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建筑物保溫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建筑物墻體保溫板。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建筑物外墻體保溫板施工通常是先用釘子等將保溫板固定在墻體上,然后在保溫板外部再涂覆水泥砂漿等,以便形成具有保溫功能的外墻整體。在保溫板上開設溝槽結構盡管也有報道,但其結構較為單一,技術效果有限,存在一定的技術局限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一種建筑物墻體保溫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建筑物墻體保溫板,包括基板,基板右側設置有泡沫板,基板和泡沫板通過粘結劑交錯粘結。
具體的,基板上端對稱設置有兩個旁開扣,基板下端設置有與旁開扣配合的T形槽孔,T形槽孔靠近基板側面設置有與T形槽孔連通的孔,孔的內壁上設置有孔擋,第一推桿設置在孔內,第一推桿的外緣上設置有擋環,擋環與孔擋之間的第一推桿上設置有彈簧,第一推桿與呈倒“L”形的第二推桿的首端連接,第二推桿的末端與T形槽孔內遠離孔的一側呈倒“L”形的第三推桿上端接觸,第三推桿的中部通過轉軸固定在T形槽孔的前后兩側的側壁上。
具體的,基板與泡沫板接觸的面上設置有多個注漿孔,注漿孔與基板內的粘接砂漿管連通,基板與建筑物墻體接觸的面上設置有與建筑物墻體粘接的粘接孔,粘接孔與粘接砂漿管連通。
具體的,第一推桿的左端面與基板的左端面平行。
本實用新型設計,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用于各種規格主要是厚度和各種材質的保溫板。其明顯增加了結合面積,顯著增大了結合強度,且結構簡單,其具有可預期的較為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旁開扣與T形槽孔配合的示意圖。
圖5為圖3中E區域的放大圖。
圖6為圖4中F區域的放大圖。
1旁開扣 2注漿孔 3基板 4泡沫板 5粘結孔 6粘結砂漿管
7T形槽孔 8第一推桿 9擋環 10彈簧 11孔擋 12第三推桿
13第二推桿 14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一種建筑物墻體保溫板,包括基板3,基板3右側設置有泡沫板4,基板3和泡沫板4通過粘結劑交錯粘結。
基板3上端對稱設置有兩個旁開扣1,基板3下端設置有與旁開扣1配合的T形槽孔7,T形槽孔7靠近基板側面設置有與T形槽孔7連通的孔14,孔14的內壁上設置有孔擋11,第一推桿8設置在孔14內,第一推桿8的外緣上設置有擋環9,擋環9與孔擋11之間的第一推桿8上設置有彈簧10,第一推桿8與呈倒“L”形的第二推桿13的首端連接,第二推桿13的末端與T形槽孔7內遠離孔14的一側呈倒“L”形的第三推桿12上端接觸,第三推桿12的中部通過轉軸固定在T形槽孔7的前后兩側的側壁上。
基板3與泡沫板接觸的面上設置有多個注漿孔2,注漿孔2與基板3內的粘接砂漿管6連通,基板3與建筑物墻體接觸的面上設置有與建筑物墻體粘接的粘接孔5,粘接孔5與粘接砂漿管6連通。
第一推桿8的左端面與基板3的左端面平行。
工作時,從建筑物墻體的底部向上安裝本實用新型,將基板3緊貼建筑物的墻體,調整好位置后將粘結砂漿從注漿孔2中注入粘結砂漿管6內,直至將粘結砂漿管6注滿,此時粘結砂漿進入到粘結孔5內與建筑物墻體進行粘結。通過注漿孔2注入粘結砂漿使本實用新型與建筑物墻體粘結,減少了落地砂漿,節約了成本,同時使本實用新型與建筑物墻體粘接點均勻,不易脫落。
更換保溫板時,將本實用新型側壁上孔中的第一推桿8向本實用新型的中心推動,第一推桿8帶動第二推桿13運動,第一推桿8推動旁開扣1左側的扣件向其中心運動,第二推桿13推動第三推桿12的上端繞轉軸向旁開扣1右側轉動,旁開扣1下端繞轉軸頂緊旁開扣1右側的扣件向左移動,直至旁開扣1與T形槽孔7脫離,完成對本實用新型的拆卸。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