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別涉及預制板現澆梁的斜屋面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施工方法大多是采用板梁結構均為現澆混凝土的形式,均需預先支好模板、鋼筋綁扎完成以后再進行混凝土的澆筑,由于是斜屋面結構,施工及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施工過程比較復雜,所以施工難度較大,施工風險和過程難以控制,工期較長,施工后成品質量差,另外如果需達到保溫隔熱效果還需重新施工保溫隔熱層,必須重新做按相似的工序重新再施工一遍,進一步增加了施工工序和工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更好的控制施工質量、施工風險,且工期較短的預制板現澆梁的斜屋面結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預制板現澆梁的斜屋面結構,包括斜屋面板,所述斜屋面板是預制板,所述斜屋面預制板在預制時四邊均預留有搭接鋼筋,所述搭接鋼筋包括預制板的頂面搭接鋼筋和底面搭接鋼筋,所述斜屋面結構還包括現澆梁,所述斜屋面預制板通過搭接鋼筋搭接在所述現澆梁上,形成整體的結構體系。
所述預制板的配筋是通過結構計算確定的。
優選地,所述預制板的形狀為矩形的。
優選地,所述預制板預留的搭接鋼筋滿足錨固長度要求的同時也能夠滿足所述搭接鋼筋在所述現澆梁中的搭接長度要求。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搭接鋼筋可以做成一定形狀,與所述現澆梁的梁主筋完成配合搭接。
優選地,所述預制板式可以是單層預制板。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預制板還可以是兩層預制板,所述兩層預制板之間還包括一層保溫板。
優選地,所述兩層預制板的頂面和底面均預留有搭接鋼筋。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預制板和保溫板之間還設置有粘結砂漿層。
所述預制板現澆梁的斜屋面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首先搭設所述斜屋面結構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包括斜屋面預制板的支撐架和所述現澆梁的支撐架,支設現澆梁和預制板結構交接處的模板,綁扎所述現澆梁的梁筋,用吊裝方法將所述斜屋面預制板安裝在所述支撐架上,并將所述斜屋面預制板的搭接鋼筋深入所述現澆梁的合適位置,最后澆筑交接處的混凝土,將所述預制板與現澆梁通過搭接鋼筋澆筑成一體結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過本發明的預制板現澆梁結構相對于傳統的現澆混凝土梁板結構,施工程序簡單,施工風險較小,施工質量容易控制,施工成品較好,工期較短。
2、通過本發明的預制板現澆梁結構相對于現在流行的裝配式梁板結構,由于預留搭接鋼筋的設置,將所述鋼筋與所述梁結構現澆在一起形成整體結構,受力情況較好,工程質量可靠。
3、通過雙層預制板中間設置保溫板的的斜屋面結構,具有有意效果1中的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滿足保溫隔熱的效果,進一步減少施工保溫隔熱層的工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斜屋面結構的單層預制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斜屋面結構的雙層預制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斜屋面結構的單層板梁板結構節點大樣圖;
圖4為本發明斜屋面結構的雙層板梁板結構節點大樣圖;
圖5為本發明斜屋面結構的雙層板梁板結構另一實施例的節點大樣圖;
圖6為本發明斜屋面結構的梁板鋼筋搭接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斜屋面結構的梁板平面布置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斜屋面結構的梁板平面布置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100-斜屋面預制板,1-斜屋面第一層預制板,2-斜屋面第二層預制板,3-保溫板,31-第一層粘結砂漿,32-第二層粘結砂漿,4-現澆梁,400-現澆框架梁,410-現澆次梁,5-支撐架,6-現澆梁梁筋,60-現澆梁縱向鋼筋,70-預制板頂面預留鋼筋,80-底面預留鋼筋,7-第一層預制板頂面預留鋼筋,8-第一層預制板底面預留鋼筋,9-預留鋼筋搭接部分,10-第二層預制板頂面預留鋼筋,11-第二層預制板底面預留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圖3所示,一種預制板現澆梁的斜屋面結構,包括斜屋面預制板100,所述斜屋面預制板100在預制時四邊均預留有搭接鋼筋,所述搭接鋼筋包括預制板的頂面搭接鋼筋70和底面搭接鋼筋80,所述斜屋面結構還包括現澆梁4,所述斜屋面預制板100通過頂面搭接鋼筋70和底面搭接鋼筋80搭接在所述現澆梁4上,形成框架體系。
所述搭接鋼筋的搭接方式中的一個實施例如圖3所示,所述頂面搭接鋼筋70和底面搭接鋼筋90均伸入現澆梁4內部,并有搭接部分9。
所述搭接鋼筋的搭接方式中的另一個實施例如圖6所示,所述搭接鋼筋的端部預留為呈半圓形的形狀,所述半圓形形狀的大小尺寸與所述現澆梁4的縱向鋼筋60的大小相吻合。
所述現澆梁4包括現澆框架梁400和現澆次梁410,如圖7和圖8所述,所述預制板100的四邊可以是現澆框架梁400,也可以是現澆次梁410。
所述預制板100和所述現澆梁4的配筋均根據結構計算確定,所述預制板100的大小及厚度也根據結構結構計算確定。
優選地,所述預制板100的形狀為矩形的。
所述斜屋面結構按以下施工方法進行施工:
首先搭設所述斜屋面結構的支撐架5,所述支撐架5包括斜屋面預制板100的支撐架和所述現澆梁4的支撐架,支設現澆梁2和預制板100結構交接處的模板,綁扎所述現澆梁的梁筋6,用吊裝方法將所述斜屋面預制板100安裝在所述支撐架5上,并將所述斜屋面預制板100的搭接鋼筋70和80伸入所述現澆梁4合適位置或勾住所述現澆梁的縱向鋼筋60,最后澆筑交接處的混凝土,將所述預制板100與現澆梁4通過搭接鋼筋澆筑成一體結構。
實施例2
如圖2、圖4所示,一種雙層預制板現澆梁的斜屋面結構,包括斜屋面預制板100,所述斜屋面預制板100包括第一層預制板1和第二層預制板2,所述兩層預制板之間夾有保溫板3,所述第一層預制板1預留有頂面預留鋼筋7和底面預留鋼筋8,所述第二層預制板2預留有頂面預留鋼筋10和底面預留鋼筋11,所述斜屋面結構還包括現澆梁4,所述斜屋面預制板100通過頂面搭接鋼筋和底面搭接鋼筋搭接在所述現澆梁4上,形成框架體系。
所述搭接鋼筋的搭接方式中的一個實施例如圖4所示,所述第一層預制板頂面搭接鋼筋7、第一層預制板底面搭接鋼筋8、第二層預制板頂面搭接鋼筋10、第二層預制板底面搭接鋼筋1均伸入現澆梁4內部,并有搭接部分9。
進一步優選地,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預制板1和保溫板3、保溫板3和第二層預制板2之間還分別設置有第一層粘結砂漿31和第二層粘結砂漿32,更好地保證整個預制板結構的整體性。
所述搭接鋼筋的搭接方式中的另一個實施例如圖6所示,所述搭接鋼筋的端部預留為呈半圓形的形狀,所述半圓形形狀的大小尺寸與所述現澆梁4的縱向鋼筋60的大小相吻合。
所述現澆梁4包括現澆框架梁400和現澆次梁410,如圖7和圖8所述,所述預制板100的四邊可以是現澆框架梁400,也可以是現澆次梁410。
所述預制板100和所述現澆梁4的配筋均根據結構計算確定,所述預制板100的大小及厚度也根據結構結構計算確定。
優選地,所述預制板100的形狀為矩形的。
所述斜屋面結構按以下施工方法進行施工:
首先搭設所述斜屋面結構的支撐架5,所述支撐架5包括斜屋面預制板100的支撐架和所述現澆梁4的支撐架,支設現澆梁2和預制板100結構交接處的模板,綁扎所述現澆梁的梁筋6,用吊裝方法將所述第二層預制板2安裝在所述支撐架5上,并將所述第二層預制板2的頂面預留鋼筋10和底面預留鋼筋11伸入所述現澆梁4的合適位置或勾住所述現澆梁的縱向鋼筋60,優選地,噴射施做第二層粘結砂漿32,鋪設中間保溫板3,優選地,噴射施做第一層粘結砂漿31,繼續安裝第一層預制板1,并將所述第一層預制板1的頂面預留鋼筋7和底面預留鋼筋8伸入所述現澆梁4的合適位置或勾住所述現澆梁的縱向鋼筋60,最后澆筑交接處的混凝土,將所述預制板100與現澆梁4通過搭接鋼筋澆筑成一體結構。
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及技術特征已揭示如上,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仍可能基于本發明的教示而作出不背離本發明實質的替換及修飾,因此,本發明保護范圍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的內容,也包括各種不背離本發明實質的替換及修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