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廚房電器技術領域,主要涉及一種加熱煲。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加熱煲的主體結構由上而下依次包括上蓋、中層和底座,上蓋與中層共同構成上層烹飪空間,中層與底座之間構成下層烹飪空間,煮飯內膽置于上層烹飪空間內,煲湯內膽及蒸盤置于下層烹飪空間內,電飯煲的相關電氣件安裝在底座內。然而,其中,加熱煲的上蓋及中層均為單層的塑料件、導致保溫效果及強度有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加熱煲,可以解決現有技術加熱煲保溫效果和強度有限的問題。
為達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加熱煲,其殼體包括上蓋、中層體和下底座,所述上蓋和所述中層體上均設置有排氣結構,所述上蓋為雙層結構,包括卡接為一體的上蓋內殼和上蓋外殼,所述上蓋內殼和所述上蓋外殼之間形成隔熱間隙,且所述上蓋內殼的底端和所述上蓋外殼的底端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中層體為雙層結構,包括卡接為一體的中層體內殼和中層體外殼,所述中層體內殼和所述中層體外殼之間形成隔熱間隙,且所述中層體內殼的底端和所述中層體外殼的底端之間設置有第二密封圈。
所述上蓋內殼的頂壁上表面與所述上蓋外殼的頂壁下表面上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勾結構,所述上蓋內殼和所述上蓋外殼由所述第一卡勾結構卡接為一體。
所述上蓋內殼的底端處周向外側面上成型有一圈第一凸臺,所述第一密封圈具有與所述第一凸臺相適配的卡槽,所述第一密封圈以其卡槽卡設在所述第一凸臺上。
所述中層體外殼具有頂壁,所述中層體外殼的頂壁向下凹陷形成內膽容置腔,所述中層體內殼具有頂壁,并位于所述中層體外殼的頂壁下方;所述中層體外殼的頂壁下表面與所述中層體內殼的頂壁上表面上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卡勾結構,所述中層體外殼和所述中層體內殼由所述第二卡勾結構卡接為一體。
所述中層體內殼的底端處周向外側面上成型有一圈第二凸臺,所述第二密封圈具有與所述第二凸臺相適配的卡槽,所述第二密封圈以其卡槽卡設在所述第二凸臺上。
所述上蓋上的排氣結構為設置在所述上蓋外殼的頂壁上的第一中空排氣柱,所述第一中空排氣柱向所述上蓋內殼方向延伸,且所述上蓋內殼的頂壁上對應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中空排氣柱的底端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內,所述第一中空排氣柱與所述第一通孔之間設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中層體上的排氣結構為設置在所述中層體外殼的頂壁上的第二中空排氣柱,所述第二中空排氣柱向所述中層體內殼方向延伸,且所述中層體內殼的頂壁上對應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中空排氣柱的底端插入所述第二通孔內,所述第二中空排氣柱與所述第二通孔之間設置有第四密封圈。
所述上蓋外殼的外側面、中層體外殼的外側面和下底座的外側面均具有拔模角度。
其中,所述加熱煲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殼體內的蒸盤,該蒸盤包括盤體及盤體周邊的外翻盤緣,所述外翻盤緣上沿圓周布設有若干通氣孔。
其中:所述外翻盤緣包括外圈水平部、內圈水平部和連接外圈水平部與所述內圈水平部的中間傾斜部,所述外圈水平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內圈水平部的高度,所述通氣孔設置在所述內圈水平部上。
其中:所述蒸盤還包括與所述蒸盤配合使用的密封蓋,所述密封蓋的下表面上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蓋扣合在所述蒸盤的外翻盤緣上,所述密封圈的外側面抵靠在所述盤體的盤口處內壁上;或者,所述蒸盤還包括與所述蒸盤配合使用的密封蓋,所述密封蓋的下表面上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蓋扣合在所述蒸盤的外翻盤緣上,所述密封圈的外側面抵靠在所述盤體的盤口處內壁上,所述密封蓋的上表面于所述通氣孔的氣流通路上設置透氣機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上蓋、中層體均為雙層結構,內外層之間形成隔熱間隙,并由密封圈保證隔熱間隙的密封,則可以大大提高保溫效果,且雙層結構也有利于提高殼體整體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加熱煲的外觀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加熱煲的縱向剖視圖一(剖切面過中心軸線);
圖3為圖2中A部結構放大圖;
圖4為圖2中B部結構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加熱煲的縱向剖視圖二(剖切面過排氣機構);
圖6為圖5中A部結構放大圖;
圖7為圖5中B部結構放大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加熱煲的蒸盤立體結構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加熱煲的蒸盤與內膽的配合結構圖;
圖10是圖9中A部結構放大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加熱煲蒸盤與密封蓋的配合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照圖1至圖4,本實施例一種加熱煲,包括殼體,殼體包括上蓋10、中層體20和下底座30,上蓋10和中層體20上均設置有排氣結構;同現有技術,上蓋10與中層體20共同構成上層烹飪空間40,中層體20與下底座30之間構成下層烹飪空間50,煮飯內膽60置于上層烹飪空間40內,內膽70置于下層烹飪空間50內,相關電氣件安裝在下底座30內。現有技術中,加熱煲的上蓋10及中層體20均為單層的塑料件、導致保溫效果及強度有限。而本實施例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上蓋10為雙層結構,包括卡接為一體的上蓋內殼11和上蓋外殼12,上蓋內殼11和上蓋外殼12之間形成隔熱間隙13,且上蓋內殼11的底端和上蓋外殼12的底端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14;同時,中層體20為雙層結構,包括卡接為一體的中層體內殼21和中層體外殼22,中層體內殼21和中層體外殼22之間形成隔熱間隙23,且中層體內殼21的底端和中層體外殼22的底端之間設置有第二密封圈24。
具體地,上蓋內殼11和上蓋外殼12之間形成隔熱間隙13,且隔熱間隙13由頂部的上蓋10本身頂壁及底部的第一密封圈14密封,形成密閉空間,可有效提高上蓋10的保溫效果,且雙層結構可有效提高上蓋10的強度;中層體內殼21和中層體外殼22之間形成隔熱間隙23,隔熱間隙23由中層體20的頂部及底部的第二密封圈24密封,形成密閉空間,可有效提高中層體20的保溫效果,且雙層結構可有效提高中層體20的強度。由于上蓋10與中層體20圍成上層烹飪空間40,而上層烹飪空間40距離下底座30內電氣件較遠,熱量易散失,則提高上蓋10和中層體20的保溫效果,則能有利于保持住上層烹飪空間40的熱量和溫度,提高本實施例加熱煲的保溫效果。
對于上蓋內殼11和上蓋外殼12的卡接,如圖2所示,在上蓋內殼11的頂壁上表面與上蓋外殼12的頂壁下表面上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勾結構15,上蓋內殼11和上蓋外殼12由第一卡勾結構15卡接為一體,第一卡勾結構15包括朝向相反的兩組卡勾,通過彈性回復力卡合在一起。當然,也可以為其他卡接結構,比如在上蓋內殼11的頂壁上表面設置凸起,在上蓋外殼12的頂壁下表面上對應設置卡槽,在彈性變形力作用下凸起嵌入卡槽內實現卡接等。
為提高第一密封圈14的安裝穩定性,防止其脫落喪失密封效果,如圖3所示,在上蓋內殼11的底端處周向外側面上成型有一圈第一凸臺16,第一密封圈14具有與第一凸臺16相適配的卡槽(圖中未標注),第一密封圈14通過其卡槽卡設在第一凸臺16上,第一密封圈14本身具有彈性,可變形,則擠壓在上蓋內殼11的底端和上蓋外殼12的底端之間,實現密封。具體地,第一凸臺16可以為如圖3所示的T形臺或者其他異形臺,以提高第一密封圈14的卡裝可靠性。
對于中層體外殼22與中層體內殼21之間的卡接,如圖2所示,中層體外殼22具有頂壁221,頂壁221向下凹陷形成內膽容置腔222,中層體內殼21具有頂壁211,并位于中層體外殼22的頂壁221下方;在中層體外殼22的頂壁221下表面與中層體內殼21的頂壁211上表面上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卡勾結構25,中層體外殼22和中層體內殼21由第二卡勾結構25卡接為一體。同理,第二卡勾結構25的結構同第一卡勾結構15,也是包括朝向相反的兩組卡勾,通過彈性回復力卡合在一起;當然,第二卡勾結構25也可以為其他卡接結構,比如在中層體內殼21的頂壁211上表面設置凸起,在中層體外殼22的頂壁221下表面上對應設置卡槽,在彈性變形力作用下凸起嵌入卡槽內實現卡接等。
同樣進一步地,為提高第二密封圈24的安裝穩定性,防止其脫落喪失密封效果,如圖4所示,在中層體內殼21的底端處周向外側面上成型有一圈第二凸臺26,第二密封圈24具有與第二凸臺26相適配的卡槽(圖中未標注),第二密封圈24通過其卡槽卡設在第二凸臺26上,第二密封圈24本身具有彈性,可變形,則擠壓在中層體內殼21的底端和中層體外殼22的底端之間,實現密封。具體地,第二凸臺26可以為如圖4所示的T形臺或者其他異形臺,以提高第二密封圈24的卡裝可靠性。
由于本實施例加熱煲在加熱烹飪過程中肯定會產生大量蒸汽,為排出蒸汽保證使用安全,通常在上蓋10及中層體20上設置排氣結構。現有技術中,述上蓋10及中層體20上的排氣結構通常為可旋轉的圓形排氣閥,而由于實施例中上蓋10及中層體20均為雙層結構,若仍采用原有排氣結構,則在排蒸汽時蒸汽會進入上蓋內殼11和上蓋外殼12之間隔熱間隙13中,也會進入中層體內殼21與中層體外殼22之間隔熱間隙23中,影響保溫效果且難以清理。為解決此問題,參照圖5和圖6,本實施例中上蓋10上的排氣結構為設置在上蓋外殼12的頂壁上的第一中空排氣柱17,第一中空排氣柱17向上蓋內殼11方向延伸,且上蓋內殼11的頂壁上對應設有第一通孔111,第一中空排氣柱17的底端插入第一通孔111內,第一中空排氣柱17與第一通孔111之間設置有第三密封圈18實現密封,防止蒸汽進入上蓋內殼11和上蓋外殼12之間隔熱間隙13中;同理,參照圖5和圖7,中層體20上的排氣結構為設置在中層體外殼22的頂壁221上的第二中空排氣柱27,第二中空排氣柱27向中層體內殼21方向延伸,且中層體內殼21的頂壁211上對應設有第二通孔212,第二中空排氣柱27的底端插入第二通孔212內,第二中空排氣柱27與第二通孔212之間設置有第四密封圈28密封,防止蒸汽進入中層體內殼21與中層體外殼22之間隔熱間隙23中。
另外,上蓋10、中層體20和下底座30為塑料件,通常采用注塑成型,而現有技術中,上蓋10、中層體20和下底座30的外觀輪廓均為由上而下外徑一致的圓柱狀,則注塑加工時不易脫模,而本實施例中優選將上蓋外殼12的外側面、中層體外殼22的外側面和下底座30的外側面均設計有拔模角度,該拔模角度約為1°左右,以利于脫模,則本實施例加熱煲整體外觀呈上窄下寬的錐形,如圖1所示。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一種加熱煲還包括蒸盤80,具體地,參照圖8至圖10,蒸盤80包括盤體81及盤體81周邊的外翻盤緣82,盤緣82上沿圓周布設有若干通氣孔821,加熱使用時蒸盤80以其外翻盤緣82支撐在內膽70的膽口邊緣上,盤體81及通氣孔821位于內膽70的內部空間范圍內。盤體81主要用于盛裝食物,其可以為實心盤體或鏤空盤體,實心盤體可蒸煮菜類、湯類等帶有湯汁的食物,鏤空盤體可蒸煮饅頭、玉米等不帶湯汁的食物。
則在本實施例加熱煲在加熱蒸煮過程中,比如煲湯,蒸盤80放置在內膽70膽口處,如圖9和圖10所示,盤體81及通氣孔821位于內膽70的內部空間范圍內,則加熱內膽70內的湯類食物時,產生的蒸汽由內膽70的內部空間向上散發,然后通過蒸盤80上的通氣孔821進入蒸盤80中,對蒸盤80中放置的其他需要蒸煮的食物進行蒸煮,則充分利用了蒸煮過程中內膽70中產生的蒸汽熱量,充分利用了能源并豐富了加熱煲的使用功能。
對于蒸盤80的外翻盤緣82,具體的,參照圖8,其包括外圈水平部822、內圈水平部823和連接外圈水平部822與內圈水平部823的中間傾斜部824,外圈水平部822的高度高于內圈水平部823的高度,加熱使用時蒸盤80以外圈水平部822支撐在內膽70的膽口邊緣上,通氣孔821設置在內圈水平部823上。采用此結構的外翻盤緣82,其外圈水平部822和中間傾斜部824可更好地與內膽70的膽口邊緣配合,同時也便于蒸盤80的取放。
為便于蒸盤80中食物蒸煮完成后,可直接作為便攜飯盒攜帶,無需另外準備飯盒盛放飯菜,提高人性化設計程度,本實施例中蒸盤80還包括攜帶時與其配合使用的密封蓋90,參照圖2和圖11,密封蓋90的下表面上設置有密封圈91,密封蓋90扣合在蒸盤80的外翻盤緣82上,密封圈91的外側面抵靠在盤體81的盤口處內壁上實現密封。
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密封蓋90在蒸煮完畢后作為便攜飯盒攜帶蒸盤80時或者在加熱煲包裝運輸或不加熱使用放置狀態時扣合在蒸盤80上實現密封,在加熱使用時可不使用。密封蓋90的上表面可卡裝餐具100,以進一步方便使用者使用,提高人性化設計程度。
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當然也可以在加熱時使用,因為密封蓋90上的密封圈91的外側面,或者更具體的說是外環面與蒸盤80的內側壁相互抵靠密封,而內側壁具體的抵靠的部分則是在內圈水平部823之下。如此一來,在加熱時,通氣孔821仍然可以起到部分通氣的作用,因為其它部分沒有用密封圈來實現強密封,而蒸盤80內的食物則可以通過輻射的方式被加熱而不必吸收過多的水汽。為了加強這一點,在密封蓋90的與通氣孔821對應的部分也可以設置透氣機構(例如透氣孔或縫隙),這樣便可以在實現上述目的的基礎上,又可以加強熱氣的循環流通。
本實施例蒸盤配合放置在其中一加熱煲內膽上,在加熱時充分利用了加熱煲內膽中產生的蒸汽的同時,增加了蒸盤功能,且整體結構緊湊,不會增大加熱煲的體積。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