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立體網狀結構單向導濕針織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紡織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立體網狀結構單向導濕針織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單向導濕面料,在材料上面研宄較多,但是在單向導濕織造結構方面的研宄較少,導致現有的單向導濕面料品種單一。
[0003]單向導濕面料除去與紗線本身的性質相關外,還與織物的結構密切相關,這是因為合理的結構能形成良好的導濕梯度,有助于水分的單向導出。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立體網狀結構單向導濕針織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立體網狀結構單向導濕針織面料,該面料具有三層結構,內層是疏水層,為丙綸紗線平紋結構;外層是吸水層,為十字截面滌綸紗線立體抽針網眼結構;內、外層之間是導濕連接層,為丙綸紗線。
[0007]上述立體網狀結構單向導濕針織面料的加工方法如下:
[0008]采用雙面機編織,羅紋排針配置,下針筒I隔I抽針;采用6路一個循環編織;
[0009]織造過程如下:第2、5路用丙綸紗線,針盤兩道針成圈,針筒一道針浮線,編織出內層平紋結構的疏水層;第1、4路用丙綸紗線,針盤兩道針一針集圈、一針浮線,針筒一道針成圈,編織出中間的導濕連接層;第3、6路用十字截面滌綸紗線,針盤兩道針浮線,針筒一道針成圈,下針筒I隔I抽針,編織出外層一種比表面積大的立體抽針網眼結構吸水層。
[0010]進一步地,在面料的后整理加工過程中使用吸濕排汗整理劑進行處理。
[0011]更進一步地,使用的吸濕排汗整理劑為亨斯邁HSD-S。
[0012]更進一步地,HSD-S的濃度為30g/l。
[0013]更進一步地,所述的丙綸紗線為75D/36F PP或50D/36F PP,所述的十字截面滌綸紗線為 150D/48F DTY 或 100D/48F DTY。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15]本發明選用特殊的紗線組合和織造結構,生產出來的單向導濕透氣面料,能有效控制人體濕熱平衡、透氣性能優良、穿著舒適性以及性能持久。
[0016]本發明的立體網狀結構單向導濕針織面料,具有如下優點:
[0017]1、本發明的立體網狀結構單向導濕面料,內層和中間層采用丙綸紗線,外層采用十字截面的滌綸紗,發揮兩種原料的不同優勢,形成最佳的紗線組合。
[0018]內層疏水層:利用丙綸紗線的疏水特性和芯吸效應,保證人體出汗后,汗液不在織物內表面擴散,而是被吸至織物外層蒸發,以保持織物內層的相對干爽,減小人體與織物之間的粘著效應,提高人體舒適性。
[0019]中間的導濕連接層:利用丙綸紗線的芯吸效應和吸濕性能差的特點,避免過多的水氣被吸附而聚集,影響水的傳遞,從而保證內層的汗液有效、有序地轉移到外層吸附層。
[0020]外層吸水層:采用十字截面的滌綸紗線,利用其纖維結構的毛細效應和比表面積大的特點,保證皮膚傳導出來的汗液能迅速的傳導、擴散、蒸發,保持服裝穿著的美觀。
[0021]2、本發明的立體網狀結構單向導濕面料,具有一種空間立體網狀結構(內層疏水層是丙綸紗線材料的平紋結構,中間的導濕連接層是丙綸紗線,外層吸水層是十字截面滌綸紗線材料的大比表面積的立體的抽針網眼結構),能快速將汗水從面料的內層傳導到面料外層,在面料表面快速擴散并蒸發;同時在面料外層遇水時可防止水分滲透到面料內層;從而保證皮膚表面的干爽、衛生。
[0022]3、本發明的立體網狀結構單向導濕面料,在面料的后整加工過程中使用吸濕排汗整理劑進行處理,使得外層吸濕傳遞性能增強,吸水速干性能更加出色,但是不會改變內層面料的疏水性能。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本發明的三角排列圖;
[0024]圖2是本發明的織針排列圖。
[0025]圖中:u η表示集圈三角;V Λ表示成圈三角;一表示浮線三角;
[0026]<1>一<6>表不第I一6路穿紗線;
[0027]I表示第一道織針;2表示第二道織針;3表示抽針。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9]實施例1
[0030]1、面料名稱
[0031]150D/48F DTY (十字截面滌綸紗線)+75D/36F PP單向導濕雙面布
[0032]該面料具有三層結構,內層是疏水層,為75D/36F PP丙綸紗線平紋結構;外層是吸水層,為150D/48F DTY十字截面滌綸紗線立體抽針網眼結構;內、外層之間是導濕連接層,為75D/36F PP丙綸紗線。
[0033]2、所用紗支品名
[0034]150D/48F DTY十字截面滌綸紗線;7?/36F PP丙綸紗線
[0035]3、織造工藝
[0036]選用德樂uP472型號的雙面機,機號24G針筒,筒徑為34”,羅紋排針配置,下針筒I隔I抽針。三角排列方法如圖1所示,織針如圖2進行排列。織造過程如下:
[0037]采用6路一個循環編織;
[0038]第2、5路用75D/36F PP丙綸紗線,針盤兩道針成圈,針筒一道針浮線,編織出內層平紋結構的疏水層。利用丙綸的疏水特性,形成內層疏水層,保證人體出汗后,汗液不在織物內表面擴散,以保持織物內層的相對干爽,減小人體與織物之間的粘著效應,提高人體舒適性。
[0039]第1、4路用75D/36F PP丙綸紗線,針盤兩道針一針集圈、一針浮線,針筒一道針成圈,編織出中間的導濕連接層。利用丙綸紗線的芯吸效應和吸濕性能差的特點,做為中間的導濕連接層,避免過多的水氣被吸附而聚集,影響水的傳遞,從而保證內層的汗液有效、有序地轉移到外層吸附層。
[0040]第3、6路用150D/48F DTY十字截面滌綸紗線,針盤兩道針浮線,針筒一道針成圈,下針筒I隔I抽針,編織出外層一種比表面積大的立體抽針網眼結構。一方面網眼結構具有很多微小網孔,另一方面采用I隔I抽針,能最大程度上的增加網孔的數量,以及比表面積。同時結合織造結構的優點和十字斷面紗線本身具有的毛細效應、比表面大的優點,使得汗水能快速從面料的內層傳導到面料外層,在面料表面快速擴散并蒸發;同時在面料外層遇水時可防止水分滲透到面料內層;從而保證皮膚表面的干爽、衛生。
[0041]4、后處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