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免縫紉防鉆絨織物的打緯工藝及織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機織物的打瑋工藝及織造方法,尤其涉及制作羽絨服用的不用縫紉即可直接充絨的中空免縫紉防鉆絨織物的打瑋工工藝及織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羽絨服以其輕柔、保暖、舒適的特點,一直深受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特別是寒冷的冬天,告別臃腫的棉衣,穿上輕便時尚的羽絨衣給人新的體驗。然而,羽絨衣在給消費者帶來溫暖與舒適的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了揮之不去的煩惱,那就是鉆絨,鉆絨是羽絨服裝面料的第一殺手,是評判羽絨面料優劣的第一標準。所謂鉆絨就是羽絨鉆過織物半露在織物表面外,或者全露在織物表外面外。鉆出的絨毛不但影響衣物的美觀也為穿著者帶來身體上的不舒適感,甚至飛落到空氣中污染環境。次外還用如下性能來評價羽絨織物的性能,如防風、防雨、防霉、防蛇、透氣透濕等性能。
[0003]影響織物防絨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織物的總密度、織物經瑋紗密度的比例、紗線的丹尼數、紗線的F數、織物的壓光工藝、織物的涂層工藝等,這些都是解決織物面鉆絨的方法。目前市場上防鉆絨織物對羽絨的防鉆性能得到了實質上的提高,但是,在制作羽絨服時,仍有一工序嚴重影響羽絨服的防鉆絨性能,那就是縫合內外面料的縫合縫隙,也就是服裝縫紉線鉆絨,即絨羽或絨桿從織物縫紉線留下的孔隙鉆到織物的表面。
[0004]為了解決羽絨從縫紉線鉆絨的技術問題,本領域發明了一種中空防絨織物,該織物具有上下兩層,該上下兩層織物每隔一段距離交換位置,上層織物變成下層織物,上層織物和下層織物間形成交接線,此交接線的作用相當于表、里織物的縫紉線,將上下層織物連接在一起,位于兩相鄰交接線間的上層織物和下層織物形成了容納羽絨的容腔,羽絨被充裝在該容腔內。利用上下層織物進行上下層交換形成交接線的方法形成織物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縫制兩層織物時由于針孔帶來的鉆絨現象,但此種方法并沒有真正解決在交接線處鉆絨的技術問題,其原因在于,由于織造工藝的缺陷。上層織物和下層織物互換后上層織物前一個循環的最后兩根瑋紗瑋密度低,因此在交接線旁邊形成縫隙孔洞。如圖1所示,造成鉆絨。如何解決交接線處織物鉆絨這一技術問題成為現今本領域技術人員探索的課題,也成為中空免縫紉織物發展的一個瓶頸。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針對采用現有技術織造工藝織造雙層帶有交接線的織物時,在交接線處留有低瑋密度區,使得羽絨從交接線處鉆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在交接線兩旁織物瑋紗密度基本一致的、有效防止中空免縫紉防鉆絨織物鉆絨的空免縫紉防鉆絨織物的打瑋工藝及織造方法。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中空免縫紉防鉆絨織物的打瑋工藝,當筘片打入織口的時候筘片平面和織物平面間的夾角為80° -90° ; 所述夾角為84-87° ;
按下述方法調整綜框、布面支撐架及打瑋曲軸,得到所述筘片打入織口的時候筘片平面和織物平面間的夾角,使布面支撐架處于水平位置,調整綜框的高度,使得第一片綜框的頂部與布面支撐架水平面的距離為150-160_,后面的綜框比前一相鄰綜框低4-8_,調整織物開口高度到50-60mm,調整曲軸的打瑋動程,使其為60_70mm ;
第一片綜框的頂部與布面支撐架水平面的距離為155_,后面的綜框比前一相鄰綜框低6mm,調整織物開口高度到55mm,調整曲軸的打瑋動程,使其為66mm。
[0007]本發明進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空免縫紉防鉆絨織物的織造方法,所述織物包括上層織物和下層織物,所述上層織物和下層織物均由經紗和瑋紗交織形成,上層織物和下層織物分別織造一段距離后,通過上層織物穿過下層織物的方式或通過下層織物穿過上層織物的方式相互交換上下層經紗的位置并在交換處形成交接線,調整織造工藝參數,使得當上層織物和下層織物交換上下層位置時上下層相互穿越時,穿越的織物的長度比被穿越的織物的長度長小于等于一根瑋紗直徑的距離;調整打瑋順序,將織物紋板起點調整為第一根瑋紗打入上層織物的織口,第二根瑋紗打入下層織物的織口,依次循環,使奇數位的瑋紗打入上層織物的織口,使偶數位的瑋紗打入下層織物的織口,使每個循環的最后一根瑋紗打入下層織物的織口,在下一個新循環起點使下層經紗穿越上層織物打第一根瑋紗鎖定交接線;
進一步地,上層織物和下層織物在相互交換上下層位置時,先由下層織物的下層經紗向上穿越上層織物的經紗,下層織物的上層經紗及上層織物的經紗均向下沉底,形成織口打瑋固定,然后提起下層織物的經紗及上層織物的下層經紗,上層織物的上層經紗沉底不動,形成織口,打瑋鎖定,完成換層;
進一步地,按如下方式調整織造工藝參數:固定布面支撐架于水平位置,調整綜框高度,使綜平線低于布面支撐架水平面4-8mm,使織口低于布面支撐架平面3_7mm,使上下兩層織物疊加并沿布面支撐架向下傾斜。
[0008]進一步地,采用前述的打瑋工藝進行織造。
[0009]采用本發明的打瑋工藝進行中空免縫紉防鉆絨織物的織造,由于筘片打入織口的時候筘片平面和織物平面間的夾角為80° -90°,下層織物織造長度略長于上層織物半個梭位左右,所以當以下層經紗向上穿越形成交線的方式進行上層織物和下層織物換層,可以最緊密程度的封死作為交接線的瑋紗,使交接線旁的瑋紗密度與其它位置的瑋紗的密度一致,防止在交接線旁邊形成縫隙,防止鉆絨發生。
[0010]采用本發明的織造方法織造中空免縫紉防鉆絨織物,由于位于奇數位置的瑋紗打入的是上層織物的織口,位于偶數位置的瑋紗打入的是下層織物的織口,且在一個循環結束后只提下層織物的下層經紗,使其穿越上層,其他所有經紗向下沉底,打瑋鎖定,然后將所有經紗提起只留上層織物的上層經紗,打瑋鎖定,完成換層,這樣使得上層織物與下層織物處于緊密貼合的狀態,織造時上下層織物不會分離,且完成換層時換層線緊密平順沒有縫隙孔洞,因此可有效防止羽絨鉆出。同時,采用本發明方法織造織物,由于形成交接線時上層織物和下層織物的經紗均參與了織造,因此交接線處織物的牢度、經紗密度都遠大于常規縫紉線,因此不會因穿著時因拽拉產生縫隙,同時也避免了常規縫紉線針孔漏絨的現象。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現有技術中空免縫紉織物交接線旁瑋紗密度與其它區域瑋紗密度差異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中空免縫紉防鉆絨織物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3為布面支撐架與綜框位置本發明示意圖;
圖4本發明中空免縫紉防鉆絨織物織造工藝流程示意圖;
圖5打瑋角度示意圖。
[0012]附圖標記說明:
1-經紗2-瑋紗3-交接線4-縫隙6-布面支撐架7-綜片
I1-織物一12 —織物二 14-容腔
21-軸 22-支撐 23-支撐板一 24-支撐板二
31-綜平線32-布面支撐架 33-布面34-綜框35-織軸36-橫梁 37-鋼筘。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2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中空免縫紉防鉆絨織物,其基體由上層織物一 11和下層織物二 12兩層疊加在一起共同組成,織物一和織物二均由經紗I和瑋紗2相互浮沉交織而成;織物一和織物二兩層織物每隔一定距離互換一次位置,上層織物一 11變成下層織物,下層織物二 12變成上層織物,織物一 11和織物二 12交替變換上、下層位置的結果是在變換位置處形成交接線3,該交接線形成了織物一和織物二的結合線,將織物一和織物二每隔一段距離連接在一起,在織物的兩相鄰的交接線3間形成容納羽絨的條狀容腔14,容腔14作為后續的充絨包;換層所留下的交接線3的作用等同于常規單層織物制作絨包時所縫紉的縫紉線的作用,就是在上下層織物間形成充絨包。
[0014]為了得到上述結構的雙層織物,本技術領域人員采用下列工藝。本織物包括上層織物和下層織物,上層織物和下層織物相隔一定距離后交換上下層位置,也就是上層織物的經紗換到下層的位置,下層織物的經紗換到上層的位置。上層織物和下層織物交替織造,也就是上層織物打一次瑋后,下層織物打一次瑋,依次循環完成織造,當織造上層織物時下層織物及其經紗沉下不動,不參與織造,織造下層織物時上層織物及經紗上浮,不參與織造,當上層織物與下層織物交換位置時,由下層織物的下層經紗向上提起與其它經紗形成織口進行打瑋或由上層織物的上層經紗下沉與其它經紗形成織口進行打瑋。在上下兩層織物相互換層的時候由下層經紗首先穿越上層形成織口,打瑋固定,然后再由上層經紗穿越下層形成織口,打瑋固定,完成換層,依次循環。中空防絨織物織造采用雙層織造方法,換層時留下的換層線也就是上下層織物的交接線處經紗密度是上下層織物經密之和,且相互紗線之間緊密相連,其交接線處經紗密度和牢度都遠遠大于后加工縫紉的縫紉線,并且不會由于水洗或者運動拉扯導致縫紉線的針孔處縫隙孔洞越來越大的現象。
[0015]為得到交接線兩側瑋紗密度與織物其它位置密度一致或基本一致的中空免縫紉防鉆絨織物,本發明在兩個關鍵工序進行了工藝調整。
[0016]1、其中一個工序是打瑋工序調整打瑋角度:當筘片打入織口的瞬間,使筘片平面與織物平面間的夾角為75-90°,優選為82-90°,最好為85°。采用上述打瑋角度織造織物,所織出的雙層織物,下層織物比上層織物略長一根瑋紗或略長小于一根瑋紗的長度,最好是半根瑋紗的長度,當上層織物和下層織物換層的時候,下層經紗首先穿越上層經紗,打瑋鎖定,然后上層經紗穿越下層打瑋鎖定,完成上下層的互換,互換時由于下層織物的織物長度長于上層織物的織物長度一梭或小于一梭的長度、也就是一根瑋紗或小于一根瑋的長度,換層后的上層織物打瑋后第一根瑋紗可以緊密接近換層前上層織物最后一根瑋紗,進而保證織造出平順緊密、完美換層的雙層防絨織物。
[0017]可以通過調整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