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改進的熨斗結構,其主要用于家用領域,但不一定用于家用領域。
背景技術:
各種類型的熨斗是已知的,包括通常用于家用環境的具有一體化加熱器的熨斗。
具體地,加熱器是一體地結合在熨斗的本體中的獨立的部件,并且已知的是在功能上與電加熱元件相關聯以加熱水。加熱器繼而流體地連接到熨斗的底板,以便反饋于使用者在按鈕上提供的激發蒸汽的命令而產生蒸汽流,蒸汽從底板上形成的孔離開。
更具體地,加熱器限定了加熱器隔室,水在加熱器隔室中達到沸騰溫度,并且在加熱器隔室中獲得熱水-蒸汽平衡。
在第一個功能方面中,為了在熨燙時獲得良好的結果,重要的是從熨斗的底板離開的蒸汽流不會被處于液相的水滴污染。
在第二個方面中,相反重要的是,加熱元件產生的熱沿著加熱元件的整個路徑盡可能均勻。
主要通過熨斗中具有的加熱器的結構,并且通過其如何進行加熱,來描述這些和其它方面。
例如,已經發現,為了防止從底板離開的水滴的問題,使用者不可以將加熱器隔室裝水裝得太多而超過最大水平。在根據現有技術的熨斗中,可以通過窗口看到引導到加熱器隔室中的水的液位。在其它情況下,相反提供有刻度的量杯,以允許使用者了解在加熱器清空時重新填充加熱器的正確水量。然而,例如由于量杯的損失或者因為加熱器在重新填充時沒有完全清空,所以用于觀察液位的窗口以及量杯 不會防止問題的出現。
因此,需要解決這些問題,以相對于現有技術改進熨斗的功能性和效率。
例如在US2317713、US2419705、US2343555中描述根據現有技術的蒸汽熨斗。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熨斗結構,其相對于現有技術的熨斗對于使用者而言在功能上更加有效、更加緊湊且更輕。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熨斗結構,其具有較少的部件,因此在成本和構造方面生產更加簡單。
通過一種改進的熨斗結構來實現這些和其它目的,該熨斗結構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設置有用于蒸汽的通孔,所述蒸汽適于與待熨燙的織物接觸,
加熱器,所述加熱器適于產生蒸汽,與所述底板流體地連接;
管道,所述管道用于將水引導到所述加熱器中;
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與所述加熱器相關聯;
控制按鈕,所述控制按鈕在功能上連接到所述加熱器,并且布置成用以獲得通過所述底板的通孔的蒸汽傳遞;
其中所述加熱器形成為所述底板和覆蓋件部分之間的不透流體的聯接,以形成加熱器隔室,水在所述加熱器隔室中沸騰,并且在熨斗使用期間,在所述加熱器隔室中建立熱水-蒸汽平衡。
有利地,所述覆蓋件部分成形為碗形,與所述底板聯接,以形成所述加熱器隔室,所述加熱器隔室包括:
底壁,所述底壁由所述底板限定,
頂壁,所述頂壁與所述底壁相對,以及側壁,所述側壁設置在所述底壁和所述頂壁之間,由所述覆蓋件部分限定。
有利地,所述按鈕和用于引導水的所述管道布置在所述覆蓋件部 分上。
具體地,所述管道在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間延伸,所述上端部限定了用于引導水的嘴部,所述下端部與所述上端部相對,設置有在所述上端部朝向所述下端部之間相對于所述管道側向地延伸的壁,使得所述壁的下端部界定和界限通向所述加熱器隔室的開口,從而被引入到所述加熱器隔室中的水的高度不能夠超過預定的最大高度。
這樣,即使使用者將過量的水引入到管道中,加熱器中的水的高度也不能夠上升到超過由管道的壁的下端部限定的預定高度。在該高度以上,加熱器隔室保持填充有空氣,該空氣不能夠通過任何途徑逸出。當水開始沸騰時,蒸汽占據加熱器隔室的上部空間,通過使用者的控制,蒸汽可以從該上部空間從遠離水高度的點離開。
優選地,所述控制按鈕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聯接到所述覆蓋件部分并具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具有底壁,所述底壁設置有用于蒸汽的貫穿開口;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聯接到所述第一部分并具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在第一端部處通過所述貫穿開口流體地連接到所述第一管道,并且在第二端部處流體地連接到所述底板,以用于傳遞蒸汽,
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至少一個孔,所述至少一個孔將所述第一管道與所述加熱器隔室流體地連接,
其中設置有布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中的銷,所述銷被彈簧相抵,所述銷被構造成選擇性地在關閉構造和打開構造之間滑動:
在所述關閉構造中,所述銷關閉所述貫穿開口,并由此關閉朝向所述底板的蒸汽傳遞,
在所述打開構造中,所述銷反饋于使用者在所述按鈕上給出的命令而打開所述貫穿開口,所述命令引起所述銷沿著所述第一管道滑動并打開所述貫穿開口,以使得蒸汽能夠通過所述第二管道流向所述底板。
有利地,所述銷具有蓋部分,所述蓋部分在使用中布置在所述貫穿開口外側,所述蓋部分設置有襯墊,其中所述蓋部分在所述關閉構 造中利用插置的所述襯墊堵塞所述貫穿開口,并且所述蓋部分在所述打開構造中與所述貫穿開口分離,以允許蒸汽穿過。
優選地,所述銷包括錐形部分,在使用中,在同一銷在所述關閉構造和所述打開構造之間運動期間,所述錐形部分布置在所述貫穿開口處。
錐形部分成形為大致具有彎曲輪廓,并且允許在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間調節穿過貫穿開口的蒸汽流量。
這樣,控制按鈕允許使用者不僅能夠從底板上形成的孔傳遞或排除蒸汽流,而且還能夠根據使用者施加在按鈕上的壓力基本上確定該蒸汽流的量。
換言之,在銷的向下運動中,錐形部分在貫穿開口中滑動,以改變橫截面,該橫截面逐步增大。這允許使用者根據施加在按鈕上的壓力來調節蒸汽流量。在不增加特定部件的情況下非常經濟地實現了這個功能。
有利地,設置有流體地連接在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底板的通孔之間的凹陷部(well)。具體地址,凹陷部借助于連接開口連接到所述第二管道。
優選地,所述凹陷部與所述底板相關聯,并且具有底壁,所述底壁相對于底板中獲得的通孔的上部壁定位在較低的高度處。這樣,從所述連接開口到達所述凹陷部的任何水滴沉積在所述凹陷部的底壁上,并且隨后蒸發并通過所述底板的用于蒸汽的通孔離開。該方案能夠消除任何水滴從底板的通孔離開。
優選地,所述加熱裝置包括:
加熱元件,所述加熱元件設置有用于連接到供電裝置的端子,
其中所述加熱元件包括在功能上彼此連接的多個加熱部分。
具體地,所述加熱元件由四個大致線性的加熱部分形成,這些加熱部分通過分別布置在前部區域和后部區域中的第一彎曲部分和第二彎曲部分而彼此連接。
這樣,因為加熱元件相對于根據現有技術的馬蹄形加熱元件具有 大得多的線性延伸,所以比功率較低,此外,在彎曲部分處產生的熱濃度較低,從而以均勻的溫度生成熱,而沒有集中的熱點。
在構造上,所述第二彎曲部分布置在恒溫器和相關安全元件的座部處。
具體地,在從冷加熱期間,當溫度變化時所述恒溫器能夠更加快速地反應,由此減少加熱過頭(也就是,從冷開始在底板的中心處到達的溫度峰值與在建立所述系統之后在恒溫器循環期間到達的溫度峰值之間的差)。當恒溫器更快速地反應時,由于定位和加熱元件的途徑而由恒溫器實現的操作精度在底板冷卻期間也是有利的,防止溫度的過度下降。
附圖說明
參考附圖,從以下純粹做為非限制性例子的若干實施例的描述中,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或優點將會更加明顯,其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熨斗的側視圖;
圖2示出了圖1的熨斗的橫向剖面的俯視截面圖;
圖3示出了圖1的熨斗的縱向剖面的截面圖;
圖4示出了圖3的放大圖,涉及處于關閉構造的用于啟動蒸汽流的控制按鈕;
圖5示出了圖4的截面的放大圖,涉及處于打開構造的圖4的控制按鈕;
圖6至8分別示出了根據現有技術的加熱裝置的平面圖、截面圖和示意圖;
圖9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加熱元件的剖視平面圖;
圖10示出了熨斗的底板的側視圖,其裝配有根據本發明的加熱元件;
圖11和12示出了圖9的加熱元件的操作的示意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改進的熨斗結構1,其具有一體化的加熱器。
熨斗1主要包括:底板2,其成形為與待熨燙的洗好的衣物接觸;加熱器12(圖3),其流體地連接到底板2并且適于產生蒸汽;以及加熱裝置7(圖2和3),其與加熱器12相關聯。
熨斗1還包括;外殼1a;蓋子3,其關閉用于將水引導到熨斗中的開口;以及按鈕4、9,其操作以獲得從底板2的蒸汽傳遞。通過纜線5供電。
按鈕4、9在功能上連接到加熱器12,并且布置成用以獲得從底板2的蒸汽傳遞。有利地,加熱器12設置在底板2和覆蓋件部分6之間,覆蓋件部分布置在底板上方(圖3),以便在聯接構造中限定不透流體的加熱器隔室12’,水在該加熱器隔室中沸騰。
這樣,加熱器12并不是如同現有技術的熨斗中那樣為單獨的不見,而是形成為兩個簡單部件之間的機械聯接件:底板2的基部和頂部覆蓋件6,該頂部覆蓋件以不透流體方式與底板2聯接而限定出加熱器隔室12’。該結構的形成更加簡單,原因在于其減少了形成熨斗的部件的數量,減小了整體尺寸,并且使得熨斗更輕且更加緊湊。
在結構上,覆蓋件部分6的形狀形成為碗形或鐘形,面向底板2,以形成加熱器隔室12’。具體地,加熱器隔室12’包括由底板2限定的底壁12a、與底壁12a相對的頂壁12b以及處于底壁12a和頂壁12b之間的側壁12c。頂壁和側壁由覆蓋件部分6限定。如圖3所示,覆蓋件部分6借助于螺紋連接而聯接在底板2上,覆蓋件部分和底板之間插置有襯墊。
更詳細地,覆蓋件部分6被成形為包括蒸汽的控制按鈕4、9以及用于引導水的管道10,如以下詳細地描述的。覆蓋件部分6基本上延伸到兩個高度,在加熱器隔室12’處的第一高度以及在控制按鈕9和管道10處的較高的第二高度。
在其它的構造變型形式中,這些部件可以作為不同的和單獨的部件安裝在覆蓋件上。
再次參考圖3,管道10在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之間延伸,該上端部限定了用于使用者引導水通過的嘴部10’,該下端部與上端部10a相對。
具體地,在管道10處插入有由壁6’側向地保護的管6a,該壁在上端部10a朝向下端部10b之間延伸,在下部部分上保持打開。壁6’的下端部6c界定和界限了通向加熱器隔室12’的入口,使得引入到加熱器隔室12’中的水的高度不能夠超過最大預定高度。
這樣,即使使用者將過量的水引入到管道10中,加熱器隔室12’中的水的高度也不能夠上升到超過由管道的壁6’的下端部6c限定的某個高度。在該高度以上,加熱器隔室12’保持填充有空氣,該空氣不能夠通過任何途徑逸出。當水開始沸騰時,蒸汽占據加熱器隔室12’的上部空間,通過使用者的控制,蒸汽可以從該上部空間從遠離水高度的點離開,如下詳細地描述的。
具體地,加熱器隔室12’的在覆蓋件的頂部部分中延伸的部分(基本上在控制按鈕9處)在使用中僅僅被蒸汽占據,而液相保留在其下部部分中。
如圖4和5中較佳地示出,控制按鈕9包括第一部分9a,該第一部分利用密封元件125在頂部處聯接到覆蓋件部分6。第一部分9a具有第一管道13,該第一管道具有底壁14,該底壁設置有用于蒸汽的通孔21(圖5)。
此外,設置有與第一部分9a聯接的第二部分9b,該第二部分限定了第二管道16,該第二管道在第一端部處通過貫穿開口21流體地連接到第一管道13,并且在第二端部處連接到底板2以用于傳遞蒸汽,如下所述。此外,控制按鈕具有在第一部分9a中獲得的至少一個孔20,該孔將第一管道13流體地連接到加熱器隔室12’。
在構造上,按鈕包括銷9’,該銷以不透流體的方式插入到第一管道13中,并且被彈簧9c相抵。銷9’被構造成在關閉構造A(圖4)和打開構造B之間選擇性地滑動,在關閉構造中,銷9’關閉貫穿開口21并由此關閉蒸汽朝向底板2的傳遞,在打開構造中,銷9’反饋于使 用者在按鈕9上給出的命令而打開貫穿開口21,該命令引起銷9’沿著第一管道13滑動并打開貫穿開口21,以使得蒸汽能夠通過第二管道16流向底板2。
在構造上,銷9’包括蓋部分9d,該蓋部分在使用時布置在貫穿開口21外側,并且設置有襯墊15。蓋部分9d在關閉構造A中利用插置的襯墊而堵塞貫穿開口21,在打開構造B中與貫穿開口21分離,以允許蒸汽穿過(圖5)。
在詳細構造方面,如圖5中較佳地示出,銷9’包括錐形部分9e,在使用中,在同一銷9’在關閉構造A和打開構造B之間運動期間,該錐形部分布置在貫穿開口21處。
錐形部分9e成形為大致具有彎曲輪廓,并且允許在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間調節穿過貫穿開口21的蒸汽流量。這樣,控制按鈕9允許使用者啟動蒸汽流,并且還允許使用者調節流量。在銷9’的向下運動中,錐形部分9e在貫穿開口21中滑動,以改變橫截面,該橫截面逐步增大。
在其它結構方面,參考圖3至5,根據本發明的改進的熨斗結構還包括凹陷部18,該凹陷部流體地連接在第二管道16與底板2的通孔19之間。具體地,凹陷部18借助于連接開口17連接到第二管道16(圖3)。
凹陷部18具有底壁18’,該底壁相對于底板2中獲得的通孔19的上部壁19’定位在較低的高度處(圖3)。該技術方案允許從所述連接開口17到達凹陷部18的任何水滴首先沉積在底壁18’上,而不能夠以液相直接從通孔19離開。底壁18’形成一種水池,用于收集來自于加熱器隔室12’的任何液相,在該水池中水滴經受進一步的蒸發并通過底板2的通孔19離開。該方案能夠消除可能的水滴通過底板2的通孔離開,改進了熨燙質量。
根據本發明的熨斗的其它改進涉及加熱裝置,也就是與加熱器相關聯以使水沸騰的加熱元件。
參考圖6至8,示出了根據現有技術的加熱元件。圖6示出了典 型的用于熨斗的底板24,其包括加熱元件25,該加熱元件設置有用于連接到供電裝置的端子25a和25b。加熱元件25通常為馬蹄形的(圖8),并且布置成跟隨底板24的外部輪廓的形狀和可獲得的空間。加熱元件25為在壓鑄期間插入到底板24中的類型的加熱元件。
圖7示出了根據圖6的截面V-V的底板24,以更好地示出如何制造加熱元件25的內部。加熱元件由線圈25f形成,該線圈由金屬線材制成,也就是產生熱效應的部分;其在兩個端部處緊固到端子25a和25b,并且通過合適的絕緣材料25e與外部金屬管25c分隔開。端子25a和25b以及線圈部分25f相對于加熱效應是惰性的。以下將跟蹤表示加熱元件25有效活動的點的假想線26(圖8),示出加熱元件的操作。
參考假想線26,可以看到在使用中,加熱元件25的僅僅在線26的左側的部分是有效活動并“加熱”的。右側的部分通常稱為冷區域。
具體地,可以看到在加熱元件25的兩個分支相遇的區域中找到最大濃度的熱,也就是在假想線27左側的區域中。
在圖6中,跟蹤假想線26和27。可以注意到,在線26的右側,底板24存在不產生熱的廣大部分,同時在線27的左側找到加熱元件25發出的最大濃度的熱,在該處底板24朝向末端變窄。由于形成底板24的鋁是良好的熱導體的事實,從而減輕了顯著的熱不平衡,但是在通常的試驗中在底板24的下表面上能夠測量到的溫度差仍然是顯著的。這些溫度不平衡使得難以獲得加熱器內側的溫度和壓力的良好平衡。
此外,當沿豎直方向使用熨斗時,通常使用的底板將具有較大的缺陷:通過沿豎向定位底板24,位于隔室28(圖6)中的水將集中在假想線26的區域中,在該區域中蒸發能力最小,使得系統效率低下。
相反,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案中,如圖9至12所示,加熱裝置包括加熱元件7,該加熱元件設置有端子7a和7b,以連接到供電裝置。加熱元件7包括在功能上彼此連接的多個加熱部分7’、7c、7d、7e。
具體地,圖11所示的加熱元件7由四個大致線性的加熱部分7’ 形成,這些加熱部分通過分別布置在前部區域和后部區域中的第一彎曲部分和第二彎曲部分而彼此連接。
圖12以示意圖的形式示出了底板2,其中與輪廓30內部上的區域和輪廓31外部上的區域相比,加熱元件7的路徑高亮顯示:在平面圖中,該區域被加熱器12中的水占據(參見圖3的隔室12’)。
可以觀察到,加熱元件7的形狀被優化以均勻地涉及被水占據的整個區域,所帶來的極大的優點在于,在加熱期間溫度和效率的均勻性。用點32表示的底板2的幾何中心在圖12中也高亮顯示。可以計算出,加熱元件7的位于底板2的幾何中心32右側的熱部分的延伸代表了總延伸的大約60%。另外,當豎直地熨燙時,假設水全部到所述區域的右側,那么可以看到,仍然有相當大一部分的加熱元件7直接加熱底板2的這個背部部分。還可以注意到,加熱元件7的靠近端子7a和7b的冷分支處于輪廓31的外側。在從冷開始沿豎直加熱期間,除了前述優點之外,對于加熱過頭存在顯著的限制,原因在于恒溫器8’(圖3)靠近加熱元件7的彎曲部7e(圖11)定位。
這樣,因為加熱元件相對于根據現有技術的“馬蹄形”加熱元件具有大得多的線性延伸,所以比功率較低,此外,在彎曲部分處產生的熱濃度較低,從而以均勻的溫度生成熱,而沒有集中的熱點。
上述若干特定實施例的描述能夠從概念上示出本發明,使得采用現有技術的其他人能夠修改和/或調整這些特定實施例,以適應各種應用而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且不脫離本發明的概念,因此,應當理解,這些修改和改變在技術上將被認為是等同的。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的情況下,產生各種功能的裝置和材料可以是不同類型的。應當理解,所用的表達和術語僅僅只是示例性的,因此不是限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