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陶瓷支架制作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陶瓷支架自動刮渣機。
背景技術:
LED 陶瓷支架為板狀式的工件,LED陶瓷支架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對LED陶瓷支架進行鉆孔和沉銅等工序,加工成型后,其表面上通常形成有渣料,因此需要對LED陶瓷支架的表面進行刮渣處理,現有技術中,主要通過手工進行刮渣作業,其處理效率極其低下,同時,常常會因人為誤差導致很難獲得一致性的表面刮渣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陶瓷支架自動刮渣機,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人工刮渣的方式存在效率低、刮渣處理效果不好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陶瓷支架自動刮渣機,包括有機架、輸送機構、活動架、刮渣輪以及頂壓板;該輸送機構設置于機架上并左右延伸;該活動架可前后來回活動地設置于機架上,該活動架由一第一驅動機構帶動而前后來回活動,該活動架上設置有定位輥,該定位輥位于輸送機構的正上方;該刮渣輪可轉動地安裝于活動架上并位于輸送機構的正上方,前述定位輥位于刮渣輪的側旁,該刮渣輪由一第二驅動機構帶動而轉動;該頂壓板可上下活動地設置于機架上并位于輸送機構和刮渣輪的正下方,該頂壓板由一第三驅動機構帶動而上下活動。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輸送機構包括有主動輥、從動輥、輸送帶和電機,該主動輥和從動輥分別可轉動地設置于機架的左右兩端,該輸送帶連接于主動輥和從動輥之間,該電機固定于機架上并帶動主動輥轉動。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有電機、偏心輪和連桿,該電機固定于機架上,該偏心輪水平安裝于電機的輸出軸上,該連桿的兩端分別與活動架和偏心輪樞接。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刮渣輪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多個前述定位輥,多個定位輥間隔并排設置。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機架上設置有導軌,該導軌前后延伸,該活動架設置于導軌上沿導軌前后活動。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刮渣輪為左右間隔設置的兩個,針對每一刮渣輪均設置有一前述第二驅動機構。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包括有電機、第一皮帶輪、第二皮帶輪和傳動帶,該電機固定于機架的底部,該第一皮帶輪安裝于電機的輸出軸,該第二皮帶輪固定于刮渣輪的外端,該傳動帶連接于第一皮帶輪和第二皮帶輪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每一刮渣輪的下方均設置有一前述頂壓板,針對每一頂壓板均設置有一前述第三驅動機構。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三驅動機構為氣缸。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活動架上設置有可翻轉的透明保護罩,透明保護罩外罩住定位輥和刮渣輪。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通過利用第一驅動機構帶動活動架前后來回活動,并配合第二驅動機構帶動刮渣輪轉動,刮渣輪隨活動架前后來回活動,以對陶瓷支架板件進行縱向前后刮渣,實現自動刮渣,有效提高了刮渣處理效率,并增強刮渣效果,以對陶瓷支架板件的表面進行徹底刮渣,輕易獲得一致性的表面刮渣效果。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截面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機架 11、導軌
20、輸送機構 21、主動輥
22、從動輥 23、輸送帶
24、電機 30、活動架
31、定位輥 40、刮渣輪
50、頂壓板 60、第一驅動機構
61、電機 62、偏心輪
63、連桿 70、第二驅動機構
71、電機 72、第一皮帶輪
73、第二皮帶輪 80、第三驅動機構
90、透明保護罩。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機架10、輸送機構20、活動架30、刮渣輪40以及頂壓板50。
該輸送機構20設置于機架10上并左右延伸,該輸送機構20用于輸送陶瓷支架板件,具體而言,所述輸送機構20包括有主動輥21、從動輥22、輸送帶23和電機24,該主動輥21和從動輥22分別可轉動地設置于機架10的左右兩端,該輸送帶23連接于主動輥21和從動輥22之間,該電機24固定于機架10上并帶動主動輥21轉動。
該活動架30可前后來回活動地設置于機架10上,該活動架30由一第一驅動機構60帶動而前后來回活動,該活動架30上設置有定位輥31,該定位輥31位于輸送機構20的正上方,該定位輥31用于對陶瓷支架板件進行壓抵定位;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機架10上設置有導軌11,該導軌11前后延伸,該活動架30設置于導軌11上沿導軌11前后活動;具體而言,所述第一驅動機構60包括有電機61、偏心輪62和連桿63,該電機61固定于機架10上,該偏心輪62水平安裝于電機61的輸出軸上,該連桿63的兩端分別與活動架30和偏心輪62樞接。
該刮渣輪40可轉動地安裝于活動架30上并位于輸送機構20的正上方,前述定位輥31位于刮渣輪40的側旁,該刮渣輪40由一第二驅動機構70帶動而轉動;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刮渣輪40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多個前述定位輥31,多個定位輥31間隔并排設置,并且,所述刮渣輪40為左右間隔設置的兩個,針對每一刮渣輪40均設置有一前述第二驅動機構70,具體而言,所述第二驅動機構70包括有電機71、第一皮帶輪72、第二皮帶輪73和傳動帶(圖中未示),該電機71固定于機架10的底部,該第一皮帶輪72安裝于電機71的輸出軸,該第二皮帶輪73固定于刮渣輪40的外端,該傳動帶連接于第一皮帶輪72和第二皮帶輪73之間。
該頂壓板50可上下活動地設置于機架10上并位于輸送機構20和刮渣輪40的正下方,該頂壓板50由一第三驅動機構80帶動而上下活動。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每一刮渣輪40的下方均設置有一前述頂壓板50,針對每一頂壓板50均設置有一前述第三驅動機構80,并且,所述第三驅動機構80為氣缸。
以及,所述活動架30上設置有可翻轉的透明保護罩90,透明保護罩90外罩住定位輥31和刮渣輪40,以避免刮渣向外飛濺出來。
詳述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
工作時,將帶刮渣的陶瓷支架板件置于輸送機構20的輸送帶23的表面,并將透明保護罩90蓋好,該輸送機構20對陶瓷支架板件進行輸送,當陶瓷支架板件輸送至刮渣輪40的下方時,該定位輥31對陶瓷支架板件進行定位,同時,該第三驅動機構80帶動頂壓板50向上活動,頂壓板50通過頂壓住輸送帶23而對陶瓷支架板件的底部進行頂壓固定;接著,該第二驅動機構70帶動刮渣輪40轉動而對陶瓷支架板件的表面進行刮渣作業,在刮渣的過程中,該第一驅動機構60的電機61帶動偏心輪62轉動,由連桿63帶動活動架30前后來回活動,該刮渣輪40隨活動架30前后來回活動,以對陶瓷支架板件進行縱向前后刮渣,有效增強刮渣效果,以對陶瓷支架板件的表面進行徹底刮渣;刮渣完成后,該陶瓷支架板件從輸送機構20的輸出端輸出。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通過利用第一驅動機構帶動活動架前后來回活動,并配合第二驅動機構帶動刮渣輪轉動,刮渣輪隨活動架前后來回活動,以對陶瓷支架板件進行縱向前后刮渣,實現自動刮渣,有效提高了刮渣處理效率,并增強刮渣效果,以對陶瓷支架板件的表面進行徹底刮渣,輕易獲得一致性的表面刮渣效果。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