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立體車庫結構領域,尤其是一種垂直循環立體車庫的防墜落裝置。
背景技術:
在經濟飛快發展的當今社會,對空間的需求量急劇增長,停車難的問題尤為突出,為了應對這個問題,國內外均出現了垂直循環立體車庫。
現有的垂直循環立體車庫的驅動裝置包括左右兩側的機架,左側的機架上安裝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套設有主動輪,驅動電機下方橫穿機架設置有傳動橫軸,主動輪正下方的傳動橫軸上套設有從動輪,主動輪與從動輪之間通過傳動帶連接,傳動橫軸的左右兩端各套設有齒輪,機架頂部上各齒輪的正上方位置安裝有徑向外周表面光滑的頂轉動盤;機架的左、右兩側從上到下對應設有繞設于頂轉動盤和齒輪之間的循環大鏈節鏈條,循環大鏈節鏈條通過若干三角鏈板間隔懸吊有若干行車吊架。
由于垂直循環立體車庫為多層設置,承載的車輛較多,需要的傳動力也大,傳動帶在承受巨大傳動力時,傳動帶很容易意外斷裂。另外,傳動帶在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后,也會出現斷裂的現象。當傳動帶斷裂時,將無法為傳動橫軸、齒輪和循環大鏈節鏈條提供動力。加之,驅動電機無法為循環大鏈節鏈條提供轉動的動力,若循環大鏈節鏈條左側載重與右側載重不等,在重力作用下,循環大鏈節鏈條就會帶動行車吊架向載重較重的一側轉動,導致車輛吊架出現不受控制的轉動,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目前,也存在一些垂直循環立體車庫的防墜落裝置,但是,這些防墜落裝置都是通過直接牽拉行車吊架的方式來避免行車吊架意外墜落的,需要行車吊架的不正常運行才能啟動防墜落作業,依然會存在行車吊架的不正常運行,依然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垂直循環立體車庫的防墜落裝置。
一種垂直循環立體車庫的防墜落裝置,包括分體設置的機架和橫穿機架的傳動橫軸,傳動橫軸上方設有橫穿機架的支撐橫桿,支撐橫桿上安裝有驅動電機,傳動橫軸一端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傳動帶連接、另一端緊固套設有棘輪;傳動帶左右兩側的驅動電機上鉸接有可左右擺動的連接板,連接板上安裝有張緊輪,常態下,張緊輪壓緊在同側的傳動帶上,且,兩張緊輪之間設置有一張緊的拉簧;棘輪上方的支撐橫桿底部設置有棘輪鎖死裝置,棘輪鎖死裝置由與支撐橫桿固定連接的支撐板、鉸接于支撐板上并可左右擺動的棘爪和安裝于遠離棘輪的棘爪一側的第一導向輪組成,棘爪自然垂下狀態時與棘輪咬合;其中一張緊輪的輪軸上固定有鋼絲繩,鋼絲繩繞過第一導向輪與棘爪固定連接;拉簧松弛時張緊輪輪軸上連接鋼絲繩位置與棘爪上連接鋼絲繩位置之間的距離小于拉簧張緊時張緊輪輪軸上連接鋼絲繩位置與棘爪上連接鋼絲繩位置之間的距離;傳動橫軸的左右兩端各套設有齒輪,各齒輪均分別與循環大鏈節鏈條傳動連接,循環大鏈節鏈條上間隔設置有若干用于吊掛行車吊架的吊架連接板。
本實用新型有效避免了傳動帶斷裂所引起的循環大鏈節鏈條和行車吊架的不受控轉動現象,大大降低了行車吊架意外掉落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并且,本實用新型的防墜落裝置的防墜落作業由傳動帶直接啟動,可在傳動帶斷裂后的最短時間內控制行車吊架的轉動,時間差短,可最大程度的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所述傳動帶與棘輪之間的支撐橫桿的底部設有第二導向輪,鋼絲繩順序繞過第二導向輪、第一導向輪與棘爪固定連接,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更為緊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第二導向輪的輪軸與傳動橫軸垂直,便于鋼絲繩在第二導向輪上進行繞設。
棘輪上方的支撐橫桿底部設置有兩套棘輪鎖死裝置,兩套棘輪鎖死裝置相對于傳動橫軸左右對稱設置;鋼絲繩為雙股鋼絲繩,鋼絲繩的其中一股與左側的棘輪鎖死裝置連接、另一股與右側的棘輪鎖死裝置連接。兩側的棘輪鎖死裝置可同時從棘輪的兩側對棘輪進行鎖死,更有效確保棘輪能夠停止轉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傳動帶與棘輪之間的支撐橫桿的底部設置有兩個第三導向輪,兩個第三導向輪相對于傳動橫軸左右對稱設置;鋼絲繩的其中一股繞過左側的第三導向輪并與左側的棘輪鎖死裝置連接,另一股繞過右側的第三導向輪并與右側的棘輪鎖死裝置連接。此時,兩個第三導向輪起到了分繩的作用,并且,整體結構也更為緊湊。所述第三導向輪的輪軸與傳動橫軸垂直,便于鋼絲繩在第三導向輪上進行繞設。
另外,本實用新型同時具有第二導向輪和第二導向輪時,優選采用:第二導向輪靠近傳動帶的支撐橫桿一端設置,第三導向輪靠近棘輪的支撐橫桿一端設置,鋼絲繩順序繞過第二導向輪、第三導向輪、第一導向輪與棘爪固定連接。此時,整體結構更為緊湊。
所述第一導向輪的輪軸與傳動橫軸平行。這樣的設計,使得從第二導向輪出來的鋼絲繩能夠更穩固的繞設于第一導向輪上,并且,鋼絲繩牽拉棘爪更為省力。
所述的傳動帶優選采用鏈條,當然也可以采用輸送帶。
所述的張緊輪優選采用鏈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防墜落裝置的側視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
圖3為圖1中B部分的放大圖;
圖4為沿圖1中C-C線的左向剖視圖;
圖5為沿圖1中C-C線的右向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中鋼絲繩自張緊輪至棘爪的連接結構俯視示意圖,其中,虛線為拉簧松弛時,張緊輪的輪廓線和鋼絲繩的連接線;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中鋼絲繩自張緊輪至棘爪的連接結構俯視示意圖,其中,虛線為拉簧松弛時,張緊輪的輪廓線。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結合圖1~圖6,一種垂直循環立體車庫的防墜落裝置,包括分體設置的機架1和橫穿機架1的傳動橫軸2,傳動橫軸2上方設有橫穿機架1的支撐橫桿3,支撐橫桿3上安裝有驅動電機4,傳動橫軸2一端與驅動電機4的輸出軸傳動帶5連接、另一端緊固套設有棘輪6;傳動帶5左右兩側的驅動電機4上鉸接有可左右擺動的連接板8,連接板8上安裝有張緊輪7,常態下,張緊輪7壓緊在同側的傳動帶5上,且,兩張緊輪7之間設置有一張緊的拉簧9;棘輪6上方的支撐橫桿3底部設置有棘輪鎖死裝置10,棘輪鎖死裝置10由與支撐橫桿3固定連接的支撐板101、鉸接于支撐板101上并可左右擺動的棘爪102和安裝于遠離棘輪6的棘爪102一側的第一導向輪103組成,棘爪102自然垂下狀態時與棘輪6咬合;其中一張緊輪7的輪軸71上固定有鋼絲繩12,鋼絲繩12繞過第一導向輪103與棘爪102固定連接;拉簧9松弛時張緊輪輪軸71上連接鋼絲繩12位置與棘爪102上連接鋼絲繩12位置之間的距離D小于拉簧9張緊時張緊輪輪軸71上連接鋼絲繩12位置與棘爪102上連接鋼絲繩12位置之間的距離D’;傳動橫軸2的左右兩端各套設有齒輪14,各齒輪14均分別與循環大鏈節鏈條13傳動連接,循環大鏈節鏈條13上間隔設置有若干用于吊掛行車吊架的吊架連接板15。其中,支撐橫桿3底部設置有兩套棘輪鎖死裝置10,兩套棘輪鎖死裝置10相對于傳動橫軸2左右對稱設置;鋼絲繩12為雙股鋼絲繩,鋼絲繩12的其中一股與左側的棘輪鎖死裝置10連接、另一股與右側的棘輪鎖死裝置10連接。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實施例2中傳動帶5與棘輪6之間的支撐橫桿2的底部設有第二導向輪11,鋼絲繩12順序繞過第二導向輪11、第一導向輪103與棘爪102固定連接,其他結構均與實施例1相同(結合圖1~圖5以及圖7)。
在工作過程中,驅動電機4依次傳動傳動帶5、傳動橫軸2、齒輪14、循環大鏈節鏈條13,最終實現行車吊架的循環轉動,此時,拉簧處于張緊狀態,鋼絲繩12向外牽拉棘輪鎖死裝置10的棘爪102,使得棘爪102與棘輪6分離,棘輪6處于空轉狀態。當傳動帶5斷裂時,傳動帶5兩側的張緊輪7在拉簧9的拉力作用下均向中間靠攏,此時拉簧處于松弛狀態,使得張緊輪輪軸71上連接鋼絲繩12位置與棘爪102上連接鋼絲繩12位置之間的直線距離縮短,即鋼絲繩12向棘爪102一端移動,棘爪102向下擺動,棘爪102與棘輪6接觸,并與棘輪6咬合,棘輪6停止轉動,從而使得傳動橫軸2、齒輪14、循環大鏈節鏈條13和行車吊架均停止轉動。
實施例1和實施例2均有效避免了傳動帶5斷裂所引起的循環大鏈節鏈條13和行車吊架的不受控轉動現象,大大降低了行車吊架意外掉落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并且,本實用新型的防墜落裝置的防墜落作業由傳動帶5直接啟動,可在傳動帶5斷裂后的最短時間內控制行車吊架的轉動,時間差短,可最大程度的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另外,實施例2中增加設置了第二導向輪11,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更為緊湊。
當然,本實用新型也可以僅有一套棘輪鎖死裝置10,但是,本實用新型具有兩套棘輪鎖死裝置10時,兩側的棘輪鎖死裝置10可同時從棘輪6的兩側對棘輪6進行鎖死,更有效確保棘輪6能夠停止轉動。
實施例1和實施例2均可作出如下改進:
(1)所述傳動帶5與棘輪6之間的支撐橫桿3的底部設置有兩個第三導向輪16,兩個第三導向輪16相對于傳動橫軸2左右對稱設置;鋼絲繩12的其中一股繞過左側的第三導向輪16并與左側的棘輪鎖死裝置10連接,另一股繞過右側的第三導向輪16并與右側的棘輪鎖死裝置10連接(結合圖1~圖5)。此時,兩個第三導向輪16起到了分繩的作用,并且,整體結構也更為緊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如圖4所示,所述第三導向輪16的輪軸與傳動橫軸2垂直,便于鋼絲繩12在第三導向輪16上進行繞設。
(3)如圖4所示,所述第一導向輪103的輪軸與傳動橫軸2平行。這樣的設計,使得從第二導向輪11出來的鋼絲繩12能夠更穩固的繞設于第一導向輪103上,并且,鋼絲繩12牽拉棘爪102更為省力。
(4)所述的傳動帶5優選采用鏈條,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見的傳動帶。
(5)所述的張緊輪7優選采用鏈輪。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還可做如下改進:
(1)如圖5所示,所述第二導向輪11的輪軸與傳動橫軸2垂直,便于鋼絲繩12在第二導向輪11上進行繞設。
(2)在本實用新型同時具有第二導向輪11和第二導向輪16時,優選采用:第二導向輪11靠近傳動帶5的支撐橫桿3一端設置,第三導向輪16靠近棘輪6的支撐橫桿3一端設置,鋼絲繩12順序繞過第二導向輪11、第三導向輪16、第一導向輪103與棘爪102固定連接(結合圖1~圖5以及圖7)。此時,整體結構更為緊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