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用具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鍋具及一種烹飪組件。
背景技術:
現有鍋具中,為了增加鍋具的傳熱均勻性,一般采用鋁合金做為鍋具的主要傳熱層,但由于鋁的最高熱導率是確定的,所以一般情況下,為了更好的達到傳熱均勻性的效果,就需要加厚鍋底的厚度,而過厚的鍋底會吸收大量的熱量,這樣就會使內鍋在煮飯時消耗過多的能量,并且增加煮飯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鍋具。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烹飪組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鍋具,包括鍋本體,所述鍋本體包括鍋側壁和鍋底壁;復合導熱層,設置在所述鍋底壁的外表面上,且包括第一鋁層部、第二鋁層部及位于所述第一鋁層部和所述第二鋁層部之間的銅夾層部,其中,所述第一鋁層部及所述第二鋁層部的厚度和H1與所述銅夾層部的厚度H2滿足:1≤H1/H2≤20。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鍋具,在鍋底壁的外表面設置復合導熱層,利用復合導熱層將熱量均化后傳遞給鍋底壁,這樣可以提高鍋底壁的受熱均勻性,進而提高鍋內食物的受熱均勻性;其中,設置復合導熱層包括第一鋁層部、第二鋁層部及位于第一鋁層部和第二鋁層部之間的銅夾層部,由于銅質的銅夾層部的熱導率遠高于第一鋁層部及第二鋁層部,這樣可在不增加復合導熱層厚度的前提下極大地提升復合導熱層的導熱效率,相對于通過增加鋁層總厚度的方式來提升鍋底導熱效率的方案而言,如此設計可以減薄鍋具底部的整體厚度,實現降低鍋具底部儲熱量的目的,使更多的熱量能被用于對鍋內的食物加熱,提高產品的烹飪效率。
更具體而言,本方案設置鋁層部的厚度和H1與銅夾層部的H2滿足1≤H1/H2≤20,這樣可以使銅質的銅夾層部和鋁質的鋁層部在傳熱效率和均熱效果方面的性能都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以實現產品結構、材料的優化配置,提高產品的性價比。
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鍋具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鍋具還包括:導磁層,設置在所述復合導熱層上,其中,所述復合導熱層位于所述鍋本體與所述導磁層之間。
在本方案中,在復合導熱層上設置導磁層,利用導磁層在交變磁場中能夠感應產熱的特點,使產品能夠應用于電磁加熱的場合,擴寬產品的適用性。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導磁層呈包覆狀設于所述復合導熱層的外表面上,且所述導磁層與所述鍋本體相連接。
在本方案中,設置導磁層呈包覆狀設于復合導熱層的外表面上,且導磁層與鍋本體相連接,這樣一方面可以利用導磁層對復合導熱層進行防護和加固,由于導磁層與復合導熱層之間的延展性不同,且銅夾層部與第一鋁層部及第二鋁層部之間的延展性也不同,這樣設計可以避免受熱條件下因延展性不同導致的離層問題,另一方面,使導磁層呈包覆狀設于復合導熱層的外表面上,這樣可以相對增加復合導熱層上的受熱面積,進一步提高感應產熱效率。
優選地,導磁層與鍋本體通過壓力焊工藝處理形成連接。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導磁層的邊沿過渡延伸至所述鍋側壁的外表面,且所述導磁層的邊沿與所述鍋側壁相連。
在本方案中,設置導磁層的邊沿過渡延伸至鍋側壁上,這樣可以保證鍋具外表面的平滑性,使鍋具的外形構造上沒有突兀感;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對于導磁層與鍋側壁的焊接結構,當導磁層和/或復合導熱層發生受熱延展時,導磁層與鍋側壁的焊接處主要受到拉應力作用,由于壓力焊接結構的抗拉性能優于其如抗剪切、抗彎曲等性能,這樣可以降低導磁層的離層概率,使導磁層與復合導熱層之間始終保持良好的接觸以保證傳熱效率,從而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第二鋁層部的邊緣與所述第一鋁層部連接,所述銅夾層部填充所述第一鋁層部和所述第二鋁層部所圍成的空間。
在本方案中,設置第二鋁層部的邊緣與第一鋁層部連接,而銅夾層部填充第一鋁層部和第二鋁層部所圍成的空間,這樣可以使第二鋁層部在切向上對銅夾層部形成限位,這樣可以限制銅夾層部相對第二鋁層部在切向上的延展變形,從而降低銅夾層部與第一鋁層部及第二鋁層部之間的離層概率,使銅夾層部與第一鋁層部及第二鋁層部之間始終保持良好的接觸以保證傳熱效率,從而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
優選地,第一鋁層部與第二鋁層部之間通過壓力焊工藝處理形成連接。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第一鋁層部的厚度H11滿足:1mm≤H11≤4mm;和/或所述第二鋁層部的厚度H12滿足:1mm≤H12≤4mm。
在本方案中,第一鋁層部位于鍋底壁與銅夾層部之間,設置第一鋁層部的厚度H11不小于1mm,這樣可以避免第一鋁層部過薄導致鍋底壁上溫度變化過于頻繁、劇烈的問題,同時,設置第一鋁層部的厚度H11不大于4mm,避免第一鋁層部過厚使得過多熱量存儲于第一鋁層部內而導致鍋底壁受熱不足、或鍋底壁升溫過于緩慢的問題。另外,第二鋁層部位于銅夾層部與導磁層之間,設置第二鋁層部的厚度H12不小于1mm,這樣可以使熱量在傳遞到銅夾層部上之前得到初步均化,提高銅夾層部的均熱效果,同時,設置第二鋁層部的厚度H12不大于4mm,避免第二鋁層部過厚使得過多熱量存儲于第二鋁層部內而導致鍋底壁受熱不足、或鍋底壁升溫過于緩慢的問題。
值得說明的是,第一鋁層部的厚度H11和第二鋁層部的厚度H1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銅夾層部的厚度H2滿足:0.4mm≤H2≤2mm。
在本方案中,設置銅夾層部的厚度H2不小于0.4mm,這樣可以保證銅夾層部具有明顯的熱量分配的效果,以使鍋具底部中從下向上傳遞的熱量在銅夾層部中得到有效的均化,提高加熱均勻性,同時設置銅夾層部的厚度H2不大于2mm,由于銅質的銅夾層部雖然具有熱導率高的特點,但若銅夾層部的設計得過厚同樣會存在儲熱量增大的問題,通過將銅夾層部的厚度H2控制在2mm內,這在保證銅夾層部實現熱量分配作用的前提,有效降低銅夾層部中的熱存儲量,并降低產品成本。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導磁層的厚度H3滿足:0.3mm≤H3≤1.5mm。
在本方案中,設置導磁層的厚度H3不小于0.3mm,這樣可以保證導磁層對復合導熱層的防護效果,同時,設置導磁層的厚度H3不大于1.5mm,以相對降低導磁層自身的儲熱能力,提升其與復合導熱層之間的熱交換能力,使導磁層上的熱量能夠更高效地用于烹飪加熱。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鍋底壁的厚度H4滿足:1.2mm≤H4≤4mm。
在本方案中,設置鍋底壁的厚度H4在1.2mm~4mm的范圍內,這樣可以兼顧鍋本體的可加工性和使用剛度。更具體地,鍋本體采用拉伸工藝一體制成,優選鍋側壁和鍋底壁的厚度均在1.2mm~4mm的范圍內,其中,鍋側壁上位于鍋口處受工藝需求可以使其厚度控制在1.5mm~4.5mm的范圍內。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第一鋁層部為純鋁質體;和/或所述第二鋁層部為純鋁質體。
在本方案中,純鋁質體具有熱導率高、質量輕便、易于擠壓成型等特點,設計第一鋁層部和/或第二鋁層部為純鋁質體,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復合導熱層整體的導熱效率,且可以提高銅夾層部與第一鋁層部及第二鋁層部之間的附著穩定性,并相對提高鍋底壁與導磁層之間附著穩定性。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鍋本體為不銹鋼鍋體、鋁合金鍋體或陶瓷鍋體。
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烹飪組件,包括:烹飪主體;和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的鍋具。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烹飪組件,因設置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鍋具,從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可選地,所述烹飪組件為電磁爐組件,所述的烹飪主體為用于向鍋具供能的電磁爐;或者,所述烹飪組件為電飯煲、電壓力鍋或電燉鍋,所述的烹飪主體為用于盛放鍋具、并向鍋具供能的外鍋。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鍋具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所示A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所示B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3中的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100鍋具,10鍋側壁,11鍋口,20鍋底壁,30復合導熱層,31第一鋁層部,32銅夾層部,33第二鋁層部,40導磁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參照圖1至圖3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鍋具。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鍋具100,包括鍋本體和復合導熱層30;具體地,鍋本體可為但不局限于不銹鋼鍋體、鋁合金鍋體或陶瓷鍋體,如圖1所示,鍋本體包括鍋側壁10及鍋底壁20,對于不銹鋼鍋體或鋁合金鍋體,鍋本體優選采用拉伸工藝一體制成;復合導熱層30設置在鍋底壁20的外表面上,且包括第一鋁層部31、第二鋁層部33及位于第一鋁層部31和第二鋁層部33之間的銅夾層部32,其中,第一鋁層部31及第二鋁層部33的厚度和H1與銅夾層部32的厚度H2滿足:1≤H1/H2≤20。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鍋具100,在鍋底壁20的外表面設置復合導熱層30,利用復合導熱層30將熱量均化后傳遞給鍋底壁20,這樣可以提高鍋底壁20的受熱均勻性,進而提高鍋內食物的受熱均勻性;其中,設置復合導熱層30包括第一鋁層部31、第二鋁層部33及位于第一鋁層部31和第二鋁層部33之間的銅夾層部32,由于銅質的銅夾層部32的熱導率接近于鋁質層的兩倍,這樣可在不增加復合導熱層30厚度的前提下極大地提升復合導熱層30的導熱效率,相對于通過增加鋁層總厚度的方式來提升鍋底導熱效率的方案而言,如此設計可以減薄鍋具100底部的整體厚度,實現降低鍋具100底部儲熱量的目的,使更多的熱量能被用于對鍋內的食物加熱,提高產品的烹飪效率。
更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第一鋁層部31、銅夾層部32和第二鋁層部33由上向下依次排布,第一鋁層部31與鍋底壁20連接,第二鋁層部33吸收和儲存的熱量通過銅夾層部32傳導給第一鋁層部31,銅夾層部32的熱導率高,熱量在銅夾層部32中可以實現快速傳導和均勻分配,隨后,銅夾層部32的熱量能夠均勻地傳遞給第一鋁層部31,且經第一鋁層部31再分配后更均勻地傳遞給鍋底壁20,使鍋底壁20受熱均勻,另外,本方案設置鋁層部的厚度和H1與銅夾層部32的H2滿足1≤H1/H2≤20,值得說明的是,如圖2所示,第一鋁層部31及第二鋁層部33的厚度和H1、第一鋁層部31的厚度H11及第二鋁層部33的厚度H12滿足:H11+H12=H1;這樣可以使銅質的銅夾層部32和鋁質的鋁層部在傳熱效率和均熱效果方面的性能都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以實現產品結構、材料的優化配置,提高產品的性價比。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至圖3所示,鍋具100還包括導磁層40,導磁層40設置在復合導熱層30上,且位于復合導熱層30上相對遠離鍋本體的一側,使復合導熱層30位于導磁層40與鍋底壁20之間。
在本方案中,在復合導熱層30上設置導磁層40,利用導磁層40在交變磁場中能夠感應產熱的特點,使產品能夠應用于電磁加熱的場合,擴寬產品的適用性。
優選地,如圖1和圖3所示,導磁層40呈包覆狀設于復合導熱層30的外表面上,且導磁層40與鍋本體相連接。
在本方案中,設置導磁層40呈包覆狀設于復合導熱層30的外表面上,且導磁層40與鍋本體相連接,這樣一方面可以利用導磁層40對復合導熱層30進行防護和加固,由于導磁層40與復合導熱層30之間的延展性不同,且銅夾層部32與第一鋁層部31及第二鋁層部33之間的延展性也不同,這樣設計可以避免受熱條件下因延展性不同導致的離層問題,另一方面,使導磁層40呈包覆狀設于復合導熱層30的外表面上,這樣可以相對增加復合導熱層30上的受熱面積,進一步提高感應產熱效率。
具體地,導磁層40與鍋本體通過壓力焊工藝處理形成連接。
更優選地,如圖3所示,導磁層40的邊沿過渡延伸至鍋側壁10的外表面,且導磁層40的邊沿與鍋側壁10相連。
在本方案中,設置導磁層40的邊沿過渡延伸至鍋側壁10上,這樣可以保證鍋具100外表面的平滑性,使鍋具100的外形構造上沒有突兀感;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對于導磁層40與鍋側壁10的焊接結構,當導磁層40和/或復合導熱層30發生受熱延展時,導磁層40與鍋側壁10的焊接處主要受到拉應力作用,由于壓力焊接結構的抗拉性能優于其如抗剪切、抗彎曲等性能,這樣可以降低導磁層40的離層概率,使導磁層40與復合導熱層30之間始終保持良好的接觸以保證傳熱效率,從而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3所示,第二鋁層部33的邊緣與第一鋁層部31連接,銅夾層部32填充第一鋁層部31和第二鋁層部33所圍成的空間。
在本方案中,設置第二鋁層部33的邊緣與第一鋁層部31連接,而銅夾層部32填充第一鋁層部31和第二鋁層部33所圍成的空間,這樣可以使第二鋁層部33在切向上對銅夾層部32形成限位,以限制銅夾層部32相對第二鋁層部33在切向上的延展變形,從而降低銅夾層部32與第一鋁層部31及第二鋁層部33之間的離層概率,使銅夾層部32與第一鋁層部31及第二鋁層部33之間始終保持良好的接觸以保證傳熱效率,從而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
具體地,第一鋁層部31與第二鋁層部33之間通過壓力焊工藝處理形成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第一鋁層部31的厚度H11滿足:1mm≤H11≤4mm;和/或第二鋁層部33的厚度H12滿足:1mm≤H12≤4mm。
在本方案中,第一鋁層部31位于鍋底壁20與銅夾層部32之間,設置第一鋁層部31的厚度H11不小于1mm,這樣可以避免第一鋁層部31過薄導致鍋底壁20上溫度變化過于頻繁、劇烈的問題,同時,設置第一鋁層部31的厚度H11不大于4mm,避免第一鋁層部31過厚使得過多熱量存儲于第一鋁層部31內而導致鍋底壁20受熱不足、或鍋底壁20升溫過于緩慢的問題。另外,第二鋁層部33位于銅夾層部32與導磁層40之間,設置第二鋁層部33的厚度H12不小于1mm,這樣可以使熱量在傳遞到銅夾層部32上之前得到初步均化,提高銅夾層部32的均熱效果,同時,設置第二鋁層部33的厚度H12不大于4mm,避免第二鋁層部33過厚使得過多熱量存儲于第二鋁層部33內而導致鍋底壁20受熱不足、或鍋底壁20升溫過于緩慢的問題。
值得說明的是,第一鋁層部31的厚度H11和第二鋁層部33的厚度H1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銅夾層部32的厚度H2滿足:0.4mm≤H2≤2mm。
在本方案中,設置銅夾層部32的厚度H2不小于0.4mm,這樣可以保證銅夾層部32具有明顯的熱量分配的效果,以使鍋具100底部中從下向上傳遞的熱量在銅夾層部32中得到有效的均化,提高加熱均勻性,同時設置銅夾層部32的厚度H2不大于2mm,由于銅質的銅夾層部32雖然具有熱導率高的特點,但若銅夾層部32的設計得過厚同樣會存在儲熱量增大的問題,通過將銅夾層部32的厚度H2控制在2mm內,這在保證銅夾層部32實現熱量分配作用的前提,有效降低銅夾層部32中的熱存儲量,并降低產品成本。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導磁層40的厚度H3滿足:0.3mm≤H3≤1.5mm。
在本方案中,設置導磁層40的厚度H3不小于0.3mm,這樣可以保證導磁層40對復合導熱層30的防護效果,同時,設置導磁層40的厚度H3不大于1.5mm,以相對降低導磁層40自身的儲熱能力,提升其與復合導熱層30之間的熱交換能力,使導磁層40上的熱量能夠更高效地用于烹飪加熱。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鍋底壁20的厚度H4滿足:1.2mm≤H4≤4mm。
在本方案中,設置鍋底壁20的厚度H4在1.2mm~4mm的范圍內,這樣可以兼顧鍋本體的良好的加工性和使用剛度。更具體地,鍋本體采用拉伸工藝一體制成,優選鍋側壁10和鍋底壁20的厚度均在1.2mm~4mm的范圍內,其中,鍋側壁10上位于鍋口11處受工藝需求可以使其厚度控制在1.5mm~4.5mm的范圍內。
當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對于陶瓷鍋體來說,鍋底壁20及鍋側壁10的尺寸可不受以上限制,可根據具體的工藝和使用需求設計,在此不再詳述。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第一鋁層部31為純鋁質體;和/或第二鋁層部33為純鋁質體。
在本方案中,純鋁質體具有熱導率高、質量輕便、易于擠壓成型等特點,設計第一鋁層部31和/或第二鋁層部33為純鋁質體,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復合導熱層30整體的導熱效率,且可以提高銅夾層部32與第一鋁層部31及第二鋁層部33之間的附著穩定性,并相對提高鍋底壁20與導磁層40之間附著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烹飪組件(圖中未示出),包括:烹飪主體和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的鍋具100。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烹飪組件,因設置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鍋具100,從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可選地,烹飪組件為電磁爐組件,所述的烹飪主體為用于向鍋具100供能的電磁爐;或者,烹飪組件為電飯煲、電壓力鍋或電燉鍋,所述的烹飪主體為用于盛放鍋具100、并向鍋具100供能的外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鍋具,在鍋底壁的外表面設置復合導熱層,利用復合導熱層將熱量均化后傳遞給鍋底壁,這樣可以提高鍋底壁的受熱均勻性,進而提高鍋內食物的受熱均勻性;其中,設置復合導熱層包括第一鋁層部、第二鋁層部及位于第一鋁層部和第二鋁層部之間的銅夾層部,由于銅質的銅夾層部的熱導率接近于鋁質層的兩倍,這樣可在不增加復合導熱層厚度的前提下極大地提升復合導熱層的導熱效率,相對于通過增加鋁層總厚度的方式來提升鍋底導熱效率的方案而言,如此設計可以減薄鍋具底部的整體厚度,實現降低鍋具底部儲熱量的目的,使更多的熱量能被用于對鍋內的食物加熱,提高產品的烹飪效率。
在本實用新型中,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術語“多個”則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相連”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單元必須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