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尤指一種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建筑施工領域,超高層建筑設計有深基坑電梯井、集水井等結構。但是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深基坑內的筒模往往因體積大,由于混凝土產生的浮力較大,會產生筒模上浮或偏位等問題,從而會造成模板上浮后深基坑電梯井的混凝土成型尺寸會與圖紙有較大的偏差,大大增加返工所產生的人工、材料等費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及其施工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筒模上浮或偏位的問題。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提供一種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深坑內支設有骨架結構,所述骨架結構預留出容置空間,所述容置空間內設有筒模,所述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包括:
設于所述筒模頂部的壓梁,所述壓梁的兩端伸出所述筒模、且通過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骨架結構。
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置于所述壓梁的負重水箱。
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拉筋,豎向拉結于所述筒模內部和位于所述筒模底部的骨架結構。
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設于所述壓梁的墊片;
穿設于所述骨架結構、且箍設所述壓梁的U型連接桿,所述U型連接桿包括相對設置的一對支腳,所述一對支腳穿設于所述墊片,以令U型連接桿和所述墊片之間形成供緊固所述壓梁的緊固空間;以及
套筒,螺合于所述支腳,以令所述墊片壓設于所述壓梁。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施工方法,深坑內支設有骨架結構,所述骨架結構預留出容置空間,所述容置空間內設有筒模,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提供壓梁,將所述壓梁設于所述筒模的頂部,使得所述壓梁的兩端伸出所述筒模,利用固定件將所述壓梁固定于所述骨架結構。
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提供負重水箱,將所述負重水箱置于所述壓梁。
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提供拉筋,將所述拉筋豎向拉結所述筒模內部和位于所述筒模底部的骨架結構。
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墊片、U型連接桿和套筒,所述U型連接桿包括相對設置的一對支腳;
利用固定件將所述壓梁固定于所述骨架結構,包括:
將所述墊片設于所述壓梁的端部上;
將所述U型連接桿穿設所述骨架結構、箍設于所述壓梁、且所述一對支腳從所述墊片的底部穿設所述墊片,使得所述U型連接桿和所述墊片之間形成供緊固所述壓梁的緊固空間;以及
將所述套筒螺合于所述支腳,以將所述墊片壓設于所述壓梁。
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通過將壓梁壓設在筒模上,利用固定件將壓梁固定在骨架結構上,從而筒模被壓梁限制在骨架結構內,有效地抵消浮力對筒模定位的影響,解決了筒模上浮、偏位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操作簡便,減少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損耗、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縱向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A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參閱圖1,顯示了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縱向剖視圖。參閱圖2,顯示了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俯視圖。結合圖1和圖2所示,深坑內支設有骨架結構1,骨架結構1內部預留出容置空間,骨架結構1的容置空間內支設筒模2。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包括:壓梁3,壓梁3設于筒模2的頂部,壓梁3的兩端伸出筒模2、且通過固定件4固定于骨架結構1。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通過將壓梁壓設在筒模上,利用固定件將壓梁固定在骨架結構上,從而筒模被壓梁限制在骨架結構內,有效地抵消浮力對筒模定位的影響,解決了筒模上浮、偏位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操作簡便,減少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損耗、提高工作效率。
結合圖1和圖2所示,骨架結構1包括:橫向鋼筋網和豎向筋,其中橫向鋼筋網包括間隔設置的橫向筋和交叉連接于橫向筋的多個縱向筋,豎向筋豎向連接于橫向鋼筋網。在搭建骨架結構1時,預先留設出供筒模2放置的容置空間,在本實施例中,筒模2為木模板圍合連接而成的立體結構,在后續施工中,需要在筒模2的外圍、鋼筋搭建而成的骨架結構1中澆筑混凝土,形成建筑結構主體。在此過程中,筒模2受到浮力作用,容易產生上浮或者偏移等問題,造成澆筑形成的建筑結構主體的質量不達標的問題。
為防止筒模2受到浮力作用而上浮或者偏移,利用壓梁3和固定件4將筒模2壓設固定在骨架結構1內。在本實施例中,壓梁3為槽鋼,采用多個槽鋼間隔壓設在筒模2的頂部。壓梁3的兩端伸出筒模2、位于骨架結構1上,利用固定件4將壓梁3的兩端與對應處的骨架結構1相連接。
參閱圖3,顯示了圖1的A的放大示意圖。結合圖1、圖2和圖3所示,固定件4包括:墊片40、U型連接桿41以及套筒42,其中墊片40設于壓梁3上,U型連接桿41穿設于骨架結構1、且箍設壓梁3,U型連接桿41包括相對設置的一對支腳,一對支腳穿設于墊片40,以令U型連接桿41和墊片40之間形成供緊固壓梁3的緊固空間,套筒42螺合于支腳,以令墊片40壓設于壓梁3。
在本實施例中,墊片40上開設有供一對支腳穿設的通孔。采用鋼筋彎折制成U型連接桿41,U型連接桿41的相對設置的一對支腳上設有螺紋。U型連接桿41開口向上,一對支腳從縱向筋和豎向筋的連接點處向上穿設,箍設住壓梁3并穿設墊片40,將套筒42套設并螺合在支腳上。進一步地,為了利用U型連接桿41將壓梁3緊固在骨架結構1上,將墊片40向下壓設在壓梁3上,將套筒42向下移動直至墊片40緊貼在壓梁3上,將套筒42螺合緊固于支腳處,從而完成固定件4的安裝施工。
為了防止筒模2在澆筑施工過程中出現變形等現象,在筒模2的內部支設內支撐結構20,在本實施例中,內支撐結構20由鋼筋橫向縱向交叉連接而成。
為防止筒模2上浮,還可以從筒模2的底部將筒模2拉結固定于骨架結構1。具體地,將拉筋5豎向拉結于內支撐結構20和位于筒模2底部的橫向鋼筋網。多層橫向鋼筋網之間通過斜拉筋6斜向拉結連接,通過豎向拉結和斜向拉結防止橫向鋼筋網出現損壞,防止筒模2上浮。
除了上述的壓梁3和固定件4從筒模2的頂部將筒模2拉結限制在骨架結構1中,還可以在壓梁3上放置水箱7。在實際施工時,可根據筒模2的浮力的大小向水箱7內注水,使筒模2受到向下的壓力,從而抵消浮力的作用。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施工方法:
結合圖1和圖2所示,開挖土方形成深坑,將骨架結構1支設在深坑內。在施工骨架結構1的過程中,在骨架結構1內預留出容置空間,將筒模2設于骨架結構1的容置空間內,從而在筒模2的外部形成澆筑空間。
為防止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筒模2受到浮力作用而上浮,將壓梁3設于筒模2的頂部,使得壓梁3的兩端伸出筒模2,利用固定件4將壓梁3固定于骨架結構1,從而壓梁3和固定件4就將筒模2限位在骨架結構1中,不容易出現上浮或者偏位等問題。
作為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施工方法的一個較佳實施例:
除了上述的壓梁3和固定件4從筒模2的頂部將筒模2拉結限制在骨架結構1中,還可以在壓梁3上放置水箱7。在實際施工時,可根據筒模2的浮力的大小向水箱7內注水,使筒模2受到向下的壓力,從而抵消浮力的作用。
作為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施工方法的一個較佳實施例:
在本實施例中,固定件4包括:墊片40、U型連接桿41和套筒42,U型連接桿41包括相對設置的一對支腳。在利用固定件4將壓梁3固定于骨架結構1的施工過程中,先將墊片40設于壓梁3的端部上,將U型連接桿41開口朝上,從壓梁3的底部處穿設骨架結構1、箍設于壓梁3,且一對支腳從墊片40的底部穿設墊片40,使得U型連接桿41和墊片40之間形成供緊固壓梁3的緊固空間。為了將U型連接桿41緊緊箍住壓梁3,將套筒42螺合于支腳,以將墊片40壓設于壓梁3。
作為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施工方法的一個較佳實施例:
在本實施例中,骨架結構1包括:橫向鋼筋網和豎向筋,其中橫向鋼筋網包括間隔設置的橫向筋和交叉連接于橫向筋的多個縱向筋,豎向筋豎向連接于橫向鋼筋網,將鋼筋按照這樣的方式搭接形成縱橫交錯的骨架結構1。
在將U型連接桿穿設骨架結構1的施工過程中,將U型連接桿41從縱向筋和豎向筋的連接點處穿設骨架結構1,從而將U型連接桿41和骨架結構1連接在一起。
作為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的施工方法的一個較佳實施例:
如圖1所示,將內支撐結構20支設于筒模2內,在筒模2內起到支撐的作用,防止筒模2受到外界的壓力而產生形變,影響澆筑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為防止筒模2上浮,從筒模2的底部將筒模2拉結固定于骨架結構1。具體地,將拉筋5豎向拉結于內支撐結構20和位于筒模2底部的橫向鋼筋網。用斜拉筋6斜向拉結連接多層橫向鋼筋網,通過豎向拉結和斜向拉結防止橫向鋼筋網出現損壞,防止筒模2上浮。
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統通過將壓梁壓設在筒模上,利用固定件將壓梁固定在骨架結構上,從而筒模被壓梁限制在骨架結構內,有效地抵消浮力對筒模定位的影響,解決了筒模上浮、偏位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操作簡便,減少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損耗、提高工作效率。在壓梁上放置水箱,可以根據筒模產生浮力的大小向水箱內注水,使筒模受到向下的壓力,從而抵消浮力作用,防止筒模上浮。固定件通過套筒螺合固定于支腳,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調節緊固空間的大小,可以適用于不同規格的壓梁。
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發明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本發明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