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無紡布加工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燒毛機。
背景技術:
燒毛機是指將織物通過燒毛機的火焰或是熾熱的金屬表面,對織物表面進行燒灼的機器。無紡布中的粗纖維與細纖維交織,通過將無紡布放置于火焰上燒灼,可去除毛絨,同時使無紡布的粗纖維熔融打結,增大無紡布表面的粗糙度。
如公告號為CN204974359U的實用新型公布了一種織物燒毛機,包括進布裝置、燒毛裝置、冷卻裝置和出布裝置,進布裝置包括進布架和設置在進布架上的進布輥和導布環,燒毛裝置和冷卻裝置之間架設有機架,機架上轉動地設有對布料進行拍打的拍打架。布料經過燒毛裝置燒毛以后,布料表面會出現褶皺的現象,在傳送經過拍打架的時候,拍打架可以對布料進行轉動性的拍打,布料被拍打之后,布料上的褶皺就會變平,這樣再通過冷卻裝置滾壓冷卻處理后就會變得很平整。
上述燒毛機中布料主要是受出布裝置的拉力拉動布料傳動,若拉力過大,會使燒毛裝置中被灼燒的布料被拉緊,導致布料因受灼燒而收縮,影響布料成料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受張力均勻的燒毛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燒毛機,包括燒毛裝置、設置于燒毛裝置前端的送布裝置和設置于燒毛裝置后端的收料裝置,所述送布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方固定安裝有電機一以及通過電機驅動的引導輥,所述引導輥與機架轉動連接,所述機架上安裝有張力調整機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電機帶動引導輥轉動,引導輥與布料相接觸,通過與布料接觸產生的摩擦力帶動布料向燒毛裝置移動,因摩擦力恒定,布料可受到均勻的拉力,布料產生的內應力均勻,可避免布料因被拉緊而受較大的內應力,導致燒灼過程中布料收縮,影響布料的成料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張力調整機構包括固定安裝于機架兩端的安裝座、設置于安裝座內與安裝座轉動連接的錐齒輪一與錐齒輪二、調整輥一和調整輥二,錐齒輪一與錐齒輪二相互嚙合,調整輥一和調整輥二相互平行且調整輥一和調整輥二的一端均與錐齒輪一轉動連接另一端均與機架轉動連接,錐齒輪二上固定安裝有驅動錐齒輪二轉動的轉輪,布料穿設于調整輥一和調整輥二之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轉動轉輪,使錐齒輪一帶動錐齒輪二轉動,錐齒輪二轉動時固定于錐齒輪二上的調整輥一和調整輥二的位置也相應改變,調整輥一與引導輥之間的距離發生改變,例如當距離變大時,便可拉緊布料,使布料內的張力變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為:所述機架兩側對稱設有導軌,導軌上放置有沿導軌滑動的壓輥,所述壓輥位于引導輥上方且與引導輥抵觸連接,布料設置于引導輥與壓輥之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首先壓輥壓附于布料上,可增大布料對引導輥施加的垂直向下的壓力,使布料與引導輥貼合更緊密,同時增大引導輥與布料之間的摩擦,可更好的將布料上拉;在引導輥帶動布料滑動時,引導輥與布料之間相對摩擦,帶動壓輥轉動,壓輥轉動時,又會產生一定慣性促進布料移動;而壓輥壓附于布料上,也可避免布料折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壓輥的軸線與導輥的軸線位于同一豎直平面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對壓輥與布料進行受力分析可知,此時壓輥對布料施加豎直向下的壓力,布料與引導輥之間的摩擦力增加。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燒毛裝置與引導輥之間設有若干用于引導布料的導向輥,導向輥與機架轉動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因引導輥與燒毛裝置之間的距離較大,導向輥可起引導支撐的作用,使得布料在進入燒毛工藝之前受力均勻,減少布料內部的應力集中,影響燒毛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為:多個所述導向輥平行設置且不位于同一水平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增加引導輥與布料之間的接觸面積,起到更好的引導支撐作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引導輥兩端安裝有用于限制布料位置的擋環。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擋環可起導向作用,避免布料傾斜移出引導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為:所述收料裝置包括若干平行設置的收料輥,所述收料輥與機架轉動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增加收料輥與布料的接觸面積,增大收料輥與布料的摩擦力,避免布料褶皺,也可起到一定的降溫冷卻作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為:所述機架上安裝有帶動收料輥轉動的電機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電機二帶動收料輥轉動,收料輥與布料相接觸,通過與布料接觸產生的摩擦力帶動布料更快的被收集。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一種燒毛機具有結構簡單,可維持布料的張力不變且相應進行調節,使布料成料效果更好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圖;
圖2為送布裝置電機一方向的主視圖;
圖3為張力調整機構的結構圖;
圖4為實施例2的結構圖;
圖5為圖4中A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1、燒毛裝置;2、送布裝置;21、機架;22、電機一;23、引導輥;231、擋環;24、導向輥;25、安裝架;26、固定板;3、收料裝置;31、收料輥;32、電機二;4、張力調整機構;41、安裝座;42、錐齒輪一;43、錐齒輪二;44、調整輥一;45、調整輥二;46、轉輪;5、導軌;6、壓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燒毛機,包括依次設置的送布裝置2、燒毛裝置1和收料裝置3。布料從送布裝置2傳送至燒毛裝置1對布料表面進行燒灼,然后出收料裝置3輸出。
如圖2所示,送布裝置2包括機架21,機架21上方固定安裝有電機一22以及與機架21轉動連接的引導輥23,電機一22驅動引導輥23轉動,引導輥23帶動放置于引導輥23上的布料沿引導輥23轉動方向移動。為避免送布裝置2上的布料過于松動,不能有效傳送布料,機架21上安裝有用于調整布料張力的張力調整機構4。
如圖2和3所示,張力調整機構4包括安裝于機架21上的安裝座41,安裝座41設置于引導輥23的下方。安裝座41內設有與安裝座41轉動連接的錐齒輪一42和錐齒輪二43,錐齒輪一42與錐齒輪二43相互嚙合。機架21上設有安裝架25,安裝架25與錐齒輪一42之間設有兩端分別與錐齒輪一42和安裝架25轉動連接的調整輥一44和調整輥二45,且調整輥一44、調整輥二45與引導輥23三者相互平行設置。為達到更好的調節效果,需盡可能增大調整輥一44和調整輥二45之間的距離,可在錐齒輪一42和安裝架25上均設置與錐齒輪一42和安裝架25固定連接的固定板26,調整輥一44、調整輥二45設置于固定板26兩端且與固定板26轉動連接,錐齒輪二43上固定安裝有驅動錐齒輪二43轉動的轉輪46,布料穿設于調整輥一44和調整輥二45之間。
當轉動轉輪46時,與轉輪46固定連接的錐齒輪二43轉動,帶動與錐齒輪二43嚙合的錐齒輪一42轉動,使得與錐齒輪一42固定連接的固定板26沿錐齒輪一42的的軸線轉動,調整輥一44和調整輥二45的位置發生改變,此時穿設于送布裝置2的布料所需要經過的路徑長度發生改變,布料被張緊或是放松,達到調節內應力的效果。
錐齒輪一42和錐齒輪二43可分別采用相互嚙合的蝸輪和蝸桿代替,將蝸輪與固定板連接,蝸桿與轉輪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引導輥23兩端安裝有用于限制布料位置避免其傾斜的擋環231。
如圖1所示,因燒毛裝置1與引導輥23之間的距離較長,可在機架21上設置若干用于引導布料的導向輥24,導向輥24與機架21轉動連接。且導向輥24設置于引導輥23下方,導向輥24之間平行設置且不位于同一水平面,通過上述方案可利用布料本身的重力促進布料移動。
如圖1所示,收料裝置3包括若干平行設置的收料輥31,收料輥31與機架21轉動連接。因依靠布料本身的重力或是人的拉力進行收料容易導致收料較慢或是用力不均,會對燒毛工藝造成影響,機架21上安裝有控制收料輥31轉動的電機二32,收料輥31之間通過帶傳動連接。
實施例2:如圖4和5所示,實施例2增設了導軌5與壓輥6,導軌5對稱設置于在機架21兩側。導軌5上設有與導軌5滑動連接的壓輥6,壓輥6位于引導輥23上方且與引導輥23抵觸連接。布料設置于引導輥23與壓輥6之間,通過更換壓輥6,可改變壓輥6對布料的壓力,改變布料的移動,可避免布料褶皺。
為達到更好的擠壓效果,壓輥的軸線與導輥的軸線位于同一豎直平面。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