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噴射織機的緯紗檢測方法以及緯紗檢測裝置,詳細地說,涉及對緯紗到達時刻進行檢測的緯紗檢測方法以及緯紗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在編織品質良好的織物方面,實現良好的投緯狀態是重要的。這需要在噴射織機中使緯紗在規定時刻到達規定的投緯末端位置。對于此,存在將在機體的1次旋轉中的規定期間內從緯紗檢測器獲得的檢測信號電平超過設定值的最初的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的方式。然而,從緯紗檢測器輸出的信號有時不僅包括緯紗檢測信號,還包括風棉檢測信號或噪聲信號。因此,在上述規定期間內,有時在緯紗檢測信號之前輸出風棉檢測信號或噪聲信號。在該情況下,檢測出的緯紗到達時刻與實際的緯紗到達時刻大不相同。
一直以來,提出一種構成為在存在風棉檢測信號或噪聲信號的情況下也不使緯紗到達時刻的測定精度降低的噴射織機的投緯控制裝置。日本特開平4-24245號公報中公開的投緯控制裝置由光電式緯紗檢測器和緯紗有無判定單元構成,該光電式緯紗檢測器對到達規定的投緯位置的緯紗檢測。緯紗有無判定單元對來自緯紗檢測器的檢測脈沖信號的輸入數量進行統計,并且對各檢測脈沖信號的輸入時刻進行測定。該投緯控制裝置將機體的1周旋轉中的規定的期間內的上述檢測脈沖信號的輸入數量到達預先設定的數量(設定數量)的時刻判定為緯紗到達時刻。
基于風棉或噪聲的信號處于機體的每1周旋轉均比較穩定地產生的趨勢。因此,通過在本來的織造階段之前對基于風棉或噪聲的信號產生進行測定來掌握上述設定數量。在日本特開平4-24245號公報中公開的裝置中,在基于風棉或噪聲的脈沖信號產生數量在緯紗到達信號產生前具有(n-1)個的情況下,基于緯紗到達的信號產生時刻為第n個脈沖信號檢測時刻。例如,在基于風棉或噪聲的脈沖信號產生數量為一個情況下,如圖7a所示,在緯紗到達時刻以前產生的脈沖信號e2不判斷為緯紗到達信號。另一方面,在比脈沖信號e2靠后產生的脈沖列e的前端的脈沖信號e1判斷為正確的緯紗到達時刻的脈沖。在基于風棉或噪聲的脈沖信號產生數量為2個的情況下,如圖7b所示,在緯紗到達時刻以前產生的2個脈沖信號e2不判斷為緯紗到達信號。另一方面,在比2個脈沖信號e2靠后產生的脈沖列e的前端的脈沖信號e1判斷為正確的緯紗到達時刻的脈沖。
然而,在該投緯控制裝置中,風棉的量多,在風棉信號大量輸入的情況下,存在誤識別實際的緯紗到達時刻的情況。因此,在借助壓力控制緯紗到達時刻的情況下,誤判斷為緯紗到達過早并降低主氣壓,由此存在產生偏差的可能性。另外,在風棉的量比設定數量少的情況下,比本來的緯紗到達晚的時刻識別為緯紗到達時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對正確的緯紗到達時刻進行檢測而不受風棉的量影響的噴射織機的緯紗檢測方法以及緯紗檢測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種利用檢測緯紗的光電式緯紗檢測器的輸出脈沖對緯紗到達角度進行檢測的噴射織機的緯紗檢測方法。該方法在從光電式緯紗檢測器輸出的輸出脈沖的脈沖產生角度列中具有小于緯紗到達時刻的平均值的脈沖產生角度的情況下,將與平均值的差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一比較值進行比較,若該差為第一比較值以上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若該差小于第一比較值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的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一比較值進行比較,若該差為第一比較值以上則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重復上面的一系列步驟,直至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為第一比較值以上或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為脈沖產生角度列之中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在脈沖產生角度列不存在小于平均值的脈沖產生角度的情況下,將大于平均值且與平均值的差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二比較值進行比較,若該差小于第二比較值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若該差為第二比較值以上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二比較值進行比較,若該差小于第二比較值則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重復上面的一系列步驟,直至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小于第二比較值或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為脈沖產生角度列之中最大的脈沖產生角度。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種利用檢測緯紗的光電式緯紗檢測器的輸出脈沖來對緯紗到達角度進行檢測的噴射織機的緯紗檢測裝置。該裝置具備:脈沖產生角度賦予單元,其將脈沖產生角度賦予給從光電式緯紗檢測器輸入的脈沖信號;脈沖產生角度列制作單元,其根據所輸入的各脈沖信號的脈沖產生角度制作脈沖產生角度列;脈沖角度列存儲單元,其按照每一卷繞動程地存儲脈沖產生角度列;平均緯紗到達時刻運算單元;第一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其在存儲于脈沖角度列存儲單元的脈沖產生角度列存在小于緯紗到達時刻的平均值的脈沖產生角度的情況下,將與平均值的差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第一緯紗到達時刻判斷單元,其將由第一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設定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一比較值進行比較,若該差為第一比較值以上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若該差小于第一比較值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的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另外,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一比較值進行比較,若該差為第一比較值以上則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重復上面的一系列步驟,直至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為第一比較值以上或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為脈沖產生角度列之中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第二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其在脈沖產生角度列不存在小于平均值的脈沖產生角度的情況下,將大于平均值且與平均值的差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以及,第二緯紗到達時刻判斷單元,其將由第二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設定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二比較值進行比較,若該差小于第二比較值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若該差為第二比較值以上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另外,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二比較值進行比較,若該差小于第二比較值則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重復上面的一系列步驟,直至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小于第二比較值或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為脈沖產生角度列之中最大的脈沖產生角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投緯裝置的簡要結構圖。
圖2是表示設定畫面的示意圖。
圖3a~圖3c是說明作用的示意圖。
圖4是說明作用的流程圖。
圖5是說明作用的流程圖。
圖6是表示各卷繞動程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圖。
圖7a以及圖7b是說明現有技術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圖1~圖6對將本發明具體化為噴氣織機的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噴氣織機的投緯裝置10具備:緯紗儲存裝置11;投緯用的主噴嘴12;串聯噴嘴13,其配設于主噴嘴12的上游側;多個投緯用的副噴嘴組14a~14f,它們配設于主噴嘴12的下游側;以及筘15。在筘15沿投緯方向排列有多個筘齒,該筘齒具有引導凹部。串聯噴嘴13具備abs(自動緯紗制動裝置)16。副噴嘴組14a~14f分別由4個副噴嘴14構成。
緯紗儲存裝置11將從作為喂紗部的緯紗筒子17供給的緯紗y卷繞并儲存于測長滾筒19。緯紗儲存裝置11具有卡止銷20a,該卡止銷20a被電磁螺線管20驅動并且能夠相對于測長滾筒19分離或接觸。對于儲存在測長滾筒19的緯紗y而言,借助卡止銷20a與測長滾筒19的接合分離來控制緯紗y從測長滾筒19的拉出。測長滾筒19具備光電式的氣圈傳感器21,該光電式的氣圈傳感器21對從測長滾筒19拉出的緯紗y的氣圈進行檢測。氣圈傳感器21在投緯時對緯紗y的氣圈進行檢測。
空氣供給源22經由配管23以及調節器24與主庫25連接。主庫25經由配管23以及主閥26與主噴嘴12連接,經由配管23以及串聯閥27與串聯噴嘴13連接。空氣供給源22經由配管23以及調節器28與副庫29連接。主閥26以及串聯閥27由控制裝置c控制,從而對壓縮空氣從主噴嘴12以及串聯噴嘴13的噴射時刻進行控制。空氣供給源22例如由空氣壓縮單元構成。
副庫29具備多個副閥30,多個副閥30各自經由配管23與多個副噴嘴組14a~14f的對應的副噴嘴組連接。在各副閥30的開放時期,從對應的副噴嘴組14a~14f的4個副噴嘴14同時噴射壓縮空氣。各副閥30由控制裝置c控制,從而在投緯中,在規定的時刻,副噴嘴組14a~14f被中繼地開閉控制,從各副噴嘴組14a~14f中繼噴射壓縮空氣。
在筘15的與主噴嘴相反的一側設置有作為檢測緯紗y的光電式緯紗檢測器的緯紗感知器31。緯紗感知器31對1個卷繞動程的投緯結束時的緯紗y的端部進行檢測。緯紗感知器31若檢測到緯紗y以及風棉則輸出脈沖信號。
控制裝置c具備cpu35以及存儲器36。控制裝置c經由調節器24控制主庫25的壓力,經由調節器28控制副庫29的壓力。控制裝置c通過主閥26以及串聯閥27的開閉控制來對壓縮空氣從主噴嘴12以及串聯噴嘴13的噴射時刻進行控制。控制裝置c通過副閥30的開閉控制來控制副噴嘴組14a~14f的中繼噴射。
控制裝置c構成緯紗到達時刻檢測裝置。在緯紗感知器31的緯紗檢測時,從緯紗感知器31輸出的輸出脈沖信號輸入至控制裝置c。控制裝置c將輸出脈沖信號的輸入時期存儲為機體角度。詳細地說,cpu35將脈沖產生時的機體角度作為脈沖產生角度賦予給在緯紗檢測范圍輸入的各脈沖,并且制作脈沖產生角度列。即,cpu35構成脈沖產生角度賦予單元以及脈沖產生角度列制作單元。由cpu35制作的脈沖產生角度列存儲于存儲器36。即,存儲器36構成脈沖角度列存儲單元。另外,cpu35根據脈沖產生角度列來運算緯紗到達時刻tw,并且還運算緯紗到達時刻tw的平均值。cpu35構成平均緯紗到達時刻運算單元。
即,緯紗到達時刻檢測裝置具備脈沖產生角度賦予單元、脈沖產生角度列制作單元、脈沖角度列存儲單元以及平均緯紗到達時刻運算單元。在存儲于存儲器36的脈沖產生角度列具有小于緯紗到達時刻的平均值的脈沖產生角度的情況下,cpu35將與平均值的差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cpu35作為第一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發揮功能。
另外,cpu35將由第一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設定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一比較值(tfwd)進行比較,若該差為第一比較值(tfwd)以上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若該差小于第一比較值(tfwd)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而且,cpu35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一比較值(tfwd)進行比較,若該差為第一比較值(tfwd)以上則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cpu35重復上面的一系列步驟,直至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為第一比較值(tfwd)以上或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為脈沖產生角度列之中最大的脈沖產生角度。cpu35作為第一緯紗到達時刻判斷單元發揮功能。
并且,在脈沖產生角度列不存在小于平均值的脈沖產生角度的情況下,cpu35將大于平均值且與平均值的差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臨時緯紗到達時刻。cpu35作為第二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發揮功能。
另外,cpu35將由第二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設定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二比較值(trea)進行比較,若該差小于第二比較值(trea)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若該差為第二比較值(trea)以上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而且,cpu35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二比較值(trea)進行比較,若該差小于第二比較值(trea)則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cpu35重復上面的一系列步驟,直至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小于第二比較值(trea)或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為在脈沖產生角度列之中最大的脈沖產生角度。cpu35作為第二緯紗到達時刻判斷單元發揮功能。
即,構成緯紗到達時刻檢測裝置的控制裝置c具備第一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第一緯紗到達時刻判斷單元、第二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以及第二緯紗到達時刻判斷單元。
控制裝置c與作為輸入輸出裝置的功能面板40連接。功能面板40具備顯示畫面41以及未圖示的輸入鍵。顯示畫面41具有圖2所示的設定畫面42。
如圖2所示,設定畫面42具備緯紗檢測范圍設定部44、第一比較值設定部45、第二比較值設定部46以及紗線檢測脈沖數設定部47。緯紗檢測范圍設定部44對控制裝置c檢測(運算)緯紗到達時刻時的緯紗檢測范圍進行設定。第一比較值設定部45設定第一比較值(tfwd)。第二比較值設定部46設定第二比較值(trea)。紗線檢測脈沖數設定部47對用于判定為在上述緯紗檢測范圍存在緯紗y的最低脈沖數進行設定。圖2的例子表示緯紗檢測范圍的最小機體角度為220°、最大機體角度為310°的情況。
接下來,對如上述那樣構成的裝置的作用進行說明。
首先,對緯紗檢測范圍、第一比較值tfwd、第二比較值trea以及紗線檢測脈沖數進行設定。例如,如圖2所示,作業人員在使設定畫面42顯示在功能面板40的顯示畫面41的狀態下輸入緯紗檢測范圍、第一比較值tfwd、第二比較值trea以及紗線檢測脈沖數的值。即,第一比較值tfwd以及第二比較值trea均為5°。第一比較值tfwd以及第二比較值trea在本來的織造階段之前使預先織機運轉來進行測定。在該狀態下,若作業人員操作未圖示的緯紗到達時刻檢測開始開關,則開始基于控制裝置c的緯紗到達時刻檢測作業。
控制裝置c按照圖4以及圖5的流程圖來檢測緯紗到達時刻。
在步驟s1中,輸入預先設定的機體角度范圍(220°~310°)的脈沖信號的脈沖產生角度。而且,根據所輸入的各脈沖信號的脈沖產生角度制作脈沖產生角度列,按照每一卷繞動程地將脈沖產生角度列存儲于存儲器36。
在步驟s2中,對緯紗到達時刻的平均值進行運算,并且制作圖6所示那樣的判定為緯紗存在時的信號產生脈沖的產生角度的表。表的數據以及緯紗到達時刻的平均值依次更新。
在步驟s3中,對是否存在小于緯紗到達時刻的平均值的脈沖產生角度進行判斷。若存在小于緯紗到達時刻的平均值的脈沖產生角度,則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4。
在步驟s4中,根據表,從脈沖產生角度列將與緯紗到達時刻的平均值最接近(包含一致)即與平均值的差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
在步驟s5中,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θf1與預先設定的第一比較值tfwd進行比較,若差θf1為第一比較值tfwd以上,則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6,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作為緯紗到達時刻。
另外,在步驟s5中,若差θf1小于第一比較值tfwd,則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7,在將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以后,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8,在步驟s8中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θf2與第一比較值tfwd進行比較。
在步驟s8中,若差θf2為第一比較值tfwd以上,則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9,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作為緯紗到達時刻。在步驟s8中,若差θf2小于第一比較值tfwd,則控制流程進入下一步驟s10,將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然后,控制流程進入下一步驟,以下,重復與上述相同的程序,直至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θfn為第一比較值tfwd以上或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為脈沖產生角度列之中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而且,當在步驟sn中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和其緊前脈沖的差θfn為第一比較值tfwd以上時,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n+1),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作為緯紗到達時刻。在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為脈沖產生角度列之中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的情況下,在步驟s(n+2)中,將該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作為緯紗到達時刻。
在步驟s3中,在不存在小于緯紗到達時刻的平均值的脈沖產生角度的情況下,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n+3),在將與平均值最接近(包括一致)的脈沖產生角度即與平均值的差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以后,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n+4)。在步驟s(n+4)中,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θr1與預先設定的第二比較值trea進行比較,若差θr1小于第二比較值trea,則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n+5),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作為緯紗到達時刻。在步驟s(n+4)中,若差θr1為上述第二比較值trea以上,則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n+6),在將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以后,進入步驟s(n+7)。在步驟s(n+7)中,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θr2與第二比較值trea進行比較,若差θr2小于第二比較值trea,則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n+8),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作為緯紗到達時刻。在步驟s(n+7)中,若差θr2為第二比較值trea以上,則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n+9),在將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以后,進入下一步驟。以下,重復與上述相同的程序,直至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θrn為第二比較值trea以上或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為脈沖產生角度列之中最大的脈沖產生角度即最后的脈沖產生角度。而且,當在步驟s(2n)中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θrn小于第二比較值trea時,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2n+1),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作為緯紗到達時刻。此外,在步驟s(2n)中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為脈沖產生角度列之中最大的情況下,即在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為最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情況下,在步驟s(2n+2)中,將該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臨時tw)作為緯紗到達時刻(tw)。
例如,圖3a表示在平均緯紗到達時刻(平均tw)的前后存在多個脈沖信號且小于平均tw的三個脈沖產生角度p1、p2、p3的間隔d1、d2均小于第一比較值tfwd的值的情況。在該情況下,脈沖產生角度p1與緯紗到達時刻的平均值最接近且小于平均值。因此,脈沖產生角度p1為臨時tw,脈沖產生角度p1與脈沖產生角度p2的間隔d1為流程圖的θf1,脈沖產生角度p2與脈沖產生角度p3的間隔d2為流程圖的θf2。另外,在該情況下,在上述流程圖的步驟s5中,差θf1不為第一比較值tfwd以上,因此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7。而且,在步驟s7中,在脈沖產生角度p2為臨時tw以后,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8,將脈沖產生角度p2和脈沖產生角度p3的差θf2與第一比較值tfwd進行比較。在該情況下,差θf2不為第一比較值tfwd以上,因此應該使控制流程進入下一步驟,但由于在比脈沖產生角度p3靠前不存在脈沖信號,所以脈沖產生角度p3為緯紗到達時刻。
圖3b表示在平均緯紗到達時刻(平均tw)的前后存在多個脈沖信號且小于平均tw的三個脈沖產生角度p1、p2、p3的間隔d1、d2’中的間隔d1小于第一比較值tfwd的值、間隔d2’大于第一比較值tfwd的值的情況。在該情況下,脈沖產生角度p1與緯紗到達時刻的平均值最近且小于平均值,因此脈沖產生角度p1為臨時tw。另外,在該情況下,在流程圖的步驟s5中,間隔d1即差θf1不為第一比較值tfwd以上,因此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7。而且,在步驟s7中,脈沖產生角度p2為臨時tw。然后,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8,將脈沖產生角度p2和脈沖產生角度p3的間隔d2’即差θf2與第一比較值tfwd進行比較。在該情況下,差θf2為第一比較值tfwd以上,因此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9,脈沖產生角度p2為緯紗到達時刻。
圖3c表示存在大于平均tw的三個脈沖產生角度p1、p2、p3且三個脈沖產生角度p1、p2、p3的間隔d1’、d2中的間隔d1’大于第二比較值trea的值、間隔d2小于第二比較值trea的值的情況。在該情況下,不存在小于緯紗到達時刻的平均值的脈沖產生角度。因此,在流程圖的步驟s(n+3)中,將脈沖產生角度p1作為臨時tw并進入步驟s(n+4),將臨時tw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p2的差θr1與第二比較值trea進行比較。另外,在該情況下,差θr1小于第二比較值trea,因此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n+6)。而且,在步驟s(n+6)中,在將脈沖產生角度p2作為新的臨時tw以后,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n+7)。而且,在步驟s(n+7)中,將脈沖產生角度p2和脈沖產生角度p3的差θr2與第二比較值trea進行比較。差θr2小于第二比較值trea,因此控制流程進入步驟s(n+8),將脈沖產生角度p2作為緯紗到達時刻。
接下來,根據圖6的表,對緯紗到達時刻的檢測方法進行說明。表分別表示判定為緯紗存在時確認的脈沖產生角度與各卷繞動程各自的脈沖產生角度列。檢測范圍為機體角度210°~310°,平均tw為244°,第一比較值tfwd=5°,第二比較值trea=5°。
例如,在序號為3的卷繞動程中,尋找比平均值244°早(小)的脈沖產生角度。在242°存在脈沖產生角度,因此242°為緯紗到達時刻(tw)的候補(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在比242°靠前不存在脈沖信號,因此242°為緯紗到達時刻(tw)。
在序號為15的卷繞動程中,在比平均值244°早(小)的243°存在脈沖產生角度,因此243°為緯紗到達時刻(tw)的候補(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在比243°靠前存在219°,但219°從臨時緯紗到達時刻243°分離了5°以上,因此243°為緯紗到達時刻(tw)。
在序號為1的卷繞動程中,不存在比平均值244°早(小)的脈沖產生角度,因此尋找比平均值244°晚(大)的脈沖產生角度。在250°存在脈沖產生角度,因此250°為緯紗到達時刻(tw)的候補(臨時緯紗到達時刻)。比250°晚的角度為254°,254°未從250°分離了5°以上,因此250°為緯紗到達時刻(tw)。
另外,在其他卷繞動程的脈沖產生角度列中,也與上述同樣,尋找緯紗到達時刻(tw)。于是,圖6中實施了圖案填充的產生角度為緯紗到達時刻(tw)。
根據該實施方式,能夠獲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1)在上述緯紗檢測方法中,在從緯紗感知器31輸出的輸出脈沖的脈沖產生角度列存在小于緯紗到達時刻的平均值的脈沖產生角度的情況下,cpu35將與平均值的差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臨時緯紗到達時刻。接下來,cpu35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一比較值進行比較,若該差為第一比較值以上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若該差小于第一比較值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的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而且,cpu35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一比較值進行比較,若該差為第一比較值以上則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cpu35重復上面的一系列步驟,直至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為第一比較值以上或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為脈沖產生角度列之中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
另外,在脈沖產生角度列不存在小于平均值的脈沖產生角度的情況下,cpu35將大于平均值且與平均值的差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臨時緯紗到達時刻。接下來,cpu35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二比較值進行比較,若該差小于第二比較值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若該差為第二比較值以上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而且,cpu35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二比較值進行比較,若該差小于第二比較值則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cpu35重復上面的一系列步驟,直至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小于第二比較值或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為脈沖產生角度列之中最大的脈沖產生角度。根據該結構,能夠對正確的緯紗到達時刻進行檢測而不受風棉的量影響。
(2)緯紗檢測裝置在噴射織機中利用緯紗感知器31的輸出脈沖對緯紗到達角度進行檢測。緯紗檢測裝置具備脈沖產生角度賦予單元、脈沖產生角度列制作單元、脈沖角度列存儲單元以及平均緯紗到達時刻運算單元。脈沖產生角度賦予單元將脈沖產生角度賦予給從光電式緯紗檢測器輸入的脈沖信號。脈沖產生角度列制作單元根據所輸入的各脈沖信號的脈沖產生角度制作脈沖產生角度列。脈沖角度列存儲單元按照每一卷繞動程地存儲脈沖產生角度列。另外,緯紗檢測裝置具備第一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和第一緯紗到達時刻判斷單元。在存儲于脈沖角度列存儲單元的脈沖產生角度列存在小于緯紗到達時刻的平均值的脈沖產生角度的情況下,第一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將與平均值的差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第一緯紗到達時刻判斷單元將由第一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設定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一比較值進行比較,若該差為第一比較值以上則將上述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若該差小于第一比較值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的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而且,第一緯紗到達時刻判斷單元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一比較值進行比較,若該差為第一比較值以上則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第一緯紗到達時刻判斷單元重復上面的一系列步驟,直至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前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為第一比較值以上或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為脈沖產生角度列之中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
并且,緯紗檢測裝置具備第二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和第二緯紗到達時刻判斷單元。在脈沖產生角度列不存在小于上述平均值的脈沖產生角度的情況下,第二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將大于平均值且與平均值的差最小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第二緯紗到達時刻判斷單元將由第二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設定單元設定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二比較值進行比較。對于第二緯紗到達時刻判斷單元而言,若該差小于第二比較值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若該差為第二比較值以上則將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作為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而且,第二緯紗到達時刻判斷單元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與第二比較值進行比較,若該差小于第二比較值為將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作為緯紗到達時刻。第二緯紗到達時刻判斷單元重復上面的一系列步驟,直至新的臨時緯紗到達時刻和其緊后的脈沖產生角度的差小于第二比較值或臨時緯紗到達時刻為脈沖產生角度列之中最大的脈沖產生角度。
根據該結構,能夠實施上述緯紗檢測方法。因此,能夠對正確的緯紗到達時刻進行檢測而不受風棉的量影響。
(3)緯紗檢測裝置具備設定第一比較值tfwd的第一比較值設定部45和設定第二比較值trea的第二比較值設定部46。可以使用預先設定為第一比較值tfwd以及第二比較值trea的值,但若具備第一比較值設定部45以及第二比較值設定部46,則能夠設定適于織造條件的第一比較值tfwd以及第二比較值trea。
(4)緯紗檢測裝置具備設定畫面42,該設定畫面42顯示并設定由第一比較值設定部45以及第二比較值設定部46設定的第一比較值tfwd以及第二比較值trea。設定畫面42只要能夠輸入設定值即可,可以不顯示設定值。然而,對于顯示設定值的情況而言,作業人員能夠確認設定值,因此容易防止誤輸入。
上述實施方式可以像以下那樣變更。
顯示由第一比較值設定部45以及第二比較值設定部46設定的第一比較值tfwd以及第二比較值trea的設定畫面42可以省略。然而,對于顯示設定值的情況而言,作業人員能夠容易地確認設定值,因此容易防止誤輸入。
也可以像以下那樣對作業人員輸入第一比較值tfwd以及第二比較值tread的結構進行變更。即,可以構成為與織造條件對應地將多個第一比較值tfwd以及第二比較值trea預先存儲在控制裝置c的存儲器36,控制裝置c自動地設定適于織造條件的第一比較值tfwd以及第二比較值trea。
并不局限于基于脈沖的緯紗檢測方式,也可以通過紗線信號的積分方式對緯紗到達時刻進行檢測。
串聯噴嘴13可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