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防止伸縮縫位置滲漏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用混凝土拌合機拌和好的混凝土澆筑構件時,必須排除其中氣泡。使用振動棒進行搗固,可以使混凝土密實結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窩麻面等現象,以提高其強度,保證混凝土構件的質量。
但是,由于目前伸縮縫位置的防水措施主要是通過在伸縮縫結構主體內埋設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為防止中埋式止水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產生傾斜和褶皺,在結構施工時均采用臥躺的凹槽式鋼筋骨架固定。而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在柔性的中埋式橡膠止水帶下方,常因振動棒無法振搗(為保證止水帶的完好性)而引起混凝土密實度不夠,最終產生后期的滲漏現象。
為此,本發明希望提供一種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止伸縮縫位置滲漏的施工方法,使止水帶位置附近的混凝土即使不經振動棒振搗,也能夠達到足夠的密實程度,防止后期伸縮縫位置滲漏現象的發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防止伸縮縫位置滲漏的施工方法,其是通過在中埋式止水帶下方預埋管壁帶有穿孔的水泥漿液注入管,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終凝之前,通過所述水泥漿液注入管向所述中埋式止水帶下方注入水泥漿液,以填充所述中埋式止水帶下方的空隙,從而密實混凝土防止伸縮縫位置發生滲漏。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方法包括步驟:
中埋式止水帶的安裝步驟:中埋式止水帶的安裝步驟:采用鋼筋支架將所述中埋式止水帶固定在一個待澆筑結構體所預留的一個伸縮縫結構鋼筋中間位置;
預埋水泥漿液注入管的步驟:在所述中埋式止水帶下方鋪設一根管壁具有穿孔的孔管,所述孔管沿所述中埋式止水帶的延伸方向鋪設,所述孔管兩端還分別連接有伸出至所述結構體的表面之上且具有管口的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所述孔管和所述第二連接管構成所述水泥漿液注入管;
結構體澆筑步驟:向待澆筑的結構體填充混凝土,使混凝土覆蓋所述中埋式止水帶及所述水泥漿液注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部分露在所述結構體的混凝土的表面之上;振搗所述結構體除所述中埋式止水帶下方區域之外的混凝土,使混凝土達到密實狀態;
水泥漿液注入步驟:在所述結構體的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通過向所述水泥漿液注入管的第一連接管的管口注入水泥漿液,使所述水泥漿液以一預定壓力注入所述孔管內,并透過所述孔管管壁上設置的穿孔注入到所述中埋式止水帶下方,填充所述中埋式止水帶下方的孔隙,使所述中埋式止水帶下方的混凝土更加密實,防止結構體在所述伸縮縫位置處發生滲漏。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行的實施例,在所述水泥漿液注入步驟之后,還包括一個封堵所述伸縮縫的步驟,即采用防水密封膏封堵所述伸縮縫位于所述結構體的表面的伸縮縫開口。通過封堵所述伸縮縫的步驟,可進一步防止結構體在伸縮縫位置處產生滲漏。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行的實施例,在所述水泥漿液注入步驟之后,還包括切除步驟,即切除所述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露出在所述結構體的表面的部分,以保證所述結構體的表面的平整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行的實施例,在水泥漿液注入步驟之前,所述孔管管壁上的穿孔均采用臨時膠帶封堵。所述臨時膠帶封堵,可防止結構體澆筑步驟中填充的混凝土堵塞所述孔管管壁上的穿孔;而在水泥漿液注入步驟過程中,由于注入水泥漿液在一定的壓力下進行,使水泥漿液可沖開封堵在所述穿孔上的臨時膠帶,注入到所述中埋式止水帶下方的空隙中。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行的實施例,在水泥漿液注入步驟中,先通過所述水泥漿液注入管的第一連接管注入水泥漿液,并經由所述第二連接管排出空氣,待空氣排凈后封堵所述第二連接管以保證所述孔管內水泥漿液的注入壓力,避免空氣從孔管進入到所述結構體的混凝土中增加氣泡量。所述水泥漿液注入管包含具有管口的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在水泥漿液注入步驟中分別充當注入口和排氣口。當所述水泥漿液注入管內的空氣排凈之后,在第二連接管管口還可連接一個壓力表,以監測水泥漿液的注入壓力是否符合要求。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行的實施例,所述的孔管及所述第一、第二連接管為沙面鋼管,以增加孔管與混凝土的連接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行的實施例,所述沙面鋼管的直徑為15-25mm、壁厚2-4mm;所述孔管的管壁按間距80-150mm設置穿孔,穿孔孔徑4-6mm。優選的,沙面鋼管的直徑為20mm、壁厚2mm、穿孔間距100mm、穿孔孔徑5mm。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行的實施例,所述水泥漿液注入管的數量為2個,所述2個水泥漿液注入管對稱地分布于所述中埋式止水帶的兩側下方。對稱分布,可以保證所述中埋式止水帶左右兩側下方的混凝土內部的空隙均可被注入的水泥漿液填充密實,從而保證伸縮縫兩側結構的密實度,防止滲漏。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行的實施例,所述第一、第二連接管伸出結構面200mm以上。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行的實施例,在水泥漿液注入步驟之前,所述第一、第二連接管的管口采用臨時膠帶封堵,防止待澆筑的結構體填充混凝土及振搗混凝土過程中,有混凝土渣進入所述第一、第二連接管的管口,堵塞所述第一、第二連接管,造成水泥漿液注入步驟無法操作或實施。當需要進行水泥漿液注入步驟時,則臨時將所述第一、第二連接管的管口的封堵膠帶去掉。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行的實施例,所述水泥漿液注入步驟中,所注入的水泥漿液組分與所述結構體澆筑步驟中使用的混凝土組分相同,由此保證所注入的水泥漿液與先前的結構體澆筑步驟中的混凝土有更好的接合度,防止產生縫隙。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行的實施例,所述水泥漿液注入步驟又包括:
去掉將所述第一、第二連接管的管口的封堵膠帶;
排出空氣:以第一連接管的管口充當注入口,第二連接管充當排氣口,水泥漿液注入管內空氣經由第二連接管的管口排出;
注入水泥漿液:待空氣排凈后,再封堵所述第二連接管的管口,繼續從第一連接管的管口注入水泥漿液,調節孔管內水泥漿液的注入壓力。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行的實施例,所述水泥漿液注入步驟中,注入壓力保持在1.0-1.5mpa,注入時間保持2-3分鐘即停止注入,再用水泥漿液封堵所述第一、第二連接管的管口。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包括:通過在中埋式止水帶下方埋設管壁帶有穿孔的水泥漿液注入管,在混凝土初凝后終凝之前,對水泥漿液注入管進行注入水泥漿液的操作,以填充水泥漿液,消除所述中埋式止水帶下方的空隙,密實混凝土,防止后期結構體的伸縮縫附近發生滲漏。本發明的伸縮縫位置防滲漏的施工方法,操作簡單方便,不會增加太多的工序,又無需采購特殊材料和設備,僅需施工現場的常見材料便可制作完成,經驗證按照本發明的施工方法,可以達到良好的防滲漏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防止伸縮縫位置滲漏的施工方法的施工現場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施工現場結構的豎斷面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施工現場結構中水泥漿液注入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發明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此外,術語“水平”、“豎直”、“懸垂”等術語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僅是指其方向相對“豎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該結構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初凝”是指水泥漿(混凝土)開始失去塑性的狀態,所謂“初凝時間”是初凝時間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漿(混凝土)開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時間。終凝是指水泥漿(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的狀態,所謂的“終凝時間”是指從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漿(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并開始產生強度所需的時間。“初凝后終凝之前”是指介于“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之間的某一時刻。
實施例1
參見圖1所示,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防止伸縮縫位置滲漏的施工方法的施工現場結構示意圖。包括用混凝土澆筑的結構體6、伸縮縫5、伸縮縫開口51、鋼筋支架2、中埋式止水帶3、水泥漿液注入管1、防水密封膏4。參見圖2所示,可看到水泥漿液注入管1的孔管11沿紙面朝紙面內延伸。結合圖3,可以看到水泥漿液注入管1包括第一連接管12、孔管11、孔管11上的若干個穿孔111、以及第二連接管13。
為了解決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在柔性的中埋式橡膠止水帶3下方,因振動棒無法振搗而引起該處的混凝土密實度不夠,在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在伸縮縫5附近產生滲漏的問題。為此,本發明的方法是通過在中埋式止水帶3下方預埋管壁帶有穿孔的水泥漿液注入管1,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終凝之前,通過所述水泥漿液注入管1向所述中埋式止水帶3下方注入水泥漿液,以填充所述中埋式止水帶3下方的空隙,從而密實混凝土防止伸縮縫5位置發生滲漏。
結合圖1、圖2及圖3所示,本發明的方法,具體包括步驟:
s1)中埋式止水帶3的安裝步驟:采用鋼筋支架2將所述中埋式止水帶3固定并覆蓋在一個待澆筑結構體6所預留的一個伸縮縫5上;
s2)預埋水泥漿液注入管1的步驟:在所述中埋式止水帶3下方鋪設一根管壁具有穿孔111的孔管11,所述孔管11沿所述中埋式止水帶3的延伸方向鋪設,所述孔管11兩端還分別連接有伸出至所述結構體6的表面之上且具有管口的第一連接管12和第二連接管13,所述第一連接管12、所述孔管11和所述第二連接管13構成所述水泥漿液注入管1;
具體的,所述孔管11選擇為直徑15-25mm、壁厚2-4mm、穿孔111間距80-150mm,穿孔孔徑4-6mm的沙面鋼管。第一連接管12和第二連接管13為直徑及壁厚與孔管11相同的沙面鋼管,只是管壁上不設置穿孔。更優選的,孔管11直徑選擇為20mm、壁厚2mm、穿孔間距100mm、穿孔孔徑5mm。孔管11的長度與伸縮縫5的橫斷面長度大致相等。預埋水泥漿液注入管1的數量可設置為2個,對稱地分布于所述中埋式止水帶3的兩側下方。
結合圖1、圖3所示的,水泥漿液注入管1中的孔管11被埋設固定在中埋式橡膠止水帶3下方,并在孔管11兩端連接設置有橫折轉角的第一連接管12和第二連接管13,其中第一連接管12和第二連接管13伸出結構體6的表面之上200mm以上。
此時,孔管11的各個穿孔111均采用臨時膠帶封堵在外側,且第一連接管12和第二連接管13的管口也采用臨時膠帶封堵。通過臨時封堵措施,防止在s3)等施工步驟中,有水泥漿液或混凝土渣渣堵塞了孔管11管壁的各個穿孔111,或堵塞第一連接管12和第二連接管13的管口或管腔,導致步驟s4)無法進行。
s3)結構體澆筑步驟:向待澆筑的結構體6填充混凝土,使混凝土覆蓋所述中埋式止水帶3及所述水泥漿液注入管1,所述第一連接管12和第二連接管13部分露在所述結構體6的混凝土的表面之上;采用振動棒振搗所述結構體6除所述中埋式止水帶3下方區域之外的混凝土,使混凝土達到密實狀態;
s4)水泥漿液注入步驟:在所述結構體6的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通過向所述水泥漿液注入管1的第一連接管12的管口注入水泥漿液,使水泥漿液以一預定壓力注入所述孔管11內,并透過所述孔管11管壁上設置的若干個間隔的穿孔111注入到所述中埋式止水帶3下方,填充所述中埋式止水帶3下方的孔隙,使所述中埋式止水帶3下方的混凝土結構更加密實,防止結構體6在所述伸縮縫5位置處發生滲漏。
具體的,水泥漿液注入步驟s4)又包括:
s41)臨時去掉將所述第一、第二連接管的管口的封堵膠帶;
s42)排出空氣:以第一連接管12的管口充當注入口,此時第二連接管13充當排氣口,水泥漿液注入管1內的空氣經由第二連接管13排出;
s43)注入步驟:待空氣排凈后,再封堵所述第二連接管13的管口,繼續從第一連接管12的管口注入水泥漿液,調節保證孔管11內水泥漿液的注入壓力。其中,所注入的水泥漿液組分與所述結構體澆筑步驟s3)中使用的混凝土組分相同。由于同組分的物質結合度更好,借此保證所注入的水泥漿液與先前的結構體澆筑步驟s3)所填充的混凝土有更好的接合度,防止產生縫隙。
由于第二連接管13能夠排出管內空氣,因此可避免空氣從孔管11的穿孔111進入到所述結構體6的混凝土中增加氣泡量。當所述水泥漿液注入管1內的空氣排凈之后,可在第二連接管13的管口處連接一個壓力表,以監測水泥漿液的注入壓力是否符合要求。其中,在注入所述水泥漿液過程中,保持注入壓力在1.0-1.5mpa,注入時間保持2-3分鐘。由于孔管11上的穿孔111外側先前采用臨時膠帶封堵,但在1.0-1.5mpa的注入壓力之下,封堵所用的臨時膠帶被沖開,使穿孔111能夠將注入的水泥漿液輸送到所述中埋式止水帶3下方的空隙中。
當注入的水泥漿液量預計已填充完所述中埋式止水帶3下方的所有空隙時(當繼續注入水泥漿液需要顯著增大的壓力而水泥漿液仍沒有明顯的流動)即停止注入,再用水泥漿液封堵所述第一連接管12和第二連接管13的管口。
s5)封堵所述伸縮縫的步驟:即采用防水密封膏封堵4所述伸縮縫5位于所述結構體6的表面的伸縮縫開口51。通過封堵所述伸縮縫開口51的操作,可進一步防止結構體6在伸縮縫5位置處產生滲漏。
s6)切除突出于結構體表面的連接管的步驟:切除所述第一連接管12和第二連接管13露出在所述結構體6的表面的部分,以保證所述結構體6的表面的平整度。其中步驟s5),s6)的順序可顛倒。
本發明的方法,是通過在中埋式止水帶3下方埋設管壁帶有穿孔111的水泥漿液注入管1,在混凝土初凝后終凝之前,對水泥漿液注入管1進行注入水泥漿液的操作,以填充水泥漿液,消除所述中埋式止水帶3下方的空隙,密實混凝土,防止后期結構體6的伸縮縫5附近發生滲漏。本發明的伸縮縫5位置防滲漏的施工方法,操作簡單方便,不會增加太多工序,又無需采購專門的材料和設備等,僅需施工現場的常見材料便可制作完成,經驗證按照本發明的施工方法,可以達到良好的防滲漏效果。
以上,是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