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寢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內置有頸部氣囊的智能枕頭。
背景技術:
枕頭作為一種日常用品,可分為高枕和低枕,但高枕是引起落枕、頸椎病的常見原因之一。此外,高枕會增大頸部與胸部角度,使氣管通氣受阻,易導致咽干、咽痛和鼻鼾。正常人長期睡低枕,同樣也會改變頸椎生理狀態。因頭部的靜脈無瓣膜,重力可使腦內靜脈回流變慢,動脈供血相對增加,從而出現頭漲、煩躁、失眠等不適,低枕對于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病人尤其有不良影響。一般健康枕頭的高度要根據人體的身高、體重來判斷。然而想調整枕頭的高度時就得更換枕頭,更換比較麻煩,而且又得增加一筆額外的開支。所以,需要一種枕頭,能夠簡單方便改變枕頭的高度。
現有技術中,通常在枕頭底部采用塑料托盤卡扣式手動調整枕頭的高度,這種方案設計的枕頭操作復雜,無法做到精確的高度調整;也有人設計手動充氣式枕頭,通過手動對枕頭充氣調整枕頭的高度,但這種設計操作費力,影響使用者的睡眠。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置有頸部氣囊的智能枕頭,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不能夠簡單安全調節枕頭高度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內置有頸部氣囊的智能枕頭,包括硬質的枕體,還包括蓄電池、氣泵、控制器、頸部氣囊以及氣泵控制按鈕,所述蓄電池、氣泵以及氣泵控制按鈕與所述控制器通信連接,所述蓄電池為所述氣泵供電,所述氣泵的出氣口通過管道與所述氣囊內部連通,所述氣泵和控制器內置于所述枕體中;
所述枕體上開設有與頸部對應的容納槽,所述容納槽的開口上覆蓋有軟套,所述頸部氣囊內置于所述容納槽中。
上述的智能枕頭,所述軟套外套于所述枕體上與人體接觸的外表面上。
上述的智能枕頭,所述容納槽和頸部氣囊均為長條狀。
上述的智能枕頭,所述長條狀上長度方向的中部為內凹弧形。
上述的智能枕頭,所述枕體上還固定有聲音傳感器,所述聲音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
上述的智能枕頭,還包括控制手柄,所述氣泵控制按鈕設置于所述控制手柄上,所述控制手柄通過導線與所述枕體相連。
上述的智能枕頭,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固定于所述枕體上與頸部接觸的部位,所述溫度傳感器與所述控制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枕頭,主體結構是硬質的枕體,在枕體內部設有空腔,空腔中有蓄電池、氣泵和控制器,蓄電池為氣泵和控制器供電,在枕體的上與頸部對應位置部設有容納槽,在容納槽內設有頸部氣囊,氣泵以及氣泵控制按鈕與所述控制器通信連接,使用者可根據需要按下控制按鈕,控制器控制頸部氣囊進行充放氣,從而調整枕頭的高度,使用起來簡單安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枕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高度智能枕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枕頭的部件連接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溫度傳感器;2、頸部氣囊;3、聲音傳感器;4、枕體;6、控制手柄;7、氣泵控制按鈕;9、氣泵;10、控制器;11、蓄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內置有頸部氣囊2的智能枕頭,包括硬質的枕體4,還包括蓄電池11、氣泵9、控制器10、頸部氣囊2以及氣泵控制按鈕7,所述蓄電池11、氣泵9以及氣泵控制按鈕7與所述控制器10通信連接,所述蓄電池11為所述氣泵9供電,所述氣泵9的出氣口通過管道與所述氣囊內部連通,所述氣泵9和控制器10內置于所述枕體4中;所述枕體4上開設有與頸部對應的容納槽,所述容納槽的開口上覆蓋有軟套,所述頸部氣囊2內置于所述容納槽中。
具體的,硬質的枕體4是智能枕頭的主體結構,枕體4的軟硬度設計剛好能夠支撐使用者的頭部,枕體4的內部設計有空腔,空腔中有蓄電池11、氣泵9和控制器10,蓄電池11與電源、氣泵9、控制器10電連接,為氣泵9和控制器10供電,枕體4的上部設有容納槽,優選的,容納槽設計在枕體4上與頸部對應的位置,在容納槽內設有頸部氣囊2,容納槽和頸部氣囊2可以是圓狀,也可以是橢圓狀,優選的,容納槽和頸部氣囊2為長條狀,容納槽和頸部氣囊2長度方向的中部設計為內凹弧形,容納槽的開口上覆蓋有軟套,頸部氣囊2通過管道和氣泵9的出氣口相連接,氣泵9、氣泵控制按鈕7和控制器10之間相連接。如此,使用者在需將枕頭高度降低時,按下氣泵控制按鈕7上的相應按鍵,控制器10就能控制頸部氣囊2放氣,降低枕頭的高度;在需將枕頭高度增高時,使用者按下氣泵控制按鈕7上的相應按鍵,控制器10就能控制氣泵9對頸部氣囊2充氣,增高枕頭的高低。在使用者頸椎不舒服時,可通過氣泵控制按鈕7將枕頭高度調整到9-12cm,枕頭能自然牽引修復頸椎。
本實施例中,枕體4上僅設有頸部氣囊2,也可設一個或者多個傳感器,檢測使用者的體溫、呼吸頻率、聲音等信息,從而及時知曉使用者的生命健康情況,采取相關的措施。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枕頭,主體結構是硬質的枕體4,在枕體4內部設有空腔,空腔中有蓄電池11、氣泵9和控制器10,蓄電池11為氣泵9和控制器10供電,在枕體4的上與頸部對應位置部設有容納槽,在容納槽內設有頸部氣囊2,氣泵9以及氣泵控制按鈕7與所述控制器10通信連接,使用者可根據需要按下控制按鈕,控制器10控制頸部氣囊2進行充放氣,從而調整枕頭的高度,使用起來簡單安全。
本實施例中,優選的,軟套外套于枕體4上與人體接觸的外表面上,在枕體4上安裝軟套,使枕頭更加柔軟,增加枕頭和使用者頭部的接觸面積,減少頭部的壓力,增強使用的舒適感。
本實施例中,枕體4上還固定有聲音傳感器3,聲音傳感器3與控制器10電連接。聲音傳感器3安裝在枕體4的上部,檢測使用者呼吸頻率,將檢測的信息傳遞到控制器10上,當檢測使用者出現呼吸暫停時,控制器10控制氣泵9向頸部氣囊2快速充氣,增加枕體4的高度,促使使用者頭部側偏,使呼吸道通暢。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控制手柄6,氣泵控制按鈕7設置于控制手柄6上,控制手柄6通過導線與枕體4相連。控制手柄6上設置控制按鈕,以便使用者根據使用需要按下對應的控制按鈕,控制器10根據控制按鈕的指令控制頸部氣囊2的充放氣,從而調整枕體4的高度。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溫度傳感器1,溫度傳感器1固定于枕體4上與頸部接觸的部位,溫度傳感器1與控制電連接。枕體4上的溫度傳感器1能夠檢測使用者的溫度,將檢測的信息傳遞至控制器10,當人體溫度出現異常時,會做出提示處理。
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