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吸塵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電吸塵器,特別涉及電吸塵器的吸口體。
【背景技術】
[0002]作為清掃地面的電吸塵器,已知有地板移動型(也稱為“箱式”)電吸塵器和掃帚型(也稱為“立式”或“桿式”)電吸塵器。
[0003]作為地板移動型(箱式)電吸塵器的吸口體,在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9-17902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電吸塵器的吸口體,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過在下表面具有開口部的下殼體覆蓋上殼體而形成的吸口主體;形成在所述吸口主體內部的旋轉清掃體容納室;可旋轉地配置在所述旋轉清掃體容納室中的旋轉清掃體;驅動所述旋轉清掃體的電動機,其中,所述旋轉清掃體設有配置在左右方向的清掃部件和配置在周向上的圓筒狀的刷毛。
[0004]現有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17902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7]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0008]但掃帚型(桿式)電吸塵器為將握柄和地板用抽吸裝置(吸口體)與主體一體使用的形狀,與地板移動型(箱式)電吸塵器相比,為了在被清掃面(地板)上移動吸口體,需要較大的操作力。因此,需要操作性更好的掃帚型(桿式)電吸塵器。
[0009]因此,本發明以提供操作性更好的電吸塵器為課題。
[0010]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0011]為了解決這樣的課題,本發明的電吸塵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吸塵器主體;和與上述吸塵器主體一體安裝的吸口體,其中,上述吸口體包括:殼體;在下表面形成的旋轉清掃體容納室;可旋轉地配置在上述旋轉清掃體容納室內的旋轉清掃體;和驅動上述旋轉清掃體的電動機,并且,上述旋轉清掃體具有:清掃刷毛,其為從筒狀的基體的外周面向外側突出的刷毛;和筒狀刷毛,其為設置于上述清掃刷毛的兩端、比上述清掃刷毛密的刷毛。
[0012]發明效果
[0013]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操作性更好的電吸塵器。進一步,能夠提供通過利用電動機驅動旋轉清掃體來提高垃圾清掃性能的電吸塵器。
【附圖說明】
[0014]圖1(a)是本實施方式的電吸塵器的立體圖,圖1(b)是本實施方式的電吸塵器的截面圖。
[0015]圖2是本實施方式的電吸塵器所包括的吸口體的立體圖。
[0016]圖3是本實施方式的電吸塵器所包括的吸口體的仰視圖。
[0017]圖4是取下旋轉體后的狀態的吸口體的仰視圖。
[0018]圖5(a)是圖3的A-A截面圖,圖5 (b)是圖4的B-B截面圖。
[0019]圖6是將圖3的C-C截面圖中的吸口體的下表面側附近放大后的部分放大截面圖。
[0020]圖7是使吸口體與地板面接觸的狀態的吸口體的側視圖。
[0021]圖8是圖3的C-C截面圖,圖8(a)是吸口接頭平臥的狀態,圖8 (b)是使吸口接頭直立的狀態。
[0022]圖9是本實施方式的電吸塵器所包括的吸口體的主視圖。
[0023]圖10是圖3的D部分放大圖。
[0024]圖11是圖9的E-E截面圖,為將LED引導部附近放大后的部分放大截面圖。
[0025]圖12是將軸承保持部件從下殼體取出后的狀態的吸口體的仰視立體圖。
[0026]圖13是說明驅動電機(電動機)的單元部的圖,圖13 (a)是從上方觀察驅動電機(電動機)的單元部的圖,圖13(b)是圖13(a)的F-F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針對用于實施本發明的方式(以下稱為“實施方式”)參考合適附圖進行說明。此外,在各圖中對共用的部分標注相同附圖標記并省略重復的說明。
[0028](電吸塵器)
[0029]首先針對本發明的電吸塵器I利用圖1進行說明。圖1(a)是本實施方式的電吸塵器I的立體圖,圖1(b)是本實施方式的電吸塵器I的截面圖。此外,圖1(a)表示將電吸塵器I載置在充電座6上的狀態,該充電座6固定電吸塵器I并且對后述的蓄電池2d(參考圖1(b))充電。此外,在圖1(b)中表示電吸塵器I自立的狀態。
[0030]如圖1(a)所示,本實施方式的電吸塵器I為掃帚型(也稱為“立式”或“桿式”)電吸塵器,一體地設置有便攜主體2、握桿3和吸口體4。
[0031]如圖1 (b)所示,便攜主體(吸塵器主體)2具有便攜主體入口管2a、集塵室2b、電動風機2c、蓄電池2d。此外,在便攜主體2設置有移動電吸塵器I時使用者所握持的握把2e0此外,圖1(b)的附圖標記G表示電吸塵器I的重心。
[0032]握桿3為使用電吸塵器I進行清掃時使用者所握持的握把,設于便攜主體2的上方。此外,在握桿3設有切換電吸塵器I (電動風機2c)的運行/停止的電源按鈕3a。
[0033]吸口體4安裝于便攜主體2的便攜主體入口管2a。形成空氣可沿吸口體4、便攜主體入口管2a、集塵室2b、電動風機2c流動的流路5。
[0034]這樣構成的電吸塵器I中,當使用者使電源按鈕3a為導通(ON)時,電動風機2c通過從蓄電池2d供應的電力而動作,產生負壓。由于該負壓,垃圾(塵埃)與空氣一起從吸口體4被吸入,被吸入的空氣和垃圾經過流路5流入集塵室2b。在集塵室2b中空氣與垃圾分離,垃圾被回收到集塵室2b中,除去了垃圾的空氣被電動風機2c抽吸,并排出到電吸塵器I的機體外。
[0035](吸口體4)
[0036]接著,針對本實施方式的電吸塵器I所包括的吸口體4利用圖2至圖13進行說明。并且在以下的說明中,令吸口體4的長度方向為吸口體4的左右方向,在將吸口體4置于水平地板面的狀態下,形成后述的旋轉清掃體容納室30 (參考圖3)的一側為下表面側,形成后述的旋轉清掃體容納室30 (參考圖3)的一側的相反側為上表面側,吸口體4的前進方向側為正面側,吸口體4的后退方向側為背面側。
[0037]圖2是本實施方式的電吸塵器I所包括的吸口體4的立體圖。
[0038]如圖2所示,吸口體4具有上殼體11、下殼體12、吸口接頭13、緩沖部14、LED引導部15。
[0039]吸口接頭13的上端的流路管13A與便攜主體2的便攜主體入口管2a連通(參考圖1(b)),插入到流路5中,由吸口夾具13B固定。此外,在吸口接頭13設有兩個導電性的吸口端子13C,吸口接頭13與便攜主體2的便攜主體入口管2a連通并固定在流路5上,由此被供應來自蓄電池2d (參考圖1 (b))的電力。
[0040]圖3是本實施方式的電吸塵器I所包括的吸口體4的仰視圖。
[0041]如圖3所示,在吸口體4(下殼體12)的下表面設有車輪21、22、后方車輪23、刷毛部件24、25、地板面檢測車輪26和固定刷毛27。此外,在吸口體4 (下殼體12)的下表面形成有固定刷毛避讓凹部28、下表面后部29和旋轉清掃體容納室30。此外,在旋轉清掃體容納室30配置有旋轉清掃體40。此外,如下面利用圖9和圖10進行敘述的那樣,在吸口體4的下殼體12的正面側形成有集塵空間50。此外,如下面利用圖12進行敘述的那樣,安裝有能夠卸下的軸承保持部件18。
[0042]車輪21、22配置在吸口體4的左右,配置在與旋轉清掃體40 (旋轉清掃體容納室30)相比靠正面側(前進方向側)的位置。后方車輪23配置在吸口體4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配置在與旋轉清掃體40相比靠背面側(后退方向側)的位置。后方車輪(車輪)23形成為中央直徑比左右兩側小的形狀。此外,從吸口體4下方觀察時,旋轉清掃體40 (旋轉清掃體容納室30)的中心配置在連結車輪21?23的三角形(梯形)中。
[0043]在車輪21、23與地板面接觸、車輪22抬起的狀態(電吸塵器I向左后方傾斜的狀態)下吸口體4的下殼體12的下表面接觸地板面的位置設有刷毛部件24。此外,在車輪22、23與地板面接觸、車輪21抬起的狀態(電吸塵器I向右后方傾斜的狀態)下吸口體4的下殼體12的下表面接觸地板面的位置設有刷毛部件25。在此,吸口體4 一般由車輪21?23接觸地板面,來支承電吸塵器I (參考圖1)的重量。因此,刷毛部件24、25并非始終與地板面接觸,刷毛部件24、25的面積可以較小。利用刷毛部件24、25,能夠防止吸口體4成為不穩定的姿態時下殼體12與地板面直接接觸,防止損傷地板面。
[0044]地板面檢測車輪26用于檢測吸口體4是否設置在地板面上。地板面檢測車輪26與地板面接觸時,推壓設置在殼體(上殼體11、下殼體12)內的自動復位型檢測開關(未圖示),使從吸口端子13C (參考圖2)到旋轉驅動旋轉清掃體40的驅動電機(電動機)20 (參考后述圖13)的電力供應線(未圖示)接通。另一方面,地板面檢測車輪26離開地板面時,檢測開關(未圖示)復位,切斷從吸口端子13C(參考圖2)到驅動電機(電動機)20 (參考后述圖13)的電力供應線(未圖示)。驅動電機(電動機)20施加減少用于操作電吸塵器I的力的操作力。由此,能夠提供操作性良好的電吸塵器。
[0045]固定刷毛27配置在與配置旋轉清掃體40的旋轉清掃體容納室30相比靠背面側(后退方向側)的位置。固定刷毛27在清掃地板面收集垃圾的同時,在旋轉清掃體容納室30的背面側(后退方向側)閉塞吸口體4的下表面與地板面之間。此外,如上所述,在下殼體12的固定刷毛27的背面側(后退方向側)形成有固定刷毛避讓凹部28。此外,在比下殼體12的固定刷毛避讓凹部28靠后方的位置形成有下表面后部29。旋轉清掃體40的下表面位于吸口體4的最下面。由此,旋轉清掃體40與地板面接觸,由驅動電機(電動機)20旋轉驅動旋轉清掃體40,減少用于操作電吸塵器I的力,能夠提供操作性良好的電吸塵器。
[0046]旋轉清掃體容納室30為與流路管13A(參考圖2)連通的空間,為將地板面的垃圾和空氣一起吸入的空間。此外,旋轉清掃體40可旋轉地配置在旋轉清掃體容納室30中。
[0047]旋轉清掃體40具有清掃刷毛41和設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