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衛浴閥體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引擎智能感應大便沖洗閥。
背景技術:
現有的帶電磁閥的大便沖洗閥多數采用單個電磁感應閥,此沖洗閥的第二腔水排水慢,浮體上浮的時間長,短時間很難達到最大沖力,故沖粘便不干凈,因時間長沖力小,造成最大瞬流不大,很多品牌的產品都沒有達到行業要求的水量標準,尤其是在低水壓時無法正常沖洗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雙引擎智能感應大便沖洗閥。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雙引擎智能感應大便沖洗閥,安裝在暗裝盒內,其包括閥體本體和設置在閥體本體內的浮體;閥體本體的兩端分別與水管的進水口、出水口相接;所述浮體的一側為進水口側,另一側為平衡腔側,所述閥體本體的內部分為第一腔體、第二腔體和第三腔體,所述進水口側為第一腔體所在的空間,所述平衡腔側為第二腔體所在的空間,第一腔體與所述進水口相接,第三腔體與所述出水口相接;所述浮體設置有延時小孔或延時槽,該延時小孔或延時槽從浮體的進水口側通至平衡腔側;所述閥體本體內設置有用于發射及接收紅外線信號的紅外感應器、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根據接收的紅外線信號進行輸出正電壓按先后順序依次打開第一電磁閥與第二電磁閥或者輸出負電壓按先后順序依次關閉第一電磁閥與第二電磁閥的控制模塊;所述第一電磁閥連通所述第二腔體與第三腔體,所述第二電磁閥連通所述第二腔體與第三腔體。
延時小孔或延時槽的設置,可使高壓或低壓時的出水量與其它壓力的水量均衡,達到恒流的效果;采用雙電磁閥,第二腔水泄壓快,一下子將第二腔水排完,浮體很快上浮,從而使本裝置能在最快的時間達到標準要求的出水量并超出標準要求的最大瞬流。
所述閥體主體內可拆卸安裝有具有單向通水功能的隔污器,隔污器位于所述第三腔體與所述出水口連接處。單向通水功能的隔污器,可防止雜質或污水倒流,防止形成虹吸。
所述閥體本體的兩端分別通過活接索母與水管的進水口、出水口相接;所述浮體設置有連通所述第一腔體與第三腔體的排水孔;所述閥體本體設置有帶軸套的閥壓蓋、以及第一彈簧,第一彈簧一端頂著所述軸套,其另一端頂著所述浮體的上側面并迫使浮體的下側面頂著并密封所述排水孔。第一彈簧用于擠壓并將浮體密封排水孔,阻止水從第一腔體流入第三腔體內,浮體形成密封屏障。
所述隔污器朝出水口方向開設有隨水壓增大而張開、隨水壓減小而關閉的噴水縫。第三腔體內的水受壓而向噴水縫噴出,噴出的水具有極大沖擊力,從而可以達到清潔功能,控制開關閉合后,第三腔體內的水壓降低從而使得噴水縫關閉,出水口以外的污水不能反流,從而阻止虹吸現象的發生。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裝置采用雙電磁閥,使浮體啟動快,排水快,故沖力和最大瞬流大,能在最快的時間內達到標準要求的排水量并超出標準要求的最大瞬流,容易沖掉粘的大便;隔污器的裝配具有防虹吸功能;本裝置用于安裝大便閥,維修時閥體可直接拆出,不需拆墻,便于維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為圖2在關水靜止狀態時的A向剖面圖;
圖4為圖2在開水狀態時的A向剖面圖;
圖5為圖2在關水靜止狀態時的B向剖面圖;
圖6為圖2在開水狀態時的B向剖面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隔污器的剖面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裝配在暗裝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含義:1、暗裝盒;2、閥體本體;3、浮體;4、進水口;5、出水口;6、第一腔體;7、第二腔體;8、第三腔體;9、延時小孔;10、延時槽;11、第一電磁閥;12、第二電磁閥;13、隔污器;14、活接索母;15、排水孔;16、閥壓蓋;17、軸套;18、第一彈簧;19、浮體三叉;20、浮體Y圈;21、浮體水位膠;22、第一密封圈;23、噴水縫;24、第三密封圈;25、塑料墊片;26、第一泄水孔;27、第二泄水孔;28、第二密封圈;29、活動空間;30、固定支架;31、膜片;32、第二彈簧;33、第一平墊膠;34、O型圈;35、第一疏水孔;36、疏水通道;37、模軸套;38、第二疏水孔;39、接牙;40、銅套;41、第二平墊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
參閱圖1至圖8,為一種雙引擎智能感應大便沖洗閥,安裝在暗裝盒1內,其包括閥體本體2和設置在閥體本體2內的浮體3;閥體本體2的兩端分別與水管的進水口4、出水口5相接;浮體3的一側為進水口,另一側為平衡腔側,閥體本體2的內部分為第一腔體6、第二腔體7和第三腔體8,進水口為第一腔體6所在的空間,平衡腔側為第二腔體7所在的空間,第一腔體6與進水口4相接,第三腔體8與出水口5相接;浮體3設置有延時小孔9或延時槽10,該延時小孔9或延時槽10從浮體3的進水口通至平衡腔側;閥體本體2內設置有用于發射及接收紅外線信號的紅外感應器、第一電磁閥11、第二電磁閥12、根據接收的紅外線信號進行輸出正電壓按先后順序依次打開第一電磁閥11與第二電磁閥12或者輸出負電壓按先后順序依次關閉第一電磁閥11與第二電磁閥12的控制模塊;第一電磁閥11連通第二腔體7與第三腔體8,第二電磁閥12連通第二腔體7與第三腔體8。
延時小孔9或延時槽10的設置,可使高壓或低壓時的出水量與其它壓力的水量均衡,達到恒流的效果;采用雙電磁閥,可使浮體3上浮快,第二腔水排水快,從而使本裝置能在最快的時間達到標準要求的出水量并超出標準要求的最大瞬流。
本實施例中,電磁閥、紅外感應器、控制模塊順次相接,均是現有技術的產品,因此結構不一一詳細分析。控制模塊包括用于識別運算紅外線信號的線路板、用于輸出正電壓和負電壓的電路板。
閥體主體內可拆卸安裝有具有單向通水功能的隔污器13,隔污器13位于第三腔體8與出水口5連接處。單向通水功能的隔污器13,可防止雜質或污水倒流,防止形成虹吸。
閥體本體2的兩端分別通過活接索母14與水管的進水口4、出水口5相接;浮體3設置有連通第一腔體6與第三腔體8的排水孔15;閥體本體2設置有帶軸套17的閥壓蓋16、以及第一彈簧18,第一彈簧18一端頂著軸套17,其另一端頂著浮體3的上側面并迫使浮體3的下側面頂著并密封排水孔15。第一彈簧18用于擠壓并將浮體3密封排水孔15,阻止水從第一腔體6流入第三腔體8內,浮體3形成密封屏障。本實施例中,浮體3設有用于給浮體3部件導向的浮體三叉19,為了加強浮體3隔絕第一腔體6與第二腔體7,在浮體3上部增設了用于加強密封性的浮體Y圈20,為了加強浮體3阻隔第一腔體6與第三腔體8,在浮體3下部增設了用于加強密封性的浮體水位膠21。閥壓蓋16與閥體主體的蓋合處設有加強密封性的第一密封圈22。
參閱圖7,隔污器13朝出水口5方向開設有隨水壓增大而張開、隨水壓減小而關閉的噴水縫23。第三腔體8內的水受壓而向噴水縫23噴出,噴出的水具有極大沖擊力,從而可以達到清潔功能,控制開關閉合后,第三腔體8內的水壓降低從而使得噴水縫23關閉,出水口5以外的污水不能反流,從而阻止虹吸現象的發生。隔污器13,轉一個角度進行剖面,其結構視圖是不同的,因此在圖3及圖4的剖面圖與圖7是不同的。
本實施例中,處于第一腔體6內的水為第一腔水,處于第二腔體7內的水為第二腔水。第一電磁閥11設有具有第一泄水孔26和活動空間29的固定支架30、隨第二腔體7與第三腔體8之間的水壓差變動而上下活動的膜片31、第二彈簧32,膜片31設有帶疏水通道36的模軸套37,第一電磁閥11還包括由第一電磁閥11控制實現封合和打開疏水通道36的第一平墊膠33、O型圈34和自上而下封合固定支架30活動空間29的塑料墊片25,固定支架30底部與將第二腔體7、第三腔體8之間隔開的閥體本體2處通過螺牙旋緊固定,并使得第一泄水孔26與第三腔體8相通,第一泄水孔26將活動空間29與第三腔體8連通;塑料墊片25設有第一疏水孔35,第一疏水孔35連通第二腔體7與活動空間29,模軸套37從活動空間29自下而上穿過第一疏水孔35,疏水通道36連通第二腔體7與第一泄水孔26;第二彈簧32上端頂著活動空間29的內壁,其下端盤旋在模軸套37外周并頂著膜片31,膜片31在第二彈簧32的作用下抵觸在固定支架30上并將其第一泄水孔26密封,膜片31位于活動空間29內;當第一電磁閥11接通負電壓而關閉時,第一平墊膠33抵觸在模軸套37上并將疏水通道36密封,從而阻隔通水;當第一電磁閥11接通正電壓開啟時,第一平墊膠33被吸附而升起并脫離模軸套37,打開疏水通道36,從而將第二腔體7內的水的一部分匯入疏水通道36,并從第一泄水孔26流入第三腔體8中;固定支架30下端設有O型圈34,用于將其分別與第二腔體7、第三腔體8之間的空隙進行密封,固定支架30中部設有O型圈34,用于加強與第二腔體7之間的密封性。第二電磁閥12包括具有第二泄水孔27的接牙39、銅套40、由第二電磁閥12控制實現封合或打開第二泄水孔27的第二平墊膠41,接牙39下端設有第二密封圈28,接牙39下端通過螺牙旋緊固定在將第二腔體7、第三腔體8之間隔開的閥體本體2處,第二密封圈28位于接牙39的螺牙連接處;銅套40設有第二疏水孔38,接牙39上部由下而上穿過第二疏水孔38,第二疏水孔38與接牙39之間存在孔隙,銅套40的周邊套有與閥體本體2接觸的第三密封圈24,第二泄水孔27將第二腔體與第三腔體連通;當第二電磁閥12接通負電壓而關閉時,第二平墊膠41抵觸在接牙39上并將第二泄水孔27密封,從而阻隔通水;當第二電磁閥12接通正電壓開啟時,第二平墊膠41被吸附而升起并脫離接牙39,打開第二泄水孔27,從而將第二腔體7內的水的一部分匯入第二泄水孔27,并從第二泄水孔27流入第三腔體8中。
第一電磁閥11開啟時,膜片31向上升起,一部分第二腔水從第一疏水孔35進入活動空間29,經過第一泄水孔26進入第三腔體8,另一部分第二腔水從疏水通道36經過第一泄水孔26進入第三腔體8內,從而實現第一電磁閥11向第三腔體8的排水。第二電磁閥12開啟時,第二腔水經過第二疏水孔38、第二泄水孔27進入第三腔體8內,從而實現第二電磁閥12向第三腔體8的排水。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水從進水口4進入閥體,當有人使用時,紅外感應器發出紅外線信號到使用者,同時反射回紅外線信號,將接收到的信號輸入到控制模塊的線路板,進行識別運算,符合要求開始從電路板輸出正電壓供兩個電磁閥,先使第一電磁閥11打開正常工作(浮體3開始往上浮),緊接著再使第二電磁閥12打開(浮體3快速上浮),二個電磁閥處于常開狀態,分別將閥體中浮體3內的第二腔水從兩個電磁閥內排出,因水壓差原理產生負壓,此時浮體3向上浮,打開第一腔水閘門(即排水孔15)從出水端排出,當使用人離開感應窗覆蓋的信號區,信號反饋輸入到線路板,再輸出負電壓給第一電磁閥11與第二電磁閥12進行常閉狀態中,與此同時在第一腔水排水的過程中,第二腔水是通過延時槽10(或延時小孔9)按規定時間注滿水,同時根據流動力學和水壓差原理,此時第一腔水和第二腔水水壓相等(浮體3部件同步通過浮體三叉19導向),浮體3部件閘門(即排水孔15)被關閉,浮體3部件及二個電磁閥處于常閉狀態,一個從開到關的過程完美結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浮體3部件浮上的時間很快,沖力及最大瞬流大,主要是二個電磁閥起的作用,第一電磁閥11先排水,使浮體3起動,緊接著第二電磁閥12排水,順速將第二腔水排出,使浮體3部件立刻排大水,故沖力和最大瞬流大。
2.此雙引擎的構造,裝上隔污器13開閥時,同樣讓閥體本體2內的第二腔水排水快,沖洗閥能在最快的時間達到標準要求的出水量并超出標準要求的最大瞬流(最大瞬流越大越好,代表沖力大,粘的大便容易沖掉);
3.能克服目前市場上產品低水壓時不能正常工作的亮點,使產品能正常工作,且流量和最大瞬流都很大。
4.產品帶有隔污器13,具用防虹吸的功能,是市場上感應產品無法達到的。
5.產品應用于暗裝大便閥時,閥體可直接拆出,維修時不用拆墻,便利的維護。
6.雙電磁閥的原理可應用于暗裝、明裝的感應大便閥產品。
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案的專利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