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可快速移動體驗舒適的空間可變移動式節能建筑物。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可移動房屋為集裝箱改造房或者鋁合金活動板房。集裝箱房的特點是整體焊接。鋁合金房主體結構與集裝箱房的特點類似,骨架均為鉚接一體式結構。大多數移動房屋外形與固定式的移動方式一致,不適合在景區安裝。同時如若移動房屋安裝在景區則體積不能太大,否則容易破壞景區的整體視覺效果或者達到喧兵奪主的感覺,因此放置在景區的移動房屋的體積就需要相對較小。
鑒于上述問題,申請人于2016年向專利局提交了一份實用新型專利,專利申請號為2016209314704,主要是對移動房屋的外形進行了改進,使得其能夠更加自然和諧地融入安裝的環境之中。但隨著產品的投入使用,發現由于產品的體積受限制,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這有限的內部空間為使用者提供一份空間大體驗舒適度高的環境成為了一道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存在之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空間利用最大化,布局合理、節能且體驗度舒適、同時建筑物內空間可變化的移動節能建筑物。
本實用新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空間可變移動式節能建筑物,包括殼體、設置于殼體上的門、控制系統、供電系統,
所述供電系統為建筑物內的提供電源需求;
所述控制系統控制建筑物內的設備運轉;
所述殼體由上殼體和下殼體組成,上殼體和下殼體由伸縮件連接,伸縮件將上殼體向上撐,上殼體和下殼體分離,內部空間大小根據伸縮件伸縮的長度變化。所述伸縮件由透明材質構成,且為兩組,分別安裝在殼體相對的兩端,其寬度與其所在位置的殼體寬度相同,伸縮件撐起上殼體時,伸縮件相當于窗戶。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空間可變移動式節能建筑物,殼體內劃分為休息區域和洗漱區域;所述休息區域內平行安裝有可放置物品的升降平臺和折疊沙發,升降平臺升到最高點時高度高于沙發高度,升降平臺降到略低于沙發最高點時,展開沙發將展開部分放置在升降平臺上組成一張床。所述沙發為兩組,一組可展開,一組不可展開,兩組沙發平行安裝在升降平臺兩側,沙發上方的殼體內壁和沙發下方殼體內壁上安裝有通風口和儲物柜。
根據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種空間可變移動式節能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殼體形狀為蛋形,其由外層蒙皮,中間骨架結構和內層蒙皮組成,中間骨架結構由主體龍骨、截面骨架和縱向加強筋相互鉚接而成,所述外層蒙皮和內層蒙皮都是采用防火保溫材料,所述門采用外開啟結構。下殼體上靠近門的位置還設置有可收縮的樓梯。
本實用新型中還包括了供電系統的電源包括蓄電瓶、應急發電機和安裝在殼體外表面的太陽能電池板,應急發電機和太陽能電池板連接蓄電瓶。殼體內還安裝有排污系統、循環水處理系統、空氣過濾新風系統、空調系統、照明系統,其中照明系統包括了照明燈具和裝飾燈具,其中裝飾燈具為彩燈,彩燈分別安裝在休息區域與洗漱區域交接處、門的四周、殼體邊緣。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殼體上表面安裝有吊掛結構,殼體下表面安裝有四個移動支架。所述門上設置有感應傳感器,上殼體內壁上裝有控制面板及顯示屏,殼體內的休息區域和洗漱區域之間安裝有一道門,在洗漱區域內安裝有洗漱臺、馬桶生活必備設備,在殼體外表面還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空氣質量采集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具有外形美觀,結構簡單,空間布局合理,采用新能源節能環保;同時本實用新型可以獨立或群體地安裝在野外,具有獨立的排污處理系統和能源供給系統,節能環保無污染,創意的外形相比現有移動建筑物更適合放在景區,更加貼合景區的氛圍。本實用新型的殼體可變,從而帶動殼體內的空間變化,使得在使用時空間最大化,在搬移時整體體積變小,從而方便移動的同時,給使用者帶來最大的空間體驗。本實用新型安裝和拆移都十分方便,需要的安裝空間也較小,因此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俯視內部結構俯視圖。
圖中:1-殼體,2-門,3-休息區域,4-洗漱區域,5-掛鉤,6-移動支架,7-太陽能電池板,8-地板,9-伸縮件,10-升降平臺,11-沙發,12-水箱,13、儲物柜,14-第二水箱,15-上殼體,16-下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空間可變移動式節能建筑物,包括了殼體1、安裝在殼體1上的門2,殼體1的內部區域劃分為休息區域3和洗漱區域4,根據實際情況,殼體1內的區域還可以適量地增加,本實用新型僅以兩區域為例。本實用新型還在建筑物內設置了控制系統,用于控制建筑物的內動設備運轉。其中殼體1由上殼體15和下殼體16組成,上殼體15和下殼體之間采用伸縮件9連接。伸縮件采用透明材質制成,收縮件9為二組,相對安裝在殼體兩端,伸縮件的寬度與其所在的殼寬度相同,這樣當伸縮件支撐其上殼體時,伸縮件就相當于建筑物的窗戶。伸縮伸縮件,從而改變建筑物的使用空間,實現其空間可變。同時本實用新型的伸縮件9也可以僅僅是4根伸縮桿,這樣撐起上殼體后,上殼體和下殼體之間的就為敞開的。
本實用新型中殼體1設置成為蛋形,且殼體1至少由三層構成,最外層和最內層采用防火防腐保溫材料的蒙皮,中間層為沉重層由縱橫交錯的型材構成,殼體1內部安裝有地板使得整個內底部為平面。本實用新型采用航空技術設計制作主體骨架結構,結構材料為鋁合金,采用工藝為航空實心鉚釘鉚接,骨架外表面蒙皮采用專業沖壓模具對原材料鋁板進行沖壓成型,配合現代鋁合金熱處理技術對蒙皮鋁板進行硬化處理。然后在殼體1的外頂部設置有掛鉤5,用于在整體移動建筑物時吊掛建筑物。在殼體1的外底部設置用于固定安裝和移動建筑物的移動支架6,移動支架6均勻安裝在客體1外底部四個位置,移動支架6為傾斜安裝,其與水平夾角為30°到60°,這樣可以更好提升移動支架的承重能力。在上殼體15的外表面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7。本實施例在殼體1的任一端開有一扇門2,門為外開啟結構,具體是采用氣缸等形式支撐開啟,氣缸為兩組,分別安裝在門的左右邊緣,氣缸通過控制系統控制工作。在下殼體16與上安裝有升降收縮樓梯,收縮樓梯收起來時收藏在下殼體16于地板8之間的空間內。
休息區域內的殼體內壁上安裝有控制面板及相應的控制系統并配備相應的遙控器。同時還安裝了空調系統,供電系統的電源包括蓄電瓶、應急發電機和安裝在殼體外表面的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板連接蓄電瓶。排污系統、循環水處理系統、空氣過濾新風系統、空調系統、照明系統,全部通過電路連接控制系統,通過控制系統發送信號指令。然后在殼體內安裝了一張水平的地板,地板有殼體底部之間就形成一個空間即為設備間,上述的排污系統、循環水處理系統、空氣過濾新風系統、空調系統等設備和布線等都是在這空間中,這樣整個休息區域可見部分及十分的規整美觀。
所述休息區域內平行安裝有可放置物品的升降平臺10和折疊沙發11,升降平臺10升到最高點時高度高于沙發11高度,升降平臺10降到略低于沙發11最高點時,展開沙發將展開部分放置在升降平臺上組成一張床。在沙發的下方設置為儲物柜和通風口,在沙發上方的內壁上也設置有儲物柜和通風口。本實用新型還在休息區域和洗漱區域的分界處等地方設置有彩燈這些彩燈可以大幅度提升建筑物的美觀度,于景區環境比較貼合。所述升降平臺10由兩組伸縮桿和一個平臺構成,所述伸縮桿為氣缸的活塞桿或者是其他具有伸縮功能的設備,然后伸縮桿穿過地板后頂部與平臺固定連接組成升降平臺,在地板上設置由一個與平臺大小相應的凹槽,這樣當升降平臺降到最低時,升降平臺上表面正好與地板表面齊平,使得內部外形美觀。
在洗漱區域內設置由馬桶,洗漱臺,淋雨等等生活必備設備,同時在客體上靠近直徑較小的端頭用隔板豎立隔斷,隔板形成洗漱區域內的一個墻面,隔板與客體之間的空間形成水箱12。所述馬桶和洗漱臺相對安裝在殼體的內壁上。
所述門上設置有感應傳感器,殼體內壁上裝有控制面板及顯示屏,殼體內的休息區域和洗漱區域之間安裝有一道門,在洗漱區域內安裝有洗漱臺、馬桶等生活必備設備,在殼體外表面還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空氣質量采集傳感器等等。
本實用新型還在沙發11和殼體1之間安裝有第二水箱14,這樣安裝可以將水箱比較完美地遮擋,使得內部空間整潔美觀。同時本實用新型在沙發和隔離休息區域與洗漱區域的隔板之間安裝有儲物柜13,以提升休息區域內邊角不規則地方的空間利用率。其中隔離休息區域和洗漱區域的是采用推拉門。
本實用新型中的組裝床安裝方法是:首先控制系統預先設置升降平臺至少三個行程,三個行程分別為平臺與地板處于同一高度的零行程、平臺與沙發處于同一高度的中間行程和平臺升到最高高度時高于沙發的最高行程,然后將兩個折疊沙發和升降平臺平行安裝于休息區域內,兩個折疊沙發高度相同且安裝于升降平臺兩側,折疊沙發的墊子中間層設置有承重板,將升降平臺調到中間行程,然后將折疊沙發展開,使得展開部分沙發搭在升降平臺上,兩側展開的沙發拼在一起后沙發的總的面積正好和地板面積相同,形成一張寬度于休息區域相同的床,升降平臺為床的承重支架,增加了床與承重支架之間的接觸面積,從而降低了承重支架的受力,增加了床的牢固程度,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休息區域的空間,給使用者提供了最大的休息空間。
本實用新型中兩組沙發也可以是一組可以展開,另一組沙發不可以展開,這樣展開的一組,將展開的部分搭在升降平臺上形成一張床。
本實用新型裝配兩個水箱,一個位于洗漱區域的圓弧頂端上,這樣可以將剩余空間最大程度地整合為規則形狀便于空間布局,同時在休息區域也裝配一個水箱,該水箱裝在沙發與殼體之間,由于殼體是圓弧的,這樣裝配一個與殼體一體的水箱之后,使得沙發與水箱之間為直線,避免了弧形不便于利用的弊端,同時提升了整個建筑物的儲水能力。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的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的等同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