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伸縮梯,特別是一種多功能伸縮梯的支撐腳管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多功能伸縮梯包括基層梯身和至少一個上層梯身,上層梯身上下伸縮運動設置在基層梯身上部,基層梯身包括定踏桿和左右兩根槽型定立柱,定踏桿兩端分別與左右兩根槽型定立柱外表面連接,槽型定立柱的槽型開口向內,上層梯身套設在槽型定立柱的開口內。左右兩根槽型定立柱的下段分別往外逐漸彎曲,使其下部形成“八”字形,實現下寬上窄的良好支撐效果。但是,由于槽型定立柱為U形或槽型截面的鋁型材,往外彎曲后將會降低其剛度,并且,彎曲位置被拉伸變薄,因此限制了往外彎曲的角度。另外,由于左右兩根槽型定立柱的上部需要相互平行,才能與上層梯身伸縮配合。所以,綜合以上兩點的限制,基層梯身的左右兩根槽型定立柱之間底端寬度受限制,以致其不能符合安規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支撐能力強、剛度高、支撐寬度不受限制,能夠符合安規要求的多功能伸縮梯的支撐腳管連接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多功能伸縮梯的支撐腳管連接結構,所述多功能伸縮梯包括基層梯身和至少一個上層梯身,上層梯身上下伸縮運動設置在基層梯身上部,基層梯身包括定踏桿和左右兩根槽型定立柱,定踏桿兩端分別與左右兩根槽型定立柱外表面連接,槽型定立柱的槽型開口向內,上層梯身套設在槽型定立柱的開口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層梯身下端橫向設有支撐腳管,支撐腳管貫穿左右兩根槽型定立柱,槽型定立柱內側對應支撐腳管設有五金件,五金件與槽型定立柱固定連接,五金件設有主受力承托面,主受力承托面承放在支撐腳管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解決:
作為更具體的方案,所述槽型定立柱下端對應支撐腳管設有第一讓位槽或第一讓位孔。
所述支撐腳管貫穿五金件左右兩端,對應支撐腳管設有第二讓位槽或第二讓位孔。
所述五金件由鈑金彎折而成,其包括端板、頂板和側板,頂板和側板設置在端板外周,其中頂板位于端板上端,側板設置在端板前后兩端;所述端板設有所述第二讓位槽或第二讓位孔,第二讓位槽或第二讓位孔的頂部設有所述主受力承托面;所述側板通過鉚釘與槽型定立柱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讓位槽或第二讓位孔的前后兩側設有第二護板,第二護板夾在支撐腳管前后兩側外,使得其連接更穩固。
所述五金件與槽型定立柱內側圍成至少是周邊封閉的腔體,腔體內嵌有塑料件,塑料件對應支撐腳管設有貫穿其左右兩端的第三讓位槽或第三讓位孔。
所述塑料件下端延伸至支撐腳管底部外,塑料件下端前后兩側設有斜面,斜面頂部對應槽型定立柱的底面設有限位臺階。塑料件主要作用為包護槽型定立柱下端頭鋒利邊,同時,當使梯子與墻體為面接觸,也可支撐槽型定立柱內腔。
所述支撐腳管兩端分別伸至槽型定立柱外、并設有防滑套。支撐腳管的長度是綜合整把梯子完全伸展時的最大長度×安全系數+最高處定踏桿可供攀爬的寬度+兩側定立柱的寬度,計算得出。
作為更具體的另一方案,所述第一讓位槽或第一讓位孔的頂部設有副受力承托面。
所述第一讓位槽或第一讓位孔的前后兩側設有第一護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多功能伸縮梯的支撐腳管連接結構通過在槽型定立柱內設置五金件,使得槽型定立柱與支撐腳管配合處形成圍閉的管狀結構,從而提高其受力作用,同時,五金件于支撐腳管由面配合,實現良好的承托作用,提高其使用壽命;
(2)此款多功能伸縮梯的支撐腳管連接結構的支撐腳管為管型材,其長度可以任意截取,因此支撐腳管的寬度可以任意選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裝配后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側視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B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槽型定立柱的另一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參見圖1至圖6所示,一種多功能伸縮梯的支撐腳管連接結構,所述多功能伸縮梯包括基層梯身3和一個上層梯身1,上層梯身1上下伸縮運動設置在基層梯身3上部,基層梯身3包括定踏桿31和左右兩根槽型定立柱32,定踏桿31兩端分別與左右兩根槽型定立柱32外表面連接,槽型定立柱32的槽型開口向內,上層梯身1套設在槽型定立柱32的開口內,所述基層梯身3下端橫向設有支撐腳管7,支撐腳管7貫穿左右兩根槽型定立柱32,槽型定立柱32內側對應支撐腳管7設有五金件4,五金件4與槽型定立柱32固定連接,五金件4設有主受力承托面44,主受力承托面44承放在支撐腳管7上。
所述槽型定立柱32下端對應支撐腳管7設有第一讓位槽321。
所述支撐腳管7貫穿五金件4左右兩端,對應支撐腳管7設有第二讓位槽46。
所述五金件4由鈑金彎折而成,其包括端板42、頂板43和側板41,頂板43和側板41設置在端板42外周,其中頂板43位于端板42上端,側板41設置在端板42前后兩端;所述端板42設有所述第二讓位槽46,第二讓位槽46的頂部設有所述主受力承托面44;所述側板41通過鉚釘8與槽型定立柱32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讓位槽46的前后兩側設有第二護板45。
所述五金件4與槽型定立柱32內側圍成至少是周邊封閉的腔體,腔體內嵌有塑料件5,塑料件5對應支撐腳管7設有貫穿其左右兩端的第三讓位槽51。
所述塑料件5下端延伸至支撐腳管7底部外,塑料件5下端前后兩側設有斜面52,斜面52頂部對應槽型定立柱32的底面設有限位臺階53。槽型定立柱32底面抵靠在限位臺階53上。
所述支撐腳管7兩端外設有防滑套。防滑套由套頭6和防滑墊61構成,套頭6由工程塑料制成,套頭6套設在支撐腳管7兩端外。防滑墊61由橡膠制成,防滑墊61通過二次注塑在套頭6底面。
所述第一讓位槽321、第二讓位槽46和第三讓位槽51均為開口槽,開口槽的開口向下。
所述上層梯身1由左右兩根平行設置的動立管11和連接在兩動立管11之間的動踏桿12構成,動立管11與槽型定立柱32內側滑動配合。槽型定立柱32與動立管11之間設有鎖定機構2,當基層梯身3和上層梯身1相互伸縮至一定位置時,可通過鎖定機構2將兩者位置關系固定下來。
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參見圖7所示,所述第一讓位槽321的頂部設有副受力承托面322。所述第一讓位槽321的前后兩側設有第一護板323。所述五金件4的第二護板45和主受力承托面44可取消或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