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服裝生產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裁片定位機構。
背景技術:
在服裝生產領域,在涉及到裁片的拼縫等工序時,涉及到的裁片定位都是操作工人手動放置并定位的,具體如下:手動先放置底裁片,再放置面裁片至底裁片上,因此花費的時間比較長,生產效率低,不能充分地利用人力資源。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節約時間、節約人力且生產效率高的裁片定位機構。
一種裁片定位機構,包括:
機臺,所述機臺上設有工作臺面;
送料裝置,所述送料裝置具有粘連部件以及輸送部件,所述輸送部件設在所述機臺上且連接于所述粘連部件以用于驅動所述粘連部件移動,所述粘連部件用于粘取裁片;以及
定位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具有第一定位部件、第二定位部件、第三定位部件以及第四定位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具有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一定位驅動元件,所述第一定位驅動元件設在所述機臺上且連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以用于驅動所述第一定位板移動至所述工作臺面上;所述第二定位驅動元件設在所述機臺上且連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板以用于驅動所述第二定位板移動至所述工作臺面上;所述第三定位部件具有第三定位板以及第三定位驅動元件,所述第三定位驅動元件設在所述機臺上且連接于所述第三定位板以用于驅動所述第三定位板沿著所述工作臺面朝向所述第一定位板移動,當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以及第三定位板位于所述工作臺面上時,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定位邊緣與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定位邊緣垂直,且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以及第三 定位板之間圍成定位區;所述第四定位部件具有轉動盤、第四定位驅動元件以及轉動驅動部件,所述轉動盤的周緣連接有毛掃,所述轉動驅動部件連接于所述轉動盤以用于驅動所述轉動盤轉動,所述轉動盤的徑向面與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定位邊緣平行,所述第四定位驅動元件設在所述機臺上且連接于所述轉動驅動部件以用于通過驅動所述轉動驅動部件移動來帶動所述轉動盤移動至所述定位區的上方。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定位裝置具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連接在所述機臺上;
所述第一定位驅動元件設在所述機臺上且所述第一定位驅動元件位于所述工作臺面的上方,所述第一定位驅動元件用于驅動所述第一定位板沿豎直方向朝向所述工作臺面移動;
所述第二定位驅動元件設在所述機臺上且所述第二定位驅動元件位于所述工作臺面的上方,所述第二定位驅動元件用于驅動所述第二定位板沿豎直方向朝向所述工作臺面移動;
所述第三定位驅動元件設在所述機臺上且所述第三定位驅動元件位于所述工作臺面的上方。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四定位驅動元件設在所述機臺上且所述第四定位驅動元件位于所述工作臺面的上方,所述第四定位驅動元件用于驅動所述轉動驅動部件沿豎直方向朝向所述定位區移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四定位驅動元件還具有連接板,所述第四定位驅動元件與所述轉動驅動部件之間通過所述連接板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定位裝置還包括支撐架以及移動驅動部件,所述支撐架呈龍門狀,支撐架的兩端連接在所述機臺上,所述移動驅動部件設在所述支撐架上且位于所述工作臺面的上方,所述移動驅動部件連接于所述定位架,所述移動驅動部件用于驅動所述定位架沿豎直方向朝向所述工作臺面移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輸送部件具有第一滑軌、第二滑軌以及輸送驅動部件,所述第一滑軌的數量為至少兩個,其中兩個所述第一滑軌相對設置且兩個所述第一滑軌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定位區的上方;
所述第二滑軌滑動連接在兩個所述第一滑軌上,所述粘連部件設在所述第二滑軌上,所述輸送驅動部件連接于所述第二滑軌以用于驅動所述第二滑軌沿著所述第一滑軌移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粘連部件的數量為至少一個,且所述粘連部件在所述第二滑軌上的位置可調。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粘連部件具有固定座、粘連軸、回收軸以及粘連頭,所述粘連軸與所述回收軸均連接在所述固定座的同一側面;所述粘連頭連接于所述固定座且所述粘連頭突出于所述固定座的底面,所述粘連頭還突出于所述固定座具有所述粘連軸的側面,所述固定座設在所述機臺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粘連部件還具有壓板以及壓板驅動部件,所述壓板具有分離孔,所述壓板驅動部件設在所述固定座上且連接于所述粘連頭,當所述壓板處于復位狀態時,所述粘連頭由所述壓板的上方部分穿過所述分離孔,所述壓板驅動部件用于驅動所述壓板向下移動以使得所述粘連頭脫離所述分離孔。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裁片定位機構,設置了送料裝置與定位裝置,通過送料裝置具有的粘連部件以及輸送部件能夠實現裁片粘取以及移動,節約了人工移料的動作,節約人力、節約時間;通過定位裝置是實現了裁片在工作臺面上在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的定位,定時自動化程度高,定位時間短,節約了人工定位裁片的動作,節約人力、節約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裁片定位機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所示裁片定位機構的送料裝置示意圖;
圖3為圖2中所示送料裝置的粘連部件示意圖;
圖4為圖2中所示送料裝置的粘連部件示意圖;
圖5為圖1中所示裁片定位機構的定位裝置示意圖;
圖6為圖5中所示定位裝置局部結構示意圖。
10、裁片定位機構;110、第一機臺;111、工作臺面;120、第二機臺;200、 送料裝置;210、粘連部件;211、固定座;212、粘連軸;213、回收軸;214、回收驅動元件;215、粘連頭;216、壓板;2161、分離孔;217、壓板驅動部件;220、輸送部件;221、第一滑軌;222、第二滑軌;223、輸送驅動部件;230、上料裝置;231、上料板;232、上料驅動元件;240、感應部件;300、定位裝置;310、定位架;320、支撐架;330、移動驅動部件;341、第一定位板;342、第一定位驅動元件;351、第二定位板;352、第二定位驅動元件;361、第三定位板;362、第三定位驅動元件;371、轉動盤;372、第四定位驅動元件;373、連接板;374、毛掃;400、車縫裝置;20、粘連膠帶;30、裁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例涉及了一種裁片定位機構10。該裁片定位機構10包括機臺、送料裝置200、定位裝置300以及控制裝置。當裁片定位機構10與車縫裝置400配合時,即可組成既能夠用于裁片30的定位又能夠實現定位后裁片30的車縫的縫紉機。
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機臺包括第一機臺110以及第二機臺120,不難理解,第一機臺110與第二機臺120可以是一體式設置。所述第一機臺110 上設有工作臺面111。
參見圖1所示,送料裝置200具有粘連部件210、輸送部件220、上料裝置230以及感應部件240。輸送部件220設在第一機臺110上且連接于粘連部件210以用于驅動粘連部件210移動,粘連部件210用于粘取裁片30。控制裝置電性連接于輸送部件220。
參見圖1、圖5及圖6所示,定位裝置300具有定位架310、第一定位部件、第二定位部件、第三定位部件以及第四定位部件。定位架310呈矩形的框狀。定位架310連接在第一機臺110上。
參見圖6所示,第一定位部件具有第一定位板341以及第一定位驅動元件342。第一定位驅動元件342設在機臺上且連接于第一定位板341以用于驅動第一定位板341移動至工作臺面111上。控制裝置電性連接于第一定位驅動元件342。
第一定位驅動元件342設在機臺上且第一定位驅動元件342位于工作臺面111的上方。第一定位驅動元件342用于驅動第一定位板341沿豎直方向朝向工作臺面111移動
參見圖6所示,第二定位驅動元件352設在機臺上且連接于第二定位板351以用于驅動第二定位板351移動至工作臺面111上。控制裝置電性連接于第二定位驅動元件352。
第二定位驅動元件352設在機臺上且第二定位驅動元件352位于工作臺面111的上方。第二定位驅動元件352用于驅動第二定位板351沿豎直方向朝向工作臺面111移動。
參見圖6所示,第三定位部件具有第三定位板361以及第三定位驅動元件362。第三定位驅動元件362設在機臺上且連接于第三定位板361以用于驅動第三定位板361沿著工作臺面111朝向第一定位板341移動。第三定位板361的下端連接有軟性材料制成的推進件,在第三定位板361朝向第一定位板341移動時,軟性材料的推進件能夠避免裁片30受擠壓而變形。
參見圖6所示,當第一定位板341、第二定位板351以及第三定位板361位于工作臺面111上時,第一定位板341的定位邊緣與第二定位板351的定位邊 緣垂直,且第一定位板341、第二定位板351以及第三定位板361之間圍成定位區。控制裝置電性連接于第三定位驅動元件362。
第三定位驅動元件362設在機臺上且第三定位驅動元件362位于工作臺面111的上方。
參見圖6所示,第四定位部件具有轉動盤371、第四定位驅動元件372以及轉動驅動部件。轉動盤371的周緣連接有毛掃374。轉動驅動部件連接于轉動盤371以用于驅動轉動盤371轉動。轉動盤371的徑向面與第一定位板341的定位邊緣平行。
第四定位驅動元件372設在機臺上且連接于轉動驅動部件以用于通過驅動轉動驅動部件移動來帶動轉動盤371移動至定位區的上方。控制裝置電性連接于第四定位驅動元件372。控制裝置電性連接于轉動驅動部件。
第四定位驅動元件372設在機臺上且第四定位驅動元件372位于工作臺面111的上方。第四定位驅動元件372用于驅動轉動驅動部件沿豎直方向朝向定位區移動。
參見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四定位驅動元件372還具有連接板373,第四定位驅動元件372與轉動驅動部件之間通過連接板373連接。
參見圖5所示,上述的第一定位板341、第二定位板351、第三定位板361以及轉動盤371的位置如下:第一定位板341與第三定位板361位于定位架310相對的兩臂上,第二定位板351以及轉動盤371位于上述相對兩臂之間的其中的同一個臂上。第一定位驅動元件342、第二定位驅動元件352、第三定位驅動元件362以及第四定位驅動元件372在定位架310上的位置與相應地的第一定位板341、第二定位板351、第三定位板361以及轉動盤371在定位架310上的的位置一一對應。在附圖中,第三定位驅動元件362所在的定位架310的臂未畫出。
參見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定位裝置300還包括支撐架320以及移動驅動部件330。支撐架320呈龍門狀。支撐架320的兩端連接在機臺上。移動驅動部件330設在支撐架320上且位于工作臺面111的上方。
移動驅動部件330連接于定位架310。移動驅動部件330用于驅動定位架 310沿豎直方向朝向工作臺面111移動。控制裝置電性連接于移動驅動部件330。在本實施例中,移動驅動部件330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移動驅動部件330連接于定位架310的兩端。
參見圖1及圖2所示,輸送部件220具有第一滑軌221、第二滑軌222以及輸送驅動部件223。第一滑軌221的數量為至少兩個。其中兩個第一滑軌221相對設置在第二機臺120上且兩個第一滑軌221的一端均延伸至定位區的上方。控制裝置電性連接于輸送驅動部件223。
第二滑軌222滑動連接在兩個第一滑軌221上。粘連部件210設在第二滑軌222上。輸送驅動部件223連接于第二滑軌222以用于驅動第二滑軌222沿著第一滑軌221移動。
粘連部件210的數量為至少一個,且粘連部件210在第二滑軌222上的位置可調。
參見圖2及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粘連部件210具有固定座211、粘連軸212、回收軸213、回收驅動元件214、粘連頭215、壓板216以及壓板驅動部件217。粘連軸212與回收軸213均連接在固定座211的同一側面。粘連頭215連接于固定座211且粘連頭215突出于固定座211的底面。粘連頭215還突出于固定座211具有粘連軸212的側面。粘連軸212上用于套設粘連膠筒,粘連膠筒上的粘連膠帶20繞過粘連頭215后連接至回收軸213上。粘連膠帶20的粘連面朝下。
參見圖2及圖3所示,壓板216具有分離孔2161,壓板驅動部件217設在固定座211上且連接于粘連頭215。當壓板216處于復位狀態時,粘連頭215由壓板216的上方部分穿過分離孔2161。壓板驅動部件217用于驅動壓板216向下移動以使得粘連頭215脫離上述的分離孔2161。控制裝置電性連接于壓板驅動部件217。
回收驅動元件214設在固定座211上且連接于回收軸213,回收驅動元件214用于驅動回收軸213轉動。控制裝置電性連接于回收驅動元件214。
參見圖2所示,上料部件具有上料板231以及上料驅動元件232。上料板231位于粘連頭215的下方。上料板231用于放置裁片30。上料驅動元件232 設在第二機臺120上且連接于上料板231以用于驅動上料板231沿豎直方向朝向粘連頭215移動。控制裝置電性連接于上料驅動元件232。
感應部件240設在第二機臺120上且感應部件240與粘連頭215的高度一致,感應部件240用于檢測上料板231的高度,當上料板231低于粘連頭215的高度時,感應部件240通過上料驅動元件232驅動上料板231沿豎直方向朝向粘連頭215移動。
車縫裝置400設在第一機臺110上,車縫裝置用于車縫經定位裝置300定位后的裁片30。
本實施例涉及的裁片定位機構10,在用于裁片30的定位時涉及了一種裁片定位方法。該裁片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多個裁片30重疊放置在上料板231上。
控制裝置電性連接于上料驅動元件232驅動上料板231沿豎直方向朝向粘連頭215移動。
控制裝置控制輸送部件220的輸送驅動部件223驅動第二滑軌222沿著第一滑軌221移動,第二滑軌222帶動粘連部件210的粘連頭215移動至裁片30上并粘取第一層裁片30。控制裝置控制輸送部件220的輸送驅動部件223驅動第二滑軌222沿著第一滑軌221移動至定位裝置300處。
在粘連頭215到達定位裝置300處時,控制裝置控制移動驅動部件330驅動定位架310沿豎直方向遠離工作臺面111移動,以給第二滑軌222以及粘連頭215騰出位置。
控制裝置控制壓板驅動部件217驅動壓板216向下移動以使得粘連頭215脫離上述的分離孔2161,裁片30與粘連頭215分離后落在工作臺面111上。
控制裝置控制輸送部件220的輸送驅動部件223驅動第二滑軌222沿著第一滑軌221逆向移動復位。
控制裝置控制移動驅動部件330驅動定位架310沿豎直方向朝向工作臺面111移動。
控制裝置控制定位裝置300的第一定位驅動元件342驅動第一定位板341移動至工作臺面111上。控制裝置控制定位裝置300的第二定位驅動元件352 驅動第二定位板351移動至工作臺面111上。控制裝置控制定位裝置300的第三定位驅動元件362通過驅動第三定位板361沿著工作臺面111朝向第一定位板341移動來將裁片30推至與第一定位板341的定位邊沿平齊。
控制裝置控制定位裝置300的第四定位驅動元件372通過驅動轉動驅動部件移動來帶動轉動盤371移動至裁片30的上方,且使得轉動盤371周緣上的毛掃374與裁片30接觸。控制裝置控制轉動驅動部件驅動轉動盤371轉動。毛掃374將裁片30撥動至于第二定位板351的定位邊緣平齊。即完成一個裁片30的定位。
控制裝置控制車縫裝置400車縫經定位裝置300定位后的裁片30。
控制裝置控制感應部件240檢測上料板231的高度,當上料板231低于粘連頭215的高度時,感應部件240通過上料驅動元件232驅動上料板231沿豎直方向朝向粘連頭215移動。控制裝置控制上料驅動元件232驅動上料板231沿豎直方向朝向粘連頭215移動一個裁片30厚度的距離。
本實施例涉及的裁片定位機構10,設置了送料裝置200與定位裝置300,通過送料裝置200具有的粘連部件210以及輸送部件220能夠實現裁片30粘取以及移動,節約了人工移料的動作,節約人力、節約時間;通過定位裝置300是實現了裁片30在工作臺面111上在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的定位,定時自動化程度高,定位時間短,節約了人工定位裁片30的動作,節約人力、節約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