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中空玻璃內置式百葉窗的配重連接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遮陽中空玻璃制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層中空玻璃內置式百葉窗的配重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上面提及的雙層中空玻璃內置式百葉窗是指在彼此以面對面的狀態設置的并且對四周邊緣部位實施封閉的兩枚玻璃(內玻璃和外玻璃)內設置可依需升降的百葉簾而構成的屬于遮陽中空玻璃制品范疇的窗戶。這種窗戶具有不言而喻的以下長處:隔熱性好而藉以體現建筑物的節能;隔音性優異而藉以免受外界喧囂噪聲之襲擾;防結露凝霜而藉以確保室內光線充足并且體現期望的亮麗效果;通過對百葉簾的簾片的偏轉角度調節而藉以獲得所需的室內采光要求并且保護隱私、免受塵雜沾污百葉簾簾片而藉以體現優異的免清潔效果;對建筑物具有理想的點綴性而藉以提升建筑物的檔次;抗沖擊性強、安全性好并且使用壽命長而藉以滿足高層建筑的安裝要求以及滿足極致的長期使用免維護要求;使用簡單輕便省力而藉以適應不同年齡及不同體能者操作,等等。
[0003]關于雙層中空玻璃內置百葉窗的技術信息可在公開的中國專利文獻中見諸,如CN2564720Y (內置百葉窗簾的中空玻璃)、CN2767624Y (中空玻璃內的百葉窗)、CN2767625Y(結構改進的中空玻璃內的百葉窗)、CN2756796Y (中空玻璃內的百葉窗)、CN2232968Y (在雙層玻璃內設有橫向百葉窗的整體式門窗扇)、CN2297952Y (磁驅動式加層伸縮簾幕)、CN2326718Y (全封閉式百葉窗)、CN100535378C (結構改良的中空玻璃內的百葉窗)和CN102444372A (—種內設遮陽中空百葉簾),以及國外專利如W003071082A、US2004211528A,等等。
[0004]通過對并非限于上面例舉的專利文獻的閱讀可知,設置在兩枚玻璃之間的百葉簾的升降是通過對位于雙層玻璃外的百葉簾升降控制器的操作來實現的,具體而言,當操作者將與內玻璃貼觸的百葉簾升降控制器向上撥移(撥動)時,由其帶動位于雙層玻璃之間的牽引內滑塊上行,百葉簾下降,反之同例,這是因為位于玻璃外的百葉簾升降控制器與位于玻璃內的牽引內滑塊彼此通過一組磁塊隔著內玻璃(使用狀態下朝向室內的一枚玻璃)吸合在一起,又因為位于玻璃內的牽引內滑塊通過牽引繩與百葉簾相聯結,對此可重點參見前述CN100535378C的說明書第7頁的最后一段(該專利將百葉簾升降控制器稱為“磁性鐵外滑塊”)。
[0005]如業界所知,由于位于雙層中空玻璃內的百葉簾的尺寸及份量與百葉窗的外形尺寸呈亦步亦趨的關系,因而對于那些尺寸相對較大且份量較重的百葉簾的操作所花費的力氣較大,甚至出現百葉簾提升失敗的現象。從理論上講,當要使整幅百葉簾向上提升而得以使百葉簾簾片處于摞置狀態時,只要將位于玻璃外的前述百葉簾升降控制器向下撥移,由該百葉簾升降控制器帶動與其磁性吸合的并且位于玻璃內的牽引內滑塊下行,由牽引內滑塊通過與其連結的牽引繩(牽引繩同時與百葉簾的底條連結)帶動百葉簾向上收攏,但是,在該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以下兩種均不希望出現情形:一是由于百葉簾的尺寸大且份量重,因而使用者將百葉簾升降控制器向下撥動的力較大并且操作速度受到影響;二是當使用者完成操作并對百葉簾升降控制器釋放后,先前被收攏的百葉簾會出現非正常下降情形,這是因為百葉簾升降控制器的磁塊與牽引內滑塊的磁塊的彼此的吸合力不足于克服百葉簾的非正常下降的自重力。或許有人會提出:增加百葉簾升降控制器上的磁塊數量以及牽引內滑塊上的磁塊數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前述情形。但是這種顧此失彼的設計思路一方面會導致百葉簾升降控制器的體積增大,另一方面會顯著提高成本,再一方面會造成磁塊資源的浪費。
[0006]在牽引內滑塊上連接配重塊(也可稱重錘或平衡塊)具有一箭三雕之效果,因為既可避免百葉簾升降控制器的體積增大,又能體現經濟廉價,還得以節約寶貴的磁塊資源。
[0007]圖3為已有技術中的雙層中空玻璃內置式百葉窗的配重連接裝置的示意圖。包括一牽引內滑塊I和一配重塊2,配重塊2通過鐵絲10與牽引內滑塊I綁扎連接。這種結構雖然能夠全面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但是存在以下欠缺:一是配重塊2與牽引內滑塊I的綁扎連接穩定性和可靠性差,易出現晃動乃至脫落現象;二是由于需要以手工方式將鐵絲10穿過預設在牽引內滑塊I上的鐵絲孔和繞及于預設在配重塊2上的鐵絲凹槽并且還需將鐵絲的兩個端點絞合成具有復數個捻的繩狀結點,因而裝配效率低下,難以滿足工業化批量生產要求;二是由于全部依賴手工將配重塊2通過鐵絲10與牽引內滑塊I固定連接,因而連接質量難以保證,因為連接質量與操作者的經驗、責任心、情緒乃至體能有著密不可分的因果關系。
[0008]CN200971738Y推薦的“結構改良的中空玻璃內的百葉窗”是在配重塊的四周壁體上向內凹設形成有凹槽,在凹槽內嵌配固定條,固定條上端探出配重塊的高度方向的上部并且構成有折彎部,折彎部與開設在牽引內滑塊的下部的掛孔(專利稱孔)掛著配合(具體可參見該專利的說明書第6頁第12至23行),該專利方案不足以解決前述圖3結構的欠缺并且未給出解決所術技術問題的啟示。
[0009]針對上述已有技術,有必要加以改進,為此本申請人作了有益的設計,并且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0010]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顯著改善配重塊與牽引內滑塊的連接可靠性而藉以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晃動乃至脫落的情形、有利于顯著提高配重塊與牽引內滑塊的裝配效率而藉以滿足工業化放大生產要求和有益于保障配重塊與牽引內滑塊的裝配質量而藉以體現優異的使用效果的雙層中空玻璃內置式百葉窗的配重連接裝置。
[0011]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雙層中空玻璃內置式百葉窗的配重連接裝置,包括一牽引內滑塊和一配重塊,特征在于:在所述牽引內滑塊的高度方向的下部構成有一配重塊過渡連接件插嵌腔,該配重塊過渡連接件插嵌腔的底部與外界相通,并且在對應于該配重塊過渡連接件插嵌腔的位置插嵌有一配重塊過渡連接件,所述的配重塊的頂部與該配重塊過渡連接件固定,并且配重塊的左側和右側的上部各與配重塊過渡連接件插嵌配合。
[001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配重塊過渡連接件插嵌腔的左腔壁和右腔壁上并且在彼此對應的位置各構成有一定位腳插槽,并且在配重塊過渡連接件插嵌腔的腔口左側和腔口右側的對應位置各構成有嵌腳,所述的配重塊過渡連接件同時與定位腳插槽和嵌腳插嵌配合,并且在配重塊過渡連接件的中央位置開設有一緊固件孔,而在所述配重塊的頂表面的居中位置開設有一緊固件固定孔,藉由緊固件在對應于緊固件孔和緊固件固定孔的位置將配重塊的頂部與配重塊過渡連接件固定。
[0013]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配重塊過渡連接件的上表面的左側和右側并且在彼此對應的位置各構成有一凸起于配重塊過渡連接件的上表面的定位腳,而在配重塊過渡連接件的左側壁和右側壁的對應位置各開設有一嵌腳槽,所述的定位腳與所述的定位腳插槽插嵌配合,而所述的嵌腳槽與所述的嵌腳插嵌配合。
[0014]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配重塊過渡連接件的底部的左側和右側的居中位置各延伸有限位腳,而在所述配重塊的左側面和右側面的對應位置各開設有一限位腳插嵌槽,所述的限位腳與該限位腳插嵌槽插嵌配合。
[0015]在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配重塊過渡連接件的上表面的中央位置構成有一工具操作讓位腔,所述的緊固件孔位于該工具操作讓位腔的腔底部的中央位置。
[0016]在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緊固件為螺釘。
[0017]在本實用新型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配重塊過渡連接件插嵌腔的左腔壁和右腔壁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定位腳插槽的上方的位置各構成有一定位凸緣,藉由該定位凸緣對所述定位腳插槽的高度限定。
[0018]在本實用新型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配重塊過渡連接件由塑料一體模制成型。
[0019]在本實用新型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配重塊為鐵塊或鉛塊。
[0020]在本實用新型的又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牽引內滑塊的上部開設有一牽引繩輪腔,在該牽引繩輪腔內通過牽引繩輪銷軸轉動地設置有一牽引繩輪;在牽引內滑塊上并且位于牽引繩輪腔的下方的位置開設有一上滾輪腔,在該上滾輪腔內通過上滾輪軸轉動地設置有一上滾輪;在牽引內滑塊的下部并且在對應于所述配重塊過渡連接件插嵌腔的上方的位置開設有一下滾輪腔,在該下滾輪腔內通過下滾輪軸轉動地設置有一下滾輪;在牽引內滑塊上并且在對應于上、下滾輪之間的位置自上而下以間隔狀態嵌設有一組磁塊。
[002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相對于已有技術的技術效果之一,由于在牽引內滑塊的高度方向的下部構成有一配重塊過渡連接件插嵌腔,并且在對應于該配重塊過渡連接件插嵌腔的位置插嵌有一配重塊過渡連接件,因而能將配重塊與配重塊過渡連接件固定連接,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晃動以及脫落現象;之二,由于配重塊過渡連接件連同與其固定連接的配重塊可與牽引內滑塊插嵌裝配,相對于已有技術采用鐵絲綁扎能顯著提高裝配效果;之三,由于摒棄了已有技術中的鐵絲綁扎,因而得以確保裝配質量,體現持久的優異使用效果;之四,能在使用過程中確保百葉處于向上收攏而杜絕非正常下降的情形發生。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構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例示意圖。
[0024]圖3為已有技術中的中空玻璃內置式百葉窗的配重連接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實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范疇。
[0026]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稱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針對正在被描述的圖所處的位置狀態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眾理解,因而不能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