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機械,具體涉及一種混凝土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混凝土是應用廣泛的一種建筑材料,其主要通過水泥、砂石、水混合后充分攪拌而成。當前,混凝土的攪拌均采用自動化的混凝土攪拌裝置進行。現有的混凝土攪拌裝置通常采用電機帶動攪拌葉片轉動以對混凝土進行攪拌。現有的混凝土攪拌裝置在攪拌過程中,通過攪拌葉片的轉動使混凝土沿著固定且單一的軌跡運動,這樣的運動無法使混凝土混合充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多角度攪拌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多角度攪拌裝置,包括箱體、第一固定軸、第二固定軸、內電機、攪拌漿葉、外電機、轉盤、連接軸和端部電機;
所述箱體的頂部設置有進口,所述箱體的側面設置有出口;所述第一固定軸和所述第二固定軸均位于所述箱體內,所述第一固定軸和所述第二固定軸水平布置;所述第一固定軸和所述第二固定軸相互交叉連接構成十字形;
所述第一固定軸和所述第二固定軸的兩端分別與一個所述端部電機的殼體連接;連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軸端部的所述端部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第一固定軸平行;連接在所述第二固定軸端部的所述端部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第二固定軸平行;所述端部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內電機的殼體連接;所述內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端部電機的輸出軸相互垂直;所述攪拌漿葉與所述內電機的輸出軸連接;
所述轉盤為圓形,設置在所述箱體的底部內表面;所述外電機位于所述箱體的下方,所述外電機的輸出軸貫穿所述箱體的底部與所述轉盤偏心連接;所述連接軸豎直設置,所述連接軸的一端與所述轉盤偏心連接,所述連接軸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軸和所述第二固定軸的交叉處連接;所述連接軸與所述外電機的輸出軸不同軸。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將水泥、砂石和水通過進口加入箱體中,然后啟動四個內電機,內電機帶動攪拌漿葉轉動。由于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相互交叉連接構成十字形,且四個內電機分別靠近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的兩端,這樣四個攪拌漿葉轉動形成的流動混凝土能夠實現相互混合和擾動,使得混凝土的流動路徑不規律,從而有助于混凝土的充分混合。在內電機工作的同時,外電機帶動轉盤轉動。由于外電機的輸出軸與轉盤偏心連接,連接軸與轉盤偏心連接,且連接軸與外電機的輸出軸不同軸,因此當外電機帶動轉盤轉動時,將使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整體發生轉動和水平移動,使得攪拌漿葉能夠攪動更大的范圍,同時也是混凝土的流動路徑更加復雜,從而進一步使混凝土的混合更加充分。與此同時,端部電機帶動內電機轉動,使攪拌漿葉能夠在高低不同的位置進行攪拌,實現多角度攪拌,攪拌漿葉的攪動范圍進一步增大,混凝土的流動路徑也更加復雜,最大程度提升了混凝土的混合均勻性。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軸和所述第二固定軸上開設有多個在徑向方向上延伸的擾流通孔。
設置擾流通孔,在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運動時,擾流通孔能夠對混凝土起擾流作用,進一步使混凝土混合得更加充分。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軸和所述第二固定軸的外周面上設置有多個在徑向方向上延伸的擾流片。
設置擾流片,在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運動時,擾流片能夠對混凝土起擾流作用,進一步使混凝土混合得更加充分。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將水泥、砂石和水通過進口加入箱體中,然后啟動四個內電機,內電機帶動攪拌漿葉轉動。由于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相互交叉連接構成十字形,且四個內電機分別靠近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的兩端,這樣四個攪拌漿葉轉動形成的流動混凝土能夠實現相互混合和擾動,使得混凝土的流動路徑不規律,從而有助于混凝土的充分混合。在內電機工作的同時,外電機帶動轉盤轉動。由于外電機的輸出軸與轉盤偏心連接,連接軸與轉盤偏心連接,且連接軸與外電機的輸出軸不同軸,因此當外電機帶動轉盤轉動時,將使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整體發生轉動和水平移動,使得攪拌漿葉能夠攪動更大的范圍,同時也是混凝土的流動路徑更加復雜,從而進一步使混凝土的混合更加充分。與此同時,端部電機帶動內電機轉動,使攪拌漿葉能夠在高低不同的位置進行攪拌,攪拌漿葉的攪動范圍進一步增大,混凝土的流動路徑也更加復雜,最大程度提升了混凝土的混合均勻性。
2.設置擾流通孔,在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運動時,擾流通孔能夠對混凝土起擾流作用,進一步使混凝土混合得更加充分。
3.設置擾流片,在第一固定軸和第二固定軸運動時,擾流片能夠對混凝土起擾流作用,進一步使混凝土混合得更加充分。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下面將對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圖作簡單的說明。顯而易見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還可以根據下面的附圖,得到其它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側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如下:
10-箱體,11-進口,12-出口,21-第一固定軸,22-第二固定軸,23-內電機,24-攪拌漿葉,25-外電機,26-轉盤,27-連接軸,28-端部電機,31-擾流通孔,32-擾流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而易見的,下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實用新型記載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實施例,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內。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多角度攪拌裝置,包括箱體10、第一固定軸21、第二固定軸22、內電機23、攪拌漿葉24、外電機25、轉盤26、連接軸27和端部電機28;
所述箱體10的頂部設置有進口11,所述箱體10的側面設置有出口12;所述第一固定軸21和所述第二固定軸22均位于所述箱體10內,所述第一固定軸21和所述第二固定軸22水平布置;所述第一固定軸21和所述第二固定軸22相互交叉連接構成十字形;
所述第一固定軸21和所述第二固定軸22的兩端分別與一個所述端部電機28的殼體連接;連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軸21端部的所述端部電機28的輸出軸與所述第一固定軸21平行;連接在所述第二固定軸22端部的所述端部電機28的輸出軸與所述第二固定軸22平行;所述端部電機28的輸出軸與所述內電機23的殼體連接;所述內電機23的輸出軸與所述端部電機28的輸出軸相互垂直;所述攪拌漿葉24與所述內電機23的輸出軸連接;
所述轉盤26為圓形,設置在所述箱體10的底部內表面;所述外電機25位于所述箱體10的下方,所述外電機25的輸出軸貫穿所述箱體10的底部與所述轉盤26偏心連接;所述連接軸27豎直設置,所述連接軸27的一端與所述轉盤26偏心連接,所述連接軸27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軸21和所述第二固定軸22的交叉處連接;所述連接軸27與所述外電機25的輸出軸不同軸。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將水泥、砂石和水通過進口11加入箱體10中,然后啟動四個內電機23,內電機23帶動攪拌漿葉24轉動。由于第一固定軸21和第二固定軸22相互交叉連接構成十字形,且四個內電機23分別靠近第一固定軸21和第二固定軸22的兩端,這樣四個攪拌漿葉24轉動形成的流動混凝土能夠實現相互混合和擾動,使得混凝土的流動路徑不規律,從而有助于混凝土的充分混合。在內電機23工作的同時,外電機25帶動轉盤26轉動。由于外電機25的輸出軸與轉盤26偏心連接,連接軸27與轉盤26偏心連接,且連接軸27與外電機25的輸出軸不同軸,因此當外電機25帶動轉盤26轉動時,將使第一固定軸21和第二固定軸22整體發生轉動和水平移動,使得攪拌漿葉24能夠攪動更大的范圍,同時也是混凝土的流動路徑更加復雜,從而進一步使混凝土的混合更加充分。與此同時,端部電機28帶動內電機23轉動,使攪拌漿葉24能夠在高低不同的位置進行攪拌,實現多角度攪拌,攪拌漿葉24的攪動范圍進一步增大,混凝土的流動路徑也更加復雜,最大程度提升了混凝土的混合均勻性。
進一步的,如圖1和圖2所示,在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軸21和所述第二固定軸22上開設有多個在徑向方向上延伸的擾流通孔31。
設置擾流通孔31,在第一固定軸21和第二固定軸22運動時,擾流通孔31能夠對混凝土起擾流作用,進一步使混凝土混合得更加充分。
進一步的,如圖1和圖2所示,在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軸21和所述第二固定軸22的外周面上設置有多個在徑向方向上延伸的擾流片32。
設置擾流片32,在第一固定軸21和第二固定軸22運動時,擾流片32能夠對混凝土起擾流作用,進一步使混凝土混合得更加充分。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實施方式,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