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木地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緩沖收邊木地板。
背景技術:
隨著裝飾工程的不斷進步,涌現出大批的新型材料,人們對地面工程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實木地板或實木復合地板也由最開始僅工程上使用走向了千家萬戶,目前幾乎每個家庭裝修都會涉及木地板的鋪貼,而木地板鋪貼取代瓷磚地面鋪貼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質量問題,木地板的邊角收口成為最為突出的質量通病。現有處理木地板收口的常見方法是邊角處預留5—8mm縫隙,防止由于木地板的膨脹起拱,這樣處理會導致木地板邊角處鋪貼不嚴密,時間久后容易產生縫隙,縫隙會形成清潔的死角,不衛生的同時也影響整體觀感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便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緩沖收邊木地板,它能夠解決現有木地板收邊處易開縫松動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緩沖收邊木地板,包括靠墻體鋪設的木地板本體,所述木地板本體的靠墻側開設有與所述木地板本體上表面平行的滑動通槽,所述滑動通槽靠近所述木地板本體的上表面設置,該滑動通槽內滑動設置有與之配合的遮蓋板,所述滑動通槽的底部與所述遮蓋板之間設置有第一緩沖彈簧,所述遮蓋板下方設置有與所述木地板本體的靠墻側平行的承壓板,所述遮蓋板的下表面設置有開口向下的滑軌槽,所述滑軌槽所在直線垂直于所述木地板本體的靠墻側所在平面,所述承壓板的上側邊設置有能在上述滑軌槽內來回滑動的滑塊,所述承壓板與所述木地板本體的靠墻側之間設置有第二緩沖彈簧,所述承壓板與所述墻體之間設置有第三緩沖彈簧。
作為優選,所述滑軌槽為多個,并沿所述遮蓋板的靠墻側邊均勻分布。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緩沖彈簧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承壓板和所述木地板本體上,所述第三緩沖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承壓板上,其另一端抵觸連接在所述墻體上。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緩沖彈簧和所述第三緩沖彈簧為均勻分布在所述承壓板上的多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木地板與墻體之間設置有第二緩沖彈簧和第三緩沖彈簧,其可以為木地板膨脹收縮提供彈力,防止木地板開縫松動,同時通過第一緩沖彈簧設置有遮蓋板,遮蓋板遠離木地板的一側緊靠在墻體內側,其可以使得木地板與墻體之間不存在縫隙,避免形成清潔死角以及影響觀感效果,承壓板可使遮蓋板起到一定的承壓作用,避免其受壓變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墻體;2、木地板本體;3、滑動通槽;4、遮蓋板;5、第一緩沖彈簧;6、承壓板;7、滑軌槽;8、滑塊;9、第二緩沖彈簧;10、第三緩沖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緩沖收邊木地板,包括靠墻體1鋪設的木地板本體2,所述木地板本體2的靠墻側開設有與所述木地板本體2上表面平行的滑動通槽3,所述滑動通槽3靠近所述木地板本體2的上表面設置,該滑動通槽3內滑動設置有與之配合的遮蓋板4,所述滑動通槽3的底部與所述遮蓋板4之間設置有第一緩沖彈簧5,所述遮蓋板4下方設置有與所述木地板本體2的靠墻側平行的承壓板6,所述遮蓋板4的下表面設置有開口向下的滑軌槽7,所述滑軌槽7所在直線垂直于所述木地板本體2的靠墻側所在平面,所述承壓板6的上側邊設置有能在上述滑軌槽7內來回滑動而不脫出的滑塊8,所述承壓板6與所述木地板本體2的靠墻側之間設置有第二緩沖彈簧9,所述承壓板6與所述墻體1之間設置有第三緩沖彈簧10。
作為優選,所述滑軌槽7為多個,并沿所述遮蓋板4的靠墻側邊均勻分布。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緩沖彈簧9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承壓板6和所述木地板本體2上,所述第三緩沖彈簧10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承壓板6上,其另一端抵觸連接在所述墻體1上。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緩沖彈簧9和所述第三緩沖彈簧10為均勻分布在所述承壓板6上的多個。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木地板與墻體1之間設置有第二緩沖彈簧9和第三緩沖彈簧10,其可以為木地板膨脹收縮提供彈力,防止木地板開縫松動,同時通過第一緩沖彈簧5設置有遮蓋板4,遮蓋板4遠離木地板的一側緊靠在墻體1內側,其可以使得木地板與墻體1之間不存在縫隙,避免形成清潔死角以及影響觀感效果,承壓板6可使遮蓋板4起到一定的承壓作用,避免其受壓變形。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