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永磁鐵氧體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注料機。
背景技術:
永磁鐵氧體的生產環節可分為—球磨、注料成型、燒結、磨削磨加工、清冼、分檢包裝,其中注料成型階段采用自動注料機向模具中進行注料,目前使用的自動注料機為插板式自動注料機,是利用活塞式密封容積變化進行吸料、注料,一般最大注料量為五升,使用時包括模具在內各處的密封尤為重要,一旦滲漏注料就不可靠,因此嚴格的密封條件是生產合格永磁鐵氧體的關鍵步驟之一。
本公司使用的插板式自動注料機采用V型夾布組合密封圈,活塞桿采用φ160mm×400mm 45鋼外表鍍鉻,平均一天往復運動1000多次,造成活塞桿和V型夾布組合密封圈嚴重磨損,而加之V型夾布組合密封圈彈性差,當注料時活塞運行到未磨損段密封圈擴張,當吸料時活塞運行到磨損段密封圈不能及時縮小導致吸料時容易進空氣,吸料不飽滿出現模具無料,而注料時容易往外溢流,導致模具注料不足使產品密度差;此外,自動注料機插板是以三塊cr12合金鋼疊合而成,利用兩個單作用液壓缸推動中板往復運動的換向閥,插板靠平面密封配合,配合不易過緊,否則卡死液壓缸不容易推動,若配合過松容易漏料,一旦料漿顆粒跑進配合面里,不僅會產生縫隙,而且原料硬度大于插板的硬度,造成配合面磨損,進而更容易漏料,同樣導致模具注料不足使產品密度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型永磁鐵氧體自動注料機,密封效果顯著,保證永磁鐵氧體的密度符合生產要求。
為了實現上述的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改進型永磁鐵氧體自動注料機,包括注料氣缸及置于注料氣缸中的活塞桿,注料氣缸上設置有進料口和出料口,且進料口與吸料管連接,其特點是所述活塞桿與注料氣缸之間通過Y型聚氨酯密封套進行密封;在所述的吸料管上設置有球式單向閥,球式單向閥上開設有第一出口和第一進口,第一進口與吸料管連接連通,第一出口與注料氣缸的進料口連接連通;在所述的出料口處設置有液動換向閥,液動換向閥具有閥體、與閥體配合的閥芯以及驅動閥芯的液壓缸,閥體上設置有第二進口和第二出口,第二進口與出料口連接連通,第二出口與成型模具連接連通。
在上述改進型永磁鐵氧體自動注料機中,可選地,所述Y型聚氨酯密封套包括密封套本體及置于密封套本體內的四只Y型聚氨酯密封圈a,密封套本體外表面設有臺階面,其中位于活塞桿最上端的一只Y型聚氨酯密封圈a的V口朝上,可以起防塵和防止空氣進入作用,其他三只Y型聚氨酯密封圈a的V口朝下,在注料時壓力進入V口內使密封圈唇口張開有效包裹活塞桿起良好的密封作用。
在上述改進型永磁鐵氧體自動注料機中,可選地,所述球式單向閥包括閥座、密封圈、鋼球、彈簧及蓋板,閥座上開設有第一出口和第一進口,內設有物料通道分別與第一進口、第一出口連接連通,密封圈設置于物料通道內,彈簧一端固定在蓋板上,另一端固定鋼球,鋼球在彈簧的彈力下抵靠在密封圈上,實現物料通道的關閉與打開。
在上述改進型永磁鐵氧體自動注料機中,可選地,所述液動換向閥包括上端蓋、Y型聚氨酯密封圈b、上閥體、下閥體、閥芯、液壓缸及下端蓋,閥芯由上至下依次套裝上端蓋、上閥體、下閥體和下端蓋,閥體上端連接液壓缸,液壓缸與上閥體相對固定,上端蓋與上閥體之間、上閥體與下閥體之間以及下閥體與下端蓋之間均設置有Y型聚氨酯密封圈b,下閥體上設有第二進口與出料口對應,上閥體上設有第二出口與成型模具連接連通。
在上述改進型永磁鐵氧體自動注料機中,可選地,所述密封套本體由管徑為φ160mm、高為180mm、壁厚為20mm的無縫管制作而成。
在上述改進型永磁鐵氧體自動注料機中,可選地,所述上閥體的出口方向與下閥體的進口方向交錯設置,出口和進口上均設有帶螺紋的連接頭,便于使用時快速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本實用新型采用Y型聚氨酯密封套對活塞桿進行密封,密封套和注料氣缸的接觸面積非常小,使得活塞運動摩擦力極小,不僅保證注料機的正常使用,而且密封效果好,不易出現漏料現象;
2)、本實用新型的注料機在吸料時液動換向閥關閉、球式單向閥打開完成一次吸料,注料機在注料時球式單向閥關閉、液動換向閥打開完成一次注料,在產品壓制過程中液動換向閥關閉使壓制時料漿不會回到注料機里,而在壓制完成后液動換向閥再次打開使管道泄壓這樣料漿就不會噴在產品上,改變了原有的插板控料,減少了注料時的漏料,模具成型的產品密度好,符合生產要求。
附圖說明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是應當知道,這些附圖僅是為解釋目的而設計的,因此不作為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別指出,這些附圖僅意在概念性地說明此處描述的結構構造,而不必要依比例進行繪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改進型永磁鐵氧體自動注料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改進型永磁鐵氧體自動注料機的Y型聚氨酯密封套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改進型永磁鐵氧體自動注料機的球式單向閥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改進型永磁鐵氧體自動注料機的液動換向閥剖視圖。
圖中:1-注料氣缸、11-進料口、12-出料口、2-活塞桿、3-吸料管、4-Y型聚氨酯密封套、41-密封套本體、42-Y型聚氨酯密封圈a、5-球式單向閥、51-閥座、52-密封圈、53-鋼球、54-彈簧、55-蓋板、56-第一出口、57-第一進口、6-液動換向閥、61-上端蓋、62-Y型聚氨酯密封圈b、63-上閥體、64-下閥體、65-閥芯、66-液壓缸、67-下端蓋、68-第二進口、69-第二出口、7a、7b-連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將以示例方式來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改進型永磁鐵氧體自動注料機的具體結構、特點和優點等,然而所有的描述僅是用來進行說明的,而不應將其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實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隱含的任意單個技術特征,或者被顯示或隱含在各附圖中的任意單個技術特征,仍然可在這些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間繼續進行任意組合或刪減,從而獲得可能沒有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實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實施例。另外,為了簡化圖面起見,相同或相類似的零部件和特征在同一附圖中可能僅在一處或若干處進行標示。
請結合參考圖1至圖4,下面就通過這個給出的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改進型永磁鐵氧體自動注料機進行示例性說明。
如圖1所示,改進型永磁鐵氧體自動注料機,包括注料氣缸1及置于注料氣缸中的活塞桿2,注料氣缸上設置有進料口11和出料口12,且進料口與吸料管3連接,所述活塞桿2與注料氣缸1之間通過Y型聚氨酯密封套4進行密封;在所述的吸料管3上設置有球式單向閥5,球式單向閥上開設有第一出口56和第一進口57,第一進口與吸料管3連接連通,第一出口與注料氣缸的進料口11連接連通;在所述的出料口12處設置有液動換向閥6,液動換向閥具有閥體、與閥體配合的閥芯65以及驅動閥芯的液壓缸66,閥體上設置有第二進口68和第二出口69,第二進口與出料口12連接連通,第二出口與成型模具連接連通。
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Y型聚氨酯密封套4包括密封套本體41及置于密封套本體內的四只Y型聚氨酯密封圈a42,密封套本體外表面設有臺階面,其中位于活塞桿2最上端的一只Y型聚氨酯密封圈a的V口朝上,可以起防塵和防止空氣進入作用,其他三只Y型聚氨酯密封圈a的V口朝下,在注料時壓力進入V口內使密封圈a唇口張開有效包裹活塞桿起良好的密封作用。
再進一步的,如圖3所示,球式單向閥5包括閥座51、密封圈52、鋼球53、彈簧54及蓋板55,閥座上開設有第一出口56和第一進口57,內設有物料通道分別與第一進口、第一出口連接連通,密封圈設置于物料通道內,彈簧一端固定在蓋板上,另一端固定鋼球,鋼球在彈簧的彈力下抵靠在密封圈上,實現物料通道的關閉與打開。
再進一步的,如圖4所示,液動換向閥6包括上端蓋61、Y型聚氨酯密封圈b62、上閥體63、下閥體64、閥芯65、液壓缸66及下端蓋67,閥芯65由上至下依次套裝上端蓋61、上閥體63、下閥體64和下端蓋67,閥體上端連接液壓缸,液壓缸與上閥體相對固定,上端蓋與上閥體之間、上閥體與下閥體之間以及下閥體與下端蓋之間均設置有Y型聚氨酯密封圈b62,下閥體上設有第二進口68與出料口12對應,上閥體上設有第二出口69與成型模具連接連通。圖4中的箭頭虛線表示進料的方向。
另外,密封套本體41由管徑為φ160mm、高為180mm、壁厚為20mm的無縫管制作而成;上閥體63的第二出口69方向與下閥體的第二進口68方向交錯設置,第二出口和第二進口上均設有帶螺紋的連接頭7a、7b,便于使用時快速連接。
以上僅以舉例方式來詳細闡明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型永磁鐵氧體自動注料機,這些個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實施方式之用,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形和改進。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并為本實用新型的各項權利要求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