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裝修工程用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良型嵌條。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內裝修已普遍進入城鄉居民的家庭。而室內裝修工程上最主要需要用到的裝飾線條包括有腰線、踢腳線、門窗套等。在現有技術中,踢腳線的安裝方式大都是卡接式的,首先將嵌條通過槍釘固定在墻體上的對應位置,然后將踢腳線與卡條卡接即可,從而將腰線固定在墻體上,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安裝,無需在踢腳線上打槍釘,也無需膠水,同時減少了槍釘的消耗量,降低了安裝成本。
現有一種嵌條,它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連接處為臺階,即嵌條橫截面呈臺階狀,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設有沿第一部分長度方向設置的凹槽,各相鄰的凹槽之間形成棱,所述第二部分的下表面為貼墻面,第二部分的上表面為打釘面,用于打槍釘,當所述貼墻面與墻面相貼后,所述墻面與所述第二部分的下表面之間形成用于安裝踢腳線的卡槽。由上述結構可知,嵌條的第一部分用于安裝踢腳線,第二部分無法用來安裝踢腳線,這樣就使得嵌條在安裝時具有了局限性,即只能通過第一部分與踢腳線卡接,用第二部分與墻體連接,并且,第二部分上的貼墻面為光滑面,而光滑的貼墻面與墻體之間的固定效果還不夠優異。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出一種改良型嵌條,此種嵌條的兩面都可以用來和踢腳線卡接,并且固定效果較為優異。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改良型嵌條,它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連接處為臺階,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表面與下表面均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凹槽,各相鄰的凹槽之間形成有棱,當所述第二部分的下表面作為貼墻面時所述第一部分的下表面與墻體之間形成用于安裝踢腳線的卡槽;當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作為貼墻面時所述第二部分的上表面與墻體之間形成用于安裝所述踢腳線的卡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中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凹槽,相鄰的凹槽之間形成棱,通過這樣的設計使得嵌條在安裝時,嵌條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可以作為構成卡槽的組成部分,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嵌條只能通過第二部分與墻面連接的局限性,并且,由于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上、下表面都設置有凹槽和棱,而不是現有技術中光滑的貼墻面,因此在選擇任意部分作為貼墻面時,其上凹槽和棱的存在可以增加與墻體之間的摩擦力,使嵌條固定的效果更為優異。
作為改進,各凹槽均為傾斜設置,形成倒齒結構,第一部分上凹槽的開口方向與第二部分上凹槽的開口方向相對,這樣,在通過第一部分或者第二部分與踢腳線卡接后,倒齒結構使踢腳線與嵌條連接更加可靠。
作為改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沿其長度方向設有減重孔,各減重孔均為貫穿設置,相鄰的減重孔之間形成加強筋,所述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連接處的減重孔相互連通,這樣,通過減重孔和加強筋的設置,在保證嵌條使用強度的情況下,合理減輕整體重量,降低生產成本,并且,相比現有技術中所使用的實心嵌條,空心的嵌條更利于槍釘的打入,降低嵌條安裝的難度。
作為改進,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端部均設有圓角,這樣,配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可以作為構成卡槽的組成部分這一特點,不管用哪部分構成卡槽,使踢腳線均易卡入卡槽中。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嵌條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嵌條安裝到墻體上后的效果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改良型嵌條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改良型嵌條安裝到墻體上后的效果圖。
圖中所示,1、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3、凹槽,4、棱,5、減重孔,6、加強筋,7、槍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一種改良型嵌條,它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第一部分1與第二部分2連接處為臺階,在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上表面與下表面均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凹槽3,各相鄰的凹槽3之間形成有棱4,當所述第二部分2的下表面作為貼墻面時所述第一部分1的下表面與墻體之間形成用于安裝踢腳線的卡槽;當所述第一部分1的上表面作為貼墻面時所述第二部分2的上表面與墻體之間形成用于安裝所述踢腳線的卡槽。本實用新型中在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凹槽3,相鄰的凹槽3之間形成棱4,通過這樣的設計使得嵌條在安裝時,嵌條的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都可以作為構成卡槽的組成部分,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嵌條只能通過第二部分2與墻面連接的局限性,并且,由于在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的上、下表面都設置有凹槽3和棱4,而不是現有技術中光滑的貼墻面,因此在選擇任意部分作為貼墻面時,其上凹槽3和棱4的存在可以增加與墻體之間的摩擦力,使嵌條固定的效果更為優異。
本實施例中,各凹槽3均為傾斜設置,形成倒齒結構,第一部分1上凹槽3的開口方向與第二部分2上凹槽3的開口方向相對,這樣,在通過第一部分1或者第二部分2與踢腳線卡接后,倒齒結構使踢腳線與嵌條連接更加可靠。
本實施例中,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均沿其長度方向設有減重孔5,各減重孔5均為貫穿設置,相鄰的減重孔5之間形成加強筋6,所述第一部分1與第二部分2的連接處的減重孔5相互連通,這樣,通過減重孔5和加強筋6的設置,在保證嵌條使用強度的情況下,合理減輕整體重量,降低生產成本,并且,相比現有技術中所使用的實心嵌條,空心的嵌條更利于槍釘7的打入,降低嵌條安裝的難度。
本實施例中,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上減重孔5的數量分別為3個,相鄰減重孔5之間加強筋6的厚度為0.5毫米到1毫米,這樣,加強筋6在起到支撐作用的同時,由于厚度不大也能盡量避免被槍釘7打到。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端部均設有圓角,這樣,配合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都可以作為構成卡槽的組成部分這一特點,不管用哪部分構成卡槽,使踢腳線均易卡入卡槽中。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