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建筑物的保溫結構墻體構件,具體地說是建筑結構保溫一體化墻體連接件。
背景技術:
以EPS模塊作為保溫層的節能保溫墻體,具有良好的節能保溫和隔音效果。為了提高建筑物的安全防火標準,出現了將EPS模塊保溫層設置在兩層鋼筋混凝土中間,形成夾心式保溫墻體的墻體結構。在夾心式保溫墻體的施工過程中,通常是采用現場澆筑的方式在EPS模塊的兩側形成鋼筋混凝土承重層與防護層。
現有的建筑結構保溫一體化墻體連接件,穩定性較差,經常和結構墻體發生碰撞,使用不方便,在時間操作過程中,由于連接件各部分之間的連接方式不合理,導致操作難度大,施工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穩定、操作便捷的建筑結構保溫一體化墻體連接件。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建筑結構保溫一體化墻體連接件,其關鍵技術在于:其包括順序連接的連接桿、內支撐盤和外支撐盤,所述連接桿、內支撐盤和外支撐盤之前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內支撐盤和外支撐盤之間形成固定保溫板的夾持區域,所述外支撐盤上固定設置有外端頭,所述外端頭上設置有鋼筋安裝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支撐盤包括內支撐盤本體和設置在其中心的連接孔,所述外支撐盤包括外支撐盤本體、設置在所述外支撐盤本體一側的外端頭和設置在所述外支撐盤本體另一側的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端部設置有與所述連接孔相配合的外螺紋,所述連接柱端部還設置有內螺紋,連接桿端部的連接頭設置有與所述連接柱的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桿在其端部的連接頭處設置有限位擋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鋼筋安裝槽內側壁設置有魚鉤式掛鉤。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支撐盤本體和所述外端頭之間設置有多個第二肋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支撐盤本體上設置有多個第一肋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桿的末端設置有內端頭。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加勁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內支撐盤和外支撐盤兩個盤體共同夾持保溫板,其夾持結構穩定牢固;連接桿、內支撐盤和外支撐盤的連接處通過雙螺紋連接,在施工過程中,連接方式簡單,操作便捷,能夠快速組裝,安裝位置自由可根據剪力墻鋼筋位置調整,大大提供工作效率。并且可以適當的調整內支撐盤和外支撐盤之間的間距,能夠克服保溫板之間的厚度不均的問題,通過組裝減少連接的模具的種類,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外端頭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連接桿、1-1內端頭、1-2加勁肋、1-3限位擋板、1-4連接頭、2內支撐盤、2-1內支撐盤本體、2-2通孔、2-3連接孔、2-4第一肋板、3外支撐盤、3-1外支撐盤本體、3-2連接柱、3-3外端頭、3-4鋼筋安裝槽、3-5掛鉤、3-6第二肋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圖1-4所示的一種建筑結構保溫一體化墻體連接件,其包括順序連接的連接桿1、內支撐盤2和外支撐盤3,所述連接桿1、內支撐盤2和外支撐盤3之前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內支撐盤2和外支撐盤3之間形成固定保溫板的夾持區域,所述外支撐盤3上固定設置有外端頭3-3,所述外端頭3-3上設置有鋼筋安裝槽3-4。所述連接桿1用于和澆筑的混凝土內墻連接,在澆鑄時將連接桿1一起澆筑在墻體中。所述連接桿1上設置有沿其軸向設置的多個加勁肋1-2,能夠增加連接桿1的強度與剛度,避免形變,同時增加連接桿1與混凝土的握裹力。所述連接桿1的末端設置有內端頭1-1,也能夠增加連接桿1與混凝土內墻的結合力,避免松動脫落。
所述內支撐盤2包括內支撐盤本體2-1和設置在其中心的連接孔2-3,所述連接孔2-3向外側凸起,即內支撐盤本體2-1在連接孔2-3外部設置有一段連接管頭,使其內部設置內螺紋。所述內支撐盤本體2-1上設置有多個第一肋板2-4和多個扇形的通孔2-2。所述第一肋板2-4設置在所述連接孔2-3的外部連接管頭和內支撐盤本體2-1之間,第一肋板2-4上邊緣呈弧形,其由內向外高度逐漸降低。多個所述第一肋板2-4呈輻射狀設置,兩個第一肋板2-4之間設置一個扇形的通孔2-2。第一肋板2-4的設置使整個內支撐盤2的結構強度和穩定性增強,通孔的設置減少材料的使用,節約成本,并且不會損害內支撐盤2的結構強度。
所述外支撐盤3包括外支撐盤本體3-1、設置在所述外支撐盤本體3-1一側的外端頭3-3和設置在所述外支撐盤本體3-1另一側的連接柱3-2,所述連接柱3-2端部設置有與所述連接孔2-3相配合的外螺紋,所述連接柱3-2端部還設置有內螺紋,連接桿1端部的連接頭1-4設置有與所述連接柱3-2的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所述連接桿1在其端部的連接頭1-4處設置有限位擋板1-3。使用時將連接柱3-2穿過保溫板與內支撐盤2通過螺紋連接,然后再與澆筑到混凝土墻中的連接桿1連接,操作方便,效率高。
所述外端頭3-3為外墻體部分,所述鋼筋安裝槽3-4呈“十”字型,所述鋼筋安裝槽3-4內側壁設置有用于固定鋼筋網的魚鉤式掛鉤3-5。
所述外支撐盤本體3-1和所述外端頭3-3之間設置有多個第二肋板3-6。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肋板3-6共四個,呈十字星分布,所述外端頭3-3固定設置在四個第二肋板3-6交叉端頂部。通過第二肋板3-6的設置,進一步增強外支撐盤3的結構強度和穩定性。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