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導向架與導管架聯合的海上風電基礎。
背景技術:
在能源日益短缺的情況下,海上風電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風機基礎作為海上風電機組的支撐體系,負責將基礎過渡連接段傳遞的風機荷載以及自身受到的波荷載、水流荷載以及靠泊力和撞擊力等傳遞到地基土中,在保證海上風電整體安全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樁基礎由于其優良的性能一直備受青睞,成為海上風電基礎的主要型式,世界范圍內95%以上的海上風電基礎都采用樁基礎。在樁基施工的過程中定位的工作一直是重點,各個樁基之間的距離誤差對上部導管架的安裝影響非常大,如何保證樁距更加精確也是研究的難題。一般的導向架在樁施工完畢后就被廢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增加了工程費用。一般外套型的導管架套筒很大,與樁之間由較大的空隙,導管架安裝過程中容易晃動,造成了定位安裝工作的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是解決和優化上述問題,提出種新型導向架與導管架聯合的海上風電基礎優化上述問題,降低施工難度,提高經濟效。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是:一種新型導向架與導管架聯合的海上風電基礎,包括位于上部的導管架結構及固定于導管架結構下方作為支撐的導向架結構,所述導向架結構包括與導管架的主導管下部固定連接的導向架套筒,所述導向架套筒內套設有樁體,所述樁體與導向架套筒內壁之間、主導管下端與架套筒之間具有限位器。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架套筒內具有多層限位器,每層沿圓周均布多個限位器,所述限位器為相內側凸起的凸塊,所述凸塊與導向架套筒內壁彈性連接或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架套筒內限位器層數≥2,每層個數≥3。
進一步的,所述樁體上端高于導向架套筒,所述主導管下端套于樁體上端外側并延伸至樁體與導向架套筒之間,所述導向架內填充有混凝土以實現導向架、導管架及樁體的固聯。
進一步的,所述套筒之間還連接有導向架由水平連桿及斜向設置的腹桿。
進一步的,所述導管架的主導管與導向架套筒的數量相同,數量為三個或三個以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導向架套筒及導管架加設限位器,輔助樁體的定位與導管架的定位落放,防止樁體在定位過程中的移動,使定位更加穩定可靠,更加平穩、精確,導向架最終與導管架的主導管和樁灌漿連接作為基礎結構的一部分,提高結構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聯合多樁的海上風電導管架基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導向架的平視圖。
圖3為導向架的俯視圖。
其中1為上部導管架結構;2為混凝土填充部;3-1為水平連桿;3-2為腹桿;3-3為導向架套筒;4為限位器;5為樁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3所示,一種聯合多樁的海上風電導管架基礎,由上部導管架結構1、樁體5、限位器4及導向架組成,其中導向架由水平連桿3-1、腹桿3-2、導向架套筒3-3組成。
水平連桿3-1、腹桿3-2用于連接導向架套筒3-3。
本實施例中限位器4為柔性限位器柔性限位器,即凸起的部分為彈性設置。
導管架的主導管直徑2m,長度15m,位于下部的柔性限位器共有2層,每層4個,分布在底部3m的范圍內;主導管內部全部灌漿形成混凝土填充部2。
導向架套筒直徑2.5m,長度10m;柔性限位器共有3層,每層4個,分布在底部6m范圍內,水平連桿直徑1.2m,腹桿直徑1m。
鋼管樁直徑1.7m,4根樁體5,入土深度42m,樁體5位于導向架套筒內,上端高于 導向架套筒。
導管架主導管外套在樁體上,下沿位于套筒與樁體之間,各部分之間灌漿長度10m。
導管架主導管與導向架套筒的數量選為4個。
具體施工過程:平整海床;落放導向架;將樁通過導向架定位固定全部打入;將提前預制好的導管架套在樁上,并固定調平;灌漿直到導向架套筒頂部;最后安裝風機塔筒。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