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倒回縫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倒回縫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平縫機進行倒回縫的結構,如圖1所示,通過自動倒送料桿組實現倒縫電磁鐵11與擺動座12之間作用力的傳遞,送料調節螺柱13與調節器14的碰撞實現倒回縫轉換時的限位。該結構中,自動倒送料桿組包括依次連接的自動倒送料拉桿15、自動倒送料曲柄16和自動倒送料輸入桿17,自動倒送料拉桿15、自動倒送料曲柄16和自動倒送料輸入桿17之間的較大配合間隙會產生噪聲,送料調節螺柱13和調節器14之間的相互碰撞也是噪音產生的原因;所以,目前平縫機在進行加固縫和倒回縫時,所產生較大的噪聲使工作人員產生厭惡感,同時也影響了服裝廠的工作環境。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倒回縫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倒回縫裝置,包括:擺動座,所述擺動座的中部設有支撐軸,所述擺動座的下部與自動倒送料驅動機構連接;所述自動倒送料驅動機構包括連接頭,所述連接頭的一端與所述擺動座的下部鉸接,所述連接頭的另一端與一倒送料拉線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倒送料拉線的輸入端與拉線驅動件連接。
優選地,所述倒送料拉線安裝于固定設置的鋼絲套中。
優選地,所述拉線驅動件包括倒縫電磁鐵和對應的電磁鐵芯,所述電磁鐵芯與所述倒送料拉線的輸入端連接。
優選地,所述連接頭的與所述倒送料拉線連接的一端的中軸線與所述支撐軸的中軸線垂直。
優選地,所述擺動座的上部與一倒送料連桿的下端鉸接;所述倒送料連桿的上端與倒回縫轉換機構連接;該倒回縫轉換機構包括搖桿和拉線組件,所述倒送料連桿的上端、所述搖桿的一端和所述拉線組件的一端鉸接于同一鉸接軸上;所述搖桿的另一端與機殼鉸接,所述拉線組件的另一端與針距調節機構鉸接;所述倒送料連桿驅動所述搖桿和所述拉線組件向同一方向擺動。
進一步地,所述針距調節機構包括:調節部連接套,所述調節部連接套的一端與所述拉線組件鉸接,所述調節部連接套的另一端與送料調節螺釘連接,所述機殼上設有與所述送料調節螺釘的外螺紋相應的內螺紋。
更進一步地,所述搖桿與所述拉線組件的鉸接軸、所述拉線組件與所述調節部連接套的鉸接軸、所述搖桿與所述機殼的鉸接軸相互平行。
再進一步地,所述拉線組件與所述調節部連接套的鉸接軸垂直于所述送料調節螺釘的中軸線。
更進一步地,所述針距調節機構還包括:安裝于機殼上的限位導向件,所述調節部連接套上設有供所述限位導向件插入的槽部,所述限位導向件的中軸線與所述送料調節螺釘的中軸線平行。
更進一步地,所述拉線組件包括拉線本體,所述拉線本體的一端設有與所述調節部連接套鉸接的第一拉線連接套,所述拉線本體的另一端設有與所述搖桿鉸接的第二拉線連接套。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倒回縫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取代了現有結構中自動倒送料傳遞部分的多桿組結構,改用具有較為靈活傳遞作用力的倒送料拉線,可有效地降低倒回縫噪音。本發明倒送料連桿的上端、搖桿的一端和拉線組件的一端鉸接于同一鉸接軸上,形成一種雙搖桿的倒回縫轉換機構,該倒回縫轉換機構消除了現有結構在倒回縫切換時送料調節螺柱與調節器之間的碰撞,本發明的機構在實現倒回縫轉換的同時,不會產生碰撞,也就不會有噪音產生。
附圖說明
圖1顯示為現有的平縫機進行倒回縫的結構的示意圖。
圖2顯示為本實施例的倒回縫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顯示為本實施例的倒回縫裝置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4顯示為本實施例的倒回縫裝置未設置倒送料拉線時,擺動座與連接頭連接處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示為本實施例的倒回縫裝置的倒回縫轉換機構與針距調節機構鉸接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顯示為本實施例的倒回縫裝置設置機殼時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7顯示為本實施例的倒回縫裝置的拉線組件的兩端分別與針距調節機構和搖桿鉸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8顯示為本實施例的倒回縫裝置的拉線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9顯示為本實施例的倒回縫裝置的搖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
101 機殼
100 倒送料連桿
210 搖桿
211 桿體鉸接頭
220 拉線組件
221 拉線本體
222 第一拉線連接套
223 第二拉線連接套
230 套筒
300 擺動座
310 支撐軸
410 連接頭
420 倒送料拉線
421 鋼絲套
430 拉線驅動件
431 倒縫電磁鐵
432 電磁鐵芯
441 第一壓板
442 第二壓板
510 調節部連接套
520 送料調節螺釘
610 限位導向件
11 倒縫電磁鐵
12 擺動座
13 送料調節螺柱
14 調節器
15 自動倒送料拉桿
16 自動倒送料曲柄
17 自動倒送料輸入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請參閱附圖。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發明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發明所揭示的技術內容所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發明可實施的范疇。
如圖2至圖8所示,本實施例的倒回縫裝置,包括:擺動座300,擺動座300的中部設有支撐軸310,擺動座300的下部與自動倒送料驅動機構連接;自動倒送料驅動機構包括連接頭410,連接頭410的一端與擺動座300的下部鉸接,連接頭410的另一端與一倒送料拉線420的輸出端連接,倒送料拉線420的輸入端與拉線驅動件430連接。
支撐軸310安裝于機殼101上,拉線驅動件430驅動倒送料拉線420移動,倒送料拉線420通過連接頭410驅動擺動座300繞著支撐軸310轉動,倒送料拉線420取代了現有結構中自動倒送料傳遞部分的多桿組結構,由于倒送料拉線420傳遞作用力較為靈活,可有效地降低倒回縫噪音。
倒送料拉線420安裝于固定設置的鋼絲套421中,該結構對倒送料拉線420的移動路徑進行了導向,使倒送料拉線420能夠穩定地通過連接頭410驅動擺動座300擺動。為了使結構更緊湊,鋼絲套421為L型。
拉線驅動件430包括倒縫電磁鐵431和對應的電磁鐵芯432,電磁鐵芯432與倒送料拉線420的輸入端連接。電磁鐵芯432沿著其軸向向外伸出或者向內收縮移動,電磁鐵芯432帶動倒送料拉線420移動。
本實施例中,機殼101上設有第一壓板441,倒縫電磁鐵431上設有第二壓板442,鋼絲套421的兩端分別固定于第一壓板441和第二壓板442上,該結構使鋼絲套421得以固定。
為了使倒送料拉線420能夠更快速地通過連接頭410驅動擺動座300擺動,連接頭410的與倒送料拉線420連接的一端的中軸線與支撐軸310的中軸線垂直。連接頭410的與倒送料拉線420連接的一端為圓柱形頭部,圓柱形頭部與倒送料拉線420連接,圓柱形頭部的中軸線與倒送料拉線420的中軸線共線。
如圖2至圖7所示,擺動座300的上部與一倒送料連桿100的下端鉸接,倒送料連桿100的上端與倒回縫轉換機構連接,擺動座300驅動倒送料連桿100擺動;該倒回縫轉換機構包括搖桿210和拉線組件220,倒送料連桿100的上端、搖桿210的一端和拉線組件220的一端鉸接于同一鉸接軸上;搖桿210的另一端與機殼101鉸接,拉線組件220的另一端與針距調節機構鉸接;倒送料連桿100驅動搖桿210和拉線組件220向同一方向擺動。
倒送料連桿100的上端、搖桿210的一端和拉線組件220的一端鉸接于同一鉸接軸上,形成一種雙搖桿210的倒回縫轉換機構;當擺動座300的上部向上擺動時,驅動倒送料連桿100向上移動,則倒送料連桿100驅動搖桿210和拉線組件220同時向上擺動,此時,就是倒縫狀態;當擺動座300的上部向下擺動,驅動倒送料連桿100向下移動,則倒送料連桿100驅動搖桿210和拉線組件220同時向下擺動,此時,就是正縫狀態。搖桿210和拉線組件220同時向上擺動到極限狀態時的倒縫針距與搖桿210和拉線組件220同時向下擺動到極限狀態時的正縫針距相對應。該倒回縫轉換機構消除了現有結構在倒回縫切換時送料調節螺柱與調節器之間的碰撞,本發明機構在實現倒回縫轉換的同時,不會產生碰撞,也就不會有噪音產生。
如圖2和圖9所示,本實施例中,機殼101上安裝有套筒230,搖桿210的另一端上設有桿體鉸接頭211,桿體鉸接頭211插入于套筒230中,且與套筒230鉸接,倒送料連桿100的上端與搖桿210的一端的鉸接軸的中軸線與桿體鉸接頭211的中軸線平行。
如圖2至圖8所示,針距調節機構包括:調節部連接套510,調節部連接套510的一端與拉線組件220鉸接,調節部連接套510的另一端與送料調節螺釘520連接,機殼101上設有與送料調節螺釘520的外螺紋相應的內螺紋,送料調節螺釘520通過調節部連接套510驅動拉線組件220擺動。
旋轉送料調節螺釘520,送料調節螺釘520帶動調節部連接套510向靠近拉線組件220或者遠離拉線組件220的方向移動;由于調節部連接套510的一端與拉線組件220鉸接,所以,送料調節螺釘520通過調節部連接套510驅動拉線組件220擺動,搖桿210隨著拉線組件220擺動,進而帶動倒送料連桿100與擺動座300擺動,以實現調節針距。本實施例中,送料調節螺釘520上連接旋鈕。
為了使傳動更平穩,搖桿210與拉線組件220的鉸接軸、搖桿210與倒送料連桿100的鉸接軸、拉線組件220與調節部連接套510的鉸接軸、搖桿210與機殼101的鉸接軸相互平行;拉線組件220與調節部連接套510的鉸接軸垂直于送料調節螺釘520的中軸線。
針距調節機構還包括:安裝于機殼101上的限位導向件610,調節部連接套510上設有供限位導向件610插入的槽部,限位導向件610的中軸線與送料調節螺釘520的中軸線平行。由于零件加工和安裝的誤差,送料調節螺釘520的轉動,可能會帶動調節部連接套510轉動,限位導向件610的設置能夠保證送料調節螺釘520的轉動過程中,調節部連接套510始終沿著限位導向件610所導向的方向移動。本實施例中,限位導向件610為限位銷。
為了便于倒送料連桿100驅動拉線組件220擺動,拉線組件220包括拉線本體221,拉線本體221的一端設有與調節部連接套510鉸接的第一拉線連接套222,拉線本體221的另一端設有與搖桿210鉸接的第二拉線連接套223。拉線組件220也可采用其它多自由度的柔性材料組成的結構,例如鏈條、繩索、球鉸接桿組等。
倒縫電磁鐵431工作時,帶動電磁鐵芯432運動,電磁鐵芯432上連接的倒送料拉線420帶動擺動座300同步運動,擺動座300帶動倒送料連桿100運動,倒送料連桿100同時帶動搖桿210和拉線組件220向上或者向下擺動,當拉線組件220向上或者向下運動到直線狀態時,搖桿210停止擺動;搖桿210和拉線組件220向上擺動,此時,即是與倒縫針距對應的狀態;搖桿210和拉線組件220向下擺動,此時,即是與正縫針距對應的狀態。針距調節通過送料調節螺柱旋轉,送料調節螺柱帶動調節部連接套510前后運動,接著帶動拉線組件220與搖桿210擺動,進而帶動倒送料連桿100與擺動座300擺動。
本發明采用的倒回縫轉換機構和自動倒送料驅動機構能夠有效地降低倒回縫噪音,且倒回縫轉換機構與針距調節機構結合能夠實現針距調節。
綜上,本實施例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施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施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施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施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施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