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的排水作業領域,具體是一種人工挖孔樁的孔壁滲水排除裝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我國西南地區,地層多為泥巖和砂巖,工程地基的人工挖孔樁應用比較普遍,當所挖孔經過含水量大的地層結構時,上層土體內的水份會從地質夾層、基巖裂隙等向樁孔滲流。當有少量滲水發生時,可在護壁施工過程中隨時封堵,后續可采用水下澆筑方式進行成孔作業,如此強行作業所帶來的后果是施工成本的增加,以及樁芯混凝土成形質量的下降,當大量滲水發生時,則連護壁施工都無法順利進行,必須采用砂將回填、引流封堵等方法進行補救,如此,整個工期都將受到拖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挖孔施工的同時主動排水的作業方法及裝置,其能有效控制施人工挖孔樁內的滲水量,使其得以順利成孔并滿足后續混凝土澆筑作業。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人工挖孔樁的孔壁滲水排除裝置,包括管節、管節接頭、吸水頭、自吸水泵和連接軟管;管節有多根并通過管節接頭而連接在一起形成輸水管節,吸水頭安裝在輸水管節的底部,自吸水泵的進水口通過連接軟管與輸水管節的頂部連接。
所述的人工挖孔樁的孔壁滲水排除裝置,管節接頭兩端部設有螺紋,其通過螺紋與管節實現螺紋連接并且在管節接頭和管節之間還設有橡膠密封圈。
所述的人工挖孔樁的孔壁滲水排除裝置,吸水頭包括帶吸水孔的外殼、和設置在外殼內的不銹鋼濾包,在不銹鋼濾包內設有過濾材料;該吸水頭與輸水管節采用螺紋連接。
上述人工挖孔樁的孔壁滲水排除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步驟1、在人工挖孔施工過程中,在每節護壁開挖的同時在擬定的管節安裝位置挖出對應的豎向溝槽,
步驟2、將吸水頭安裝在作為輸水管末段的管節的尾部,
步驟3、隨著護壁的施工將帶吸水頭的管節插入護壁外側,
步驟4、重復步驟3,將管節隨著護壁的施工而逐節向下安插,在每節管節插入后,護壁澆筑前在溝槽前安裝木夾板封擋,木夾板封擋用鋼筋頭錨固在孔壁土體上,也可用鋼筋頭頂撐于護壁模板上;
步驟5、當樁孔開挖至存在大量滲水可能及滲水部位可能出現的地層位置時,通過連接軟管將管節與自吸水泵連接,開動自吸水泵后開始吸排水,排水量達到控制后繼續下節樁孔開挖,同時隨開挖深度繼續安插管節,直至孔挖至設計深度,澆筑完全部護壁時,可停止抽水。
所述的人工挖孔樁孔壁滲水排除裝置的使用方法,為防澆筑護壁混凝土時水泥漿滲入吸水頭內,澆筑護壁混凝土時采用鼓風機向管節內鼓風,阻擋水泥漿進入吸水頭。
本裝置隨著護壁和樁孔的施工而同步設置,當有滲水情況時能夠及時、方便地實施排水作業,從而提高人工挖孔樁的成樁質量。并且本裝置還具有設備投資小、排水效果好和占用空間少的好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裝置的設置位置示意圖。
圖3為管節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吸水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如圖1~圖4所示,一種人工挖孔樁孔壁滲水排除裝置,該裝置包括標準管節1及配套接頭2、吸水頭3、自吸水泵4、連接軟管5;標準管節1通過配套接頭2連接在一起,吸水頭3安裝在組裝完成的標準管節1尾部,自吸水泵4通過連接軟管5安裝在標準管節1的上部。配套接頭2內部設有圓形橡膠密封圈21,并設有普通粗螺紋,接頭邊緣加工成45度倒角;吸水頭3由帶吸水孔31的外殼32、不銹鋼濾包33及濾料34構成,通過螺紋與標準管節1連接。
上述的人工挖孔樁孔壁滲水排除裝置,其施工方法如下:
在人工挖孔開施工過程中,在每節護壁開挖的同時在擬定的標準管節1安裝位置挖出對應的豎向溝槽,將吸水頭3安裝在一段標準管節1尾部,隨護壁的施工將帶吸水頭3的標準節插入在護壁外側,插入時隨每節護壁的成形逐節向下,標準節1同時逐節加長,在每節標準管節插入后,護壁澆筑前在溝槽前安裝木夾板封擋6,木夾板封擋6用鋼筋頭錨固在孔壁土體上,也可用鋼筋頭頂撐于護壁模板上。當開挖至存在較大量的滲水可能及滲水部位可能出現的地層位置時,通過連接軟管5將準管節1與自吸水泵4連接,通過本裝置開始吸排水,排水量達到控制后繼續下節樁孔開挖,同時隨開挖深度繼續接長標準管節1,直至孔挖至設計深度,澆筑完全部護壁時,可停止抽水。為防澆筑護壁混凝土時水泥漿滲入吸水頭3內,澆筑護壁混凝土采用鼓風機向和標準管節1鼓風,阻擋水泥漿進入吸水頭。
使用過程中有一般污染或堵塞時,可將標準管節1與自吸水泵4出口連接,打入壓力水進行反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