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護坡防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水利工程護坡防護加固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意義上的水利工程盡管滿足了社會經濟需求,但是在不同程度上忽視了水生態系統的健康需求。針對當前河湖等地表水體硬質化護砌的弊端和現有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的某些不足,改變現有的硬質化河渠為類似天然的生態型河渠成為河流治理的新的工程理念。植物的生長需要相對松軟的空間,在松軟的空間中才會有足夠的水和空氣保證植物存活。天然土質河岸帶由于受坡內的滲流作用和坡前水流的沖刷作用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容易崩塌。漿砌塊石等硬質化保護措施使得水體封閉化,切斷了生態系統各要素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流,使得河道生物多樣性降低,自凈能力下降,改善生態、保護環境、美化環境、尋求與自然的和諧將成為邊坡防護的發展方向。因此,我們急需一種適宜植物生長并且能保證坡面有較高穩定性的護坡防護加固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利工程護坡防護加固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利工程護坡防護加固裝置,包括墻體,所述墻體外壁左側設置有混泥層,所述墻體的底端設置有水泥基層,所述墻體的頂端沿坡面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塊石層、砂石層、碎石層、沙土層和填土層,所述填土層的頂部設置有綠化層,所述綠化層的內腔由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種植層、隔膜、種植土層、生物層和儲水層,所述綠化層內腔從左到右設置有通孔,所述種植層的頂端均勻設置有柵欄。
優選的,所述塊石層、砂石層、碎石層、沙土層和填土層沿坡面向右下方傾斜,且相互平行。
優選的,所述通孔至少為相同的10組,且都垂直于墻體的坡面。
優選的,所述柵欄為V字型形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綠化層內的種植層的綠化以及生物層等的分配增加了微生物的生長,通孔也可以增加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長,薄膜可以降低水分的蒸發,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坡面的水土保持能力,確保了坡面的整體穩定性,改善了環境,恢復了生態,此外柵欄設置為V型狀可以較好的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環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綠化層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植物層結構示意圖。
圖中:1墻體、2混泥層、3綠化層、31通孔、32種植層、321柵欄、33隔膜、34種植土層、35生物層、36儲水層、4水泥基層、5塊石層、6砂石層、7碎石層、8沙土層、9填土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水利工程護坡防護加固裝置,包括墻體1,所述墻體1外壁左側設置有混泥層2,所述墻體1的底端設置有水泥基層4,所述墻體1的頂端沿坡面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塊石層5、砂石層6、碎石層7、沙土層8和填土層9,可減少水土流失,結構穩固且美觀度好的護坡綠化結構,所述填土層9的頂部設置有綠化層3,所述綠化層3的內腔由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種植層32、隔膜33、種植土層34、生物層35和儲水層36,所述綠化層3內腔從左到右設置有通孔31,增加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長,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坡面的水土保持能力,所述種植層32的頂端均勻設置有柵欄321,可以較好的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環境。
其中,所述的一種水利工程護坡防護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塊石層5、砂石層6、碎石層7、沙土層8和填土層9沿坡面向右下方傾斜,且相互平行,可減少水土流失,結構穩固且美觀度好的護坡綠化結構所述通孔31至少為相同的10組,且都垂直于墻體1的坡面,進一步增強了坡面的水土保持能力,所述柵欄321為V字型形狀,較好的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環境。
工作原理:墻體1的頂端沿坡面自下而上依次鋪設有塊石層5、砂石層6、碎石層7、沙土層8和填土層9,然后水源可以透過通孔進入到綠化層3對植物進行滋潤,多余的水可進入儲水層36,而薄膜33可以降低之后水分的蒸發,生物層35的出現增加了植物與微生物的生長,保證了生態的平衡性,種植層32的頂端的V型柵欄321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環境。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