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錨索下索孔口保護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無粘結預應力錨索下索孔口保護可循環利用快速拆裝裝置。
背景技術:
在地下工程錨索施工中,因受空間及施工條件限制,錨索下索時索體常常與錨索孔不在一條直線上,索體安裝時常與孔口基巖發生刮蹭,造成索體鋼絞線皮套破損,輕微刮蹭時需對破損部位進行修補,刮蹭嚴重時可能造成索體報廢,造成資源浪費,影響施工進度,加大施工危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錨索下索保護裝置,可以保護索體下索時鋼絞線皮套不被孔口基巖損壞,減少修復和廢索的工程量。且結構簡單、操作快捷,安全可靠。
為了實現上述的技術特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錨索下索保護裝置,它包括護壁套筒,所述護壁套筒插入到基巖的錨索孔內部,錨索孔的外部套裝有把手,所述護壁套筒和錨索孔內部插有錨索鋼絞線。
所述護壁套筒包括直壁段,直壁段的外部與錨索孔的頭部孔壁相配合,所述直壁段之后設置有弧形開口段,所述弧形開口段呈喇叭口狀,其大開口方向朝向錨索孔的外部,弧形開口段和直壁段之間的連接處采用圓弧過渡。
所述把手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護壁套筒的外壁,所述把手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中心加工有中心孔,中心孔與護壁套筒的直壁段相配合,所述套管的側面固定安裝有手柄。
所述護壁套筒采用2mm厚的鋼板材料制成。
所述直壁段的直徑小于錨索孔的直徑。
所述把手的中心孔的直徑與護壁套筒的直壁段外徑一致。
所述把手采用鋼板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錨索下索保護裝置,在使用過程中,首先將護壁套筒放入到基巖內部的錨索孔進口處,然后,通過護壁套筒向錨索孔內部插入錨索鋼絞線,錨索鋼絞線在弧形開口段的引導作用下逐漸進入到直壁段,最終通過直壁段進入到錨索孔內部,有效的避免了錨索鋼絞線與錨索孔進口處的基巖發生摩擦磨損,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安裝結束之后可以將護壁套筒取出,進而方便下次使用,提高了重復利用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護壁套筒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把手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基巖1、錨索孔2、把手3、錨索鋼絞線4、護壁套筒5、套管301、中心孔302、手柄303、直壁段501、弧形開口段50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
參見圖1-4,一種錨索下索保護裝置,它包括護壁套筒5,所述護壁套筒5插入到基巖1的錨索孔2內部,錨索孔2的外部套裝有把手3,所述護壁套筒5和錨索孔2內部插有錨索鋼絞線4;
進一步的,所述護壁套筒5包括直壁段501,直壁段501的外部與錨索孔2的頭部孔壁相配合,所述直壁段501之后設置有弧形開口段502,所述弧形開口段502呈喇叭口狀,其大開口方向朝向錨索孔2的外部,弧形開口段502和直壁段501之間的連接處采用圓弧過渡。
進一步的,所述把手3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護壁套筒5的外壁,所述把手3包括套管301,所述套管301中心加工有中心孔302,中心孔302與護壁套筒5的直壁段501相配合,所述套管301的側面固定安裝有手柄303。
進一步的,所述護壁套筒5采用2mm厚的鋼板材料制成。
進一步的,所述直壁段501的直徑小于錨索孔2的直徑。通過一定的直徑差能夠方便的將護壁套筒5放入到錨索孔2內部。
進一步的,所述把手3的中心孔302的直徑與護壁套筒5的直壁段外徑一致。
進一步的,所述把手3采用鋼板材料制成。通過把手3能夠方便工作人員將護壁套筒5放入到錨索孔2的洞口位置,進而方便后續的錨索鋼絞線4的安裝。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和工作原理為:
在使用過程中,首先將護壁套筒5放入到基巖1內部的錨索孔2進口處,然后,通過護壁套筒5向錨索孔2內部插入錨索鋼絞線4,錨索鋼絞線4在弧形開口段502的引導作用下逐漸進入到直壁段501,最終通過直壁段501進入到錨索孔2內部,有效的避免了錨索鋼絞線4與錨索孔2進口處的基巖發生摩擦磨損,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安裝結束之后可以將護壁套筒5取出,進而方便下次使用,提高了重復利用效率。
上述的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而不應視為對于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包括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中技術特征的等同替換方案為保護范圍。即在此范圍內的等同替換改進,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