”的名為“一種基于合流制管網的區域分片雨水處理系統”的中國發明專利,該專利介紹了一種新的管網劃分方法,該專利將整個管網按面積劃分為網格狀的多個片區,每個片區內設置單獨的在線雨水處理設施,通過片區內的在線雨水處理設施對該片區內的雨水進行綜合處理,但是這是一種末端治理思路,雖然提高了該片區內的雨水處理的效率和程度,對該片區內的面源污染能夠有效的控制。但是依然存在表面徑流收集難以精確控制的問題,對于距離在線雨水處理設施最遠端和最近端的初雨收集存在時間差,初雨和面源污染的收集無法進行精確控制,不能做到精確治理。另外,由于城市規劃的問題,將城市管網劃分為網格狀片區存在很多干擾,實現難度很大,會給這種模式的城市管網布置方式造成很大的困擾。另外現有技術的分區域治理還存在如下問題,工業、住宅小區、學校等不同用途設施可能劃分到同一區域內,導致該區域內的污水成分復雜,實現精確治理分離難度大,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合流制排水管網系統的面污染控制方法,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城市單元區域和市政道路區域面污染無法有效攔截處理、不能對污水和雨水進行精確控制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這樣一種用于合流制排水管網系統的面污染控制方法,其包括,污水干管,將城市區域內的污水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放自然水體;雨水干管,將城市區域內的雨水排放自然水體;還包括多個單元區域,每個單元區域為城市區域內以功能用途屬性劃分的包括構筑物的土地區域,所述構筑物為居民小區、工礦企業、機關、學校、醫院或商場中的一種;每個單元區域內設置有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每個單元區域內的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連通;通過在每個單元區域內的污水管道上設置雨水處理系統將所述污水管道內的污水和所述雨水管道的初期雨水形成的混合污水直接導入所述污水干管或者經雨水處理系統凈化后排放雨水管道;通過在所述雨水干管上設置雨水處理系統將所述雨水干管內的污水和初期雨水形成的混合污水直接導入所述污水干管或者經雨水處理系統凈化后排放自然水體。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污水管道與第一雨水處理系統的進水端連通,第一雨水處理系統的一個排水端與污水干管連通,第一雨水處理系統的的另一個排水端與雨水干管連通;所述雨水干管上設置有第二雨水處理系統;當晴天以及降雨量較小時,污水和初期雨水形成的混合污水未被雨水稀釋,所述雨水管道內的混合污水排入污水管道后經過所述第一雨水處理系統分流后排放至污水干管或雨水干管,所述雨水干管內的混合污水經過所述第二雨水處理系統處理后直接排放自然水體或者直接導入所述污水干管;當降雨量較大時,污水和中后期雨水形成的混合污水被雨水稀釋,所述雨水管道內的混合污水排入污水管道后經過所述第一雨水處理系統分流后排放至雨水干管,所述雨水干管內的混合污水經過所述第二雨水處理系統處理后雨水直接排放自然水體。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雨水處理系統為分流井或者所述第一雨水處理系統為初期雨水調蓄池和下開式堰門或者所述第一雨水處理系統為在線雨水處理池;所述第二雨水處理系統為分流井或者所述第一雨水處理系統為初期雨水調蓄池和下開式堰門或者所述第二雨水處理系統為在線雨水處理池或者所述第二雨水處理系統為lid凈化系統。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lid凈化系統包括依次串聯連通的顆粒分離器、過濾器和雨水處理模塊。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初雨調蓄池包括緩沖池、調蓄池和泄洪廊道。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污水管道的末端連接有第一分流井,所述第一分流井包括與污水管道的末端連接的進水端、以及分別與污水干管和雨水干管連通的污水出水端和凈水出水端,所述第一分流井內設有將凈水導入凈水出水端并將污水和初期雨水導入污水出水端的分流裝置;所述雨水干管沿水流方向設有第二分流井,所述第二分流井包括分別與雨水干管和污水管道連接的進水端和污水出水端、以及與雨水干管連接并位于進水端下游的凈水出水端,所述第二分流井內設有將凈水導入凈水出水端并將污水和初期雨水導入污水出水端的分流裝置。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在線雨水處理池包括緩沖池、初雨調蓄池和在線處理調蓄池;所述的緩沖池的出口端設置有緊急泄洪廊道;所述的緊急泄洪廊道上安裝有控制閥門,緊急泄洪廊道的出口端與雨水干管連通;所述的初雨調蓄池進口端與緩沖池連通,出口端與在線處理調蓄池進口端連通;所述的在線處理調蓄池的出口端與雨水干管連通。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雨水處理系統的進水端位于第一雨水處理系統的排水端和雨水干管連通處的下游。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簡單、建造方便,只需在市政道路有限的區域內建造初雨調蓄池即可實現對城市內以行政功能劃分的各個區域內的污水和初期雨水的高效處理。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在不需要改建單元區域內原排水管道的基礎上,通過使用初雨調蓄池將單元區域內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串聯,有效地實現了對單元區域內面源污染物有效攔截,提高了面源污染物的攔截效率;通過使用初雨調蓄池將市政道路上的污水干管與雨水干管串聯,有效地實現了市政道路內面源污染物有效攔截,提高了面源污染物的攔截效率;上述整體結構實現了對城市區域內各個行政區域內污水和初期雨水的精確控制,同時避免了管道混接造成的污水直接排放至自然水體;本發明通過在雨水管道和/或雨水干管上設置lid凈化系統,進一步提高了初期雨水的處理效率;本發明還通過將第一初雨調蓄池和第二初雨調蓄池設置于市政道路區域內,有效地避免了對單元區域內管道的改建,從而有效地解決了城市用地緊張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一種控制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污染的合流制排水管網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中一種用于合流制排水管網系統的面污染控制方法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現有技術中一種控制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污染的只控制生活污水的合流制排水管網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一種用于合流制排水管網系統的面污染控制方法的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一種用于合流制排水管網系統的面污染控制方法的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一種用于合流制排水管網系統的面污染控制方法的實施例三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一種用于合流制排水管網系統的面污染控制方法的實施例四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一種用于合流制排水管網系統的面污染控制方法的在線雨水處理設施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雨水口,2-顆粒分離器,3-過濾器,4-雨水處理模塊,5-污水處理廠,6-自然水體,7-截流井,8-市政合流管道,9-下開式堰門,10-第一分流井,11-第二分流井,12-調蓄池,13-緩沖池,14-初雨調蓄池,15-在線處理調蓄池,16-緊急泄洪通道,17-控制閥門,18-合流管道,19-第一污水排放管道,20-第一雨水排放管道,21-第二污水排放管道,22-第二雨水排放管道,a-單元區域,b-市政道路區域,c-第一初雨調蓄池,d-第二初雨調蓄池,a-1-污水管道,a-2-雨水管道,b-1-污水干管,b-2-雨水干管,b-3-市政雨水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由圖4所示的一種控制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污染的分流制排水管網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可知,本發明包括多個單元區域a,污水干管b-1和雨水干管b-2,所述單元區域a為城市區域內以功能用途屬性劃分的包括構筑物的土地區域,所述構筑物為居民小區、工礦企業或機關或學校或醫院或商場中的一種,每個所述單元區域a內設置有與構筑物排水管連通的污水管道a-1和雨水管道a-2,所述雨水管道a-2與污水管道a-1連通,所述污水管道a-1與第一初雨調蓄池c的進水端連通,所述第一初雨調蓄池c的第一排水端與所述污水干管b-1連通,所述第一初雨調蓄池c的第二排水端與所述雨水干管b-2連通;所述雨水干管b-2上連接市政道路上的雨水口管道b-3。
如圖4所示,本發明其中一種實施例(技術方案一):所述雨水干管b-2上依次連通有第二初雨調蓄池d和下開式堰門9,所述第二初雨調蓄池d的進水端與雨水干管b-2連通,所述第二初雨調蓄池d的排水端與所述污水干管b-1連通,所述下開式堰門9位于所述第二初雨調蓄池d的進水端的下游處。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初雨調蓄池c包括緩沖池、調蓄池和泄洪廊道;所述第二初雨調蓄池d包括緩沖池、調蓄池。
如圖5所示,本發明另一種實施例(技術方案二):所述雨水干管b-2上通過支管連通有lid凈化系統,所述支管上設有下開式堰門9,所述下開式堰門9位于lid凈化系統的前端。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lid凈化系統包括依次串聯連通的顆粒分離器2、過濾器3和雨水處理模塊4。
本發明工作原理:在居住區內,居民排出的生活污水和雨水口收集的雨水都通過污水管道a-1、雨水管道a-2的合流管道排出,在進入市政排水管道之前設置第一初雨調蓄池c進行精確控制并收集污水處理廠不能及時處理的污水和初期雨水。在雨水干管b-2上也分段設置第二初雨調蓄池d或lid凈化系統對進入雨水管道的污水及雨水進行調蓄或處理。
晴天時,居住區排出的污水和進入市政雨水管道的污水都會通過第一初雨調蓄池c的緩沖池進入污水干管,然后輸送至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后排放到自然水體。降雨時,根據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污水和初期雨水形成的混合污水一部分會通過第一初雨調蓄池c的緩沖池進入污水干管b-1,并輸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一部分會進入第二初雨調蓄池d(設置下開式堰門9進行截流,把初雨截流至第二初雨調蓄池d,初雨截流完畢,下開式堰門9完全開啟,把后期雨水排放帶自然水體)或lid凈化系統,進入第二初雨調蓄池d的混合污水會在污水處理廠有處理能力時泵送至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后排放到自然水體。而進入lid凈化系統的混合污水,則會經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后滲透到地下或排放到自然水體或回用。lid凈化系統可由顆粒分離器、過濾器和雨水模塊組成,顆粒分離器用于攔截雨水中的漂浮物、大的顆粒物、油和油脂等污染物;過濾器用于深度過濾,去除雨水中細小的顆粒物、氮、磷和重金屬等污染物;雨水模塊用來收集處理干凈的雨水,然后用于滲透或排放或回用。隨著降雨的持續,當降雨強度小時,部分中后期雨水及污水形成的混合水可通過第一初雨調蓄池c的緩沖池進入污水干管b-1,并輸送至污水處理廠,其總量由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確定,剩余的混合水則通過第一初雨調蓄池c的泄洪廊道進入雨水干管b-2,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當降雨強度大時,污水被中后期雨水稀釋,混合水不進入污水干管,而進入雨水干管后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此時第一初雨調蓄池中的混合污水泵送至污水干管。
本發明無須對城市內原有單元區域內的排水管網進行任何改造,只需要建造一定數量的初雨調蓄池即可有效地解決城市區域內污水和初期雨水面臨的面源污染直接進入自然水體的技術問題,同時解決了城市用地緊張、不易實施、施工困難的技術問題,極大地縮短了施工工時和施工成本;本發明還通過雨水干管設置一定量的lid凈化系統或初雨調蓄池實現了初期雨水的高效凈化,有效地提高了對面源污染物的有效攔截,同時實現了對雨水管道污水的實時控制;本發明還可以根據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的效率,通過初雨調蓄池對初期雨水進行有效地分流截流,從而提高了本系統的使用效率。
如圖6所示,本發明另一種實施例(技術方案三),如圖4所示的控制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污染的分流制排水管網系統,包括多個單元區域a和市政道路區域b,單元區域a為城市區域內以功能用途屬性劃分的包括構筑物的土地區域,構筑物為居民小區、工礦企業、機關、學校、醫院或商場中的一種。單元區域a內設置有污水管道a-1和雨水管道a-2,市政道路區域b內設置有污水干管b-1、雨水干管b-2和市政雨水管道b-3;雨水管道a-2與污水管道a-1連通;污水干管b-1的末端連接調蓄池11和污水處理廠5,市政雨水管道b-3與雨水干管b-2連通;雨水干管b-2的末端連接自然水體6;污水管道a-1的末端連接第一分流井9的進水端,所述第一分流井9的污水出水端和凈水出水端分別與污水干管b-1和雨水干管b-2連通;雨水干管b-2上連接有第二分流井10,第二分流井10的進水端和凈水出水端均與雨水干管b-2連通,第二分流井10的污水出水端與污水干管b-1連通。第二分流井10可以是與小區對應設置,也可以不對應設置。
在居住區內,居民排出的生活污水和雨水口1收集的雨水都通過合流管道排出,在進入市政排水管道之前設置第一分流井9進行精確控制。在污水干管b-1末端設置調蓄池11收集污水處理廠5不能及時處理的污水和初期雨水。在市政道路的雨水干管b-2上分段設置第二分流井10對進入雨水干管b-2的污水及雨水進行精確控制。
晴天時,居住區排出的污水和進入市政雨水管道b-3的污水都會被第二分流井10輸送至污水干管b-1,然后排放到污水處理廠5,經處理后排放到自然水體6。
降雨時,第一分流井9和第二分流井3將污水和初期雨水形成的混合污水全部輸送至污水干管b-1,并排放到污水處理廠5處理,如果混合污水的流量超過了污水處理廠5的處理能力,混合污水則會進入調蓄池11,待污水處理廠5有處理能力時,再將混合污水泵送至污水處理廠5處理。隨著降雨的持續,第一分流井9和第二分流井10將比較干凈的中后期雨水通過雨水干管b-2,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6。
此系統通過分流井可以精確控制初期雨水和中后期雨水,將旱流污水和初期雨水全部輸送至污水處理廠5處理,同時比較干凈的中后期雨水沒有輸送至污水處理廠5,提高了污水處理廠5的處理效率,減少了進入自然水體6的污染物。
如圖7和圖8所示,本發明另一種實施例(技術方案四),本實施例的管網結構將管網區域劃分為多個單元區域a,單元區域a城市區域內以功能用途屬性劃分的包括構筑物的土地區域,本實施例的構筑物為工礦企業、機關、學校、醫院、商場等場所中的一種。通過將這些區域獨立開來,以此來精確控制面源污染,精確控制初雨的收集與處理。
本實施例的管網包括污水干管b-1和雨水干管b-2,污水干管b-1的出口設置有污水處理廠5,雨水干管b-2的出口與自然水體6連通,按照實際情況,污水通過污水干管b-1進入到污水處理廠5中進行綜合處理,雨水通過雨水干管b-2進入到自然水體6中。
污水干管b-1與雨水干管b-2之間設置有多個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ⅱ,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ⅱ可以與單元區域a一一對應,也可以不用與單元區域a一一對應。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ⅱ的進口與雨水干管b-2連通,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ⅱ的出口上設置有與污水干管b-1連通的第二污水排放管道21和與雨水干管b-2連通的第二雨水排放管道22,位于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ⅱ的進口與第二雨水排放管道22的出口之間的雨水干管b-2上設置有下開式堰門9,每個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ⅱ設置有一個對應的下開式堰門9,通過下開式堰門9的關閉,可以將該節管道內的初雨截流進入到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ⅱ中。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能夠對排放到雨水干管b-2中的初期雨水進行收集處理,避免初期雨水進入到自然水體6中污染自然水體6。污水干管b-1和雨水干管b-2之間設置有多個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ⅱ,可以根據區域面積進行劃分調整。
單元區域a內設置有與構筑物排水管連通的污水管道a-1、雨水管道a-2(雨水管道a-2通過設置在單元區域a內的雨水井收集該區域內的雨水以及面源污染水體)和合流管道18,污水管道a-1、雨水管道a-2的出口與合流管道18的進口連通。單元區域a內的管網結構為合流制結構,單元區域a內的污水和雨水進行混合。合流管道18的出口設置有第一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ⅰ,第一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ⅰ可設置于市政道路區域內或是單元區域a內。第一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ⅰ的出口設置有與污水干管b-1連通的第一污水排放管道19和與雨水干管b-2連通的第一雨水排放管道20。第一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ⅰ可以及時對排放到合流管道18內的混合污水進行處理,一是能夠避免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6中污染自然水體6,二是能夠避免大量污水進入到污水處理廠5造成污水處理廠5負荷增大。
本實施例的第一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ⅰ與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ⅱ結構相同,包括多功能雨水處理裝置,如圖8所示,多功能雨水處理裝置為緩沖池、初雨調蓄池或是在線處理調蓄池中的一種或是幾種的組合。其中,為了避免第一在線雨水處理設施排放到雨水干管b-2中的水體污染自然水體6,本實施例至少有一個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ⅱ的進口位于第一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ⅰ的第一雨水排放管道20的出口在雨水干管b-2上的下游。這樣的設置結構是考慮到假如從第一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ⅰ排放的水體不潔凈,也能夠通過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ⅱ進行及時的處理,避免了污染自然水體6。
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的第一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ⅰ與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ⅱ結構包括多功能雨水處理裝置,多功能雨水處理裝置包括緩沖池13、初雨調蓄池14和在線處理調蓄池15,其中第一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ⅰ的緩沖池13的進口與單元區域a的雨水管道a-2的出口連通,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的緩沖池13與雨水干管b-2連通。
緩沖池13的出口端設置有緊急泄洪通道16,緊急泄洪通道16上安裝有控制閥門17,緊急泄洪通道16用于在雨量很大時,完全超出了在線雨水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時,直接將多余的水體排放到自然水體6中。緩沖池13的溢流與初雨調蓄池14連通,緩沖池13中的溢流進入到初雨調蓄池14中進行調蓄處理,緩沖池13中的污染水體可以直接通過污水排放管道進入到污水干管b-1中進行綜合處理。初雨調蓄池14的潔凈水體可以通過緊急泄洪通道16進入到自然水體6,初雨調蓄池14中的污水可以通過水泵泵入到在線處理調蓄池15中進行在線處理,在線處理調蓄池15中的潔凈水體經過處理后可以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6中,剩余的污水可以通過第一污水排放管道19進入到污水干管b-1中。
緊急泄洪通道16用于將在線雨水處理設施來不及處理的水體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6中,避免在線雨水處理設施超負荷運轉。本實施例通過設置在線雨水處理設施集中對初雨和面源污水進行收集控制處理,避免了增加污水處理廠5的負荷,也避免了直接排放會造成自然水體6的污染。
使用時,晴天時,單元區域a排出的污水通過污水管道a-1進入污水干管b-1,然后輸送至污水處理廠5處理后排放,進入雨水管道a-2的污水也會通過緩沖池13進入污水干管b-1,然后輸送至污水處理廠5,經處理后排放到自然水體6。降雨時,單元區域a排出的污水仍然會通過污水管道a-1進入污水干管b-1,然后輸送至污水處理廠5處理后排放。根據污水處理廠5的處理能力,進入雨水管道a-2的污水和初期雨水形成的混合污水一部分會通過緩沖池13進入污水干管b-1,并輸送至污水處理廠5處理,一部分會進入初雨調蓄池14,進入初雨調蓄池14的混合污水會在污水處理廠5有處理能力時泵送至污水處理廠5,經處理后排放到自然水體6。隨著降雨的持續,當降雨強度小時,部分中后期雨水及污水形成的混合水可通過緩沖池13進入污水干管b-1,并輸送至污水處理廠5,其總量由污水處理廠5的處理能力確定,剩余的混合污水則通過在線雨水處理池4處理后進入雨水干管b-2,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6;當降雨強度大時,污水被中后期雨水稀釋,混合水不進入污水干管b-1,而進入在線雨水處理池4處理后排放到自然水體6,此時初雨調蓄池14中的混合污水泵送至污水干管b-1;當降雨強度更大時,流量超過在線雨水處理池4的處理能力,在保持在線雨水處理池4最大處理能力的前提下,啟動緊急泄洪通道直接將洪水排入雨水干管b-2。
實際使用時,在一些地域較為狹窄的地方,可以去掉在線處理調蓄池15以節約地域面積,減小整個多功能雨水處理裝置的體積和占地面積。
對于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ⅱ的使用,在雨水干管b-2中收集到初期雨水時,即可啟動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ⅱ對其進行處理控制,可以將初雨排放至污水干管b-1(污水處理廠5有能力處理時),可以自行處理(污水處理廠5沒有能力處理時),直接通過緊急泄洪通道排放到雨水干管b-2中(雨量太大,超出處理能力)。第二在線雨水處理設施ⅱ主要用于對市政道路上產生的面源污染進行控制,也可以對單元區域a排放到雨水干管b-2中的污水進行進一步的調控處理。
最后需要指出,本發明中用于分流制排水管網系統中的分流制實質指的是單元區域a內污水管道a-1和雨水管道a-2的分流,與主干管無關。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