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轉椅、辦公椅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抱緊機構及椅具的腳踏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椅具,尤其是兒童椅,通常帶有一圓形腳踏,該圓形腳踏通過支架與中心套管相連,中心套管與氣桿(也可稱作主軸)的抱緊固定,在設計上是采用單一點壓緊固定方式,即利用中心套管與c型套管相配合,并在中心套管上開設一螺紋孔,帶有螺桿的旋鈕插入螺紋孔,并逐漸旋緊,當旋鈕旋緊時擠壓c型套管,迫使其固定于氣桿上,此固定形式不但在于旋轉鎖緊上較復雜并且費力,而且具有如下缺點:c型套管采用橡膠材料,并且只有采用橡膠材質的設計才可將氣桿束緊,當旋鈕對c型套管壓緊時,會對c型套管的表面造成損壞,在長時間使用后會喪失束緊功能;再者,更會間接壓迫氣桿,從而造成氣桿的變形,進而影響到圓型踏環的升降功能;更甚者,還會使圓形腳踏與支架產生傾斜和搖晃,使用時存在危險。
美國專利“us4948149”公開了一種球網的網柱,該網柱由空心管11、12套接組成,空心管11可以拉長或收縮以調節整體高度,并在兩根空心管11、12的連接部位設置一抱緊機構,該抱緊機構包括一線性壓迫元件21與外套筒22,線性壓迫元件21開有多個溝槽形成多個間隔分離的壓板213,此壓板213可產生彈性變形,線性壓迫元件21與外套筒22螺紋連接并且兩者斜面配合,當高度調節好之后,外套筒22旋緊其內表面會壓迫壓板213,進而使壓板213壓迫空心管11,達到抱緊之目的,從而使空心管11、12位置相對固定。
上述抱緊機構也可應用于椅子的腳踏裝置,使其由單一點壓緊方式變為周向抱緊方式,但較空心管而言,腳踏裝置由于直接承接人的腳部和腿部,很明顯它承受的重量要重許多,再加上氣桿是光滑的,壓板213與氣桿之間的摩擦力不夠,腳踏裝置會掉落,因而達不到測試與使用的要求;考慮在壓板內表面加裝橡膠片以增加摩擦力,但效果仍不甚理想,原因在于壓板的一端是長在線性壓迫元件上的,是固定的,壓板的另一端為自由端,當與外套筒斜面壓緊配合時,壓板上下變形會不同,即自由端變形會比固定端大,造成固定端的抱緊力比自由端的要小,抱緊力上下不均,抱緊效果不夠好,使用時不是很穩定。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抱緊力上下均勻,可使橡膠片上下均緊密貼合的抱緊機構及椅具的腳踏裝置,該抱緊機構巧妙利用了溝槽這部分空隙,通過在溝槽內設置帶橡膠片的活動式壓塊,該壓塊通過兩側的卡腳掛住內套管,壓塊的厚度及卡腳、凹槽的位置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設置,因壓塊不是根植于內套管,其活動程度高,在斜面配合時整個壓塊及橡膠片是以強行受迫方式整體平行的向中心移動,進而貼緊主軸,壓塊及橡膠片上下抱緊力均勻,抱緊效果更好,在實際使用中極大的發揮了抱緊作用,使腳踏裝置可以牢牢的抱緊氣桿。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抱緊機構,包括主軸、內套管與外套管;內套管上端設有多個溝槽,形成了多個周向分布的翅片,在每個翅片外表面的兩側分別設有凹槽,在溝槽內設有壓塊,壓塊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卡腳,所述的卡腳卡設于凹槽內,壓塊的內表面鑲嵌有橡膠片,壓塊的外表面具有坡度;所述的外套管具有與壓塊外表面坡度相配合的帶有斜面的內孔,內套管上端插設在外套管的內孔內,內套管向上移動或外套管向下移動時,具有斜面內孔的外套管會擠壓壓塊,進而使壓塊向內壓迫橡膠片,使其緊密貼合于主軸之上,達到抱緊固定之目的。
作為優選,在每個翅片外表面的兩側對稱設有兩個凹槽,壓塊的左右兩側對稱設有兩個卡腳,所述的卡腳與壓塊為一體成型。壓塊通過卡腳與翅片的凹槽配合,在軸向方向上掛住內套管,使壓塊壓緊主軸時在軸向方向上同步固定內套管。
作為優選,橡膠片的寬度等于溝槽的寬度。
作為優選,橡膠片的寬度大于溝槽的寬度,橡膠片的兩側與溝槽兩側的翅片交錯設置。此種方式可使得壓塊內側通過橡膠片兩端卡在翅片上,而壓塊外側通過卡腳卡在凹槽內,達到了固定在溝槽內的目的,在裝配時也不易脫落,十分方便。
為了更便于與外套管的斜面內孔配合,作為優選,翅片的外表面也帶有坡度。
壓塊在受壓時會產生形變,為了使卡腳伸展有足夠的空間,作為優選,凹槽的寬度大于卡腳的寬度。
為了便于安裝橡膠片,并使其更穩定的固定在壓塊上,作為優選,在壓塊上設有定位孔,在橡膠片上設有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插置于定位孔內并與定位孔過盈配合。
為了降低成本,減輕重量,作為優選,內套管與外套管均為塑料制成。
更進一步說,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椅具的腳踏裝置,包括圓形踏環,支架、中心套管及如上所述的抱緊機構,所述的中心套管呈圓柱形,由上到下中心套管的內孔各處直徑相同,外套管設置于中心套管內并與中心套管軸向固定連接,中心套管下端設有內螺紋,內套管下端設有外螺紋,內套管向上插入中心套管內并與中心套管螺紋連接;內套管旋轉向上移動或是中心套管旋轉向下移動時,具有斜面內孔的外套管會擠壓壓塊,進而使壓塊向內壓迫橡膠片,使其緊密貼合于主軸之上,達到抱緊固定之目的。
作為優選,外套管與中心套管軸向固定連接是指:中心套管上端設有內翻邊,外套管上端設有多個外翻的彈性卡爪,外套管上端的管沿抵在內翻邊的下端面上,彈性卡爪則勾住內翻邊的上端面。
作為優選,內套管底端形成有旋擰把手。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本發明的設計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采用了周向抱緊內套管的方式,也可以說是整個環形面平均壓緊的方式,而不是采用單一點壓緊,因此并不會對內套管及主軸造成損壞,亦可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又增加了圓型踏環的穩固性,不會發生傾斜或搖晃的現象。
更重要的是,本發明巧妙利用了溝槽這部分空隙,通過在溝槽內設置帶橡膠片的活動式壓塊,該壓塊通過兩側的卡腳掛住內套管,壓塊的厚度及卡腳、凹槽的位置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設置,因壓塊不是根植于內套管,其活動更為自如,在斜面配合時整個壓塊及橡膠片是被強制受迫平行的向中心移動,平行的移動是指壓塊上下移動距離相同,這樣壓塊及橡膠片上下抱緊力均勻,抱緊效果更好,在實際使用中極大的發揮了抱緊作用,使腳踏裝置可以牢牢的抱緊主軸。
進一步說,支架包括多個連桿,連桿的一端與圓形踏環通過螺栓相連,連桿的另一端與中心套管焊接固定,而在焊接固定時,容易使中心套管內部產生形變,如果將斜面內孔直接設置在中心套管上的話,會影響其精度,給錐度配合造成影響;本發明將中心套管與帶斜面內孔的外套管分開設置,中心套管發揮連接固定圓形踏環的作用,外套管發揮與內套管斜面配合的作用,各司其職,避免了由于中心套管焊接時產生變形帶來的配合不暢的現象。
再進一步說,壓塊上的橡膠片與壓塊所處溝槽兩側的翅片交錯設置,此種方式可使得壓塊內側通過橡膠片兩端卡在翅片上,而壓塊外側通過卡腳卡在凹槽內,達到了固定在溝槽內的目的,在裝配時也不易脫落,十分方便。
采用本發明的結構設計,翅片的外表面可以有坡度,也可以無坡度,在有坡度時其可以與壓塊共同發揮作用抱住主軸;而在無坡度設計時,其發揮的是掛住壓塊的作用。
本發明的內套管底端形成有旋擰把手,方便人手操作,在操作時,可以圓形踏環不動,旋轉內套管;也可以內套管不動,旋轉圓形踏環;十分方便,為不同的人群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操作選擇,充分滿足了各種人群的操作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內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內套管與單個壓塊、橡膠片的拆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壓塊與橡膠片的拆分結構示意圖;
圖4為內套管與壓塊、橡膠片的裝配圖;
圖5為內套管與壓塊、橡膠片的爆炸圖;
圖6為本發明抱緊機構的配合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腳踏裝置在處于松開狀態時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腳踏裝置在處于旋緊狀態時的示意圖;
圖9為外套管與中心套管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圓形踏環、支架、中心套管與外套管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腳踏裝置的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實施例:首先定義方位,本發明關于方向的敘述是基于抱緊機構及腳踏裝置安裝在椅具上處于正常使用狀態描述的,內套管處于外套管下端并且兩者插接在一起。
一種抱緊機構,如圖1~6所示,包括主軸1、內套管2與外套管3,在應用于椅具時,主軸1也稱作氣桿,內與外是相對而言,在本發明中,內套管并非是完全套設在外套管中,僅僅是內套管上端插設于外套管中;內套管2與外套管3均為尼龍材料制成,內套管2上端設有多個沿軸向方向設置的溝槽4,形成了多個周向分布的可產生彈性形變的翅片5,在每個翅片5外表面的左右兩側對稱設有兩個基本為方形的凹槽6,在溝槽4內設有壓塊7,壓塊7的左右兩側對稱設有兩個卡腳8,卡腳8與壓塊7為一體成型,所述的卡腳8卡設于凹槽6內,在水平方向上,凹槽6的寬度大于卡腳8的寬度,以便于壓塊7在受壓變形時卡腳8可以向兩側伸展;壓塊7的內表面鑲嵌有橡膠片9,壓塊7的外表面具有坡度22;所述的外套管3具有與壓塊7外表面坡度22相配合的帶有斜面10的內孔11,內套管2上端插設在外套管的內孔11內并與斜面10配合,內套管2向上移動或外套管3向下移動時,具有斜面內孔的外套管3會擠壓壓塊7,進而使壓塊7向內壓迫橡膠片9,使其緊密貼合于主軸1之上,達到抱緊固定之目的。
具體的說,如圖4所示,橡膠片9的寬度大于溝槽4的寬度,橡膠片9的兩側與溝槽4兩側的翅片5交錯設置;在壓塊7上設有定位孔12,在橡膠片9上設有定位柱13,所述的定位柱13插置于定位孔12內并與定位孔12過盈配合。
一種椅具的腳踏裝置,如圖7~11所示,包括圓形踏環13,支架14、中心套管15及如上所述的抱緊機構,支架14由多個連桿23組成,連桿23的一端與圓形踏環13通過螺栓相連,連桿23的另一端與中心套管15焊接固定,所述的中心套管15呈圓柱形,由上到下中心套管15的內孔各處直徑相同,外套管3設置于中心套管15上部并與中心套管15軸向固定連接,中心套管15下端設有內螺紋16,內套管2下端設有外螺紋17,內套管2向上插入中心套管15內并與中心套管15螺紋連接;內套管2底端形成有旋擰把手18。
其中,如圖9、10所示,外套管3與中心套管15軸向固定連接是指:中心套管15上端設有內翻邊19,外套管3上端設有多個外翻的彈性卡爪20,外套管3上端的管沿21抵在內翻邊19的下端面上,彈性卡爪20則勾住內翻邊19的上端面,以此外套管3上端與中心套管15的內翻邊19卡接固定,不會脫離中心套管15。
具體應用時,如圖8所示,圓形踏環13不動,內套管2旋轉向上移動,具有斜面內孔11的外套管3會擠壓壓塊7,進而使壓塊7向內壓迫橡膠片9,使其緊密貼合于主軸1之上,達到抱緊固定之目的,由于壓塊7通過卡腳8掛住內套管2,同時內套管2又與中心套管15螺紋連接,所以使得圓形踏環13與中心套管15整體固定在主軸1某一位置;反之,如圖7所示,當需要調整圓形踏環13的高度時,反方向旋擰內套管2,使內套管2帶動壓塊7、橡膠片9整體下移,逐漸脫離外套管3的斜面內孔11,使內孔11的斜面不再發揮其壓迫作用,壓塊7、橡膠片9復位,不再抱緊主軸1,此時可以調整圓形踏環13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