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于縫盤機套圈的織物平鋪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縫合機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便于縫盤機套圈的織物平鋪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縫盤機亦稱即圓盤縫合機,俗稱套口車,使用縫線縫合毛衣套口的機器。借助縫盤機可以高效、快速完成毛衣的衣片縫合工作,比手工縫合的效率大大提高。縫盤機工作時,需要將衣片上的線圈套在縫盤機的縫針上,一一對應后,再進行縫合。現有技術中,需要人工將衣片上的線圈依次套到縫盤機的縫針上,線圈需要與縫針一一對應。因為在進行衣片織物”線圈孔對準針尖”的套針過程中,針盤上的縫針在進行旋轉運動,而操作人員必須雙手將手中作業的衣片上每一個線圈孔在動態運動過程中準確無誤地套入到每支縫針內。工廠作業規程:必須要求每一個作業人員具備手巧、心靈、視力好,工作期間進行這項準確無誤、萬無一失的“線圈孔對縫針”高難度作業。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現操作人員視覺疲勞、手工操作疲勞現象,造成操作人員作業時容易出現錯針、漏針等問題,影響衣片縫合質量。且這項歷來依賴工人手工操作進行的毛線衣片縫織(即:鎖目)工作效率低,產品質量難保證。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平穩放置織物,使得織物更易進行縫合的便于縫盤機套圈的織物平鋪裝置。
[0004]為此,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于縫盤機套圈的織物平鋪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工作臺上設有一長條形缺口;所述工作臺上方設有蓋板,蓋板一側為柵欄狀結構;還包括兩個移動耙,每個移動耙底面均設有若干條耙齒,每條耙齒底面為鋸齒,移動耙的耙齒與蓋板左側的柵欄狀結構互相配合;所述移動耙可相對于工作臺進行上下移動和左右移動。
[0005]進一步地,所述工作臺的后側設有橫向貫穿整個臺面的矩形凹槽;所述長條形缺口與矩形凹槽平行設置。
[0006]進一步地,所述工作臺一側設有定位針,定位針可相對于工作臺上下移動。
[0007]進一步地,所述蓋板一側的柵欄狀結構從空間上分為兩部分,分別位于工作臺上的長條形缺口兩側;該兩部分柵欄狀結構均由若干梳齒組成,梳齒之間設有空隙;所述兩個移動耙分別對應于兩部分柵欄狀結構,移動耙的耙齒插入相鄰兩個梳齒的空隙內。
[0008]進一步地,所述移動耙上還設有與之相垂直的驅動柄,兩個移動耙的驅動柄頂端分別固定在縱向設置的第二滑臺組件和第三滑臺組件上;所述第二滑臺組件和第三滑臺組件安裝一連座上,連座安裝在水平設置的第四滑臺組件上。
[0009]進一步地,所述工作臺后側設有安裝面,安裝面上固定有一L形安裝座,L形安裝座的豎直面上設有第一滑條;所述L形安裝座上安裝第一活動板,第一活動板后側設有第一滑槽,與L形安裝座上的第一滑條相匹配;所述第一活動板前側安裝有轉動軸,所述蓋板上設有活動桿,活動桿后端套在轉動軸上;所述活動桿通過第一連桿連接縱向設置的第一滑臺組件,第一滑臺組件帶動蓋板上下運動。
[0010]進一步地,所述工作臺一側設有一豎直的導軌,導軌上設有與之相匹配的第一活動塊;所述第一活動塊上固定有定位耙,所述定位針位于定位耙上。
[0011]進一步地,所述工作臺上的長條形缺口兩側設有第二滑槽,缺口內設有第二活動板,第二活動板與第二滑槽互相配合。
[0012]本發明的工作臺用于放置織物,織物在靠近縫合位置的一端通常會有較厚的鎖邊,工作臺上的矩形凹槽可用于放置該較厚的鎖邊;織物的縫合位置正對工作臺上的長條形缺口,工作臺上的定位針用于初步定位織物,定位針可相對工作臺上下移動,便于織物后續的移動;
蓋板置于工作臺上方,用于將織物固定在工作臺上,蓋板轉動安裝在第一活動板上,第一活動板可沿L形安裝座上下移動,從而使得蓋板與工作臺的距離可調節,適用于不同厚度的織物;同時,蓋板可繞轉動軸轉動,更好地對織物進行操作;蓋板一側兩部分柵欄狀結構中間留空的方形缺口,用于放置織物撐開裝置,使得織物撐開裝置可以將織物縫合位置的線圈撐開;
移動耙的耙齒穿過蓋板上相鄰兩個梳齒的空隙,直接壓在織物上,每條耙齒底面的鋸齒可增大耙齒與織物之間的摩擦力;移動耙通過驅動柄安裝在縱向設置的滑臺組件上,可隨滑臺上下運動,提起移動耙后方便更換織物;而縱向設置的滑臺組件安裝在水平設置的滑臺組件上,可使得移動耙左右移動,帶動織物向一側移動。
[0013]本發明工作時,織物平鋪在工作臺上,被蓋板限位;縫盤機的縫針從工作臺的長條形缺口下方穿到織物上,穿入織物的線圈內;移動耙通過第四滑臺組件帶動,將套入縫盤機縫針上的織物向左側移動,使得未套入縫盤機的織物進入長條形缺口處繼續工作,從而使得所有織物進入縫盤機進行縫合工作。本發明將織物平置在工作臺上,套針時不易錯行;裝置整體工作精密,可以有效解決織物套針時因放置不平穩出現的錯行現象,提高衣片縫合的質量以及縫盤機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14]以下結合附圖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來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側視圖;
圖4、圖5為本發明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6、圖7為本發明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8、圖9為本發明第一移動把的結構不意圖;
圖10、圖11為本發明第二移動耙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整體工作側視圖。
[0015]圖中標記為:工作臺1、長條形缺口11、矩形凹槽12、第二活動板13、導軌14、第一活動塊15、定位耙16、定位針17、安裝面18、蓋板2、柵欄狀結構21、梳齒22、方形缺口 23、活動桿24、第一連桿25丄形安裝座3、水平面31、豎直面32、第一滑條33、第一活動板34、第二活動塊35、轉動軸36、第一滑臺組件4、第一滑臺41、第一絲桿42、移動耙5、第一移動耙51、第二移動耙52、耙齒53、鋸齒結構54、第一驅動柄55、第二驅動柄56、第二滑臺組件6、第二滑臺61、第二絲桿62、第三滑臺組件7、第三滑臺71、第三絲桿72、連座8、第二連桿81、第三活動塊82、第三滑槽、第二滑條83、安裝塊84、第四滑臺組件9、第四滑臺91、第四絲桿92、織物撐開裝置1、織物101、第五直線滑臺組件102、第六直線滑臺組件103、電機104。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參見附圖。本實施例包括工作臺I,工作臺上設有一長條形缺口11;所述工作臺I的后側設有橫向貫穿整個臺面的矩形凹槽12;所述長條形缺口 11與矩形凹槽12平行設置,長條形缺口 11兩側設有第二滑槽,缺口內設有第二活動板13,第二活動板13與第二滑槽互相配合;所述工作臺I左端設有一豎直的導軌14,導軌14上設有與之相匹配的第一活動塊15;所述第一活動塊15上固定有定位把16,定位把16上設有定位針17;所述工作臺I以及矩形凹槽12的右端均為光滑的圓弧結構。
[0017]本實施例所述的工作臺I用于放置織物,織物在靠近縫合位置的一側通常會有較厚的鎖邊,工作臺I上的矩形凹槽12可用于放置該較厚的鎖邊;織物的縫合位置正對工作臺上的長條形缺口 11,工作臺I左端的定位把16用于初步定位織物,定位把16可隨第一活動塊15下移,便于織物后續的移動;工作臺I右端的圓弧結構便于傳送織物。
[0018]本實施例的蓋板2位于工作臺I上方,蓋板2左側為柵欄狀結構21;所述柵欄狀結構21從空間上分為兩部分,分別位于工作臺I上的長條形缺口 11兩側;該兩部分柵欄狀結構均由若干梳齒22組成,梳齒22之間設有空隙;所述兩部分柵欄狀結構中間留空的方形缺口 23包含工作臺I上長條形缺口 11的位置;所述工作臺I后側設有安裝面18,安裝面18上固定有一 L形安裝座3,L形安裝座3的水平面31固定在安裝面18上,豎直面32設有兩條豎邊,整體為U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