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建筑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建筑用阻尼器。
【背景技術】
[0002]建筑用阻尼器是一種安裝在建筑物上用于減輕地震破壞的安全裝置,其廣泛地應用于民用建筑、工業建筑、橋梁等。在平時情況下,建筑阻尼器處于自由狀態,長度可以隨建筑物溫度變化進行伸縮調整。當受到地震或者其他突然外沖擊時會呈現閉鎖狀態,將阻尼器的兩個構件連成一個整體,共同受力,以減小建筑物的損壞,猶如汽車中的安全帶的功能,在地震來臨時,阻尼器最大限度吸收和消耗了地震對建筑結構的沖擊能量,大大緩解了地震對建筑結構造成的沖擊和破壞。現有的建筑用阻尼器存在著諸多不足,例如,穩定性差,安裝不便,減震效果差等,這些因素極大地影響阻尼器的正常使用。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建筑用阻尼器[申請號:201120493314.1],包括缸體和穿設于缸體的活塞桿,在活塞桿上固定有位于缸體內的活塞,在缸體內還設有阻尼機構和阻尼介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桿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耳環和第二耳環,所述的第一耳環通過螺紋結構與活塞桿相連,所述的第二耳環通過螺紋結構與活塞桿相連。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現有建筑用阻尼器安裝不便的問題,但是該方案依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穩定性差,減震效果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穩定性好的建筑用阻尼器。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建筑用阻尼器,包括內部具有空腔且呈筒狀的液壓缸體,所述的液壓缸體一端設有前缸蓋,另一端設有后缸蓋,其特征在于,在液壓缸體內設有能將空腔分隔呈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的活塞體,所述的活塞體一端連接有穿設于前缸蓋的第一活塞桿,所述的第一活塞桿端部連接有第一關節軸承,所述的活塞體另一端連接有穿設于后缸蓋的第二活塞桿,所述的后缸蓋連接有第二關節軸承,在活塞體上分別軸向設有相互對應設置的第一通道與第二通道,所述的活塞體上設有能將第一通道與第二通道依次交替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連通或阻斷的單向交替通斷機構。優選地,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內布滿高粘性硅油介質,活塞體低速運動阻力小,操作時當活塞體滑動時單向交替通斷機構能保證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內的壓力平衡,使得阻尼器穩定性好。
[0006]在上述的建筑用阻尼器中,所述的單向交替通斷機構包括通過第一安裝結構設置在第一通道內的第一錐形閥芯,所述的第二通道內通過第二安裝結構設有第二錐形閥芯,且所述的第一錐形閥芯與第二錐形閥芯相對且錯位設置。顯然,由于第一錐形閥芯與第二錐形閥芯相對設置,這樣當活塞體往復軸向移動時能使第一通道與第二通道交替連通。
[0007]在上述的建筑用阻尼器中,所述的第一安裝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活塞體兩端且沿活塞體軸向設置的第一柱形孔,所述的第一柱形孔之間設有分別與第一柱形孔相連通的第一縮口孔,所述的第一柱形孔與第一縮口孔依次相連從而形成上述的第一通道,所述的第一錐形閥芯設置在第一柱形孔內,且所述的第一柱形孔內設有能將第一錐形閥芯封堵于第一縮口孔的第一彈性支撐結構。即活塞體停止狀態下,第一錐形閥芯將第一縮口孔封堵。
[0008]在上述的建筑用阻尼器中,所述的第一彈性支撐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一柱形孔內的第一鎖定螺栓,所述的第一鎖定螺栓上設有能將第一腔室與第一柱形孔相連通的第一槽體,且所述的第一鎖定螺栓與第一柱形孔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一鎖定螺栓與第一錐形閥芯之間設有第一閥芯彈簧。通過第一槽體將第一腔室與第一柱形孔相連通,當第一錐形閥芯脫離第一縮口孔時,第一通道處于導通狀態。
[0009]在上述的建筑用阻尼器中,所述的第一柱形孔與第一縮口孔同軸設置且所述的第一縮口孔的直徑大小小于第一柱形孔的直徑大小。
[0010]在上述的建筑用阻尼器中,所述的第二安裝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活塞體兩端且沿活塞體軸向設置的第二柱形孔,所述的第二柱形孔之間設有分別與第二柱形孔相連通的第二縮口孔,所述的第二柱形孔與第二縮口孔依次相連從而形成上述的第二通道,所述的第二錐形閥芯設置在第二柱形孔內,且所述的第二柱形孔內設有能將第二錐形閥芯封堵于第二縮口孔的第二彈性支撐結構。即活塞體停止狀態下,第二錐形閥芯將第二縮口孔封堵。
[0011]在上述的建筑用阻尼器中,所述的第二彈性支撐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二柱形孔內的第二鎖定螺栓,所述的第二鎖定螺栓上設有能將第二腔室與第二柱形孔相連通的第二槽體,且所述的第二鎖定螺栓與第二柱形孔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二鎖定螺栓與第二錐形閥芯之間設有第二閥芯彈簧。通過第二槽體將第二腔室與第二柱形孔相連通,當第二錐形閥芯脫離第二縮口孔時,第二通道處于導通狀態。
[0012]在上述的建筑用阻尼器中,所述的第二柱形孔與第二縮口孔同軸設置且所述的第二縮口孔的直徑大小小于第二柱形孔的直徑大小。
[0013]在上述的建筑用阻尼器中,所述的第一關節軸承上設有能周向套設于液壓缸體上的第一外殼體;所述的第二關節軸承連接有罩于第二活塞桿上的第二外殼體,所述的第二外殼體與設置在液壓缸體內且與后缸蓋相抵靠的封蓋相連,且所述的后缸蓋上軸向設有貫穿孔,所述的貫穿孔內設有堵頭。通過貫穿孔向空腔內添加硅油介質。
[0014]在上述的建筑用阻尼器中,所述的前缸蓋與第一活塞桿之間設有若干第一密封圈,所述的前缸蓋周向外側與液壓缸體周向內側之間設有若干第二密封圈;所述的后缸蓋與第二活塞桿之間設有若干第三密封圈,所述的后缸蓋周向外側與液壓缸體周向內側之間設有若干第四密封圈。這樣提高了本阻尼器的密封效果。
[0015]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建筑用阻尼器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穩定性好,易于安裝,安裝便捷,安裝空間小,低速運動阻力小,耗能效率高,密封性好。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
[0018]圖中,液壓缸體1、前缸蓋11、后缸蓋12、活塞體2、第一腔室21、第二腔室22、第一通道23、第二通道24、第一活塞桿3、第一密封圈31、第二密封圈32、第一關節軸承4、第二活塞桿5、第三密封圈51、第四密封圈52、第二關節軸承6、交替通斷機構7、第一錐形閥芯71、第二錐形閥芯72、第一柱形孔73、第一縮口孔731、第一鎖定螺栓74、第一槽體741、第一閥芯彈簧742、第二柱形孔75、第二縮口孔751、第二鎖定螺栓76、第二槽體761、第二閥芯彈簧762、第一外殼體8、第二外殼體9、封蓋91、貫穿孔92、堵頭93。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0]如圖1-2所示,本建筑用阻尼器,包括內部具有空腔且呈筒狀的液壓缸體1,液壓缸體I 一端設有前缸蓋11,另一端設有后缸蓋12,在液壓缸體I內設有能將空腔分隔呈第一腔室21與第二腔室22的活塞體2,活塞體2 —端連接有穿設于前缸蓋11的第一活塞桿3,第一活塞桿3端部連接有第一關節軸承4,活塞體2另一端連接有穿設于后缸蓋12的第二活塞桿5,后缸蓋12連接有第二關節軸承6,在活塞體2上分別軸向設有相互對應設置的第一通道23與第二通道24,活塞體2上設有能將第一通道23與第二通道24依次交替將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連通或阻斷的單向交替通斷機構7。優選地,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內布滿高粘性硅油介質,活塞體低速運動阻力小,操作時當活塞體滑動時單向交替通斷機構能保證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內的壓力平衡,使得阻尼器穩定性好。
[0021]具體地,這里的單向交替通斷機構7包括通過第一安裝結構設置在第一通道23內的第一錐形閥芯71,第二通道24內通過第二安裝結構設有第二錐形閥芯72,且第一錐形閥芯71與第二錐形閥芯72相對且錯位設置,由于第一錐形閥芯71與第二錐形閥芯72相對設置,這樣當活塞體2往復軸向移動時能使第一通道21與第二通道22交替連通。
[0022]進一步地,這里的第一安裝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活塞體2兩端且沿活塞體2軸向設置的第一柱形孔73,第一柱形孔73之間設有分別與第一柱形孔73相連通的第一縮口孔731,第一柱形孔73與第一縮口孔731依次相連從而形成上述的第一通道23,第一錐形閥芯71設置在第一柱形孔73內,且第一柱形孔73內設有能將第一錐形閥芯71封堵于第一縮口孔731的第一彈性支撐結構,即活塞體2停止狀態下,第一錐形閥芯71將第一縮口孔731封堵。其中,第一彈性支撐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一柱形孔73內的第一鎖定螺栓74,第一鎖定螺栓74上設有能將第一腔室21與第一柱形孔73相連通的第一槽體741,且第一鎖定螺栓74與第一柱形孔73螺紋相連,第一鎖定螺栓74與第一錐形閥芯71之間設有第一閥芯彈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