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集成貨物運輸艙的城市綜合管廊。
背景技術:
城市化進程和經濟發展,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導致物流行業興盛,物流運輸的增加常常引起地面交通的擁堵,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
現有技術中,城市管廊只具有滿足居民日常生活使用的管路以及常規的排水、排污管路,此外,由于物流行業的發展造成的交通擁堵現象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
因此,市場上亟需一種集成貨物運輸艙的城市綜合管廊,兼具管廊基本功能以及貨物運輸的功能,使得城市路面交通擁堵的現象得到緩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集成貨物運輸艙的城市綜合管廊,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使得城市路面交通擁堵的現象得到緩解。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發明提供一種集成貨物運輸艙的城市綜合管廊,包括:城市生活管道艙以及貨物運輸艙,所述貨物運輸艙設置于所述城市生活管道艙的上部。
優選地,還包括貨物轉運通道,所述貨物運輸艙通過所述貨物轉運通道與貨物收發站連通。
優選地,還包括第一智能ID掃描裝置,所述第一智能ID掃描裝置設置于所述貨物運輸艙與所述貨物轉運通道的連接處。
優選地,還包括有電纜艙以及垃圾運輸艙,所述貨物運輸艙、所述電纜艙以及所述垃圾運輸艙依次并排設置并位于所述城市生活管道艙的上部。
優選地,還包括垃圾轉運通道,所述垃圾運輸艙通過所述垃圾轉運通道與垃圾處理中心連通。
優選地,還包括第二智能ID掃描裝置,所述第二智能ID掃描裝置設置于所述垃圾運輸艙與所述垃圾轉運通道的連接處。
優選地,所述城市生活管道艙包括有廢水排放艙以及生活供給艙,所述生活供給艙設置于所述廢水排放艙的上部。
優選地,所述廢水排放艙包括有雨水排放艙、預留艙以及城市排污艙,所述雨水排放艙、預留艙以及所述城市排污艙依次并排設置。
優選地,所述預留艙為智能流量調節預留艙,所述雨水排放艙、所述智能流量調節預留艙以及所述城市排污艙通過智能流量調節閥門連通。
優選地,所述生活供給艙包括有天然氣管道艙、供水管道艙以及熱力管道艙,所述天然氣管道艙、所述供水管道艙以及所述熱力管道艙依次并排設置。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產生了以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集成貨物運輸艙的城市綜合管廊包括有貨物運輸艙,貨物運輸納入到城市綜合管廊當中,實現貨物在城市各個收發站之間的靈活轉運,有效的減緩了地面交通的壓力。此外,通過將貨物運輸艙預先布置入城市管廊系統,使得地下系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時避免了后期對地下開發費用的投資,有利于城市的長期建設。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集成貨物運輸艙的城市綜合管廊與貨物收發中心連接段管廊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集成貨物運輸艙的城市綜合管廊與垃圾轉運中心連接段管廊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集成貨物運輸艙的城市綜合管廊區間段結構示意圖;
其中,1-貨物運輸艙、2-電纜艙、3-垃圾運輸艙、4-天然氣管道艙、5-供水管道艙、6-熱力管道艙、7-雨水排放艙、8-智能流量調節預留艙、9-城市排污艙、10-貨物轉運通道、11-垃圾轉運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集成貨物運輸艙的城市綜合管廊,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使得城市路面交通擁堵的現象得到緩解。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考圖1-3,本發明提供一種集成貨物運輸艙的城市綜合管廊,包括:城市生活管道艙以及貨物運輸艙1,貨物運輸艙1設置于城市生活管道艙的上部。貨物運輸艙1通過貨物轉運通道10與貨物收發站連通。第一智能ID掃描裝置設置于貨物運輸艙1與貨物轉運通道10的連接處。通過在城市生活管道艙的上部設置貨物運輸艙1,保證貨物不被地下的水汽沾濕,保證了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同時,利用第一智能ID掃描裝置,對不同的貨物進行分揀,保證了貨物地下運輸的精準快捷。貨物運輸艙1中主要運輸中小型貨物,將貨物運輸設置于綜合管廊中,有效的緩解了路面交通的擁堵現象。
進一步的,本發明還包括有電纜艙2以及垃圾運輸艙3,貨物運輸艙1、電纜艙2以及垃圾運輸艙3依次并排設置并位于城市生活管道艙的上部。垃圾運輸艙3通過垃圾轉運通道11與垃圾處理中心連通,第二智能ID掃描裝置設置于垃圾運輸艙3與垃圾轉運通道11的連接處。電纜艙2中布置各種通電線路,保證管廊內部以及周邊其他用電設施的正常供電使用。通過第二智能ID掃描裝置對預先做好標記的不同種類的垃圾進行識別,進而輸送至相應的垃圾處理中心,實現了垃圾的智能運輸。將垃圾運輸設置在城市綜合管廊中,消除了城市垃圾轉運過程中對周邊環境的污染,提高了人們生活環境的質量。
城市生活管道艙包括有廢水排放艙以及生活供給艙,生活供給艙設置于廢水排放艙的上部,廢水排放艙包括有雨水排放艙7、預留艙以及城市排污艙9,雨水排放艙7、預留艙以及城市排污艙9依次并排設置。預留艙為智能流量調節預留艙8,雨水排放艙7、智能流量調節預留艙8以及城市排污艙9通過智能流量調節閥門連通。生活供給艙包括有天然氣管道艙4、供水管道艙5以及熱力管道艙6,天然氣管道艙4、供水管道艙5以及熱力管道艙6依次并排設置。本發明的各個艙室之間通過分隔墻分隔,保證各個艙室之間的獨立性。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可以在現有管廊的基礎上,在管廊的內部靠近上方的位置額外增設貨物運輸艙1,仍可以達到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的目的。
本發明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