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折疊椅。
背景技術:
在折疊椅中已知有如下折疊椅,其具有:將例如金屬制的管折彎而形成的框架,和形成座面部的布。在像這樣的折疊椅中,例如2個框架構成為能夠以軸為中心轉動。并且,形成座面部的布跨設在2個框架之間。當使2個框架轉動而打開時,布被2個框架拉伸而在該框架之間撐開。由此形成座面部,折疊椅發揮作為椅子的功能。
但是,在這樣的以往結構的折疊椅中,即使在折疊狀態下也還殘留有框架本身的厚度。因此,這樣的椅子即使在折疊狀態下存放、攜帶時的體積仍大,所以關于存放性、攜帶性有改進的余地。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256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實現了提高存放性、攜帶性的折疊椅。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實施方式的折疊椅構成為通過在將2塊能夠折彎的板構件重疊配置的狀態下將該2塊所述板構件的至少2個邊部彼此連接,將所述板構件彎曲拉伸,從而能夠以2塊所述板構件向彼此分離的方向移動后的打開狀態和2塊所述板構件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動后的閉合狀態進行開閉。在上述打開狀態下,椅子成為在一側具有開口部的容器狀,在上述開口部的相反側形成承受來自使用者的載荷的座面部。
由此,閉合狀態的椅子成為將2塊板構件重疊的狀態。即,實施方式的椅子沒有使用金屬管等部件,因此在折疊狀態下不會殘留金屬管等的厚度。因此,實施方式的椅子能夠在閉合狀態下使其厚度盡量變薄,結果能夠提高椅子的存放性、攜帶性。
實施方式的椅子的座面部是相對于開閉方向在直角方向長的橢圓狀,以隨著從橢圓狀的長尺寸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外側而遠離開口部一側的緣部的方式彎曲。
即,在將座面部制成單純的平坦的板狀的情況下,在使用者坐在椅子上時,使用者的臀部難以貼緊座面部。因此,如果例如用硬的合成樹脂制的材料等構成座面部,則坐感舒適度會變差。另一方面,實施方式的椅子的座面部是彎曲的。因此,在使用者坐在椅子上時,使用者的臀部容易貼緊座面部。因此,即便例如用硬的合成樹脂制的材料等來構成座面部,坐感舒適度也會良好。結果能夠實現例如減輕長時間使用椅子時的使用者的疲勞。
在打開狀態下,隨著從座面部一側朝向開口部一側,實施方式的椅子的側面部與相向的另一個的側面部的距離變大。
即,在打開狀態下的側面部是將施加于座面部的載荷傳遞到作為設置面的地面、地板面的結構,是替代以往結構的框架的部分。實施方式的椅子的側面部由板構件構成為板狀。因此,椅子對于向側面部的面的平行方向的載荷強,但對于向側面部的面的直角方向的載荷較弱。在該情況下,如果將側面部相對于座面部成直角即相對于設置面垂直地設置,則向垂直方向的耐載荷性變高,但向前后左右方向的耐載荷性變得較弱。然而,考慮到使用者在坐在椅子上的狀態下也有向前后左右方向移動身體的情況。因此,不僅需要提高相對于設置面向垂直方向的耐載荷性,還需要提高向前后左右方向的耐載荷性。因此,通過使椅子的側面部在打開狀態下隨著朝向開口部側變寬,從而不僅能夠提高相對于設置面的垂直方向的耐載荷,還能夠提高向左右及前后方向的耐載荷性。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一個實施方式的折疊椅的閉合狀態的立體圖。
圖2是示出折疊椅的閉合狀態的正視圖。
圖3是示出折疊椅的閉合狀態的俯視圖。
圖4是示出折疊椅的閉合狀態的仰視圖。
圖5是示出折疊椅的閉合狀態的右視圖。
圖6是示出折疊椅的打開狀態的立體圖。
圖7是示出折疊椅的打開狀態的正視圖。
圖8是示出折疊椅的打開狀態的俯視圖。
圖9是示出折疊椅的打開狀態的仰視圖。
圖10是示出折疊椅的打開狀態的右視圖。
圖11是示出板構件的正視圖。
圖12是示出沿圖7的X12-X12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對一個實施方式的折疊椅進行說明。
在各圖中,圖1~圖5是示出折疊椅10的閉合狀態的圖。圖6~圖10是示出折疊椅10的打開狀態的圖。另外,示出折疊椅10的閉合狀態的左視圖與圖5相同,因此省略。同樣地,示出折疊椅10的打開狀態的左視圖與圖10相同,因此省略。折疊椅10在閉合狀態下整體構成為板狀,在打開狀態下發揮作為椅子的功能。
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簡稱為椅子10。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椅子10的前后、左右及上下在各圖中如箭頭所示。使用者使打開狀態的椅子10的下部與作為設置面的地面、地板面接觸而使用椅子10。此外,本實施方式的椅子10在打開狀態下,上下方向的尺寸即高度約為25cm,左右方向的尺寸即寬度約為40cm,前后方向的尺寸即深度約為20cm。另外,椅子10的具體的尺寸不限定于上述內容。
椅子10具有2塊板構件20、20。2塊板構件20、20是相同結構的部件。板構件20是例如聚丙烯等樹脂材料的成型品,如圖11所示,板狀地構成為1塊。板構件20具有多個槽部,在該情況下,具有第1槽部21、第2槽部22、第3槽部23及第4槽部24。板構件20以可沿各槽部21~24折彎的方式構成。
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將位于夾著槽部的兩側的2個表面部向彼此遠離的方向折彎的情況稱為山折。此外,將位于夾著槽部的兩側的2個表面部向彼此接近的方向折彎的情況稱為谷折。在該情況下,表面部是指板構件20的面中向外方露出的面。
板構件20一體地具有座面形成部30和側面形成部40。側面形成部40設置在座面形成部30的下側。如圖11所示,座面形成部30為將左右方向上長的橢圓形狀的一部分切除后的形狀。具體而言,座面形成部30是由橢圓形狀的外側邊緣、從橢圓形狀的長尺寸方向的一個頂點到中心的線301(以下稱為長邊301)、以及從橢圓形狀的短尺寸方向的一個頂點到中心的線302(以下稱為短邊302)形成的區域,在該情況下,為將橢圓形狀的1/4左右切除后的形狀。
座面形成部30具有第1座面區域31、第2座面區域32和第3座面區域33。第1座面區域31是座面形成部30中與長邊301和第2槽部22相接的區域,為橢圓形狀的1/4左右的大小。第2座面區域32是座面形成部30中與短邊302相接的區域,為橢圓形狀的1/4左右的大小。第3區域是座面形成部30中與長邊301和短邊302都不相接的區域,為橢圓形狀的1/4左右的大小。
第1槽部21在座面形成部30中設置在第2座面區域32和第3座面區域33之間。第1槽部21是形成為直線狀的山折的槽。即,第2座面區域32和第3座面區域33能夠通過第1槽部21向彼此的表面部遠離的一側折彎。也就是說,第2座面區域32能夠相對于第3座面區域33向圖11的紙面里側折彎。
第2槽部22設置在座面形成部30和側面形成部40之間。第2槽部22是沿著座面形成部30的周圍形成為橢圓的圓弧狀的山折的槽。在第2槽部22的兩端側,座面形成部30和側面形成部40分離。即,座面形成部30的第1座面區域31和第3座面區域33側的緣部分別從座面形成部30的橢圓形狀的長尺寸方向的頂點部朝向短尺寸方向的頂點部側,從側面形成部40分離約1/3左右的距離。側面形成部40和座面形成部30能夠通過第2槽部22向彼此的表面部遠離的一側折彎。也就是說,座面形成部30能夠相對于側面形成部40向圖11的紙面里側折彎。
側面形成部40與座面形成部30的第1座面區域31和第3座面區域33連接。側面形成部40與座面形成部30的第1座面區域31和第3座面區域33一起整體為大致梯形。側面形成部40相對于側面形成部40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是左右對稱的。側面形成部40具有第1側面區域41、2個第2側面區域42和2個第3側面區域43。
第1側面區域41在側面形成部40中設置在左右方向的中心部。第1側面區域41是由側面形成部40的下緣部、第2槽部22和2個第3槽部23包圍的區域。2個第2側面區域42分別設置在第1側面區域41的左右兩側。第2側面區域42是由側面形成部40的上下的緣部、第3槽部23和第4槽部24包圍的區域。2個第3側面區域43分別設置在側面形成部40的左右方向的兩側端部。第3側面區域43形成為在上下方向上長的矩形形狀。
側面形成部40具有2個第3槽部23和2個第4槽部24。第3槽部23是形成為S字或反向S字的曲線狀的山折的槽。第3槽部23形成為從第2槽部22的兩端部到側面形成部40的下緣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曲線狀。第3槽部23在上下方向的中途部分曲率發生變化。即,第3槽部23從第2槽部22的端部到側面形成部40的上下方向的中途部分,形成為向側面形成部40的左右方向的外側略凸起的圓弧狀。之后,第3槽部23的曲率發生變化,從側面形成部40的上下方向的中途部分到下端部,形成為向側面形成部40的左右方向的內側略凸起的圓弧狀。2個第3槽部23間的距離在座面形成部30側即上側成為最大,在座面形成部30的相反側即下側成為最小。即,2個第3槽部間的距離隨著從上側朝向下方逐漸變窄。
第3槽部23設置在第1側面區域41和第2側面區域42之間。因此,第1側面區域41和第2側面區域42能夠以第3槽部23為中心向彼此的表面部遠離的方向折彎。在該情況下,相對于第1側面區域41設置在左右兩側的第2側面區域42能夠向圖11的紙面里側折彎。
第4槽部24是2塊板構件20、20向前后方向即板構件20、20的厚度方向進行開閉時成為折痕線的槽。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第4槽部24是形成為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線狀的谷折的槽。第4槽部24設置在第2側面區域42和第3側面區域43之間。因此,第2側面區域42和第3側面區域43能夠以第4槽部24為中心向彼此的表面部接近的方向折彎。在該情況下,相對于第3側面區域43,第2側面區域42能夠向圖11的紙面面前側折彎。
座面形成部30具有3個第1孔部34和3個第2孔部35。第1孔部34和第2孔部35分別圓形地貫穿座面形成部30而形成。第1孔部34的內徑和第2孔部35的內徑相同。3個第1孔部34在第1座面區域31的周緣部分別設置在橢圓形狀的短尺寸方向的頂點部附近、橢圓形狀的長尺寸方向的頂點部附近和這兩個孔部34、34的中間部分。
3個第2孔部35在第2座面區域32的周緣部分別設置在橢圓形狀的短尺寸方向的頂點部附近、橢圓形狀的長尺寸方向的頂點部附近和這兩個孔部35、35的中間部分。在該情況下,第1孔部34、第2孔部35被配置成相對于座面形成部30的中心部點對稱。
側面形成部40具有長孔部45、卡鎖11、和6個第3孔部44。第3孔部44圓形地貫穿側面形成部40而形成。在該情況下,第3孔部44的內徑與第1孔部34和第2孔部35的內徑相同。第3孔部44在2個第3側面區域43各設置有3個。第3孔部44沿第3側面區域43的長尺寸方向配置。即,第3孔部44設置在側面形成部40的梯形形狀的四個角部和左右的緣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間部分。
長孔部45在側面形成部40中設置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且上下方向略靠下側的部分。即,長孔部45在側面形成部40的第1側面區域41中設置在略靠下側的部分。長孔部45以左右方向上長的長孔形狀貫穿側面形成部40而形成。使用者能夠將長孔部45作為在攜帶椅子10時的把手來使用。
卡鎖11是例如金屬制、樹脂制的按扣、掛鉤等。卡鎖11在側面形成部40中設置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且上下方向的略靠下側的部分。在該情況下,卡鎖11設置在長孔部45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且長孔部45的上側即座面形成部30側。
如圖1~圖5所示,2塊板構件20在使彼此的內側的面相向的狀態下重合。然后,鉚釘等的固定件12以貫穿2塊板構件20的方式穿過各第3孔部44。由此,在2塊板構件20中側面形成部40彼此連接。即,2塊板構件20的左右的2個邊部彼此連接。
此外,板構件20的座面形成部30的第2座面區域32以覆蓋另一個板構件20的座面形成部30的第1座面區域31的方式,被山折地折彎。此時,使一個板構件20的第2孔部35和另一個板構件20的第1孔部34重疊。然后,鉚釘等的固定件12以貫穿一個板構件20的第2座面區域32和另一個板構件20的第1座面區域31的方式穿過第2孔部35和第1孔部34。由此,在2塊板構件20中座面形成部30彼此連接。在該2塊板構件20彼此連接的狀態下,作為整體形成為梯形的板構件20的四個邊部中三個邊部閉合、一個邊部開口的袋狀。
如圖1和圖6所示,這樣構成的椅子10通過第1槽部21~第4槽部24的作用,能夠向前后方向即板構件20的厚度方向開閉。即,椅子10構成為通過將板構件20的各槽部21~24的兩側部分彎曲拉伸,從而能夠以打開狀態和閉合狀態進行開閉。打開狀態是指2塊板構件20、20向彼此分離的方向移動后的狀態。此外,閉合狀態是指2塊板構件20、20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動后的狀態。椅子10在閉合狀態下如圖2~圖5所示為大致板狀。另一方面,椅子10在打開狀態下如圖6~圖10所示成為在一側即下方側具有開口部13的容器狀。椅子10在打開狀態下發揮作為椅子的功能。即,在打開狀態下,椅子10具有座面部14和側面部15。
在2塊板構件20中,通過各自的座面形成部30的第2座面區域32和第3座面區域33形成座面部14。座面部14設置在開口部13的相反側即上側,是承受來自于使用者的載荷的部分。即,座面部14是使用者坐在椅子10上時,使用者的臀部接觸的部分。如圖8所示,座面部14在俯視中是左右方向上長的橢圓狀。此外,如圖7所示,座面部14在正視中以隨著從橢圓形狀的長尺寸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外側而從開口部13側的緣部遠離的方式彎曲。即,座面部14在正視中,隨著從左右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外側而朝向上方彎曲。
此外,如圖7和圖10所示,打開狀態的椅子10在俯視和側視中,構成為下側寬的梯形形狀。即,椅子10在打開狀態下,隨著從座面部14側朝向開口部13側,形成開口部13的周圍的側面部15與相向的另一個側面部15的距離變大。
根據以上的實施方式,椅子10是將以可彎曲的方式構成的2塊板構件20重疊而構成的。在2塊板構件20中,至少2個邊部彼此連接,在該情況下,側面形成部40的左右兩側的緣部彼此連接。椅子10將2塊板構件20向彼此分離的方向移動后的狀態作為打開狀態,將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動后的狀態作為閉合狀態。并且,在打開狀態下,椅子10成為在一側即下側具有開口部13的容器狀,在開口部13的相反側形成座面部14。
由此,椅子10在閉合狀態下成為具有2塊板構件20的厚度的板狀。因此,椅子10在閉合狀態下能夠使其厚度盡量變薄。結果提高椅子10的存放性、攜帶性。進而,由于閉合狀態的椅子10為板狀,所以即使例如在將多個椅子10重疊的情況下,體積也不會太大。因此,將多個椅子10重疊的情況下的存放性、攜帶性也會提高。
椅子10主要由作為樹脂成型品的2塊板構件20構成,不需要金屬管等部件。因此,由于能夠盡量減少金屬制的部件,所以與相同尺寸的椅子相比能夠實現輕量化。
椅子10的打開狀態下的座面部14是在左右方向上長的橢圓狀,并朝向上方向彎曲。即,座面部14形成為隨著從左右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外側而朝向上方的弓形。因此,在使用者坐在椅子10上時,使用者的臀部容易貼緊座面部14。所以,椅子10的座面部14與單純平坦的板狀的座面部相比易坐。結果能夠實現減輕長時間使用椅子10時的使用者的疲勞。
在打開狀態下,隨著從座面部14側朝向開口部13側,形成開口部13的周圍的側面部15與相向的另一個側面部15的距離變大。具體而言,在打開狀態下椅子10形成為下側即開口部13側變寬。即,在打開狀態下椅子10構成為下側向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變寬。因此,椅子10的向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的耐載荷性提高。結果椅子10能夠實現提高使用者坐下時的穩定性。
此外,根據上述實施方式,通過形成為S字的曲線狀的第3槽部,能夠提高打開狀態的折疊椅10的耐載荷。即,椅子10的側面形成部40具有第1側面區域41和2個第2側面區域42。第1側面區域41是由側面形成部40的下緣部、第2槽部22和2個第3槽部23包圍的區域,并且是設置在側面形成部40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的區域。第2側面區域42是由側面形成部40的上下的緣部、第3槽部23和第4槽部24包圍的區域,并且是設置在第1側面區域41的左右兩側的區域。
在此,包圍第1側面區域41的第2槽部22及第3槽部23均以山折方式構成。因此,當使椅子10成為打開狀態時,如圖12所示,第1側面區域41以相對于椅子10的水平方向的中央側朝向外側凸起的方式平緩地彎曲。另一方面,針對包圍第2側面區域42的第3槽部23和第4槽部24來看,第3槽部23以山折的方式構成,但第4槽部24以谷折的方式構成。因此,在使椅子10成為打開狀態時,如本申請的圖12所示,第2側面區域42以朝向椅子10的水平方向的中央側凹陷的方式平緩地彎曲。這樣,當使椅子10成為打開狀態時,構成側面部的第1側面區域41和第2側面區域42相對于椅子10的水平方向的中央側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平緩地彎曲。
在此,例如在對圓柱和棱柱的向垂直方向的耐載荷進行比較的情況下,已知與棱柱相比圓柱的耐載荷高。因此,例如通過使側面形成部40彎曲成圓弧狀,從而能夠提高垂直方向的耐載荷性。但是在該情況下,僅使側面形成部40成為例如單純的圓弧狀會有如下問題。即,如果對單純的圓弧狀的側面形成部的某點,施加從外側向水平方向的力,則垂直方向的載荷會集中在水平方向的載荷的作用點。結果側面形成部會較容易地壓塌。
相對于此,如圖8和圖12所示,當使本實施方式的椅子10成為打開狀態時,通過第3槽部23的作用,第1側面區域41和第2側面區域42相對于折疊椅10的水平方向的中央側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平緩地彎曲。根據該結構,對于椅子10的向垂直方向的載荷被分散到第1側面區域41和第2側面區域42。因此,例如即使水平方向的載荷作用于第1側面區域41的某點,第2側面區域42所承受的垂直方向的載荷也難以集中到第1側面區域41的水平方向的載荷的作用點。同樣地,例如即使水平方向的載荷作用于第2側面區域42的某點,第1側面區域41所承受的垂直方向的載荷也難以集中到第2側面區域42的水平方向的載荷的作用點。由此,根據本實施方式,與將側面形成部40形成為單純的圓弧狀的情況相比,能夠使耐載荷變高。
在此,申請人為了證實上述實施方式的椅子10的耐載荷,以JIS S1203:1998“家具-椅子和凳子-強度和耐久性的試驗方法”的試驗實施規定為基準,進行了如下試驗。該試驗方法是經由直徑為200mm的小型座面加載墊,對座面形成部30的中央施加規定的力的方法。其結果是,得到了上述實施方式的椅子10能承受1500N的載荷的結果。
另外,以上說明的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其要旨的范圍內可適用于各種實施方式。
板構件20不限于聚丙烯等樹脂材料,也能夠是例如鋁等輕質金屬、木材等。在該情況下,通過替換槽部21~24并設置例如合頁等,能夠將板構件以可折曲的方式構成。
座面形成部30的第2座面區域32能夠不與另一個座面形成部30的第1座面區域連接。即,在椅子10的打開狀態下,也能夠僅將一個板構件20的第2座面區域32載置于另一個板構件20的第1座面區域31。
椅子10的大小能夠根據使用對象者、使用環境、使用目的等進行適當變更。
此外,第4槽部24也能夠采用例如以下結構。即,詳細內容未圖示,使第4槽部24成為山折的槽。將2塊板構件20、20的第3側面區域43分別向椅子10的內側即向相向的第3側面區域43彼此接近的一側折彎。然后,將彼此相向的第3側面區域43的表面部粘接。根據該結構,第2側面區域42和第3側面區域43將第4槽部24作為折痕線,能夠向彼此的表面部遠離的方向折彎。由此,2塊板構件20、20能夠將第4槽部24作為折痕線彼此開閉。因此,可得到與上述實施方式同等的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