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模塊化建筑用組裝塊及利用此的建筑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模塊化建筑用組裝塊及利用此的建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韓國建設的大部分建筑物為混凝土結構或以鋼筋結構為基礎的混凝土結構物。這些建筑物的大部分工程,由現場技術人員及裝備進行現場施工。在進行現場施工時,因受到技術人員熟練度和現場環境條件、氣候變化、材料配給現況、監督人力量等各種要素影響,每個現場都會發生施工品質或工程期間等差異。另一方面,最近,以美國、歐洲、日本等先進國家為中心持續開發工廠生產基礎的工業化建筑技術,廣泛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建筑物中。即,正在正式開發及適用如同通常使用的集裝箱一樣可移動及安裝、在工廠制作后可在現場進行組裝的建筑物。但如上的組裝式建筑物,應易于組裝及分解,并且在組裝時應保持穩定性組裝狀態,應有必要確保某些程度的結構穩定性。因此,迫切要求開發出不僅應易于組裝及分解,而且提高結構強度和穩定性,根據必要易于擴大及變更設計結構的組裝式建筑物施工系統。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高效模塊化建筑用組裝塊及利用此的建筑施工方法,它通過移動組裝事先按照標準化生產的單位組裝塊立即在現場完成組裝,該各單位組裝塊中填充隔熱材料以及環保耐火阻燃涂層處理,它具有可提高住宅等建筑結構物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費用、大幅縮短工程時間等優點。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所述的高效模塊化建筑用組裝塊及利用此的建筑施工方法,它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它由安裝于地面的水平柱;以該水平柱上的各角為基準,至少在配置上隔離一個以上間隔由垂直柱構成的框架柱;以插入形式安裝于上述水平柱及垂直柱構成壁體的第一組裝塊;在構成上述壁體上形成門或窗戶安裝開口的第二組裝塊構成的高效模塊化建筑用組裝塊。
[0005]進一步地,所述框架柱可由金屬材料或木材、合成樹脂材料中的任意一種材料構成。
[0006]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組裝塊、第二組裝塊幅度間隔可配置上述垂直柱。
[000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組裝塊可由構成內部空間形成四角框架形狀的第一框架本體;為插入固定上述框架柱,沿著上述第一框架本體外緣相對附著安裝第一外緣構件形成的第一插入槽部;安裝于上述第一框架本體和上述第一外緣構件前、后面的第一裝飾構件構成。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組裝塊可由構成內部空間形成多角框架形狀,定位上述門或窗戶包含第一邊和第二邊的第二框架本體;為插入固定上述框架柱,沿著上述第二框架本體外緣相對附著安裝第二外緣構件形成的第二插入槽部;安裝于上述第二框架本體和上述第二外緣構件前、后面的第二裝飾構件構成。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二框架本體和上述第一、二外緣構件,可采用木材或金屬材料中任意一種材質進行附著安裝。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二裝飾構件為合板、水泥板或陶瓷涂層的絕緣板,可通過連接手段進行附著安裝、可通過聚氨酯系粘合劑進行附著安裝,在上述第一、二裝飾構件內部可事先安裝電氣管道。
[0011 ]進一步地,在臨近第一、二組裝塊的兩側面中的一側面上形成可插入第一、二組裝塊的第一、二插入槽部的凸出部,可擴大安裝第一、二組裝塊。
[0012]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二框架本體內部空間可填充隔熱材料,上述隔熱材料可采用聚苯乙烯、玻璃棉、滌綸、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種。
[0013]進一步地,為使上述第一組裝塊上形成窗戶或通風窗可進一步形成開口部,可在內部事先安裝電氣管道。
[0014]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框架本體的相互對應配置可安裝上述門或窗戶,根據上述門或窗戶大小可改變上述第一邊或第二邊的設計長度。
[0015]其采用如下的建筑施工方法由以下階段構成:
階段一:將水平柱配置安裝于地面,以上述水平柱上的各角及角為基準,至少在配置上隔離一個以上間隔豎立垂直柱的框架組裝階段;
階段二:從位于上述水平柱角的上述柱開始依次組裝第一組裝塊形成壁體的壁體形成階段;在形成上述壁體中,在門或窗戶設計部分對應配置第二組裝塊的開口部形成階段;階段三:在開口部形成階段,為配置上述門的安裝空間,可至少相對配置2個第二組裝塊;為配置上述窗戶的安裝空間,可至少對應組裝安裝4個第二組裝塊;
階段四:在壁體形成階段和開口部形成階段以后形成的壁體內部設置區劃內壁,安裝上述第一組裝塊的內壁形成階段;完成壁體后為構成上層部或柱子安裝上層部框架的上層裝飾階段。
[0016]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所述的高效模塊化建筑用組裝塊及利用此的建筑施工方法,它通過移動組裝事先按照標準化生產的單位組裝塊立即在現場完成組裝,該各單位組裝塊中填充隔熱材料以及環保耐火阻燃涂層處理,它具有可提高住宅等建筑結構物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費用、大幅縮短工程時間等優點。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基于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組裝塊分離斜視圖;
圖2a為基于圖1的A-A線斷面圖;
圖2b為第一組裝塊的另一實施例;
圖3為基于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組塊分離斜視圖;
圖4為基于圖3的B-B線斷面圖;
圖5為基于本發明實施例的框架組裝配置圖; 圖6為表示基于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組裝塊組裝狀態的正面圖;
圖7為表示基于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組裝塊組裝狀態的正面圖;
圖8為本發明的各階段的流程框圖。
[0018]附圖標記說明:
100、框架柱;102、水平柱;104、垂直柱;
110、第一組裝塊;120、第二組裝塊;
112、第一框架本體;122、第一框架本體;
114、第一外緣構件;124、第二外緣構件;
116、第一插入槽部;126、第二插入槽部;
118、第一裝飾構件;128、第二裝飾構件;
119:開口部;
123a、第一邊;123b、第二邊;
130、隔熱材料;140、凸出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0]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高效模塊化建筑用組裝塊及利用此的建筑施工方法,住宅等組裝式建筑結構物可大致由形成地面和柱子的框架柱和形成壁體的組裝塊構成。
[0021]首先,框架柱100由木材或中空四角鋼管形態的金屬材料及合成樹脂中的任意一種構成,根據為在挖掘的土方地面或混凝土上設置格子形狀或內壁的設計,水平柱102可設置于同一水平線上,在該水平柱102上包含外緣在內,以外緣為基準以一定間隔可垂直設置垂直柱104。
[0022]垂直柱104可通過在水平柱102進行焊接或插入等豎立,根據第一組裝塊110、第二組裝塊120的安裝程度可按照順序豎立,也可事先根據設計圖隔離間隔進行安裝。
[0023]并且,垂直柱104具有與第一組裝塊110、第二組裝塊120高度類似的高度為宜、根據安裝的第一組裝塊110、第二組裝塊120寬度,可決定安裝間隔。
[0024]而且,組裝塊根據建筑物形狀及框架柱100位置,可區分為第一組裝塊110和第二組裝塊120進行安裝。
[0025]如圖1、圖2a所示,以插入形狀安裝于水平柱102和垂直柱104構成壁體的第一組裝塊,為形成內部空間通過四角框架形狀可采用正方形或正四角形形狀,用木材制作第一框架本體112,根據第一框架本體112外緣相對采用與第一框架本體112同一材質可附著安裝第一外緣構件114。
[0026]木材材質的第一框架本體112及第一外緣構件114可通過釘子等連接手段進行附著安裝,根據情況可采用粘合劑進行附著安裝。進而,以45°準確裁剪安裝于第一外緣構件114的相對角為宜。并且,通過安裝相對第一外緣構件114,第一插入槽部116沿著第一框架本體112外緣形成,其第一插入槽部116大小為水平柱102和垂直柱104的一半或根據情況可包含全部的大小左右即可。
[0027]另外,在第一框架本體112和第一外緣構件114的前、后面,可安裝第一裝飾構件118。第一裝飾構件118作為以板狀封閉第一框架本體112的內部空間構成實質性壁體的部分,以采用陶瓷涂層絕緣板或水泥板或合板為宜。
[0028]另一方面,在通過第一裝飾構件118封閉的第一框架本體112內部空間,可填充隔熱材料130,其隔熱材料130可采用聚苯乙烯、玻璃棉、滌綸、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種。第一裝飾構件118通過釘子等連接手段進行附著安裝,根據情況可采用聚氨酯系粘合劑進行附著安裝。并且,在由第一框架本體112和第一外緣構件114及隔熱材料130、第一裝飾構件118構成的第一組裝塊110中,根據住宅建設設計在工廠組裝前事先安裝好電氣管道,同時如同圖6所示,可構成開口部119以便可安裝通風口或小窗戶等。而且,如同圖2b所示,可構成由木材形成的凸出部140,以便可結合于臨近第一組裝塊110的兩側面中某一側面的第一組裝塊110、第二組裝塊120的第一插入槽部116、第二插入槽部126進行擴大安裝。凸出部140可與第一插入槽部116、第二插入槽部126大小相同或多少小些以便易于插入,根據擴大安裝第一組裝塊110,垂直柱102的配置間隔也會有所不同。
[0029]另外,圖3、圖4中所示的第二組裝塊120,作為構成壁體上形成門或窗戶安裝開口的塊,在內部形成空間以多角框架形狀構成第二框架本體122,為備好安裝于壁體的門或窗戶的安裝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