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布料生產與裁縫行業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布料自動取樣機。
背景技術:
目前,大部分布料廠和裁縫廠對布料的取樣主要是人工剪取,效率低,大小不統一,造成一定浪費,而且工作時間一長,人出現疲勞,容易出錯 ;不僅工作效率低,而且工人的工作壓力很大。部分工廠購買市面上的標準沖壓機床來完成,但沖壓機床相對成本高,占地空間大,噪音大,操作危險性高,很難普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操作方便,占用空間小,取樣統一化,便于管理的布料自動取樣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布料自動取樣機,包括機架和壓切刀模,所述機架內設有氣缸,該氣缸的輸出軸上安裝有固定塊,該固定塊裝接有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包括上連桿和下連桿,機架上部設有安裝塊,上連桿上端通過轉軸與安裝塊轉動連接,上連桿下端、下連桿上端和固定塊之間通過銷軸轉動連接在一起,下連接桿下端與壓切刀模轉動連接。
所述機架上設有安裝支架,該安裝支架內設有導向滑柱,壓切刀模活動套裝在該導向滑柱上。
所述機架由底板、側板、前面板和背板圍合構成,前面板開設有通孔,固定塊位于該通孔中,電機帶動固定塊沿著通孔來回移動。
所述底板上位于壓切刀模正下方設有壓板。
所述側板上設有把手。
所述底板底面還設有平衡支撐腳。
本實用新型利用氣缸推動連桿機構進而帶動壓切刀模上下移動,操作簡單,整個設備體積較小,占用空間小,取樣統一化,便于管理,節省資源,而且采用氣缸控制,節省用電成本。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去掉側板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附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布料自動取樣機,包括機架1和壓切刀模6,所述機架1內設有氣缸10,該氣缸10的輸出軸上安裝有固定塊9,該固定塊9裝接有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包括上連桿201和下連桿202,機架1上部設有安裝塊3,上連桿201上端通過轉軸與安裝塊3轉動連接,上連桿201下端、下連桿202上端和固定塊9之間通過銷軸轉動連接在一起,下連接桿202下端與壓切刀模6轉動連接。機架1上設有安裝支架4,該安裝支架4內設有導向滑柱5,壓切刀模6活動套裝在該導向滑柱5上。上連桿201上端與安裝塊3相對轉動,上連桿201下端、固定塊9和下連桿202上端之間可以相對轉動,下連桿202下端與壓切刀模6之間可以相對轉動。
此外,機架1由底板101、側板102、前面板103和背板104圍合構成,前面板103開設有通孔105,固定塊9位于該通孔105中,電機10帶動固定塊沿著通孔來回移動。經過設計,使得固定塊能夠在該通孔中,該通孔既起到對固定塊的導向作用,又起到對固定塊也有托作用。
所述底板101上位于壓切刀模6正下方設有壓板7,將布料放置在該壓板上,壓切刀模下壓時切斷布料,保證每次切斷的布料大小一致。
所述側板102上設有把手8,便于拿起設備。底板101底面還設有平衡支撐腳11,方便調整設備處于水平位置。
本實用新型中,初始狀態時,此時壓切刀模位于最上方位置,氣缸停止,上連桿的上端和下連桿的下端及固定塊均位于前面板的通孔內,此時上連桿和下連桿相對折疊,上連桿下端和下連桿上端之間形成一小于90度的夾角,此時下連桿帶動壓切刀模處于最上方位置。當需要切斷布料時,氣缸推動固定塊,使固定塊朝向通孔外部伸出,由于上連桿上端只能轉動而無法上下移動,因此,此時上連桿和下連桿相對轉動,并且下連桿轉動轉換成豎直狀態推動壓切刀模向下移動,當上連桿和下連桿呈一直線狀態時壓切刀模處于最下方位置。并且通過連桿機構的作用,能一定程度上增大氣缸的推力,使壓切刀模具有更大的向下推力,保證切斷布料。由此,通過氣缸的水平推力轉換成豎直方向的向下或向上推力,驅動壓切刀模上下移動。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創造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