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陶瓷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陶瓷生產用定量自動送料裝置。
背景技術: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人們早在約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器。常見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鋁、高嶺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較高,但可塑性較差。除了使用于食器、裝飾上外,陶瓷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中亦扮演著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資源黏土經過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質具韌性,常溫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燒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裝水;燒至1230度則瓷化,可幾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其用法之彈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有各種創意的應用。在陶瓷生產過程中需要用到送料裝置,現有技術中的送料裝置采用人工送料,難以實現定量自動送料,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地,難以滿足人們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陶瓷生產用定量自動送料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陶瓷生產用定量自動送料裝置,包括基座、送料斗和加料斗,所述基座底部設有支腿,所述支腿底部設有萬向輪,所述基座頂部設有壓力板,所述基座和壓力板之間還設有壓力開關,所述壓力板頂部還設有彈簧組件,所述彈簧組件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臺,所述送料斗位于支撐臺的頂部,所述送料斗和支撐臺之間還設有液壓缸本體,所述液壓缸本體的頂部鉸接于送料斗的底部,所述液壓缸本體的底部鉸接于支撐臺的頂部,所述送料斗底部的右側還設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鉸接于支撐臺的頂部,所述送料斗頂部的左側設有接料斗,所述加料斗位于接料斗的頂部,且所述加料斗的底部還設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串聯在壓力開關上。
優選的,所述支腿和基座的連接關系為焊接,且所述支腿的個數為四個。
優選的,所述支架和送料斗之間的連接關系為焊接,且互相垂直。
優選的,所述支架和送料斗的連接處還設有加強板,所述支架和送料斗均焊接于加強板。
優選的,所述接料斗和加料斗均為漏斗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陶瓷生產用定量自動送料裝置,結構新穎,操作方便,通過加料斗向送料斗中加入物料,根據現實需要,利用壓力傳感器原理,通過在基座和壓力板之間設置壓力開關,通過壓力開關來控制電磁閥的止動,當送料斗中的物料達到設定壓力時,電磁閥關閉,此時通過壓缸本體將送料斗頂起,從送料斗的右端進行卸料,然后復位,進入下一個循環,從而達到定量自動送料目的,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大大提升了該一種陶瓷生產用定量自動送料裝置的使用功能性,保證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適合廣泛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陶瓷生產用定量自動送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陶瓷生產用定量自動送料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座、2支腿、3萬向輪、4壓力板、5壓力開關、6彈簧組件、7支撐臺、8送料斗、9液壓缸本體、10支架、11加強板、12接料斗、13加料斗、14電磁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陶瓷生產用定量自動送料裝置,包括基座1、送料斗8和加料斗13,所述基座1底部設有支腿2,所述支腿2底部設有萬向輪3,所述基座1頂部設有壓力板4,所述基座1和壓力板4之間還設有壓力開關5,所述壓力板4頂部還設有彈簧組件6,所述彈簧組件6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臺7,所述送料斗8位于支撐臺7的頂部,所述送料斗8和支撐臺7之間還設有液壓缸本體9,所述液壓缸本體9的頂部鉸接于送料斗8的底部,所述液壓缸本體9的底部鉸接于支撐臺7的頂部,所述送料斗8底部的右側還設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底端鉸接于支撐臺7的頂部,所述送料斗8頂部的左側設有接料斗12,所述加料斗13位于接料斗12的頂部,且所述加料斗13的底部還設有電磁閥14,所述電磁閥14串聯在壓力開關5上,所述支腿2和基座1的連接關系為焊接,且所述支腿2的個數為四個,所述支架10和送料斗8之間的連接關系為焊接,且互相垂直,所述支架10和送料斗8的連接處還設有加強板11,所述支架10和送料斗8均焊接于加強板11,所述接料斗12和加料斗13均為漏斗形。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一種陶瓷生產用定量自動送料裝置,使用時,通過加料斗13向送料斗8中加入物料,根據現實需要,利用壓力傳感器原理,通過在基座1和壓力板4之間設置壓力開關5,通過壓力開關5來控制電磁閥14的止動,當送料斗8中的物料達到設定壓力時,電磁閥14關閉,此時通過壓缸本體9將送料斗8頂起,從送料斗8的右端進行卸料,然后復位,進入下一個循環,從而達到定量自動送料目的,具有很高的實用性。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