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控溫熨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手熨斗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子控溫熨斗。
【背景技術】
[0002]熨斗在生活中十分常見,人們經常會使用熨斗對紡織品進行熨燙。現有的熨斗常常使用雙金屬片這一結構進行溫度控制,因為雙金屬片是機械結構,加熱和冷卻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不能快速地對溫度進行調節,而且雙金屬片的觸點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而出現耗損,發生故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子控溫熨斗,通過主控裝置發送的不同的脈沖信號控制可控硅模塊,從而實現對溫度的控制。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電子控溫熨斗,包括外殼、底板、手柄、主控裝置、溫度傳感器、輸入裝置、可控硅模塊和發熱體,所述外殼與所述底板形成容置腔體,所述發熱體設置于所述底板表面并處于所述容置腔體內部,所述溫度傳感器與所述發熱體相連接,所述手柄設置于所述外殼的外表面,所述主控裝置與可控硅模塊設置于所述手柄的遠離所述手柄的端部的一側,所述輸入裝置設置于所述外殼的外表面,所述輸入裝置的位置不同于所述手柄的位置,在使用時所述輸入裝置將接收到的溫度的預設值傳送至所述主控裝置,所述溫度傳感器對所述發熱體的溫度進行檢測并將檢測到的溫度發送至所述主控裝置,所述主控裝置將所述溫度傳感器發送過來的溫度與所述預設值進行比較,所述主控裝置根據比較后的結果發送脈沖信號至所述可控硅模塊,所述可控硅模塊根據所述脈沖信號控制電路的通斷。
[0006]優選地,上述的電子控溫熨斗中,當所述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低于所述溫度的預設值時,所述主控裝置根據比較結果連續發送脈沖信號至所述可控硅模塊,所述可控硅模塊于接收到所述脈沖信號后接通所述電路,所述發熱體處于接通發熱狀態。
[0007]當所述主控裝置進行比較后發現當前所述發熱體的溫度低于所述溫度的預設值時,所述主控裝置向所述可控硅模塊連續傳送脈沖信號。所述可控硅模塊在接收到所述脈沖信號后導通所述電路。電路導通后,所述發熱體處于工作狀態開始發熱。相比雙金屬片,所述可控硅模塊的調溫過程更加快速。
[0008]優選地,上述的電子控溫熨斗中,當所述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等于或高于所述溫度的預設值時,所述主控裝置根據比較結果停止發送第二脈沖信號至所述可控硅模塊,所述可控硅模塊不能接收到所述脈沖信號后將導通的所述電路斷開,所述發熱體處于斷開狀態。
[0009]當所述主控裝置進行比較后發現當前所述發熱體的溫度高于所述溫度的預設值時,所述主控裝置向所述可控硅模塊停止傳送脈沖信號。所述可控硅模塊在不能接收到所述脈沖信號后斷開所述電路。電路斷開后,所述發熱體處于斷開狀態停止發熱。可控硅模塊與機械結構的雙金屬片相比更不容易發生故障。
[0010]優選地,上述的電子控溫熨斗中,還包括電源,所述可控硅模塊通過控制連接于所述發熱體的所述電源的通斷時間進行溫度控制。
[0011]主控裝置在進行過檢測到的溫度與所述溫度預設值的比較后,通過計算來確定需要導通發熱體的時間的長短。并發送脈沖信號至可控硅模塊進行控制。
[0012]優選地,上述的電子控溫熨斗中,還包括電源,所述可控硅模塊通過調整連接于所述發熱體的所述電源的電壓進行溫度控制。
[0013]所述可控硅模塊的導通角的大小由所述主控裝置發送的脈沖信號的大小控制,所述可控硅的導通角越大,所述電路的導通程度越強。所述可控硅模塊通過控制電壓來進行更精確的溫度控制。
[0014]優選地,上述的電子控溫熨斗中,所述溫度傳感器包括A/D轉換模塊,所述溫度傳感器將檢測到的溫度的模擬量轉換成數字量后通過電路傳遞給所述主控裝置。
[0015]將模擬量轉化為數字量后使得所述溫度傳感器測得的溫度數值更加精確。
[0016]優選地,上述的電子控溫熨斗中,所述溫度傳感器嵌入所述發熱體,所述溫度傳感器通過所述發熱體的溫度變化時所述溫度傳感器的阻值的改變來反饋檢測到的溫度。
[0017]溫度傳感器隨溫度的變化阻值發生變化,該溫度傳感器的壽命更長,不容易損壞。
[0018]優選地,上述的電子控溫熨斗中,還包括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設置于所述外殼表面不同于所述輸入裝置或所述手柄的位置,所述顯示裝置與所述主控裝置連接,所述顯示裝置用于顯示設定的溫度值、實際的溫度值和機器狀態。
[0019]顯示裝置能夠更直觀的反映溫度的數值、機器的狀態,讓使用者的操作過程更加便捷。
[0020]優選地,上述的電子控溫熨斗中,所述顯示裝置與所述輸入裝置均設置于所述手柄的遠離所述手柄的端部的一側,所述輸入裝置包括第一按鈕和第二按鈕,當長按所述第一按鈕時所述電子控溫熨斗開機,當短按所述第一按鈕時所述溫度的預設值增加,當短按所述第二按鈕時所述溫度的預設值減少,當長按所述第二按鈕時所述電子控溫熨斗關機,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數碼管直接顯示數據,所述溫度的預設值的增加或減少直接顯示于所述顯示裝置。
[0021]所述輸入裝置具體是兩個按鈕,結構簡潔。而且每個按鈕有長按和短按兩種操作方式,分別對應不同的功能,便于記憶,而且人機交互過程容易上手。
[0022]優選地,上述的電子控溫熨斗中,所述顯示裝置通過LED顯示屏指示溫度及工作狀態。
[0023]LED顯示屏顯示溫度及工作狀態相對于顯示屏來說成本低,同時顯示效果也較為直觀。
[0024]本實用新型包括主控裝置、溫度傳感器、輸入裝置、可控硅模塊和發熱體。輸入裝置將接收到的溫度的預設值傳送至主控裝置,溫度傳感器對發熱體的溫度進行檢測并將檢測到的溫度發送至主控裝置。主控裝置將溫度傳感器發送過來的溫度與預設值進行比較,主控裝置根據比較后的結果發送脈沖信號至可控硅模塊。可控硅模塊根據脈沖信號控制電路的通斷。可控硅模塊具有導通無火花、無延遲,可頻繁通斷的特性,改善了雙金屬片不能快速對溫度進行調節,容易發生故障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25]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6]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子控溫熨斗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子控溫熨斗的框圖。
[0028]其中,附圖標記匯總如下:
[0029]外殼101 ;底板102 ;手柄103 ;輸入裝置201 ;顯示裝置202 ;主控裝置203 ;可控硅模塊204 ;發熱體205 ;溫度傳感器206 ;電源207 ;盒體208 ;把手301 ;柄體302。
【具體實施方式】
[0030]現有的熨斗使用雙金屬片結構實現對溫度的控制,當溫度較高時,雙金屬片彎曲而觸點分離使電路斷開便停止加熱,雙金屬片冷卻時重新變直使雙金屬片相接觸,從而導通電路繼續加熱。雙金屬片是機械結構,加熱和冷卻都需要一個過程,不能快速地對溫度進行調節,而且雙金屬片的觸點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而出現耗損,發生故障。
[0031]鑒于上述情況,研究者經過長期的研究和大量的實踐,提供了一種電子控溫熨斗,包括主控裝置、溫度傳感器、輸入裝置、顯示裝置、可控硅模塊和發熱體。輸入裝置將接收到的溫度的預設值傳送至主控裝置,溫度傳感器對發熱體的溫度進行檢測并將檢測到的溫度發送至主控裝置。主控裝置將溫度傳感器發送過來的溫度與預設值進行比較,主控裝置根據比較后的結果發送脈沖信號至可控硅模塊。可控硅模塊根據脈沖信號控制電路的通斷。可控硅模塊具有導通無火花、無延遲,可頻繁通斷的特性,與現有的熨斗相比,能夠快速對溫度進行調節,可靠性高。
[003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3]請參見圖1與圖2,圖1與圖2共同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控溫熨斗,包括外殼101、底板102、手柄103、主控裝置203、溫度傳感器206、輸入裝置201、可控硅模塊204和發熱體205。所述外殼101與所述底板102形成容置腔體,所述發熱體205設置于所述底板102表面并處于所述容置腔體內部,而且溫度傳感器206與所述發熱體205相連接。所述手柄103設置于所述外殼101的外表面,所述主控裝置203與可控硅模塊204設置于所述手柄103的遠離手柄103端部的一側。所述輸入裝置201設置于所述外殼101的外表面,所述輸入裝置201的位置不同于所述手柄103的位置。在使用時,輸入裝置201將接收到的溫度的預設值傳送至所述主控裝置203,所述溫度傳感器206對所述發熱體205的溫度進行檢測并將檢測到的溫度發送至所述主控裝置203。然后,主控裝置203將所述溫度傳感器206發送過來的溫度與所述預設值進行比較。比較完成后,主控裝置203發送脈沖信號至所述可控硅模塊204,所述可控硅模塊204根據所述脈沖信號控制電路的通斷。
[0034]在本實施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外殼101是一個弧形的殼體結構,外殼101可以由不銹鋼材料制造,同時在接近手柄103的位置可以設置一個塑料層。塑料層可以起到隔熱的作用。
[0035]所述底板102可以是一個銅質的底板102,銅的導熱性良好。所述底板102的形狀可以隨著外殼101的形狀而進行相應的改變。
[0036]所述手柄103包括把手301和柄體302,所述柄體302設置于當使用者握持質斗時靠近所述使用者的一側,所述把手301與柄體302連接并向遠離所述柄體302的方向伸出。所述把手301呈圓柱形便于使用者握持。
[0037]所述主控裝置203設置于所述柄體302的遠離所述把手301的一側的長方體形的盒體208內。請參照圖2,所述主控裝置203與所述電源207、顯示裝置202、輸入裝置201、可控硅模塊204和溫度傳感器206均通過電路連接。所述主控裝置203用于接收、運算和發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