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燒燴菜的烹飪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烹飪用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燒燴菜的烹飪設備。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烹飪技術也逐步實現自動化,市場上出現多種用于烹制不同類菜肴的烹飪設備。其中,燒燴機是一種用于制作燒菜和/或燴菜的設備,其一般包括機架、鍋體、加熱裝置和攪拌裝置,加熱裝置固定在鍋體上,用于加熱鍋體內的烹飪物料,攪拌裝置固定在鍋體上,用于對鍋體內的烹飪物料進行持續攪拌或由控制裝置根據菜品加工情況進行控制間斷攪拌;物料成熟后,攪拌裝置隨鍋具一起翻轉,以盛出物料。由于攪拌裝置以固定的方式安裝在鍋體上,不僅占用鍋體內部分烹飪空間,而且還相對增加了鍋體的重量和體積,導致鍋體翻轉的難度增大,操作不便。另外,在進行物料盛出時,攪拌裝置還會出現掛料現象,影響出菜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用于燒燴菜的烹飪設備。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構造一種用于燒燴菜的烹飪設備,包括鍋體、加熱裝置、機架和攪拌裝置,所述機架包括左側架與右側架,所述鍋體設置于所述左側架與所述右側架之間,所述加熱裝置位于所述鍋體底部;其中,所述攪拌裝置通過轉軸與所述機架連接,所述轉軸上設置有用于驅動所述轉軸旋轉、以帶動所述攪拌裝置移離所述鍋體的省力手柄。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轉軸包括與所述左側架連接的第一端軸、與所述右側架連接的第二端軸、和連接于所述第一端軸和所述第二端軸之間的凸起軸,所述攪拌裝置與所述凸起軸固定連接;
[0007]所述第一端軸與所述第二端軸的旋轉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所述凸起軸所在直線與所述第一端軸的旋轉軸線相平行。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凸起軸分別通過第一連接段和第二連接段與所述第一端軸和所述第二端軸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段和所述第二連接段對稱設置于所述凸起軸的兩側。
[000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鍋體上設置有與所述轉軸固定連接、以通過所述轉軸的旋轉與所述攪拌裝置同時打開的鍋蓋。
[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鍋蓋側邊設置有鎖緊銷,所述機架上設置有與所述鎖緊銷配合的、用于防止所述攪拌裝置工作時所述鍋蓋跳動的止動板;所述后鍋蓋上還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鎖緊銷的鎖緊手柄。
[001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鍋蓋包括前鍋蓋和后鍋蓋,所述后鍋蓋與所述轉軸固定連接,所述前鍋蓋與所述后鍋蓋活動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轉軸端部設置有在所述省力手柄驅動所述轉軸旋轉開啟所述攪拌裝置的過程中、由拉伸狀態恢復彈性形變、以給所述省力手柄附加驅動力的省力彈簧。
[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轉軸的端部設置有跟隨所述轉軸一起旋轉的彈簧安裝塊,所述彈簧安裝塊上設置有一弧形凹槽曲面和兩個相互垂直的直角面,所述省力彈簧一端固定于其中一個所述直角面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機架內部,所述省力彈簧的中間部分拉伸后繞設于所述弧形凹槽曲面上。
[001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與所述彈簧安裝塊的直角面相配合對所述攪拌裝置的閉合狀態進行定位的第一限位臺。
[001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轉軸端部通過使所述攪拌裝置的旋轉軸線與所述鍋體的回轉中心保持重合、防止攪拌葉片刮傷所述鍋體的偏心調整安裝座與所述左側架和所述右側架連接。
[001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偏心調整安裝座包括容納所述轉軸端部的中心軸孔和設置于所述中心軸孔外的偏心外緣部,所述中心軸孔的軸心與所述偏心外緣部的軸心不重合。
[0017]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偏心調整安裝座的端部設置有對所述攪拌裝置的開啟狀態進行定位的第二限位臺。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分體式設計,在不影響攪拌效果的前提下,使鍋體部分的重量得到減輕、體積相對減小,設備整機的布局更為合理。同時,攪拌裝置開啟輕松、自由,使用方便、可靠。
【附圖說明】
[0019]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用于燒燴菜的烹飪設備使用狀態下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用于燒燴菜的烹飪設備開蓋狀態下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用于燒燴菜的烹飪設備中與轉軸連接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圖3中A部份放大示意圖;
[0024]圖5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用于燒燴菜的烹飪設備中偏心調整安裝座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6是圖5中偏心調整安裝座右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用于燒燴菜的烹飪設備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鍋體10、加熱裝置、機架30和攪拌裝置40,機架30包括左側架31與右側架32,鍋體10設置于左側架31與右側架32之間,加熱裝置位于鍋體10底部;其中,攪拌裝置40通過轉軸20與機架30連接,轉軸20上設置有用于驅動轉軸20旋轉、以帶動攪拌裝置40移離鍋體10的省力手柄60。由于攪拌裝置40通過轉軸20安裝在機架30上,使得鍋體10部分的重量大為減輕,體積也相對減小,攪拌裝置40由省力手柄60驅動,開啟輕松、靈活自由,即能滿足烹飪過程中烹飪物料的攪拌要求,也極大的方便了物料的投放與盛出。
[0027]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同時參閱圖1和圖2,上述轉軸20包括與左側架31連接的第一端軸21、與右側架32連接的第二端軸25、和連接于第一端軸21和第二端軸25之間的凸起軸23,攪拌裝置40與凸起軸23固定連接;第一端軸21與第二端軸25的旋轉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凸起軸23所在直線與第一端軸21的旋轉軸線相平行。當通過省力手柄60轉動轉軸20時,第一端軸21與第二端軸25同軸旋轉,由于凸起軸23所在直線與第一端軸21的旋轉軸線相平行,從而驅動凸起軸23以第一端軸21的旋轉軸線為中心向后轉動,攪拌裝置40的重心向后偏移,通過杠桿作用幫助轉軸20轉動,從而使攪拌裝置40的開啟更為省力。
[0028]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同時參閱圖1和圖2,上述凸起軸23分別通過第一連接段22和第二連接段24與第一端軸21和第二端軸25連接,第一連接段22和第二連接段24對稱設置于凸起軸23的兩側。第一連接段22和第二連接段24可以為直線段,也可以為曲線段,使轉軸20在旋轉時不與鍋體10發生干涉即可。
[0029]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同時參閱圖1和圖2,上述第一連接段22和第二連接段24均為直線段;第一端軸21與第一連接段22的夾角為鈍角,第一連接段22與凸起軸23的夾角也為鈍角;凸起軸23與第二連接段24的夾角為鈍角,第二連接段24與第二端軸25的夾角也為鈍角。且優選地,第一端軸21與第一連接段22的夾角、第二端軸25與第二連接段24的夾角相等;凸起軸23與第一連接段22的夾角、凸起軸23與第二連接段24的夾角相等。這樣,第一端州、第一連接段22、凸起軸23、第二連接段24和第二端軸25呈兩端對稱、中間凸起的折線連接。
[0030]優選地,如圖3所示,上述實施例中,轉軸20的凸起軸23穿設于攪拌裝置40的殼體上,并與其殼體固定連接。
[0031]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上述鍋體10上設置有與轉軸20固定連接、以通過轉軸20的旋轉與攪拌裝置40同時打開的鍋蓋50。S卩,通過轉軸20同時實現攪拌裝置40和鍋蓋50的開啟、關閉,省力原理可參見前述實施例。
[0032]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上述鍋蓋50包括前鍋蓋51和后鍋蓋52,前鍋蓋51活動設置于鍋體10上,前鍋蓋51可作為一個獨立的部件蓋于鍋體10上者或者移離鍋體10,也可鉸設于后鍋蓋52,以翻轉的方式實施對鍋體10的開啟或蓋合,后鍋蓋52上遠離前鍋蓋51的一側與轉軸20固定連接,優選與轉軸20的凸起軸23固定連接。在使用過程中,在添加原料或觀察鍋體10內燴菜狀況時,可以手動開啟前鍋蓋51。在燴菜制作完畢,需要取出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