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采摘器具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山坡上采摘果實的梯子。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經濟收入,果樹種植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一種有效途徑。但果樹通常種植在山地,且地面凹凸不平,而常用的梯子又只有兩個支撐腳,難以在山地穩定放置。此外,梯子需要架設在果樹的枝杈上,但由于果樹的枝杈具有各種形狀,梯子很難找到合適的架設位置。因此,在山地上采用梯子進行果實的采摘不太方便。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專利號為ZL 201210170124.5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果樹采摘的梯子,包括支撐桿以及若干設置在支撐桿上便于攀爬的橫桿,所述支撐桿的下端固定于一面板上,所述面板上還分散設置有至少2個用于插置于泥土內的支撐腳,所述面板的其中一個側邊的厚度由內向外逐漸縮小,所述支撐腳靠近與該側邊相對的另一側邊。該技術方案在使用時,可將面板較薄的側邊插入山地較高位置的泥土內加以固定,另一側邊則通過支撐腳插入泥土內加以固定,并可以通過調節支撐腳插入泥土內的深度確保面板處于水平位置,通過上述方法可以使該面板穩定而水平的固定在山地的斜面上,而支撐桿是固定在該面板上的,因此,實現了整個梯子穩定設置在山地斜面上的目的。
但是,上述專利依然存在以下問題:由于該專利在支撐桿下端設置了面板,大大增加了梯子的占地面積。又因為山坡上可供種植的土地面積有限,為了最大化經濟效益,使得果樹種植的間距較小,因此,面板很難輕松的放進果樹之間的空地上,從而讓該專利提供的梯子使用起來不夠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用于山坡上采摘果實的梯子,用來解決現有梯子具有較大的占地面積,在山坡上使用不夠方便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山坡上采摘果實的梯子,包括支撐桿,支撐桿上連接有與其垂直的踏桿,支撐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塊,連接塊上鉸接有若干根連接桿,每兩根連接桿之間設有橫桿,橫桿的兩端分別與兩根連接桿可拆卸連接;連接桿的下端還鉸接有調節桿,每兩根調節桿之間設有斜桿,斜桿的一端與一根調節桿可拆卸連接,另一端與另一根調節桿可拆卸連接,調節桿包括上部的固定桿和下部的移動桿,移動桿為中空結構,固定桿的側壁下部設有第一螺紋,移動桿內側壁上部設有與第一螺紋配合的第二螺紋,移動桿的下端呈倒錐形。
本技術方案的技術原理和技術效果是:本技術方案提供一種用于山坡上采摘果實的梯子,通過在支撐桿上連接與其垂直的踏桿形成梯子本體。支撐桿的下端通過連接塊與多根連接桿鉸接,使用時,將連接桿打開與豎直方向呈一定夾角,讓連接桿對支撐桿進行支撐。本技術方案在使用時,先將連接桿伸入果樹間較小的空隙中,再將橫桿與連接桿連接,由于橫桿與連接桿形成的不是一個面,,使得采用連接桿進行支撐不再需要一整塊空閑的土地,大大地減小了梯子的占地面積。另外,將連接桿與連接塊鉸接,能夠在不使用的時候將連接桿收起,便于梯子的攜帶和搬運。在每兩根連接桿之間還連接有一根橫桿,從而形成多個三角形,由于三角形的結構很穩定,能夠讓連接桿對梯子的支撐也更加穩定。
為了將梯子固定在山坡上,本技術方案在連接桿的下端鉸接調節桿。調節桿包括固定桿和移動桿兩部分,固定桿和移動桿螺紋連接,使用時,調節桿豎直插入土壤中,并通過轉動移動桿,能夠讓移動桿相對固定桿在豎直方向移動,從而讓移動桿伸入土壤中,實現梯子在山坡上的固定。在每兩根調節桿之間設有斜桿,從而形成三角形,讓調節桿不容易繞鉸接點轉動,同樣能夠讓梯子更加穩定。另外,如果在調節桿之間設置的不是斜桿,而是位于水平方向的橫桿,則橫桿與調節桿垂直,使得調節桿雖然不會在水平方向移動,但是容易在豎直方向方向移動。所以設置斜桿,能夠讓梯子更加穩定。
綜上所述,本技術方案通過設置與連接塊鉸接的連接桿,使得本方案提供的梯子在使用時不需要較大的空閑地面,從而大大地減小了梯子的占地面積,讓本梯子在山坡上的使用更加方便。
以下是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
優選方案一:基于基礎方案,所述移動桿的側壁上設有滑槽和若干個傾斜的導向孔,移動桿內設有抓地桿,抓地桿的側壁固定連接有從滑槽中穿出的滑塊,抓地桿的側壁上還鉸接有若干根長條狀的根刺,根刺的數量與導向孔的數量相同,根刺與導向孔一一對應且根刺的一端位于導向孔中。
當滑塊位于滑槽的最上端時,根刺的下端位于導向孔中靠近移動桿內壁的地方。當移動桿相對固定桿向下移動時,滑塊向下移動,能夠帶著抓地桿相對移動桿向下移動,使得根刺逐漸從導向孔中穿出,刺入移動桿周圍的土壤中,從而形成類似植物根系的結構,能夠緊緊抓住移動桿周圍的土壤,讓梯子的固定更加穩定。
優選方案二:基于優選方案一,所述導向孔靠近移動桿內壁處的孔徑大于導向孔靠近移動桿外壁處的孔徑。將導向孔靠近移動桿內壁處的孔徑更大,能夠讓根刺有較大的轉動空間,避免根刺在轉動的過程中被卡住,造成根刺的斷裂。另外,讓導向孔靠近移動桿外壁處的孔徑更小,能夠盡量避免大量泥土進入導向孔中,將導向孔堵塞。
優選方案三:基于優選方案二,所述移動桿外側壁的上部固定連接有定位套,定位套的內徑與橫桿的直徑相同。在安裝本方案提供的梯子時,首先需要將調節桿插入土壤中,此時,橫桿還未與連接桿連接。因此,可以將橫桿插入定位套中,操作人員能夠通過操作橫桿實現對移動桿的轉動,讓操作人員具有更好的施力點,使得對移動桿的調整更加方便。
優選方案四:基于基礎方案,所述支撐桿傾斜設置,且所述踏桿與支撐桿可拆卸連接。將支撐桿傾斜設置,能夠采摘者提供更好的支撐。讓踏桿與支撐桿可拆卸連接,在不需要使用時,可以將踏桿與支撐桿拆開,便于采摘梯的運輸。
優選方案五:基于優選方案四,所述支撐桿的側壁上設有若干個與踏桿配合的卡槽,若干個卡槽均位于支撐桿朝上的一側。通過設置與踏桿配合的卡槽,能夠實現踏桿與支撐桿可拆卸連接。而讓卡槽位于支撐桿朝上的一側,能夠避免卡槽位于朝下的一側時,因踏桿受到的壓力過大,造成踏桿從卡槽中脫離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支撐桿1、踏桿2、連接塊3、連接桿4、橫桿5、斜桿6、固定桿7、移動桿8、滑槽9、導向孔10、抓地桿11、滑塊12、根刺13、定位套14、卡槽15。
本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用于山坡上采摘果實的梯子,包括一根傾斜設置的支撐桿1,支撐桿1朝上的側壁上開設有多個卡槽15,每個卡槽15與一個踏桿2的中部卡接。支撐桿1的下端與連接塊3的上端固定連接,連接塊3的下端與三根連接桿4鉸接,并且兩根連接桿4與連接塊3的連接處不在同一直線上,每兩根連接桿4之間設有一根橫桿5。每根連接桿4的側壁上還開設有兩個凹槽,凹槽與橫桿5的端部配合,當梯子在使用時,橫桿5的一端位于一根連接桿4的凹槽中,另一端位于另一根連接桿4的凹槽中。
連接桿4的下端與一根調節桿鉸接,調節桿由固定桿7和中空的移動桿8兩部分構成,并且固定桿7的上端與連接桿4連接。每兩根固定桿7之間設有一根斜桿6,且每根固定桿7的側壁上開設有兩個與斜桿6端部配合的凹槽,一個凹槽位于固定桿7的上部,另一個凹槽位于固定桿7的下部,而斜桿6的一端位于一根固定桿7的卡槽15中,另一端位于另一根固定桿7的卡槽15中,與同一根斜桿6連接的兩個卡槽15不在同一高度上。
固定桿7側壁的下部設有第一螺紋,移動桿8內側壁的上部設有與第一螺紋配合的第二螺紋,移動桿8和固定桿7通過螺紋轉動連接。移動桿8的外側壁上部還固定連接有定位套14,定位套14能夠與橫桿5的端部間隙配合。另外,在移動桿8的側壁上還設有與移動桿8內部連通的滑槽9和傾斜的導向孔10,導向孔10有多個。導向孔10為錐形孔,其大端位于移動桿8的內壁上,小端位于移動桿8的外壁上。移動桿8內設有抓地桿11,抓地桿11的側壁上部固定連接有從滑槽9中穿出的滑塊12,并且側壁下部還與多根長條狀的根刺13鉸接,根刺13與導向孔10一一對應。此外,移動桿8的下端呈倒錐形。
使用時,將連接桿4打開與豎直方向呈60°夾角,并將調節桿轉動到豎直向下的方向。之后,將兩根橫桿5連接至相鄰的連接桿4之間,將三根斜桿6連接至相鄰的調節桿之間。把未安裝的橫桿5的一端插入定位套14中,操作橫桿5讓移動桿8繞定位桿轉動,調節移動桿8深入土壤中的長度。完成調節后,將橫桿5連接到相鄰的連接桿4之間,并沿滑槽9向下滑動滑塊12,讓滑塊12移動到滑槽9的最下端,使得根刺13深入土壤中,完成梯子的固定。梯子固定好后,將踏桿2卡接到支撐桿1的卡槽15中,形成梯子本體,讓梯子能夠開始使用。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