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可獨立驅動洗滌槽和波輪而可體現雙動力的洗衣機及洗衣機驅動方法。
背景技術:
如韓國授權專利公報10-0548310(2006年01月24日)中所公開,以往的洗衣機包括:外殼,用于形成外形;外槽,支撐于上述外殼的內部,用于收容洗滌水;洗滌和脫水兼用的內槽,以可旋轉的方式收容于上述外槽的內部;波輪(Pulsator),以可相對旋轉的方式設置于上述內槽的內部,用于形成洗滌水流;驅動馬達,產生用于使上述內槽及波輪旋轉的驅動力;內槽旋轉軸,接收上述驅動馬達的驅動力來使內槽旋轉;波輪旋轉軸,接收上述驅動馬達的驅動力來使波輪旋轉;太陽齒輪,與驅動馬達相連接,并與波輪旋轉軸相連接;多個行星齒輪,同時與太陽齒輪和環形齒輪相嚙合;行星架,以可使行星齒輪自轉及空轉的方式支撐行星齒輪;以及離合器彈簧,用于控制洗滌時或脫水時的上述內槽和波輪的旋轉。
這種以往的洗衣機設有包括太陽齒輪、環形齒輪、行星齒輪及行星架的行星齒輪組,上述行星齒輪裝置使驅動馬達的旋轉力減速來向波輪及內槽傳遞,并且,通過啟動離合器彈簧來選擇性地向波輪和內槽傳遞動力,從而可僅使波輪旋轉或使波輪和內槽同時旋轉。
但是,以往的洗衣機呈僅可使波輪和內槽向相同方向旋轉的結構,因而無法使波輪和內槽向相反方向旋轉,且無法體現雙動力。
技術實現要素:
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分別獨立驅動波輪和洗滌槽,由此可體現雙動力,從而可形成多種水流模式的洗衣機及洗衣機驅動方法。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可在內轉子或外轉子初期驅動時減少啟動電流(Starting Current),從而可減少耗電的洗衣機及洗衣機驅動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可在波輪停止時、洗滌槽停止時或旋轉方向變更時減少端電流(End Current),從而可減少耗電的洗衣機及洗衣機驅動方法。
解決問題的方案
本發明的洗衣機的特征在于,包括:洗滌槽,借助外軸與外轉子相連接;波輪,借助內軸與內轉子相連接;以及行星齒輪裝置,設置于上述內轉子與波輪之間,且同時設置于外轉子與洗滌槽之間,用于減少上述內軸的轉速,當上述內轉子初期起動時,若有負荷施加于上述波輪,則借助上述內轉子的旋轉力,上述行星齒輪裝置向上述洗滌槽傳遞。
上述內軸可包括第一內軸及第二內軸,上述第一內軸與上述內轉子相連接,上述第二內軸與波輪相連接,上述外軸包括第一外軸及第二外軸,上述第一外軸與上述外轉子相連接,上述第二外軸與上述洗滌槽相連接。
上述行星齒輪裝置可包括:環形齒輪,用于連接第一外軸與第二外軸之間;太陽齒輪,與上述第一內軸相連接;行星齒輪,與上述太陽齒輪的外部面及環形齒輪的內部面齒輪嚙合;以及行星架,以可使上述行星齒輪旋轉的方式支撐上述行星齒輪,與第二內軸相連接。
當上述內轉子停止時,可解除上述外轉子的電子制動器,從而在上述內轉子以無負荷狀態進行旋轉的狀態下,使上述內轉子停止來降低端電流。
本發明的洗衣機驅動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驟:使內轉子向順時針方向旋轉的步驟;若有負荷施加于上述波輪,則上述內轉子的旋轉力借助行星齒輪裝置向洗滌槽及外轉子傳遞的步驟;檢測上述外轉子的每分鐘轉數,若上述外轉子的每分鐘轉數為設定值以上,則運行對外轉子的電子制動器的步驟;根據上述外轉子的每分鐘轉數調節上述內轉子的每分鐘轉數的步驟;以及為使上述波輪逆向驅動而使內轉子停止的步驟。
本發明還可包括如下的步驟:若上述外轉子的每分鐘轉數為設定值以下或者上述外轉子不進行旋轉,則使上述外轉子向逆時針方向旋轉。
在調節上述內轉子的每分鐘轉數的步驟中,以與上述行星齒輪裝置的減速比5:1、3:1或4:1相對應的方式增加上述內轉子的每分鐘轉數,以可在當上述外轉子進行旋轉時維持上述波輪的轉速。
可根據上述波輪的轉數調節上述內轉子的每分鐘轉數。
使上述內轉子停止的步驟可包括如下的步驟:以降低端電流的方式解除上述外轉子的電子制動器的步驟;上述內轉子的旋轉力借助上述行星齒輪裝置向上述洗滌槽傳遞,來代替上述內轉子的旋轉力借助上述行星齒輪裝置向有負荷施加的波輪傳遞的步驟;以及使上述內轉子停止的步驟。
發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發明的洗衣機中,波輪和內轉子相互連接,洗滌槽和外轉子相互連接,由此可分別獨立驅動波輪和洗滌槽,從而可體現雙動力并形成多種水流模式。
并且,在本發明的洗衣機中,當內轉子或外轉子初期驅動時,若有負荷施加于波輪,則內轉子或外轉子的旋轉力借助行星齒輪裝置向洗滌槽傳遞,由此可減少啟動電流,從而可減少耗電。
并且,在本發明的洗衣機中,當波輪停止時、洗滌槽停止時或旋轉方向變更時,解除外轉子或內轉子的電子制動器,由此在內轉子或外轉子以無負荷狀態進行旋轉的狀態下,使內轉子停止,從而可減少端電流并可減少耗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的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馬達的剖視圖。
圖3為圖2所示的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馬達的部分放大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行星齒輪裝置的剖視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馬達的橫向剖視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定子的剖視圖。
圖7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定子芯的剖視圖。
圖8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控制單元的框圖。
圖9為示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驅動方法的流程圖。
圖10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洗衣機馬達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在此過程中,為了說明的明了性和便利性,圖中示出的結構要素的大小或形狀等可被擴張。并且,考慮到本發明的結構及作用,特殊定義的術語可通過使用人員、運營人員的意圖或慣例發生改變。對于上述術語的定義以本說明書整體的內容為基礎進行定義。
圖1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的剖視圖,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馬達的剖視圖。
參照圖1及圖2,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包括:外殼100,用于形成外形;外槽110,配置于外殼100的內部,用于收容洗滌水;洗滌槽120,以可旋轉的方式配置于外槽110的內部,用于執行洗滌和脫水;波輪130,以可旋轉的方式配置于洗滌槽120的內部,用于形成洗滌水流;以及洗衣機馬達140,設置于洗滌槽120的下部,用于使洗滌槽120和波輪130同時或選擇性地驅動。
如圖2所示,洗衣機馬達140包括:外軸20、22,與洗滌槽120相連接;內軸30、32,以可旋轉的方式配置于外軸20、22的內部,并與波輪130相連接;外轉子50,與外軸20、22相連接;內轉子40,與內軸30、32相連接;以及定子60,以留有空隙的方式配置于內轉子40與外轉子50之間。
內軸30、32和外軸20、22中的一個可通過減少轉速來增加扭矩。
在本實施例中,在內軸30、32設置行星齒輪裝置70,從而通過減少內軸30、32的轉速來增加扭矩。
在波輪130與外軸20、22相連接的情況下,上述行星齒輪裝置70設置于外軸20、22,從而減少外軸20、22的轉速。
外軸20、22以使內軸30、32通過的方式呈圓桶形態,外軸20、22包括:第一外軸20,與內轉子40相連接;以及第二外軸22,與洗滌槽120相連接。
而且,內軸30、32包括:第一內軸30,與外轉子50相連接;以及第二內軸32,與波輪130相連接。
如圖4所示,行星齒輪裝置70包括:環形齒輪72,用于連接第一外軸20與第二外軸22之間;太陽齒輪74,以一體的方式與第一內軸30相連接;行星齒輪78,與太陽齒輪74的外部面及環形齒輪72的內部面齒輪嚙合;以及行星架76,以可使行星齒輪78旋轉的方式支撐行星齒輪78,與第二內軸32相連接。
在上述行星齒輪裝置70中,第一外軸20和第二外軸22借助環形齒輪72相連接,從而第一外軸20的轉速直接向第二外軸22傳遞。因此,第一外軸20和第二外軸22的轉速相同。
而且,第一內軸30與太陽齒輪74形成為一體,第二內軸32借助花鍵結合等來與行星架76相連接,行星架76以可旋轉的方式被行星齒輪78的中央支撐,從而通過減少第一內軸30的轉速來向第二內軸32傳遞。
如上所述,內軸30、32借助行星齒輪裝置70相連接,并通過減少內轉子40的轉速來向波輪130傳遞,因此可增加波輪130的扭矩,以此可適用于大容量洗衣機。
在第一內軸30的外周面與第一外軸20的內周面之間設置圓筒形態的第一套管軸承80及第二套管軸承82,從而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第一內軸30。
而且,在第二外軸22的上端內部面及下端內部面設置第三套管軸承84及第四套管軸承86,從而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第二內軸32。
在第一外軸20的外部面形成與外轉子50的外轉子支撐體56相連接的第一連接部90,在第一內軸30的下端形成與內轉子40的內轉子支撐體46相連接的第二連接部92。
第一連接部90及第二連接部92可借助形成于第一外軸20的外部面及第一內軸30的外部面的突起鋸齒(Serration)結合或者花鍵結合,且可通過形成鍵槽來相互鍵結合。
其中,在第一外軸20的下端螺紋緊固有用于防止外轉子支撐體56從第一外軸20脫離的第一固定螺母34,在第一內軸30的下端螺紋緊固有用于防止內轉子40的內轉子支撐體46脫離的第二固定螺母36。
在第二外軸22的上端外部面形成與洗滌槽120相連接的第三連接部94,在第二內軸32的上端外部面形成與波輪130相連接的第四連接部96。
第三連接部94及第四連接部96可借助形成于第二外軸22的外部面及第二內軸32的外部面的突起鋸齒(Serration)結合或者花鍵結合,且可通過形成鍵槽來相互鍵結合。
在第二外軸22與第二內軸32之間形成用于防止洗滌水漏水的第一密封部220,在第二外軸22與軸承外罩10之間形成用于防止洗滌水漏水的第二密封部210。
在第一外軸20的外部面配置第一軸承26,在第二外軸22的外部面配置第二軸承28,從而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外軸20、22。
第一軸承26設置于第一軸承外罩102,第二軸承28設置于第二軸承外罩10。
第一軸承外罩102包括:第一軸承設置部104,由金屬材質形成,用于設置第一軸承26;蓋部106,從第一軸承設置部104向外側方向延伸,呈圓桶形態,在行星齒輪裝置70的外部面隔著規定間隙包圍行星齒輪裝置70,用于保護行星齒輪裝置;定子60,從蓋部106的上端向外側方向延伸,呈圓板形態;以及平板部108,用于固定外槽110。
平板部108沿著圓周方向借助多個螺栓250緊固于第二軸承外罩。
第二軸承外罩10包括:第二軸承設置部12,由金屬材質形成,用于設置第二軸承28;第二密封部固定部14,從第二軸承設置部12向外側方向延伸,用于固定第二密封部210;連接部16,從第二密封部固定部14向下側方向彎曲,呈圓桶形態;以及平板部18,從連接部16的下端向外側方向延伸,固定于外槽110。
平板部18借助螺栓250緊固于第一軸承外罩的平板部108,并借助螺栓260固定于定子支撐體270及外槽110。
如圖4所示,內轉子40包括:第一磁鐵42,以留有規定間隙的方式配置于定子60的內部面;第一背軛44,配置于第一磁鐵42的背面;以及內轉子支撐體46,借助鑲嵌注塑與第一磁鐵42及第一背軛44形成為一體。
其中,內轉子支撐體46通過將熱固化性樹脂,如聚酯等塊狀模塑料(BMC,Bulk Molding Compound)作為注塑材料來進行注塑,從而與第一磁鐵42及第一背軛44形成為一體。因此,內轉子40可具有防水性能,并可縮短制作工序。
內轉子支撐體46的內部面與第一內軸30的第二連接部92相連接,在內轉子支撐體46的外部面固定第一磁鐵42及第一背軛44。
因此,若內轉子40進行旋轉,則內軸30、32進行旋轉,且與內軸30、32相連接的波輪130也會旋轉。
其中,由于波輪130的旋轉扭矩不大,因此,可借助內轉子40的扭矩充分進行旋轉。
而且,外轉子50包括:第二磁鐵52,以留有規定間隙的方式配置于定子60的外部面;第二背軛54,配置于第二磁鐵52的背面;以及外轉子支撐體56,借助鑲嵌注塑與第二磁鐵52及第二背軛54形成為一體。
其中,外轉子支撐體56通過將熱固化性樹脂,如聚酯等塊狀模塑料作為注塑材料來進行注塑,從而與第二磁鐵52及第二背軛54形成為一體。因此,外轉子50可具有防水性能,并可縮短制作工序。
外轉子支撐體56的內部面與第一外軸20的第一連接部90相連接,從而與第一外軸20一同旋轉,在外轉子支撐體56的外部面固定第二磁鐵52及第二背軛54。
因此,若外轉子50進行旋轉,則外軸20、22進行旋轉,且與外軸20、22相連接的洗滌槽120也會旋轉。
如圖5及圖6所示,定子60包括:多個定子芯62,排列成放射狀;非磁性體的線軸64,包圍定子芯62的外周面;第一線圈66,卷繞于定子芯62的一側;第二線圈68,卷繞于定子芯62的另一側;以及定子支撐體270,使定子芯62排列成環形,并固定于外槽110。
定子支撐體270通過在模具沿著圓周方向隔著規定間隔排列定子芯62之后借助鑲嵌注塑與定子芯62形成為一體。
即,將熱固化性樹脂,如聚酯等的塊狀模塑料(BMC,Bulk Molding Compound)作為注塑材料來進行注塑,并通過鑲嵌注塑方式形成定子支撐體102,此時,多個定子芯62沿著圓周方向隔著規定間隔排列在模具并與定子支撐體102形成為一體。
定子支撐體270除借助鑲嵌注塑與定子芯形成為一體的結構之外,還可適用在與定子芯62單獨制作之后與定子支撐體270螺栓緊固的結構。
如圖6及圖7所示,定子芯62包括:第一齒部310,第一線圈66卷繞于上述第一齒部310;第二齒部312,形成于第一齒部310的相反側,第二線圈68卷繞于上述第二齒部312;劃分部314,用于劃分第一齒部310與第二齒部312之間;以及結合部320、322,形成于劃分部314的側方向兩側末端部分,用于相互連接定子芯62之間。
其中,向第一線圈66施加第一驅動信號,向第二線圈68施加第二驅動信號,因此,若僅向第一線圈66施加第一驅動信號,則僅有內轉子40進行旋轉,若僅向第二線圈68施加第二驅動信號,則僅有外轉子50進行旋轉,若同時向第一線圈66和第二線圈68施加第一驅動信號及第二驅動信號,則內轉子40和外轉子50同時旋轉。
在劃分部314的中央形成貫通孔332,從而防止借助第一線圈66形成的第一磁路和借助第二線圈68形成的第二磁路相互干擾。除圓形之外,上述貫通孔332能夠以插槽形態沿著劃分部314的側方向長的方式形成。
在第一齒部310的末端部分形成與第一磁鐵44相向的第一凸緣部316,在第二齒部312的末端部分形成與第二磁鐵54相向的第二凸緣部318。
第一凸緣部316和第二凸緣部318以分別與內轉子40的第一磁鐵42和外轉子50的第二磁鐵52相對應的方式按規定曲率形成內向曲面及外向曲面。因此,提高了定子芯62的內周面及外周面的真圓度,從而可使定子60的內周面與外周面之間、第一磁鐵42與第二磁鐵52之間接近,并可維持規定的磁間隙(gap)。
定子芯62之間應以可形成磁路的方式具有直接相連接的結構。因此,結合部320、322具有以可使定子芯62之間相互通電的方式具有直接相連接的結構。
作為一例,這種結合部320、322以在劃分部314的一側突出有結合突起322的方式形成,在劃分部314的另一側形成有使結合突起322以扣入的方式結合的結合槽320,若將結合突起322扣入于結合槽320來進行組裝,則定子芯62排列成放射狀,并將具有相互直接連接的結構。
而且,除上述結構之外,結合部還可適用在定子芯的劃分部的兩側末端部分形成銷孔,并在使芯之間相互接觸的狀態下,使銷部件扣入兩個定子芯的銷孔之間,從而可連接定子芯之間,并可適用在使定子芯之間相互接觸的狀態下,利用斂縫部件進行斂縫的方法。
如上所述的本發明的洗衣機馬達在內轉子40與卷繞有第一線圈66的定子60的一側之間形成第一磁路L1,在外轉子50與卷繞有第二線圈68的定子60的另一側之間形成第二磁路L2,從而形成分別相互獨立的一對磁路,因此,可使內轉子40和外轉子50分別單獨驅動。
具體地,第一磁路L1經由N極的第一磁鐵42、卷繞有第一線圈66的第一齒部310、劃分部314的內側部分、靠近N極的第一磁鐵42的S極的第一磁鐵42及內轉子支撐體46。
而且,第二磁路L2經由N級的第二磁鐵52、與N極的第二磁鐵52相向并卷繞有第二線圈68的第二齒部312、劃分部314的外側部分、S極的第二磁鐵54及外轉子支撐體56。
圖8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控制單元的框圖,圖9為示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驅動方法的流程圖。
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驅動方法說明當進行洗衣機的洗滌行程時體現雙動力的方法。
首先,在洗滌工序中,使內轉子向順時針方向旋轉(步驟S 10)。即,若向第一線圈66施加正向第一驅動信號,則內轉子40向順時針方向旋轉,與內轉子40相連接的第一內軸30進行旋轉。而且,借助與第一內軸30相連接的行星齒輪裝置70減少轉速并向第二內軸32傳遞減少的轉速,使得與第二內軸32相連接的波輪130向順時針方向旋轉。
此時,在洗滌槽120的內部沒有洗滌物或洗滌物的量為設定值以下的情況下(波輪130沒有負荷或負荷少的情況下),行星齒輪裝置70的環形齒輪72與外軸20、22及洗滌槽120相連接,因此起到制動器的作用,由此,內轉子40的旋轉力向太陽齒輪74輸入并向行星架76輸出。因此,與行星架76相連接的波輪130進行旋轉。
即,在洗滌槽120的內部沒有洗滌物或洗滌物的量為設定值以下的情況下,內轉子40的旋轉力向波輪130傳遞,從而使波輪130進行旋轉。
而且,在向洗滌槽120的內部投入規定量以上的洗滌物的情況下,有負荷施加于波輪130,與波輪130相連接的行星架76起到制動器的作用。因此,內轉子40的旋轉力向太陽齒輪74輸入并向環形齒輪72輸出,從而與環形齒輪72相連接的洗滌槽120及外轉子50向逆時針方向旋轉。
而且,判斷外轉子50的旋轉及旋轉方向(步驟S20)。即,根據從設置于外轉子50的一側并檢測外轉子50的每分鐘轉數的第一每分鐘轉數檢測傳感器510施加的信號,控制單元500判斷外轉子50的旋轉及旋轉方向。
其中,若無法檢測外轉子50的旋轉,則使外轉子50向逆時針方向旋轉(步驟S30)。即,若向第二線圈68施加逆向第二驅動信號,則外轉子50向順時針方向旋轉,與外轉子50相連接的洗滌槽120逆向旋轉。
而且,若檢測到外轉子50的旋轉,則判斷外轉子50的每分鐘轉數是否為設定值以上(步驟S40)。即,根據從第一每分鐘轉數檢測傳感器510施加的信號,控制單元500對外轉子50的每分鐘轉數和設定值進行比較,從而判斷外轉子50的每分鐘轉數是否為設定值以上。
其中,若外轉子50的每分鐘轉數為設定值以下,則使外轉子50向逆時針方向旋轉,若外轉子50的每分鐘轉數為設定值以上,則使用電子制動器或者使外轉子50向順時針方向旋轉,從而調節外轉子的每分鐘轉數(步驟S50)。
因此,外轉子50起到制動器的作用,內轉子40的旋轉力向波輪130傳遞,且在波輪130旋轉的過程中執行洗滌工序。
而且,調節內轉子40的每分鐘轉數(步驟S60)。即,根據從第一每分鐘轉數檢測傳感器510施加的信號,控制單元500檢測外轉子50的每分鐘轉數,根據從設置于內轉子40的一側并檢測內轉子40的每分鐘轉數的第二每分鐘轉數檢測傳感器520施加的信號,檢測內轉子40的每分鐘轉數,從而根據外轉子50的每分鐘轉數增加內轉子40的轉速。這是因為若外轉子50進行旋轉,則行星齒輪裝置70的減速比變更為5:1、3:1或4:1,因此,為了維持波輪130的轉速,需要調節內轉子40的每分鐘轉數。
而且,為使波輪130向逆向旋轉而使波輪停止(步驟S70)。即,若解除外轉子50的電子制動器等的制動器作用,則內轉子40的旋轉力向洗滌槽120傳遞,從而,洗滌槽120逆向旋轉,且波輪130會停止。在上述狀態下,若使內轉子40停止,則將在負荷很少的狀態下使內轉子40停止,因此可通過比較少的電力使內轉子停止。
而且,使內轉子40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從而使波輪130逆向旋轉(步驟S80)。
之后工序按如上所述的順序再次進行,波輪130在設定時間內逆向旋轉,在再次停止之后,在設定時間內正向旋轉。
而且,若完成洗滌行程,則執行松開行程、脫水行程等。
如上所述,在本發明的洗衣機中,當內轉子40初期起動時,洗滌物向洗滌槽120的內部投入,由此,在有負荷施加于波輪130的情況下,內轉子40的旋轉力向洗滌槽120傳遞,從而內轉子40以幾乎無負荷狀態起動,因此可減少啟動電流,以此可減少耗電。
并且,在本發明的洗衣機中,當使內轉子40停止時,外轉子50的電子制動器處于松開狀態,由此在波輪130首先停止的狀態下,內轉子40會停止,因此,在慣性力矩變小的狀態下,內轉子40會停止,因此可減少端電流,以此可減少耗電。
圖10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洗衣機馬達的剖視圖。
第二實施例的洗衣機馬達包括:外軸20、22,與洗滌槽120相連接;內軸30、32,以能夠旋轉的方式配置于外軸20、22的內部,與波輪130相連接;內轉子40(Inner Rotor),與外軸20、22相連接;外轉子50(Outor Rorot),與內軸30、32相連接;定子60,在內轉子40和外轉子50之間隔著空隙配置;行星齒輪裝置70,設置于內軸30、32,通過減少內軸30、32的轉速來增大扭矩。
如上所述的第二實施例的洗衣機馬達與在上述中進行說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馬達相同,只是,在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中,波輪130和內轉子40借助行星齒輪裝置70相連接,洗滌槽120和外轉子50借助行星齒輪裝置70相連接,在第二實施例的洗衣機馬達中,洗滌槽120和內轉子40借助行星齒輪裝置70相連接,波輪130和外轉子50借助行星齒輪裝置70相連接。
基于上述第二實施例的洗衣機馬達的洗衣機驅動方法與以上說明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驅動方法相同,只是,在第一實施例的洗衣機驅動方法中,向波輪130傳遞內轉子40的旋轉力,外轉子50的旋轉力向洗滌槽120傳遞,在第二實施例的洗衣機驅動方法中,外轉子的旋轉力向波輪傳遞,內轉子的旋轉力向洗滌槽傳遞。
以上,舉例示出特定優選實施例說明本發明,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不超出本發明的精神的范圍內,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進行多種變更和修改。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適用于能夠分別獨立驅動波輪和洗滌槽,由此可體現雙動力,從而可形成多種水流模式的洗衣機。