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換模系統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陶瓷磚壓機快速換模系統的換模車組件。
背景技術:
在陶瓷磚生產工廠,磚坯成型最主流的設備就是大噸位壓機,壓機壓制成型后磚坯的紋理取決于壓機模芯的紋理,所以在生產不同磚坯紋理的陶瓷磚坯時,壓機換模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生產工序。壓機換模的效率,直接關系到轉產的效率,如何快速省力安全地更換壓機模芯,是決定生產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今陶瓷磚生產工廠大噸位壓機更換模芯的方式主要還是靠人力,遇到相對較大較重的模芯的時候,會借助于叉車幫忙。傳統的換模方式,對人員數量要求較多,對員工的熟練度,配合度也有較高的要求,換模的時間相對較長,且工作人員的安全系數不高。當遇到較重的大型模芯,如借助于叉車,則對場地的空間要求較高。由于陶瓷磚產品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單一產品的排產數量越來越少,換言之轉產次數也會越來越多,在頻繁的轉產面前,傳統的換模方式開始漸漸不能滿足工廠轉產的需求。
尤其是同一款模芯根據生產的需求不同,有時需要正壓,即模芯有紋理面朝下,有時需要反壓,即模芯紋理面朝上,如模芯在存儲位置上存儲時是有紋理面朝下,而使用時需要模芯紋理面朝下,則需要在搬運過中,人工將其進行翻面,使得模芯更換的環節銜接不夠緊湊,拖慢模芯更換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應用于陶瓷磚壓機快速換模系統的換模車組件,突破了傳統使用人工對模芯進行翻面的局限,節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同時也緊湊了模芯更換過程中各環節的銜接,縮減了時間成本。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應用于陶瓷磚壓機快速換模系統的換模車組件;所述換模車組件包括移動車架、模芯支撐滾輪、模芯翻轉平臺、中部轉軸和翻轉平臺固定桿;
所述模芯翻轉平臺通過所述中部轉軸安裝在所述移動車架,多組所述模芯支撐滾輪對稱安裝在所述模芯翻轉平臺,以構成適應模芯形狀的容納空間,使得模芯在所述模芯支撐滾輪轉動時,可自行進入或離開所述容納空間;
所述模芯翻轉平臺設有翻轉固定孔,所述模芯的側面設有模芯固定孔,所述模芯處于所述容納空間內時,可通過模芯固定桿同時穿過所述翻轉固定孔和所述模芯固定孔后,將所述模芯固定在所述模芯翻轉平臺;
所述翻轉平臺固定桿同時穿過所述移動車架和所述模芯翻轉平臺,并與兩者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
優選的,所述模芯翻轉平臺包括左側模芯翻轉平臺和右側模芯翻轉平臺,所述左側模芯翻轉平臺和右側模芯翻轉平臺分別通過所述中部轉軸對稱地安裝在所述移動車架的左側壁和右側壁,多組所述模芯支撐滾輪對稱安裝在所述左側模芯翻轉平臺和右側模芯翻轉平臺。
優選的,總共設置四組所述模芯支撐滾輪,每組模芯支撐滾輪由若干所述模芯支撐滾輪間隔排列組成,其中,兩組所述模芯支撐滾輪上下平行地安裝在所述左側模芯翻轉平臺,另外兩組所述模芯支撐滾輪安裝在所述右側模芯翻轉平臺,且與所述左側模芯翻轉平臺上的兩組所述模芯支撐滾輪相對稱。
優選的,所述模芯翻轉平臺包括平臺板和滾輪安裝板,所述平臺板貼附于所述移動車架的側壁,所述滾輪安裝板垂直固定在所述平臺板,所述模芯支撐滾輪安裝在所述平臺板。
優選的,所述移動車架包括車架體和移動座,所述移動座可在若干所述換模車組件之間往復運動,所述車架體通過豎直升降裝置設置在移動座,并在所述豎直升降裝置的帶動下可在豎直方向作直線往復運動。
優選的,所述豎直升降裝置為手搖式千斤頂。
優選的,還包括伸縮缸,若干所述伸縮缸環繞安裝在所述手搖式千斤頂的周圍,所述伸縮缸的伸縮端固定在所述車架體,其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移動座。
通過本發明中的換模車組件,使用方便,突破了傳統使用人工對模芯進行翻面的局限,節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同時也緊湊了模芯更換過程中各環節的銜接,縮減了時間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換模車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換模車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3是本發明中模芯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換模車組件2,移動車架21,左側壁211,右側壁212,模芯支撐滾輪22,模芯翻轉平臺23,翻轉固定孔230,左側模芯翻轉平臺231,右側模芯翻轉平臺232,平臺板2301,滾輪安裝板2302,中部轉軸24,翻轉平臺固定桿25;模芯3,模芯固定孔30;豎直升降裝置5,手搖式千斤頂51,伸縮缸5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如圖1及圖2所示,一種應用于陶瓷磚壓機快速換模系統的換模車組件;所述換模車組件2包括移動車架21、模芯支撐滾輪22、模芯翻轉平臺23、中部轉軸24和翻轉平臺固定桿25;
所述模芯翻轉平臺23通過所述中部轉軸24安裝在所述移動車架21,多組所述模芯支撐滾輪22對稱安裝在所述模芯翻轉平臺23,以構成適應模芯3形狀的容納空間,使得模芯3在所述模芯支撐滾輪22轉動時,可自行進入或離開所述容納空間;
所述模芯翻轉平臺23設有翻轉固定孔230,所述模芯3的側面設有模芯固定孔30,所述模芯3處于所述容納空間內時,可通過模芯固定桿同時穿過所述翻轉固定孔230和所述模芯固定孔30后,將所述模芯3固定在所述模芯翻轉平臺23;
所述翻轉平臺固定桿25同時穿過所述移動車架21和所述模芯翻轉平臺23,并與兩者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
同一款模芯根據生產的需求不同,有時需要正壓,即模芯有紋理面朝下,有時需要反壓,即模芯紋理面朝上,則在本發明中,需要對模芯進行翻面時,將模芯固定桿同時穿過模芯翻轉平臺23的翻轉固定孔230和模芯3的模芯固定孔30,將模芯3固定在所述模芯翻轉平臺23上,再將所述翻轉平臺固定桿25拆下,輕扶著模芯翻轉平臺23繞著中部轉軸24進行180°旋轉即實現了模芯不同紋理面朝向的轉換,換面完成后,再將翻轉平臺固定桿25重新裝上,使模芯翻轉平臺23與移動車架21固定連接,模芯固定桿從翻轉固定孔230和模芯3的模芯固定孔30上拆下,即可將模芯3取出換模車組件6的容納空間,通過本實施例的換模車組件,使用方便,突破了傳統使用人工對模芯進行翻面的局限,節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同時也緊湊了模芯更換過程中各環節的銜接,縮減了時間成本。
所述模芯翻轉平臺23包括左側模芯翻轉平臺231和右側模芯翻轉平臺232,所述左側模芯翻轉平臺231和右側模芯翻轉平臺232分別通過所述中部轉軸24對稱地安裝在所述移動車架21的左側壁211和右側壁212,多組所述模芯支撐滾輪22對稱安裝在所述左側模芯翻轉平臺231和右側模芯翻轉平臺232。
所述左側模芯翻轉平臺231和右側模芯翻轉平臺232分別通過所述中部轉軸24對稱地安裝在所述移動車架21的左側壁211和右側壁212,使得左側模芯翻轉平臺231和右側模芯翻轉平臺232貼附于所述移動車架21的左側壁211和右側壁212,各接觸面之間的摩擦力增強了模芯翻轉平臺23的穩定性,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提高使用性能。
總共設置四組所述模芯支撐滾輪22,每組模芯支撐滾輪22由若干所述模芯支撐滾輪22間隔排列組成,其中,兩組所述模芯支撐滾輪22上下平行地安裝在所述左側模芯翻轉平臺231,另外兩組所述模芯支撐滾輪22安裝在所述右側模芯翻轉平臺232,且與所述左側模芯翻轉平臺231上的兩組所述模芯支撐滾輪22相對稱。
本實施例中通過四組模芯支撐滾輪22構成長方體結構的模芯的容納空間,每組模芯支撐滾輪22由若干模芯支撐滾輪22間隔排列組成,四組模芯支撐滾輪22中,上層分布兩組模芯支撐滾輪22,分別對稱安裝在左側模芯翻轉平臺231和右側模芯翻轉平臺232,下層也分布兩組兩組模芯支撐滾輪22,分別對稱安裝在左側模芯翻轉平臺231和右側模芯翻轉平臺232,上層的模芯支撐滾輪22和下層的模芯支撐滾輪22相對的切面,構成模芯的容納空間,模芯的上下側壁的邊緣夾在上層的模芯支撐滾輪22和下層的模芯支撐滾輪22之間,模芯支撐滾輪22轉動,則帶動模芯自行進入或離開所述容納空間,設置上下兩層的模芯支撐滾輪22,在模芯翻轉平臺23翻面后,則翻面前上層的模芯支撐滾輪22則轉變為下層的模芯支撐滾輪22,繼續為模芯的運動提供動力,使用方便,結構簡單,功能全面,性價比高。
所述模芯翻轉平臺23包括平臺板2301和滾輪安裝板2302,所述平臺板2301貼附于所述移動車架21的側壁,所述滾輪安裝板2302垂直固定在所述平臺板2301,所述模芯支撐滾輪22安裝在所述平臺板2301。
所述平臺板2301貼附于所述移動車架21的側壁,兩者接觸面之間的摩擦力增強了模芯翻轉平臺23的穩定性。當模芯支撐滾輪22為四組,左側模芯翻轉平臺231和右側模芯翻轉平臺232上分別安裝兩組模芯支撐滾輪22,則左側模芯翻轉平臺231上安裝兩個相互平行的滾輪安裝板2302,兩組模芯支撐滾輪22對稱安裝在兩個滾輪安裝板2302相對的側壁,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所述移動車架21包括車架體211和移動座212,所述移動座212可在若干所述換模車組件2之間往復運動,所述車架體211通過豎直升降裝置5設置在移動座212,并在所述豎直升降裝置5的帶動下可在豎直方向作直線往復運動。
所述車架體211通過豎直升降裝置5設置在移動座212,所述模芯支撐滾輪22安裝在車架體211,在所述豎直升降裝置5的帶動下可在豎直方向作直線往復運動,以調節車架體211的豎直高度,使得模芯支撐滾輪22構成的容納空間在適應無論是模芯存儲組件1還是壓機的模芯安裝位的高度時,具有更好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方便使用。
所述豎直升降裝置5為手搖式千斤頂51。
還包括伸縮缸52,若干所述伸縮缸52環繞安裝在所述手搖式千斤頂51的周圍,所述伸縮缸52的伸縮端固定在所述車架體211,其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移動座212。
通過手搖式千斤頂51為車架體211在豎直方向上的運動提供動力,所述伸縮缸52的伸縮端協同車架體211的豎直運動作適應性伸縮,提高車架體211運動時的穩定性,提高使用效率。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發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發明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