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功能性織物領域,具體是一種蓄熱調溫遠紅外功能保暖絮片。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發展的進步和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對于紡織品有了更高的需求,就紡織品保暖性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增加厚度進行保暖,而對其舒適度、功能性、輕薄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紡織品中采用的保暖絮片大多厚重臃腫,不便于活動,只能滿足保暖這一基本功能。開發質地輕薄、保暖、多功能絮片更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近年來,材料中出現增加熱源的方法來提高保暖效果,可實現保暖絮片輕薄化要求。相變材料可隨環境溫度變化改變相態吸收或釋放大量的潛熱,能夠重復使用的新型綠色安全環保儲能材料。目前多采用固液相變材料,微膠囊封裝技術可解決固液相變材料在相變過程中泄露問題,提高其使用效率。相變微膠囊是較理想的外加熱源,可添加至保暖絮片中,制備蓄熱調溫保暖絮片。目前可通過兩種方法制備蓄熱調溫保暖絮片,一是使用蓄熱調溫纖維,即將相變微膠囊添加至纖維中,但此方法由于添加量有限蓄熱調溫效果不明顯;二是相變微膠囊通過涂層或浸漬方法與織物結合,雖然通過此方法可制備蓄熱調溫效果明顯的保暖絮片,但由于粘合劑的作用嚴重影響織物手感、舒適性能等。熱風粘合工藝可使用熱風穿透纖網使低熔點纖維受熱熔融而可使纖維網粘合,通過此工藝可將相變微膠囊添加至保暖絮片中而不影響其手感、舒適性。
遠紅外功能纖維具有發熱保健、保暖功能,利用其制備保暖絮片 可增加保暖效果的同時賦予絮片保健等功能。而目前對于將遠紅外、相變微膠囊結合制備保暖絮片的報道較少。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擬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蓄熱調溫遠紅外保暖絮片。該保暖絮片由熱熔粘合層、相變微膠囊蓄熱調溫層和遠紅外功能層組成。
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蓄熱調溫遠紅外保暖絮片,具有三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括遠紅外功能層、相變微膠囊蓄熱調溫層和熱風粘合層組成;所述各層通過熱風粘合工藝使低熔點纖維熔融而粘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蓄熱調溫遠紅外保暖絮片將相變微膠囊、遠紅外發熱合理結合,有利于提高保暖效果,制備多功能保暖絮片。遠紅外功能層貼近皮膚更有益于發熱效果且其與外層導熱系數不同,使相變微膠囊散發的熱量更易通過遠紅外功能層傳給人體,減少熱量的浪費,提升能量的利用率。
(2)本實用新型采用熱風粘合工藝,利用低熔點纖維熔融使相變微膠囊與絮片及各層粘合,與傳統涂層、浸漬方法相比,工藝簡單、流程短、不使用粘合劑,即符合環保要求又可保證保暖絮片的手感柔軟、服用舒適性。蓄熱調溫遠紅外保暖絮片可用作服裝、手套、鞋的保暖填充材料。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蓄熱調溫遠紅外保暖絮片一種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蓄熱調溫遠紅外保暖絮片(簡稱保暖絮片,參見圖1),包括遠紅外功能層1、相變微膠囊蓄熱調溫層2和熱風粘合層3組成;所述各層通過熱風粘合工藝使低熔點纖維熔融而粘合。
所述遠紅外功能層1是由添加納米陶瓷粉的遠紅外纖維及低熔點纖維混合鋪網后,再經熱風粘合工藝制得,是現有技術,參考文獻是:焦曉寧,程博聞,裘康等.遠紅外熔噴保暖絮片的光蓄熱性能[J].紡織學報,2006,27(8):76-79。康衛民,程博聞,焦曉寧等.遠紅外聚丙烯熔噴超細纖維非織造布的研究[J].產業用紡織品,2006,(2):19-22.遠紅外纖維中的納米陶瓷粉可以發射遠紅外線,其頻率與構成生物體細胞的分子、原子內的振動頻率相同,所以容易被生物體吸收使分子內的振動加大,活化組織細胞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達到發熱升溫的作用,有利于絮片的保暖效果。另外,納米陶瓷粉可以增加保暖絮片的導熱率,遠紅外功能層1貼近皮膚有利于相變微膠囊散發的熱量傳給人體,減少熱量的浪費,提升能量的利用率。
所述相變微膠囊蓄熱調溫層2是低熔點纖維鋪網后浸漬至分散相變微膠囊的水溶液中,晾干后經熱風粘合工藝使相變微膠囊與纖維網粘合。所述相變微膠囊是以三聚氰胺-甲醛-尿素為囊壁,石蠟類相變材料為囊芯,通過原位聚合法制備相變材料微膠囊,屬于現有技術,制備方法的參考文獻是:徐超星,楊文彬,楊序平等.尿素-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相變微膠囊的制備及性能[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15,(1):22-25。黃全國,張凱,楊文彬等.三聚氰胺-甲醛相變微膠囊制備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14,(3):34-38。所述熱風粘合非織造布利 用熱風穿透纖維網使低熔點纖維受熱熔融而可使纖維網及微膠囊粘合,屬于現有技術參考文獻是:周華.熱熔纖維粘合法熱風非織造保暖材料保暖性能研究[D].天津工業大學,2005。辛長征,楊秀琴,李建鋒.熱風法絮片的工藝設計[J].非織造布,2004,(2):17-22。相變微膠囊蓄熱調溫層2通過相變材料相轉變釋放吸收熱量,具備一定的蓄熱調溫功能,使人體處于舒適的微環境中,石蠟類相變材料為正十四烷、正十六烷、正十八烷或正二十烷中的一種或幾種。利用低熔點纖維經熱風粘合工藝使相變微膠囊與保暖絮片結合,與傳統涂層、浸漬方法相比,工藝簡單、流程短、不使用粘合劑,即符合環保要求又可保證保暖絮片的手感柔軟、服用舒適性。
所述熱風粘合層3是低熔點纖維鋪網后經熱風粘合工藝制得熱風粘合非織造布,屬于現有技術,有利于提高相變微膠囊蓄熱調溫層2相變微膠囊的粘結效果。
所述各層通過熱風粘合工藝使低熔點纖維熔融而粘合。無粘合劑使用,保證保暖絮片的柔軟舒適性;所述遠紅外功能層1克重為20~30g/m2;所述相變微膠囊蓄熱調溫層2非織造基布克重為40~60g/m2;所述熱風粘合層3克重為20~30g/m2。
本實用新型未述及之處適用于現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