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織物整理液及其應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白度的無甲醛免燙纖維素纖維織物整理液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們安全環保意識的提高,常用的n-羥甲基酰胺類免燙整理劑因其甲醛問題已不能滿足生態紡織品發展的要求。國內外科研工作者們已陸續研究了種類繁多的無甲醛交聯劑作為免燙整理劑,其中以多羧酸型無甲醛免燙整理劑最有發展前景。
高白度紡織品的市場需求非常大,其中高白纖維素纖維織物通常由熒光增白劑對本白織物進行增白處理得到。為了得到高白多羧酸免燙織物,需采用熒光增白劑和多羧酸交聯劑對織物進行增白和免燙整理。而市場上傳統的纖維素纖維織物用熒光增白劑無論是先增白后多羧酸免燙整理、還是與多羧酸同浴免燙整理或先多羧酸免燙后增白,得到的整理品白度均不佳,甚至出現因增白劑不耐酸而產生的泛黃問題,遠達不到市場上高檔面料對高白度的要求。
傳統的織物高白免燙整理加工方式一般采用兩步法:即織物先經熒光增白劑處理,再進行免燙整理,工藝流程較長。目前,企業鮮有采用熒光增白和免燙同浴的一步法加工方式,而對于一步法得到高白無甲醛免燙整理品尚未見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白度的無甲醛免燙纖維素纖維織物整理液及其應用,本發明解決常規棉用熒光增白劑對多羧酸無甲醛免燙整理品白度提升值低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采用熒光增白和多羧酸免燙同浴整理,得到高白無甲醛免燙織物的方法。使用免燙和增白工作液,通過浸軋-烘干-焙烘法對纖維素纖維織物進行免燙和增白同浴整理。
本發明的一種高白度的無甲醛免燙纖維素纖維織物整理液,所述整理液為免燙和增白工作液,按質量百分比,組分包括:多羧酸型無甲醛免燙整理劑4%~13%、耐酸型熒光增白劑0.005%~0.5%、催化劑2%~8%、柔軟劑1%~5%、滲透劑0.1%~0.5%,余量為水。所述多羧酸型無甲醛免燙整理劑為分子中含至少3個羧基的多羧酸或者分子中至少含2個羧基和一個c=c雙鍵的不飽和羧酸。
所述多羧酸型無甲醛免燙整理劑為丁烷四羧酸、檸檬酸、聚馬來酸、馬來酸與其他羧酸的共聚物、馬來酸、衣康酸、丙三羧酸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耐酸型熒光增白劑為分子中不含三嗪基、氨基和氮雜環這三種基團的二苯乙烯類熒光增白劑,優選c.i.熒光增白劑351、c.i.熒光增白劑353。
所述催化劑為含磷的堿金屬鹽。
所述含磷的堿金屬鹽為次磷酸鹽、亞磷酸鹽、多磷酸鹽中的一種或幾種。優選次磷酸鈉。
所述柔軟劑為聚乙烯類柔軟劑、有機硅類柔軟劑中的一種或兩種;滲透劑為脂肪醇類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本發明的一種高白度的無甲醛免燙纖維素纖維織物整理液的應用,用于纖維素纖維織物的免燙和增白同浴整理,具體為:使用免燙和增白工作液,對纖維素纖維織物進行二浸二軋,軋余率:50%~90%,然后烘干,焙烘,水洗。
所述纖維素纖維織物為棉織物、麻織物、再生纖維素纖維織物及其混紡織物,纖維素纖維與其他合成纖維的混紡織物中的一種。
所述烘干溫度為40~120℃,時間為0.5~15min;焙烘溫度為150-180℃,時間為1~8min。
本發明使用耐酸型熒光增白劑和多羧酸型無甲醛免燙整理劑,以常規的浸軋-烘干-焙烘法,對纖維素纖維織物進行免燙和增白同浴整理,得到高白無甲醛免燙整理品。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高白無甲醛免燙織物整理液及其應用,采用多羧酸免燙和耐酸型熒光增白劑增白同浴整理的方式,工藝流程短,簡單易操作,可在企業現有的設備上進行加工,所得的無甲醛免燙整理品免燙效果好、白度高,cie白度可達135以上,能滿足市場對高白無甲醛免燙面料的需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丁烷四羧酸與c.i.熒光增白劑351免燙和增白同浴整理工藝
工作液是由以下濃度的各組分經物理混合方式進行混勻制成:
按質量百分比,丁烷四羧酸6%;c.i.熒光增白劑3510.1%;次磷酸鈉3%;有機硅類柔軟劑2%;滲透劑jfc0.2%;其余為水。
工藝流程:二浸二軋(軋余率:80%)、烘干(80℃×3min)、焙烘(180℃×1.5min)、水洗。
實施例2
聚馬來酸與c.i.熒光增白劑351免燙和增白同浴整理工藝
工作液是由以下濃度的各組分經物理混合方式進行混勻制成:
按質量百分比,聚馬來酸9%;c.i.熒光增白劑3510.1%;次磷酸鈉3%;聚乙烯類柔軟劑2%;滲透劑jfc0.2%;其余為水。
工藝流程:二浸二軋(軋余率:80%)、烘干(80℃×3min)、焙烘(170℃×2min)、水洗。
實施例3
檸檬酸與c.i.熒光增白劑351免燙和增白同浴整理工藝
按質量百分比,檸檬酸12%;c.i.熒光增白劑3510.15%;木糖醇1.5%;次磷酸鈉7%;有機硅類柔軟劑2%;滲透劑jfc0.2%;其余為水。
二浸二軋(軋余率:80%)、烘干(80℃×3min)、焙烘(175℃×3min)、水洗。
實施例4
聚馬來酸與c.i.熒光增白劑353免燙和增白同浴整理工藝
工作液是由以下濃度的各組分經物理混合方式進行混勻制成:
按質量百分比,聚馬來酸9%;c.i.熒光增白劑3530.13%;次磷酸鈉3%;聚乙烯類柔軟劑2%;滲透劑jfc0.2%;其余為水。
二浸二軋(軋余率:80%)、烘干(80℃×3min)、焙烘(170℃×2min)、水洗。
具體實例1-4以及以下對比例中所使用的織物組織規格:紗支為80/280/2;經緯密度為15090,克重為148g/m2。
具體測定結果:
表1為未處理織物和實施例1~4的cie白度及折皺回復角wra。
表1
由表1可知,實施例1-4免燙和增白同浴整理后,織物的白度和折皺回復角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免燙和增白效果顯著。
對比例
為表明本發明的免燙和增白效果顯著,使用丁烷四羧酸或聚馬來酸與常用的棉用熒光增白劑vbl同浴整理織物,工藝流程分別同實施例1(為丁烷四羧酸時)和實施例2(為聚馬來酸時)。
工作液是由以下濃度的各組分經物理混合方式進行混勻制成:
按質量百分比,丁烷四羧酸6%或者聚馬來酸9%;熒光增白劑vblx%;次磷酸鈉3%;硫代硫酸鈉0.2%(加了0.2%的硫代硫酸鈉促染);聚乙烯類柔軟劑2%;滲透劑jfc0.2%;其余為水。
表2為常用的棉用熒光增白劑vbl與多羧酸免燙整理劑同浴整理織物的cie白度和折皺回復角wra。
表2
由表2可知,棉織物經常用的棉用熒光增白劑與多羧酸進行免燙和增白同浴整理,折皺回復角比未處理織物顯著升高,但整理品的白度卻提高不明顯,均低于100,明顯低于表1中各整理品的白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