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層織物疊縫機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縫紉機車,特別是涉及一種雙層織物疊縫機車。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制衣工藝中,對于雙層織物的疊縫,例如:雙層織帶,其都是通過人手將雙層織物進行疊放,然后送入機車的縫紉部進行車縫,如此完成雙層織物的疊縫操作。該操作耗時耗人力,且人工操作縫制效果不一致,雙層織物經常出現不平整、錯位現象,難以達到產品外觀效果統一。
【實用新型內容】
[0003]基于此,本實用新型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提高雙層織物的平整度高、且自動化程度高的雙層織物疊縫機車。
[0004]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雙層織物疊縫機車,包括位于機車車縫平臺上的車縫部,所述車縫平臺上還設置有織物處理機構,所述織物處理機構包括用于提高織物平整度的壓緊結構;所述壓緊結構包括第一壓緊結構與第二壓緊結構,所述第一壓緊結構設置在第二壓緊結構的上方,所述第一壓緊結構的出料口、第二壓緊結構的出料口均與所述車縫部的入料口相連通。
[0005]下面對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000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壓緊結構、第二壓緊結構均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有用于所述織物通過的運行通道、位于所述運行通道上方的壓緊件,所述殼體靠近出料口處的側壁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內設有活動件,所述壓緊件一端與所述殼體連接,所述壓緊件的另一端與所述活動件傳動連接。
[000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活動件與所述壓緊件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且所述活動件為螺栓,所述通孔為與所述螺栓配合的螺紋孔。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緊件與所述殼體之間的距離在殼體入料口至殼體出料口的方向上逐漸縮小。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殼體入料口處設置有第一傳感器,所述第一傳感器與所述車縫部電性連接。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織物處理機構還包括用于調節織物寬度的寬度調節結構,所述寬度調節結構包括第一寬度調節結構、第二寬度調節結構,所述第一寬度調節結構設置在第二寬度調節結構的上方,所述第一寬度調節結構、第二寬度調節結構均設置在所述壓緊結構與所述車縫部之間。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寬度調節結構、第二寬度調節結構均包括連接板、與連接板可拆卸連接的第一限位件與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的一端部均彎折,且所述第一限位件與第二限位件部分疊置以形成運行通道。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的另一端均設置有條形槽,條形槽內設置有緊固件,所述緊固件與所述連接板可拆卸連接,且所述緊固件能沿著所述條形槽移動。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織物處理機構還包括用于檢測織物是否具有駁口的駁口檢測結構,所述駁口檢測結構包括第一駁口檢測結構、第二駁口檢測結構,所述第一駁口檢測結構與所述第一寬度調節結構相配合,所述第二駁口檢測結構與所述第二寬度調節結構相配合,所述第一駁口檢測結構、第二駁口檢測結構均包括與連接板連接的滑輪、設置在車縫平臺上的固定板、用于檢測滑輪是否移動到預定位置的第二傳感器,所述固定板連接有導向桿,所述滑輪套接所述導向桿,所述滑輪與所述固定板之間設置有第二彈簧。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用于輸送織物的送料架,所述送料架上設置有第一送料輪與第二送料輪;所述機車底部設置有第一滾輪,所述送料架底部設置有第二滾輪。
[0015]下面對前述技術方案的原理、效果等進行說明:
[0016]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層織物疊縫機車,在機車車縫平臺上不僅僅設置車縫部,還設置有第一壓緊結構、第二壓緊結構,雙層織物分別經過第一壓緊結構、第二壓緊結構,使織物被壓迫平整后送入車縫部。如此即省去人手撫平織物操作,能節約雙層織物制作成本,同時提高雙層織物的車縫質量。
[0017]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層織物疊縫機車,調整活動件作用于壓緊件上的力度,能夠適應不同布料的織物的疊縫。且壓緊件與殼體之間的距離由殼體入料口至殼體出料口的方向上逐漸縮小,如此更便于織物運行經過壓緊結構的運行通道時被壓緊件逐漸壓平整。
[0018]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層織物疊縫機車,殼體入料口處設置有第一傳感器,第一傳感器能夠感應到入料口處是否有織物,并將信號反饋給車縫部,車縫部即根據該第一傳感器的檢測信號作出是否車縫的動作。
[0019]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層織物疊縫機車,還設置有第一寬度調節結構、第二寬度調節結構。上層織物經過第一壓緊結構后進入第一寬度調節結構,能夠被第一寬度調節結構調整寬度,下層織物經過第二壓緊結構后進入第二寬度調節結構,能夠被第二寬度調節結構調整寬度,同時第一寬度調節結構與第二寬度調節結構的位置固定,如此上下層織物不僅寬度能夠得以調整,且上下層織物間的位置相對固定。
[0020]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層織物疊縫機車,還設置有駁口檢測結構,即當織物具有的駁口運輸經過寬度調節結構時會帶動寬度調節結構移動,寬度調節結構則通過連接板帶動滑輪移動,第二傳感器檢測到滑輪位置發生變化后,則會判斷到織物具有駁口,并將該信號反饋至車縫部。
[0021]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層織物疊縫機車,設置有送料架,送料架上設置有第一送料輪與第二送料輪,且機車底部設置有第一滾輪,送料架底部設置有第二滾輪。如此,可以方便調整機車、送料架間的相對位置,并借助送料架上的第一送料輪、第二送料輪將雙層織物分別送入到第一壓緊結構、第二壓緊結構中。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雙層織物疊縫機車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圖1中織物處理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圖2中壓緊結構的側視圖;
[0025]圖4為圖2中寬度調節結構的仰視圖。
[0026]附圖標記說明:
[0027]10、機車,11、車縫部,12、第一滾輪,20、織物處理機構,21、壓緊結構,21a、第一壓緊結構,21b、第二壓緊結構,211、運行通道,212、壓緊件,213、螺栓,214、第一彈簧,215、第一傳感器,22、寬度調節結構,221、第一限位件,222、第二限位件,223、緊固件,224、連接板,225、條形槽,23、駁口檢測結構,231、固定板,232、導向桿,233、滑輪,234、第二彈簧,30、送料架,31、第一送料輪,32、第二送料輪,33、第二滾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9]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層織物疊縫機車,包括位于機車10車縫平臺上的車縫部11,所述車縫平臺上還設置有織物處理機構20。請參閱圖2,所述織物處理機構20包括用于提高織物平整度的壓緊結構21,所述壓緊結構21包括第一壓緊結構21a與第二壓緊結構21b,所述第一壓緊結構21a設置在第二壓緊結構21b的上方,所述第一壓緊結構21a的出料口、第二壓緊結構21b的出料口均與所述車縫部11的入料口相連通。
[003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層織物疊縫機車,在機車10車縫平臺上不僅僅設置車縫部11,還設置有第一壓緊結構21a、第二壓緊結構21b,雙層織物分別經過第一壓緊結構21a、第二壓緊結構21b,使織物被壓迫平整后送入車縫部11。如此即省去人手撫平織物操作,能節約雙層織物制作成本,同時提高雙層織物的車縫質量。
[0031]請參閱圖3,所述第一壓緊結構21a、第二壓緊結構21b均包括殼體(圖中未標出),所述殼體內設有用于所述織物通過的運行通道211、位于所述運行通道211上方的壓緊件212,所述殼體靠近出料口處的側壁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內設有活動件,所述壓緊件212 —端與所述殼體連接,所述壓緊件212的另一端與所述活動件傳動連接。
[0032]所述活動件與所述壓緊件212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214,且所述活動件為螺栓213,所述通孔為與所述螺栓213配合的螺紋孔,旋轉螺栓213在殼體上的位置,即能夠調整作用在壓緊件212上的力度,使得壓緊件212壓緊織物。所述壓緊件212與所述殼體之間的距離在殼體入料口至殼體出料口的方向上逐漸縮小,織物進入到殼體過程中被壓緊件212逐漸壓平整。所述殼體入料口處設置有第一傳感器215,所述第一傳感器215與所述車縫部11電性連接。
[0033]請參與圖4,所述織物處理機構20還包括用于調節織物寬度的寬度調節結構22,所述寬度調節結構22包括第一寬度調節結構、第二寬度調節結構,所述第一寬度調節結構設置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